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在生活中禪修 (三十二)
#1
LessIsMore
“ We cannot demand from life how things should
   be. ” 
 
  - Godwin Samararatne 
 
   
“ 我們是不可以指令世事如何發生的。” 

 - 葛榮居士
 
 

﹙三十二﹚請修習不存概念的知足

相信每個人都曾聽過一句金石良言:知足常樂。但何謂知?又何謂不知足?


先了解不知足的因由 

葛榮居士提示,請以覺知和捨心去觀察心的運作,在未要求什麼之前,先嘗試了解
心、了解自己。

跟著這簡單的提醒去觀察,不難察覺到自己很容易為自己製造很多問題,皆因不先
了解情況,便立刻向這情況提出很多索求。而佛家的智慧卻是在未滅苦(第三聖諦)
之前,先需找出與明白苦因(第二聖諦)。

那麼,若覺知到當下現在的心是處於不知足時,不是立刻去要求心變得知足,或是
立刻把對物質的要求降低而令自己較容易知足,而是先觀察為什麼不知足呢?這心
受什麼東西所操控或條件(conditioned)而變得不知足呢?先以觀察來了解不知足的
因由。


隨實況而行便是知足 

若不觀察與了解心,只憑主觀為知足與不知足畫界線、定標準,那麼這界線和標準
很容易會不自覺地變成操控心的無形條件。

就以出外旅遊為例,每年的夏天心便會生起一個意念,便是勤勞工作了一年,但願
可以出外旅遊。這意願可以說是不過份,不苛求。後來工作的環境有了變化,有兩
年多的時間不能出外旅遊,心感失望。於是便對自己說,世界上有很多人一生也沒
有出外旅遊的機會,現能夠兩、三年出外一次,應該要知足。但是,在這思考的過
程中,無論實際出外旅遊的次數是多是寡,是有是無,自己已經是不自覺地活在心
所虛構的概念(concept)之中。心依然是受這些一年、兩年的概念所操控,依然是被
這些概念所條件。只不過是若把準則定得較高的話,會很難達到這準則,感到快樂
的次數會相應少。若把準則定得較低的話,會較易達到這準則,感到快樂的次數會
相應多。但是,箇中的快樂,無論多寡,依然是物質層面或是概念層面的快樂,依
然是依靠物質而生,受物質所條件。

相反,若先觀察心,嘗試了解與認識心現在究竟受什麼條件所操控呢?便不難會察
覺到當心內有知足或有不知足時,心已自覺或不自覺地為某事物畫上一條界線或標
準。在這界線或標準的一面,是知足,是所謂的快樂。在這界線或標準的另一面,
是不知足,是所謂的不快樂。因此,心的知足與不知足,快樂與不快樂,便被這惟
心所虛構的界線或標準(亦即是概念)所操控與條件。而在知識的層面,還誤以為這
些知足、不知足、快樂或不快樂是外間所帶來的,還不斷將這虛構的界線或標準調
校,以求多一些快樂,少一些不快樂。

放開、放下這條件卻不是把知足的標準減低至兩年、三年或永遠不出外旅遊都不要
緊。而是放開、放下任何界線或標準,亦即放開任何有關的概念。心內沒有一年、
兩年、三年或永遠的界線或標準,明白到這界線或標準只是惟心所虛構的,實況之
上根本從來就是沒有這個界線或標準的。

放下這界線或標準之後,並不表示什麼都不要,什麼都是無所謂。而是觀察實況,
認識今年夏天的實況是否容許我放年假出外旅遊。若可以的話,便起行,隨實況而
行。若不可以的話,便留下,明白這也是隨實況而行。心內沒有知足或不知足,只
知隨實況而行。當這心不與實況抗衡,心便會自然而然地安詳與快樂。

若現時不可以成行的話,便繼續觀察環境,靜候環境的變化,還可以做一些正當的
行為去影嚮環境(如為事務作出適當的安排等等),然後待環境變為許可時便起行。
要等多久? 不知、亦無需知,只知任何環境都會變化,這個環境也不會例外。等候
時會不快樂嗎?視乎心有沒有年月日的標準與界線,有沒有被這時日的概念所條
件。

換句說話,沒有概念的知足,是先觀察與了解實況,放開、放下心為實況所附加或
虛構的標準、界線,然後只是隨實況而行。那麼,在這期間的一切安詳與快樂,便
會是源於對實況的認識,而不是源於概念。

源於概念的快樂是不穩定的,也可成為操控心的條件。源於實況的安詳與快樂是根
本就是已經存在的、在乎您認識到它們的存在與否。

祝願各位都會嘗試觀察與了解實況,以放下概念,認識:實相常樂。      




--
想要的 遠比 需要 來得多
欲望 是 一座 外表華麗誘人 裡頭卻空無一物 的城堡
人們向外追求欲望 永遠不能滿足
因為 他們一直把希望 寄託在 下一座 空城-----------
2003年11月25日 9:16:03 星期二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