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elleyyc (烏龜慢走)》之銘言:
> 不善法也會有喜、有樂說... :(
> 例如,某樣東西好好吃,吃了,就很開心...這是貪欲,以及貪欲的味,
> 貪欲的結果可能要在很後來才出現...
> 再者,善法與不善法都會有喜、有樂耶..
> 各位學長,在還未親證之前,是如何捨不善法之喜樂?
這也是我的問題之一,在此只能用粗淺的相似經驗及經文的說法來與大家分享。
因為我自己依然做不好。
第一種方法是用善法的喜樂來取代不善法之樂。
「據說」初禪的喜禪勝過欲界一切的喜樂,努力朝初禪之喜樂前進吧。
我自己在靜坐略得一點點的輕安時,那種感覺可以暫時讓我對粗糙的不善法樂
有著較少的興趣,不過也是短短的時刻而已,所以多禪修應該是一個方法。
當然,善法之樂亦不可執著,可將他們當成進步的助緣,例如七覺支中的喜覺支
與輕安覺支。
另一種方法是由理論來談。
在學習阿毘達摩時,聽過法師有一個說法,每一秒有數億或數十億個心識剎那,
所以當我們僅產生二、三秒的貪瞋痴的心念時,數十億個不善心識已產生,
每一個不善心識都有可能在未來導致我們往生三惡道。
聽到這個,大家應該略能感受到要快點修行證果的重要了。
而持戒,則是基本的提醒與保障。(註)
第三種我想到是利用「念」,當產生不善法之樂時,去觀察、觀照它。
當我們去觀照它時,它的力量會變弱。同時可多多回想世尊的教導:
《雜阿含經》卷1:「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
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
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觀照那些不善法樂是無常、苦、空、無我。也會讓我們漸次厭離不善法。
我自己覺得真正比較困難的,不是沒有方法,而是自己不願去做,貪戀那些喜樂。
例如吃著美食,心裡是想著:最好再來一些。
以上多練習,應可漸次改進的。
....
註:
寫到最後,想到cathy說的以戒為師,就加在第二段中,再試著看一下這些方法,
突然覺得這些剛好和「戒定慧」三學都有關係。
heaven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