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952
發現織女星2個龐大的小行星帶,可能為織女擁有多重行星的訊號
綜合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與赫歇爾太空望遠鏡(Herschel
Space Observatory)的觀測資料予以分析後,亞利桑納大學史都華天文臺(Steward
Observa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天文學家蘇玉玲等人,發現全天第5亮、
北天第2亮的織女星周圍有個龐大、類似小行星帶的碎屑帶(debris belt),與北落師門
相似,有溫度稍高的內帶(inner belt)和溫度稍低的外帶(outer belt),內外之間由
一明顯縫隙(gap)間隔開來。這樣的分佈方式,又與我們的太陽系擁有火星與木星之間
的主小行星帶(mian asteroid belt),以及海王星軌道以外的古柏帶(Kuiper Belt)
等結構類似。
到底是什麼原因可以讓織女星和北落師門維持那個分隔內溫外冷兩碎屑帶的縫隙長年
存在?由本次觀測結果顯示:原因就在於多顆行星的存在。我們太陽系位在火星與木星之
間的主小行星帶,主要是由內側的類地行星和外側的氣體巨行星們的重力來維持,而外側
的古柏帶則是由巨行星們控制。
除了小行星帶的結構類似外,織女和北落師門在其他方面也有類同之處:(1)這兩顆
恆星的質量都約為太陽的兩倍,因此在可見光波段呈現熾熱的藍色;(2)這兩顆恆星距離
太陽系都不遠,都約25光年左右;(3)這兩顆星的年齡都認為是在4億歲左右,不過有天文
學家認為織女可能老一點,接近6億歲。目前北落師門僅有一顆尚未確認的候選行星北落
師門b(Fomalhaut b),這顆行星的位置大約是在彗星帶的內側邊緣附近。
赫歇爾和史匹哲太空望遠鏡都是以紅外波段進行觀測,故可偵測到織女和北落師門周
圍分離的溫暖塵埃帶或低溫塵埃帶所發出的輻射,從而確認這些恆星周圍具有小行星帶,
以及小行星帶以外的其他塵埃帶或碎屑帶。彗星和岩石團塊互相碰撞的碎屑是這些碎屑帶
中的物質補充來源。其中,由於恆星光輝過於明亮,因此無法以可見光波段觀測內帶。
無論內帶還是外帶,都含有比我們太陽系小行星帶和古柏帶還多很多的物質。原因有
二,其一是因為這些恆星系統比年近50億歲的太陽系年輕許多,還沒多少時間「清掃」周
遭的塵埃,其二則是這些恆星系統可能是從比原始太陽星雲還要濃密的大質量塵埃氣體雲
中誕生出來的,因此「清掃」的塵埃比太陽系多許多。
織女和北落師門周圍分隔內帶與外帶的縫隙,也與我們太陽系中小行星帶和古柏帶之
間的距離成比例,約為1:10,即外帶與中央恆星的距離約為內帶的10倍遠。而這個縫隙相
當寬,很可能有好幾顆未偵測到木星級或比木星小一些的行星在此,才能將內外帶間的塵
埃清掃的如此徹底。一個可用以比對的恆星系統是HR 8799,已知它擁有4顆恆星,這4顆
恆星也將它們所在軌道附近的塵埃清空,在HR 8799周圍的碎屑盤中製造出一個分隔出內
帶與外帶的縫隙來。
蘇玉玲表示:總而言之,出現分隔溫暖內帶和低溫外帶的寬縫隙,便是織女和北落師
門擁有多重行星的訊號。這些天文學家認為:如果真的有不可見的行星存於織女及北落師
門周圍,那麼這些行星也躲不了多久了。因為新一代的韋柏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升空之後,其優異能力必定能讓這些行星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