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
:「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
事斯語矣。」
【新講】顏淵問怎麼叫仁。孔子說:「克制自己回到禮上就是仁。一天能克制自己回到禮上,天下都
歸向仁了。實踐仁由自己,難道是由別人嗎?」顏淵曰:「請問那細目。」孔子說:「不合禮的不
要看,不合禮的不要聽,不合禮的不要說,不合禮的不要動。」顏淵曰:「我顏回雖然很笨,卻願意
實行這些話呢。」
仁是一個很高的理想,但是實行起來,卻不是十分困難,只要從小處做起,一步一步做去,沒有做不
成的事。而一個人活著的義義,就在他對仁實踐了多少。沒有實踐仁道,只是醉生夢死的行屍走肉罷
了。
3.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
得無訒乎?」
【新講】司馬牛問怎麼叫仁。孔子說:「仁者他說起話來好像忍耐困難的樣子。」問:「說起話來好
像忍耐困難的樣子,就能叫做仁嗎?」孔子說:「做起來困難,說的時候怎能不忍耐困難地呢?」
想到實行、實踐的困難,就不能輕鬆、隨便地說話。
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新講】子貢問為政該怎樣。孔子說:「讓糧食充足。讓兵力充足。讓人民信任我。」子貢說:「要
是不得已需要除去一樣,在這三樣中哪一樣先除去?」孔子說:「除去兵力。」子貢又說:「要是不
得已需要再除去一樣,於這兩樣中哪一樣先呢?」孔子說:「除去糧食。從古以來人都會死的,但是
人民沒有信用就什麼都不能建立。」
為政,信用二字,似乎不甚重要,可是經孔子這樣一講,我們才知道,失信於民,將導致政權之崩潰
。
8.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 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文猶
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
【新講】棘子成說:「君子有實質就好了,為什麼要講究外表的文飾呢?」子貢說:「可惜呀!夫子
所講的話。說錯一句話,駟馬也追不回來。文和質是一樣的,質和文是一樣的。虎豹的皮,就像犬羊
的皮嗎?」
那意思就是,虎豹跟犬羊不同,不只是本質問題,也是外表的文飾問題,那就是連皮也不一樣。
10.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 又
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新講】子張問提昇道德、分辨疑惑該怎樣。孔子說:「以忠信為主,看到好行為就效法,那是提
昇道德呀。愛一個人就希望他活,討厭一個人就希望他死。一方面希望他活,一方面又希望他
死,那就是疑惑也。古人講的好,『實在不希望富有,只是要與凡人不同。』」
主忠信,是道德問題,也是根本的大事;徙義,是日新,也就是每天改進自己、每天進步。能這樣
鞭策自己,自然與凡人不同。
12.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新講】孔子說:「只聽片面之詞就能審斷案件的,大概就是子路了吧?」
只聽片面之詞來審斷案件,往往會不準確;所以古人要我們聽雙方的辯辭,那就是「兼聽則明」。
但是子路很聰明,又有決斷,所以「片言折獄,未嘗不是他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