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表解 -- 妄語戒
懺雲法師編
┌─┬──────────────────┐
│釋│心口相違,言不稱實,欺誑他人,名曰妄│
│ │語。亦攝 │
│ │惡口(罵詈) │
│ │兩舌(離間語) │
│ │綺語(華美浮詞,無義利語) │
│名│ │
├─┼──────────────────┤
│制│一、業道重故。妄語之人,不堪入道。 │
│ │二、誑惑人故。迴惑人心,惱害他人,欲│
│ │ 造惡業,妄語在先。 │
│ │三、實語益故。言語正直,心地坦白,易│
│ │ 得解脫。 │
│ │四、鬼神棄故,諸天鬼神,捨棄不護。 │
│意│ │
├─┼──────────────────┤
│次│前三為身業在先,此為語業在次。然語業│
│ │易犯,且分四種,罪報亦重。 │
│第│ │
├─┼──────────────────┤
│具│一、是眾生。 │
│ │二、眾生想。 │
│ │三、起誑心。 │
│ │四、覆實事。 │
│ │五、言明了。 │
│緣│六、前人解。 │
├─┼──────────────────┤
│輕│有逆罪、大妄語罪、小妄語罪之分: │
│ │一、法說非法,非法說法,及破羯磨僧,│
│ │ 破轉法輪僧,為逆罪。 │
│ │二、妄言證聲聞菩薩果位,犯大妄語中重│
│ │ 罪。 │
│ │三、妄言見鬼見神,持戒清淨,能習禪定│
│ │ ,善通三藏,證世間四禪八定,犯大│
│ │ 妄語中輕罪。以上三種,淆亂正信,│
│ │ 害正法眼故為大妄語。 │
│ │四、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聞言不聞,不│
│ │ 聞言聞。覺言不覺,不覺言覺。知言│
│ │ 不知,不知言知。實有言無,無言實│
│ │ 有。皆犯小妄語 │
│重│ │
├─┼──────────────────┤
│開│大妄語開緣有三: │
│ │一、增上慢人。 │
│ │二、若說果位不言自證。 │
│ │三、若戲笑說,謊說。 │
│ │ │
│ │小妄語開緣: │
│ │為救護眾生劇苦及性命,或為佛法而自無│
│ │惡心。 │
│ │ │
│ │綺語開緣有二: │
│ │一、為止息他人悲傷、憂愁、惱怒故。 │
│ │二、為攝護他人令信佛法故。 │
│遮│ │
├─┼──────────────────┤
│果│妄語 │
│ │一、墮三惡道。 │
│︿│二、多被誹謗。 │
│犯│三、為他所誑。 │
│﹀│四、言無人受。 │
│ │五、語不明了。 │
│ │六、種不得果。 │
│ │七、口氣惡臭。 │
│報│ │
├─┼──────────────────┤
│果│戒妄 │
│︿│一、口常清淨,如優缽羅香。 │
│持│二、為諸世間之所信敬。 │
│﹀│三、自心歡喜,人皆欣悅。 │
│ │四、未來生處,恆聞如意音聲。 │
│ │五、增自威德,得無礙辯。 │
│報│ │
└─┴──────────────────┘
--
▲▲▲ ╮╔╯ ╰╦═╭══╗╔═╮╰═╗╭
███ ═╬╬═╮╔╬╮ ╭╯║ ║ ╭╯║ ▲▲▲
◥█◤ ╭╬╬═╝║║╠══╬═╣ ║╭╬═╣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Ξ ║╠═╗║║║ ║ ╰═╩╯║ ║ ◥█◤ 歡迎加入交流討論
╰◣ ╰╝╰═╩╯║ ╰═╯ ╰═╯ ╚═╯◢Ξ http://cbs.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