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解題: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
「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出典如下:
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貪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
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
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大乘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歷代高僧解說上段經文如下:
佛有五眼,通稱佛眼。六道眾生無法身功德莊嚴,故曰貧窮。
犛牛尾大,性貪愛其尾,以目顧尾而行,故別無所見。
喻眾生貪著於五欲,不能別見生死之苦也。大勢佛、言惟佛有大威力。
斷苦法、斷生死苦之佛法。邪見、指非佛法之外道。
外道亦以求脫苦惱而發道心,第彼所謂滅苦之法,終不能滅苦,仍為苦法,
是以苦捨苦,苦終不盡,故為釋迦所悲。
佛之智慧雖極微妙,然為鈍根貪癡之眾生所盲視,佛即無由以唯一佛乘度之。
因彼在苦之眾生,不惟不信,甚或破毀佛法,致墜惡道。
迨諸梵天請轉法輪,佛始隱其應化示現於色究竟天之大化身,
而以丈六金身之小化身應化示現於人道之中。
由是諱實施權,說三乘法,為十方諸佛之所讚善。
其實諸果小法,即教菩薩法,亦即佛乘之方便也。
波羅奈、即鹿野苑,為五比丘得度處。
由此次轉法輪後,遂有佛、法、僧三寶差別之名出現於世。
而涅槃永盡眾苦之說,遂為古今讚示矣。
《法華經講演錄.方便品第二.太虛大師 解》
--
如果以為只有佛菩薩才會講佛法,那可就誤會大了…
魔也會講似是而非的佛法,那叫做「魔說」,所以要切記,墮入魔道,難以翻身。
如果以為解說佛經與佛法是多麼了不起的事,那可就誤會大了…
胡亂解說佛經與佛法,必定下地獄後,再得智障報哦…
我寧可去佛寺當義工、誦經、拜佛菩薩、禮懺、持咒、念佛、聽歷代高僧的教誨!
我也不要下地獄後,再得智障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