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依經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1
淨心
依經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
(10)假使有外國人問你:
        「根據經典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話回答:「五蘊( khandha )無常、無我( an atta )」,每個
個體都是由五種積聚──五蘊組成。身的積聚稱為「色」( rupa ),樂、苦等感受的積
聚稱為「受」( vedana ),記憶與醒覺稱為「想」( sanna ), 造作思考稱為「行」
( sankhara ),能透過六根而認知稱為「識」( vinnana )。 如此,色、受、想、行
、識被稱為五聚或五蘊。

    五蘊無常、無我,這是在所有教義中,佛陀最常強調的部份。五蘊無常,因它們持續
地流動、變遷著;五蘊無我,因它們始終遷流變化,任何人都不能將它們執取為「我」或
「我所有」。

    我再歸納一次,請各位把這主題的要點銘記在心:佛陀最常強調──所有事物都是無
常的,而且沒有任何一物可以當作是「我」、「我所有」。


                                               錄自『一問一智慧』


--

▲▲▲   ╮╔╯  ╰╦═╭══╗╔═╮╰═╗╭    
███ ═╬╬═╮╔╬╮    ╭╯║  ║  ╭╯║    ▲▲▲
◥█◤ ╭╬╬═╝║║╠══╬═╣  ║╭╬═╣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Ξ     ║╠═╗║║║╰═╩╯║  ║    ◥█◤   歡迎加入交流討論  
  ╰◣ ╰╝╰═╩╯║  ╰═╯      ╰═╯  ╚═╯◢Ξ  http://cbs.ntu.edu.tw
Wed Feb 28 08:07:56 2007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依經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2
發信站: SEEDNet News Service (pchome.com.tw>)
佛教教義精髓:「表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內涵;

看到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站在什麼立場看事情。」

——「站在什麼立場」看事情(心眼)永遠比「看到什麼」(肉眼)重要!(詳解如

http://lenyan.mpsdn.com/articles/body.htm


"淨心" <purify.bbs@cbs.ntu.edu.tw> 撰寫於郵件新聞
:4Sh69i$O1c@cbs.ntu.edu.tw...
> 依經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
>
.............................................................................
. 
> (10)假使有外國人問你:
>         「根據經典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
.............................................................................
. 
>
>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話回答:「五蘊( khandha )無常、無我( an atta )」,
每個
> 個體都是由五種積聚──五蘊組成。身的積聚稱為「色」( rupa ),樂、苦等感受
的積
> 聚稱為「受」( vedana ),記憶與醒覺稱為「想」( sanna ), 造作思考稱為
「行」
> ( sankhara ),能透過六根而認知稱為「識」( vinnana )。 如此,色、受、
想、行
> 、識被稱為五聚或五蘊。
>
>     五蘊無常、無我,這是在所有教義中,佛陀最常強調的部份。五蘊無常,因它們
持續
> 地流動、變遷著;五蘊無我,因它們始終遷流變化,任何人都不能將它們執取為
「我」或
> 「我所有」。
>
>     我再歸納一次,請各位把這主題的要點銘記在心:佛陀最常強調──所有事物都
是無
> 常的,而且沒有任何一物可以當作是「我」、「我所有」。
>
>
>                                                錄自『一問一智慧』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Ξ     ║╠═╗║║║
╰═╩╯║  ║    ◥█◤   歡迎加入交流討論  
>   ╰◣ ╰╝╰═╩╯║  ╰═╯  
╰═╯  ╚═╯◢Ξ  http://cbs.ntu.edu.tw
> --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別害羞, 儘管問喔!
BudaHelp
Sat Mar 3 11:07:54 2007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依經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3
其實我是很低調的
發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引述《danis0325@pchome.com.tw (善解)》之銘言:
> 佛教教義精髓:「表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內涵;
> 看到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站在什麼立場看事情。」
> ——「站在什麼立場」看事情(心眼)永遠比「看到什麼」(肉眼)重要!(詳解如
> http://lenyan.mpsdn.com/articles/body.htm
> "淨心" <purify.bbs@cbs.ntu.edu.tw> 撰寫於郵件新聞


    如果說看到什麼都不重要的話,那麼往往造成的只會是錯誤的下場,因為你連看到的
東西都不能確定與否,那麼又如何能夠站在哪個立場呢!所以此說明顯是有問題的。
--
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
┌─────KKCITY─────┐   ◢  想要成立班系社團站台嗎?  
         bbs.kkcity.com.tw          │ █ KKcity即日起開放BBS站申請囉!
└──From:61.67.46.20        ──┘   ◥ ╲  免程式技術、硬體成本的選擇!!
Sat Mar 3 11:55:46 2007
回覆 | 轉寄 | 返回

依經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4
淨心
依經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
(10)假使有外國人問你:
        「根據經典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話回答:「五蘊( khandha )無常、無我( an atta )」,每個
個體都是由五種積聚──五蘊組成。身的積聚稱為「色」( rupa ),樂、苦等感受的積
聚稱為「受」( vedana ),記憶與醒覺稱為「想」( sanna ), 造作思考稱為「行」
( sankhara ),能透過六根而認知稱為「識」( vinnana )。 如此,色、受、想、行
、識被稱為五聚或五蘊。

    五蘊無常、無我,這是在所有教義中,佛陀最常強調的部份。五蘊無常,因它們持續
地流動、變遷著;五蘊無我,因它們始終遷流變化,任何人都不能將它們執取為「我」或
「我所有」。

    我再歸納一次,請各位把這主題的要點銘記在心:佛陀最常強調──所有事物都是無
常的,而且沒有任何一物可以當作是「我」、「我所有」。


                                               錄自『一問一智慧』


--

▲▲▲   ╮╔╯  ╰╦═╭══╗╔═╮╰═╗╭    
███ ═╬╬═╮╔╬╮    ╭╯║  ║  ╭╯║    ▲▲▲
◥█◤ ╭╬╬═╝║║╠══╬═╣  ║╭╬═╣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Ξ     ║╠═╗║║║╰═╩╯║  ║    ◥█◤   歡迎加入交流討論  
  ╰◣ ╰╝╰═╩╯║  ╰═╯      ╰═╯  ╚═╯◢Ξ  http://cbs.ntu.edu.tw
Thu Sep 10 10:19:42 2009
回覆 | 轉寄 | 返回

依經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5
淨心
依經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
(10)假使有外國人問你:
        「根據經典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話回答:「五蘊( khandha )無常、無我( an atta )」,每個
個體都是由五種積聚──五蘊組成。身的積聚稱為「色」( rupa ),樂、苦等感受的積
聚稱為「受」( vedana ),記憶與醒覺稱為「想」( sanna ), 造作思考稱為「行」
( sankhara ),能透過六根而認知稱為「識」( vinnana )。 如此,色、受、想、行
、識被稱為五聚或五蘊。

    五蘊無常、無我,這是在所有教義中,佛陀最常強調的部份。五蘊無常,因它們持續
地流動、變遷著;五蘊無我,因它們始終遷流變化,任何人都不能將它們執取為「我」或
「我所有」。

    我再歸納一次,請各位把這主題的要點銘記在心:佛陀最常強調──所有事物都是無
常的,而且沒有任何一物可以當作是「我」、「我所有」。


                                               錄自『一問一智慧』


--

▲▲▲   ╮╔╯  ╰╦═╭══╗╔═╮╰═╗╭    
███ ═╬╬═╮╔╬╮    ╭╯║  ║  ╭╯║    ▲▲▲
◥█◤ ╭╬╬═╝║║╠══╬═╣  ║╭╬═╣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Ξ     ║╠═╗║║║╰═╩╯║  ║    ◥█◤   歡迎加入交流討論  
  ╰◣ ╰╝╰═╩╯║  ╰═╯      ╰═╯  ╚═╯◢Ξ http://buddhaspace.org
Wed Jan 2 18:29:58 201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