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matrix.bbs@tiger.hfu.edu.tw (若胎生), 信區: Buddhism
多年前後學曾參與靈泉寺所辦的"大專禪學會"
當時由一位在寺中擔任要職的法師來帶領大家打坐
現在想來還很感謝法師辛苦的指導
有一次法師再教學之餘,提及台中某居士團體
多所非難,剛好後學對該團體有一點認識
覺得法師所言似乎並非事實
而且偏離主題;例如
該談談該團體的"六門功課",而非"八大弟子"
該重視該團體的"敦倫盡份","老實念佛","廣學多聞,一門深入"
而非盡說些該團體的居士多囂張,多固執,多自恃多學
等等的言語,甚至批評該團體的創始者李老先生
當時後學雖覺不妥,但師父畢竟是師父
在家人不能逾越在家人的本分
所以後學並沒有反駁
多年後見網友對中台的"'討論'"
後學心想不知是巧合還是報應
但總覺得"傷人者人恆傷之"
不過後學覺得不管那一方爭來爭去
似乎只是多增加些複雜的因果罷了
也許反而妨礙了自己觀照緣起性空的機會
也許就此打住,適時的觀照一下
反而會覺得若有所悟歐..........
------------
2.一切有為法 如虛擬實境 如Matrix 應作如是觀
--
* 來源: 華梵大學•阿育王 BBS <203.64.33.5> telnet://bbs.hfu.edu.tw/
發信人: mulder@bbs.ee.ntu.edu.tw (穆德), 信區: Buddhism
感謝 b 及時將討論焦點導入較具建設性的方向,我再來湊熱鬧 :)
但我要談的和 b 不同,是另一個角度的思考......
我們有沒有仔細想過我們自己在成為三寶弟子後,對於「道場」或「法師」
的態度是什麼?
說的更清楚一點,如果我們看到一些道場或法師的作法和我們原先的
「信仰」相抵觸,我們自己心中的想法如何處理?所抱持的態度又是怎樣呢?
是選擇將這些作為合理化?還是會去深入經教或找其他法師學長尋求解答?
還是認為自己「修行」不夠而將它置之不理呢?
說的更明白一點:中台禪寺有一些「事實存在」的作法(這樣的說法表示有
一些是似是而非的),在我所接觸到的任何人中,從未有人能給予我合理的、
讓我信服的解釋,我甚至認為其辯護者也無法說服自己這些作法的「如法性」!
在這種情形下,我們的自心如何處理這種矛盾呢?
有些人似乎是選擇以「因為我們的修行不夠,沒有能力也不應該去評斷」
這樣的想法「在心中」處理中台禪寺的這些作法;其他人似乎是認為「這樣的
作法根本是有問題的」。然而,即使在不苟同其作法的人當中,有人則是選擇
「自己不會去批評,但也不會去親近」的方式;而有人則是一有機會就加以批判!
不論你我選擇的方式是什麼?不知你我有無在這次的爭論中看出自己的「信仰」
是什麼?是相信道場與法師?相信晨曦社老學長?還是相信經教?或者...
其實是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前幾天在小小福遇到基督教的跟我傳福音,事後我就在想:「為何我就是不相信
這宇宙就是上帝所創造的?上帝是唯一的真神?」在一位師父傳授藥師法門的
時候,我的直覺想法是:「這是迷信!這在求人天福報!」可是自己還是把它
「信受下來」;說念觀世音菩薩的靈感不可思議,我心就想:「雖然我真的很懷疑,
但是它不可思議,所以我就應該把它『信受下來』。」看到中台禪寺宣揚買靈骨
塔功德不可思議、法輪瑞相多麼殊勝,我曾經也是把它「信受下來」,可是後來
覺得愈來愈不對勁。為什麼呢?誰能告訴我嗎?
--
風兒吹開我的心,
捲走了憂慮,
我把夢想一個一個洗乾淨...
發信人: mulder@bbs.ee.ntu.edu.tw (穆德), 信區: Buddhism
「對某個教法,若生起是佛說或非佛說的懷疑時,我們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一問一智慧】
佛陀設定一個檢核的原則:對照經典( Sutta )──法,來審查及判斷, 並與毘奈
耶( Vinaya )──律作比較。這個原則是建立在不相信任何人,或不以任何人為權威的
基礎上。 ^^^^^^^^^^^^^^^^^^^^^^^^^^^^^^^^
若有人發表論述,自稱是從佛陀或一群博學的長老聽來的教法,並說用它來修行可以
滅苦。如果我們對他的言論產生懷疑,佛陀說要用二種方式進行檢核:
(一)對照經典以審查、判斷。經典是將各種不同的教誨予以系統化集成,它有明確
的軌則,若某種說法不符合這個軌則,那麼就拋棄它。
(二)與毘奈耶比較。毘奈耶是一種典範、準繩、明確的制度,若某種說法不符合這
個制度,那麼就拋棄它。
不要一聽聞就相信,例如某個比丘說這教法是我從佛陀那兒聽來的,或說是聽聞於僧
團長老和博學的人,而他們都說這是輾轉從佛陀那兒聽來的。雖然如此,也請各位務必先
起疑,並且去審查它,然後對照經典去判斷,它如法嗎?與毘奈耶比較,它如律嗎?
這是個保障的工具,即使佛教延續了二千年、三千年、五千年,甚至數千年、數萬年
,假如這個原則一直保存使用,佛教或法、律將不會被毀滅或混淆。所以它是一個非常有
用的原則,名叫「四大教法」,這是佛陀設定以經和律作為檢核根據的教導,他沒有提到
阿毗達磨( Abhidhamma ),只提出要以經典(經)來審查、判斷,及與毗奈耶(律)作
比較。
- 佛使比丘講述
--
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
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 南無大佛頂首楞嚴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