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大乘佛教]解題:禮敬諸佛
#1
新世紀福音戰士EVA機
[大乘佛教]解題:禮敬諸佛


禮敬諸佛,出典如下: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
「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
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
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
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
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淨土五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歷代高僧解說「禮敬諸佛」如下:


第一大願:「禮敬諸佛」。普賢菩薩,自己禮敬諸佛,是為行;
希望大眾各各禮敬諸佛,是為願。願與行,二而一,一而二也。

禮敬諸佛者,即俗稱拜佛。普賢菩薩拜佛,欲人人皆如彼拜佛。
普賢菩薩所禮敬者,盡法界遍虛空諸佛,皆是當人自心之佛。
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自覺我身根前有諸佛,諸佛前皆有我身;
是故一一塵剎中皆有佛,一一佛前皆有普賢,一一普賢皆悉合掌禮拜。
則一普賢之身,遍入一切普賢身內;一切普賢,皆攝歸一普賢身內。
蓋以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大經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諸」者,不一之稱。此界彼界,十方三世一切佛,故謂之諸佛。
過去佛為已成之佛,未來佛即在目前,現在我們大眾,人人皆是。
何以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

「禮敬」者,由心恭恭敬敬,運於身口,而遍行禮拜。不然,謂之慢拜。
身雖拜跪,口雖持名,而心則重重妄想,是名為禮拜,實則功德微少。
普賢行願,除有慢障,必起敬意,統身語意業。以身業敬者,為顯佛有天眼通故;
以語業敬者,顯佛有天耳通故;以意業敬者,顯佛有他心通故。
常修禮敬,一心不亂,五體著地,深入法性,離能所相。
即說偈曰:「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
阿彌陀佛影現中;我身影現彌陀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是則內佛外佛,同一實相;隨一一禮,若佛若禮,重重無盡。

上言法界即我自心,我心即法界。我欲禮敬諸佛,須先放下萬念,清清淨淨。
在一拜中,一面觀想,一面念:「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世尊,
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又「一心頂禮西方安樂土,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及十方法界常住諸佛。」經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吾人心中憶佛,名為修慧;身跪口念,名為修福。福慧雙修,則禮敬之事畢矣。
普賢如是禮敬,即為普賢行願。普賢不在外求,而在各人心中求。
普賢乃眾生心中之普賢,眾生乃普賢心中之眾生。普賢心、釋迦心、眾生心、
菩薩心,無二無別;以心體同故。行普賢,願亦普賢;行非普賢,願亦非普賢。
推言之,心向諸佛如來,我心即諸佛如來;心不向諸佛如來,我心即非諸佛如來。
何以故?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普賢禮敬諸佛,是普賢行,是普賢願;
我禮敬諸佛,是我行,是我願。

或曰:拜佛誰不能拜?雙手合掌,兩足著地,何難之有?
殊不知無心拜佛,狀若舂米,拜如不拜,獲益甚微。
必也內存至誠,使身口意三業統一;如此拜佛,則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山僧從前最喜拜佛,因庚申年六十三歲,患痰濕入筋絡病,不能坐立跪拜,
但作觀想禮佛。後因體力漸衰,或起立難,不行跪拜,而行坐拜,心中觀想,
若對西方三聖,恭恭敬敬,與跪拜無異。
即如吾人旅行在舟車中,或病臥床榻上,不能身向西上,皆堪作觀拜跪,
如對西方佛前而禮敬之。此皆拜佛法門。依此實行,功德無量;
否則,粗心慢拜,功德即少。何以故?我心恭敬,則佛心顯;
不恭敬,則妄想多。妄想乃眾生心,非佛心也。
                                《普賢十大願王別釋.天台宗諦閑大師  解》


--
如果以為只有佛菩薩才會講佛法,那可就誤會大了…
魔也會講似是而非的佛法,那叫做「魔說」,所以要切記,墮入魔道,難以翻身。
如果以為解說佛經與佛法是多麼了不起的事,那可就誤會大了…
胡亂解說佛經與佛法,必定下地獄後,再得智障報哦…
我寧可去佛寺當義工、誦經、拜佛菩薩、禮懺、持咒、念佛、聽歷代高僧的教誨!
我也不要下地獄後,再得智障報呢…
Fri Sep 28 09:07:43 2007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