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詮雜阿含經所云之「正事」
#1

發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根據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八一五)的記載:一群「年少比丘」在聽聞佛陀說法之後,
「往詣上座比丘所」,接受上座比丘的「攝受」,其相關原文如下:

T02n0099_p0209b20║諸年少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
T02n0099_p0209b21║起。作禮而去
T02n0099_p0209b22║諸年少比丘往詣上座比丘所。禮諸上座
T02n0099_p0209b23║足已。於一面坐。時。諸上座比丘作是念。我
T02n0099_p0209b24║等當攝受此諸年少比丘。或一人受一人。
T02n0099_p0209b25║或一人受二.三.多人。作是念已。即便攝受。
T02n0099_p0209b26║或一人受一人。或受二.三.多人。或有上座
T02n0099_p0209b27║乃至受六十人。

對於長老比丘「攝受」年少比丘的狀況,佛陀於十五日布薩時,發表以下談話:

T02n0099_p0209b29║善哉。善哉。我今喜諸比丘行
T02n0099_p0209c01║諸正事。是故。比丘。當勤精進。

其後,另一群「人間比丘」在聽聞佛陀說法之後,也是與年少比丘一樣「往詣上座比丘
所」,接受上座比丘所予以的「教誡、教授、善知先後次第。」,相關原文如下:

T02n0099_p0209c07║爾時人間比丘聞佛說法。歡喜
T02n0099_p0209c08║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往詣上座比丘所。
T02n0099_p0209c09║稽首禮足。退坐一面。時。諸上座作是念。我
T02n0099_p0209c10║等當受此人間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二.
T02n0099_p0209c11║三。乃至多人。即便受之。或一人受一人。或
T02n0099_p0209c12║二.三。乃至有受六十人者。彼上座比丘受
T02n0099_p0209c13║諸人間比丘。教誡.教授。善知先後次第。

對於人間比丘接受上座比丘的:教誡、教授、善知先後次第之狀況,佛陀同樣於十五日
布薩時,發表以下談話:

T02n0099_p0209c15║善哉。善哉。諸
T02n0099_p0209c16║比丘。我欣汝等所行正事。樂汝等所行正
T02n0099_p0209c17║事。諸比丘。過去諸佛亦有比丘眾所行正
T02n0099_p0209c18║事如今此眾。未來諸佛所有諸眾亦當如
T02n0099_p0209c19║是所行正事如今此眾。

這則經文明顯記載:就算能「親耳聽聞」佛陀教誨的比丘僧眾,在「從座起、作禮而去」
之後,其「往詣上座比丘所」接受上座比丘的「攝受」以及上座比丘給予的「教誡、教授
、善知先後次第」是佛陀在僧團布薩時所讚揚的「正事」。

或許,佛滅後有些佛弟子覺得:只要藉著「聽聞」某些經典、文獻上,經過自以為合理的
「四大教法」、「法四依」等原則來檢視過的「佛說」就足以:「自洲自依、法洲法依、
不異洲不異依」;不過,也有佛弟子願意奉行佛陀所讚揚的「正事」,謙卑接受具德師長
的「教誡、教授、善知先後次第」,以期在佛法修證足以獨當一面之時,再踏踏實實地:
「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
--
┌─────KKCITY─────┐   ◢╱  只要你通過身份認證 ~    ◥█
         bbs.kkcity.com.tw           免經驗、五人連署即開班系板 
└──From:61.224.99.230      ──┘   ◥╲  趕快為班上設個秘密基地吧! 
2009/07/23 Thu 13:46:52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詮雜阿含經所云之「正事」
#2
Heaven
※ 引述《clearbook@kkcity.com.tw ( )》之銘言:
> 或許,佛滅後有些佛弟子覺得:只要藉著「聽聞」某些經典、文獻上,經過自以為合理的
> 「四大教法」、「法四依」等原則來檢視過的「佛說」就足以:「自洲自依、法洲法依、
> 不異洲不異依」;不過,也有佛弟子願意奉行佛陀所讚揚的「正事」,謙卑接受具德師長
> 的「教誡、教授、善知先後次第」,以期在佛法修證足以獨當一面之時,再踏踏實實地:
> 「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

過去板上許多人在討論的「四大教法」、「四依法」、「三皈依」及至「自洲自依、
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等教導,並不會違背此文所指的「佛弟子願意奉行佛陀所
讚揚的正事,謙卑接受具德師長教誡」等情事。

畢竟經、律本身就是四大教法所提及的重點,而接受具德僧眾指導,原本就是符合
三皈依的教導,僧眾為三寶之一,皈依僧,接受具德四雙八輩賢聖僧的指導,
這一切這與過去許多人的主張相應,符合佛陀教導,無需切割開來看。

反之,這些經文正好彰顯出另一個重點,那些比丘在親耳聽聞佛陀教誨後,亦接上座
比丘的教誡、教授,佛陀在世尚且如此,佛陀指出三寶是眾生皈依處,三皈依是佛陀
的教導。佛陀並沒有自認為只需要皈依佛,也沒有認為佛陀本身就可以代表三寶。

再想想某些人的主張,他們改變佛陀提出的三皈依,提出皈依上師,甚至認為上師
一人就可以代表三寶。連佛陀他都不是如此教導比丘,現在卻有一些人會以上師的話
為最重要的根據。相較於阿含經中的場景,差異之處自是不言自明了。

如果這些人,用「這是某某宗」當成理由,那就要小心,為什麼自稱為「某某宗」
之後,就可以如此?在阿含經中,佛陀都不以權威自居了,這是再明白不過。

ps.為了減少無盡的討論,我不會看後續回應,免得看了又忍不住去回應。
畢竟這些應該很清楚明白了,不過若有其他人提出有值得討論下去的地方,
我也樂於試著一起研究。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Fri Jul 24 05:43:52 2009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詮雜阿含經所云之「正事」
#3
melon
※ 引述《clearbook@kkcity.com.tw ( )》之銘言:
> 或許,佛滅後有些佛弟子覺得:只要藉著「聽聞」某些經典、文獻上,經過自以為合理的
> 「四大教法」、「法四依」等原則來檢視過的「佛說」就足以:「自洲自依、法洲法依、
> 不異洲不異依」;不過,也有佛弟子願意奉行佛陀所讚揚的「正事」,謙卑接受具德師長
> 的「教誡、教授、善知先後次第」,以期在佛法修證足以獨當一面之時,再踏踏實實地:
> 「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


那麼,冒昧請教 clearbook 學長,請問在您對於經文的理解中,
「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指的是依於什麼呢?




melon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葉。
         昨天掃,今天掃,明天掃,香烤地瓜。
=================================================
2009年 7月24日 8:57:51 星期五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詮雜阿含經所云之「正事」
#4
melon
※ 引述《clearbook@kkcity.com.tw ( )》之銘言:
> 若是依照「虔心悲切遙呼上師祈請文」中:
> 三世諸佛之自性,教證正法之根源,
> 聖眾僧伽之主體,根本上師鑒知我!


再冒昧請教一下,請問這段文字的出處是哪裡呢?
謝謝。


melon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葉。
         昨天掃,今天掃,明天掃,香烤地瓜。
=================================================
2009年 7月24日 13:37:19 星期五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詮雜阿含經所云之「正事」
#5
sici1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銘言:
> 再冒昧請教一下,請問這段文字的出處是哪裡呢?

      有可能是翻譯的,不過這樣問可能會問倒很多人,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學過藏文,而且即使學過藏文也
      不見得知道出處 :-(
Fri Jul 24 14:22:01 2009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詮雜阿含經所云之「正事」
#6
melon
※ 引述《sici1 (sici1)》之銘言:
> > 再冒昧請教一下,請問這段文字的出處是哪裡呢?
>       有可能是翻譯的,不過這樣問可能會問倒很多人,
>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學過藏文,而且即使學過藏文也
>       不見得知道出處 :-(

了解,謝謝。那麼目前可查到的經典中,有沒有哪些經典的法義,
是和這段文字的義涵相呼應的呢?



melon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葉。
         昨天掃,今天掃,明天掃,香烤地瓜。
=================================================
2009年 7月24日 15:11:55 星期五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