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06654
展望春季系列》類星體 照亮宇宙史
2011/03/13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什麼是黑洞,科學家如何得知黑洞的存在?宇宙形成的早期是什麼狀況,
我們又要怎麼找出第一個形成的恆星或類星體?
國家科學委員會主辦,台灣大學物理學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承辦,聯合報
、科學月刊、科學發展月刊、科學人雜誌、NEWS 98、Discovery 頻道協辦
的「2011展望春季系列演講」,上周五第1場由澳洲墨爾本大學天文物理所
主任瑞秋•偉柏斯特(Rachel Webster)講「第一個類星體—了解超大質
量黑洞的第一步」。
黑洞超重 光也出不了
對黑洞稍微有點了解,就會知道它是一個密度極高的物體,連光也無法脫
離其重力場。瑞秋解釋,這是因為黑洞的質量很大,「脫離速度」比光速
還高。
宇宙中的天體都有重力場,例如由地球往外拋擲東西,大都會受到重力影
響而掉落到地上。但如果拋擲的速度夠大,達到每秒11公里,物體就會剛
好脫離地球的重力場往外太空飛去,這個速度就是「脫離速度」。而黑洞
因為質量大、重力場非常強,脫離速度比光速還高,因此連光都「出」不
了黑洞。
既然連光都無法脫離黑洞,我們就無法藉由各種波段的望遠鏡觀測到,科
學家如何得知黑洞存在?
這是因為科學家觀測到,宇宙中有一些物體圍繞著我們「看不到」的東西
旋轉;利用克卜勒定律計算,可以得知這些看不到的東西,擁有非常大的
質量。
瑞秋放映一段影片,是由1992至2006年的天文觀測數據組合而成。14年中
,天文學家觀測到銀河中心附近的幾個恆星,以橢圓形的軌道繞著一個偵
測不到任何光波訊息的中心天體旋轉。瑞秋說:「因為可以測量中心天體
的質量,所以知道我們銀河中心的大黑洞確實是存在的。」
類星體是什麼,和黑洞又有何關係?演講主持人、台大天文所教授孫維新
解釋,有許多距離我們極為遙遠的星系,其核心都可能有一個黑洞持續在
吞噬周邊的物質,而物質在「掉」進黑洞的過程中會釋放能量,讓這個星
系的中心格外明亮,遠看就像是一顆恆星,所以稱做「類星體」,藉由各
種不同波段的望遠鏡所觀測到的輻射,科學家可以仔細研究宇宙中的各個
類星體。
而藉由測量宇宙中微波輻射的分布,科學家可以畫出有冷熱區域分佈的「
全天圖」;分析溫度中的微小變化,就能夠精準地測量時空幾何,判斷宇
宙中有多少正常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同時因為光波從遠處傳到地球
,需要幾十億年甚至上百億年,因此依據現在所接收的光波所繪成的「全
天圖」,可以用來了解早期宇宙的物理。
137億歲 宇宙組成改變
瑞秋說道,科學家按照觀測模擬,得出宇宙年齡約137億年,宇宙形成早期
,約有5%的組成是原子,23%是暗物質,72%是暗能量。宇宙中較密集的小
區域就會形成星系;第一顆恆星則約在大霹靂後2億年誕生。隨著宇宙演
化,宇宙內的組成也會有所改變,例如暗物質的比例從63%降為23%,暗能
量的比例則大幅增加。
據科學家了解,在宇宙生成初期,是熱、稠密而且充滿輻射的。當宇宙開
始膨脹後,宇宙的溫度才開始冷卻。大爆炸之後30萬年,原子開始形成,
1億年後,恆星開始形成,10億年後,才有星系和類星體產生。
瑞秋說,宇宙較早期的微波背景輻射時期就像「黑暗時期」;電子和質子
結合形成氫原子,吸收宇宙中的紫外光子,使得紫外光無法順利穿透宇宙
。
「黑暗時期」後,第一個光源來自第一顆恆星及類星體。它們放出紫外光
、把原本電子和質子結合構成的氫原子游離,對於這些高能光子來說,宇
宙變成「透明的」,可以穿透過宇宙中薄紗般的中性氫原子,我們才能觀
測到恆星和類星體。
目前在澳洲西側,科學家正在建造長波段電波望遠鏡觀測站;瑞秋說,興
建中的望遠鏡可以觀測宇宙「再游離時期」的紅外線或無線電波,希望能
藉此找出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和第一個類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