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並非宇宙共通的溝通工具,光是地球上的發音
方法就有許多種了,這是語言學的範疇。而不同的世界,
眾生在溝通上所採用的頻譜更不會完全相同,也有許多
眾生並不藉由音聲而溝通。然而 "心念" 才比較算是共
通的 :) 天人的溝通間,就是以心念為主,沒有國語、
台語、英語的分別。
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觀世音菩薩告梵王,此
陀羅尼的相貌:『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
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
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
因此發的音事小,持的心念相不相應則是關鍵 :)
以下提供以前的討論,給您作為參考:
=====================================================================
Date: 11-26-92
From: AB TSAI
To: R-T WEY
Subject: 修持
---------------------------------------------------------------------
RW> 因為著書的人不同,所翻的音也不太一樣,但安樂妙寶確是由梵音翻的
所以較接近。至於持唸的話雖是兩者或三者(國音、台音、梵音)皆可,
但梵音的效力會較大。只是光看注音符號亦難很正確的發出梵音,實美
AB> 應該是不必執著, 梵音是古音, 雖較接近, 但實際並無差別, 以我在寺中
實際的經驗來說, 大夥一起唸時(木魚伴奏)用的是國語, 但是師父教的是
梵音, 可作為日常「清唱」時用的, 因為較有韻律感。何況現在的梵音和
古時又不知相差多少了。
您看英文, 只有600年就差很多了, 古典英文只有文學系的才能懂呢。
等兩位有神通時, 就可知道(看見)一個人唸咒時, 所生出的「光」, 你
會發現阿婆和大和尚所唸的大悲咒, 是發出同樣的「光」的。
不過在世間上, 阿媽對老外講「骨頭摸您」和老外講「Good
morning」, 當然是老外的好聽。可是老外也知道阿媽在講什麼。咒語也
是如此。所以如果有阿媽在, 我就用台語唸咒, 一個人時, 如想要「樂」
一點, 就學 懺公 的。
另外這裡生出一個問題來, 咱們要抄經時, 大悲咒是要抄一般的, 還
是要照妙寶上的? 那一個算錯字?
=====================================================================
DC問> 佛陀曾在《阿含經》中強調:咒對修行者無效。
不過佛陀有沒有說過「咒對眾生有效」這句話呢? 是在哪部經呢?
AB答> 是的, 這出自《中阿含經》。兩句同時出現, 世尊說「咒對修行者
一無是處」。但是咒對眾生「必有是處」。
經上說「若凡夫捨離此內, 更從外求, 或有沙門、梵志, 或持
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 令脫其苦, 是
求苦、集苦、趣苦、苦盡者, 必有是處」
這裡就指明, 沙門、梵志為凡夫持咒祈福是會有用的, 當然
這個「必有是處」不光是指持咒有用, 同時指「其用心(慈悲)值
得稱許」, 然而因為有用, 就形成了咒師的行業, 為人消災祈福,
收取利養。
可是有一點, 咒師無法為自己用咒祈福, 成了一大諷刺, 為
何如此? 凡夫和修行者所見的苦集四諦不同之故。這裡世尊強調
了咒師的身份:「 沙門、梵志」也就是出家人和在家修的修行人。
出家人不一定有修, 在家人也不一定無修。其差別在於都必須是
「見諦人」, 也就是「實際」了解四諦的人。
修行者的四諦不同, 因此修行者一旦起了凡夫之念, 那麼他就
是凡夫, 因此就要由別人替他誦咒才能有用。這種 LOOP 是很有趣
的, 也就是說唐老鴨式的自己把自己提到空中的方式是不存在的。
是故, 咒對眾生有用, 可惜無三路用, 我們這些芸芸眾生的苦
集四諦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覆著, 無法永遠了脫。因此世尊一再勸
說「依法修行, 了脫輪迴」的方法。
-- AB Tsai --
===================================================================
--
勿因耳聞而輕信,道聽塗說本無稽;不以傳統而妄信,歷代傳說多謬奇;
眾人謠言不可靠,毫釐之差失千里;迷信教條未見安,經典所載非無疑;
師長訓示固可貴,懾信權威非所宜;凡事合理方可信,且需益己復益人;
必俟體察分析後,始能虔信並奉行。 ~《羯臘磨經》
□南無護法韋陀尊天菩薩□
--
▲▲▲ ╮╔╯ ╰╦═╭══╗╔═╮╰═╗╭
███ ═╬╬═╮╔╬╮ ╭╯║ ║ ╭╯║ ▲▲▲
◥█◤ ╭╬╬═╝║║╠══╬═╣ ║╭╬═╣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Ξ ║╠═╗║║║ ║ ╰═╩╯║ ║ ◥█◤ 歡迎加入交流討論
╰◣ ╰╝╰═╩╯║ ╰═╯ ╰═╯ ╚═╯◢Ξ http://cbs.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