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徐言輝居士的回信:
---------- Forwarded message ----------
Date: Wed, 08 Jan 1997 18:04:04 +0800
From: 徐言輝 <roberhhh@ms9.hinet.net>
To: Maha Wu <maha@cctwin>
Cc: david@cctwin
Subject: Re: 《龍樹菩薩傳》及《提婆菩薩傳》的疑點? (fwd)
Maha Wu wrote:
>
> David Chiou wrote:
> >
> > ---------- Forwarded message ----------
> > Date: Tue, 07 Jan 1997 00:24:42 +0800
> > From: 徐言輝 <roberhhh@ms9.hinet.net>
> > To: david@ccsun6
> > Subject: 《龍樹菩薩傳》及《提婆菩薩傳》的疑點?
> >
> > 各位關心電子佛典的朋友:
> >
> > 我近日在處理「姚秦 鳩摩羅什譯」的《龍樹菩薩傳》及《提婆菩薩傳》時,
> > 發現在這二個傳記裡都有類似以下的描述,可見此段描述至少一定有一者是
> > 不對的;限於時間,暫時將此問題提出,待來日再求證。或者如有那位仁兄
> > 已經知道詳情,能予與解答,謝謝!
> >
> > =================================================================
> > :
> > :
> > 又南天竺王摠御諸國信用邪道。沙門釋子一不得見。國人遠近皆化其道。
> > 龍樹念曰。樹不伐本則條不傾。人主不化則道不行。其國政法王家出錢雇人宿
> > 衛。龍樹乃應募為其將。荷戟前[馬∞丘]整行伍勒部曲。威不嚴而令行。法不
> > 彰而物隨。王甚嘉之。問是何人。侍者答言。此人應募既不食廩又不取錢。而
> > 在事恭謹閑習如此。不知其意何求何欲。王召問之。汝是何人。答言。我是一
> > 切智人。王大驚愕而問言。一切智人曠代一有。汝自言是何以驗之。爸央C欲
> > 知智在說王當見問。王即自念。我為智主大論議師問之能屈。猶不是名一旦不
> > 如此非小事。若其不問便是一屈。遲疑良久不得已而問之。天今何為耶。龍樹
> > 言。天今與阿修羅戰。王聞此言譬如人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欲非其言復無
> > 以證之。欲是其事無事可明。未言之間。龍樹復言。此非虛論求勝之談。王小
> > 待之須臾有驗。言訖。空中便有干戈兵器相係而落。王言。干戈矛戟雖是戰器
> > 。汝何必知是天與阿修羅戰。龍樹言。搆之虛言不如校以實事。言已。阿修羅
> > 手足指及其耳鼻從空而下。又令王及臣民婆羅門眾見空中清除兩陣相對。王乃
> > 稽首伏其法化。殿上有萬婆羅門皆棄束髮受成就戒。
> > :
> > :
> > =====================================================================
> >
> > roberhhh@ms9.hinet.net
>
> 徐兄所提這段疑點很好玩,怎麼兩位大菩薩都有這麼一段幾乎一模一樣的遭遇。
>
> 不過,這是有解的。
>
> 大正藏第五十冊 186頁,針對《龍樹菩薩傳》,在這一段有條校勘是這樣寫的:
>
> 宮本無「時南天竺王... 樹」三百二十三字。
>
> 大正藏第五十冊 187頁,針對《提婆菩薩傳》,在這一段有兩條校勘是這樣寫的:
>
> 「南天竺王... 於王都中建」四百二字,宮本作「於天竺大國之都四衢道中敷」
> 十二字。
>
> 「王大驚愕... 於王都中建」二百五十一字,宋、元、明三本作「欲於王前而求
> 驗試王即許之於天竺大國之都四衢道中敷」二十四字。
>
> 所以這大概就是版本的問題。以《龍樹菩薩傳》來說,如果你採用以高麗藏為底本
> 的大正藏,可能會比較正確;以《提婆菩薩傳》來說,如果你採用宮本,可能會比
> 較正確。我只是說「可能」,確實是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
> 從這件事情,多少可以讓我們體會藏經版本的重要,以及大正藏校勘的好處吧!
>
> 知道了這些,那麼,身為一個從事佛典電子化的工作者,當碰到這種情況,你會如
> 何處理呢?是將錯就錯,或是加註說明,還是研考求證加以訂正?
>
對於這種校勘的工作,非得有這等環境才可為之;目前我想先進行的是產生粗糙的文
字檔。(
可不一定不正確哦!也一定是有個版本依據的)至於如在文中發現有這些疑
點,暫不做考證,但會將這些疑點記錄下來,待有空在做下一步的工作。
其實以上面所得的訊息,還是沒有澄清疑點。也或許大正藏當時能夠做到的就只是這
樣,但是就這樣放在那邊,我想永遠都會是縣案;畢竟能鮈看到該段文字的人,太少
太少了,而會再去做考證工作的人卻未必能得到解答。因此如何讓這些資料更容易為
人取得,才有助於製作更好的校勘。其它的,就………
徐言輝 roberhhh@ms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