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五停心觀修行法(2)《禪修菁華集六、五停心四念處》
#1
出太陽了
三、慈悲觀

依據《坐禪三昧經》卷上所言,凡是瞋恚心重的人,當修慈悲觀又名「慈心三
昧」。可有三個階段,逐段觀想:

(一)最初修行,當教觀想,慈及親愛
也就是說,凡夫無不自私,首先愛自身受益,其次則推及親人以及所愛的人。
慈悲觀的功能,第一階段,即是要使自己對於生活周邊的家人,以及私心覺得
可親可愛的人,不要以瞋恚的心態相待。其方法則是當修行者獲得種種身心快
樂之際,例如寒時得衣,熱時得涼,飢時得食,渴時得飲,病時得癒,貧時得
錢,賤時得榮,勞累之時獲得休息,急難之時獲得救濟。應當推想觀照,自己
的親人愛友,由近而遠,由少而多,希望他們也都能像自己一樣,希望他們每
一個人,都能如願,不論是以自己的力量協助他們離苦得樂,或求他人的力量
,使他們離苦得樂。繫念不停,不作異想,若起異想,及時回到慈悲觀的方法
上來。

若在修行禪定之際,獲得身心輕安,心胸寬敞等的覺受之後,也當以慈悲觀,
願諸親愛,獲得如是利益。若在聽聞佛法,讀誦佛典,自覺心開意解,亦當願
諸親愛,同獲法喜。可知慈悲觀主要在日常生活中的隨所善緣,得善念反應,
便當修習;但也可在修行三學六度之時,凡是善境,隨處隨時,均可修行。

(二)其次當修,慈及中人
所謂中人,是指既非親愛,亦非仇怨。常人不易對於陌生的路人,產生關懷的
心,縱然覺其可憐,總是不關自己的痛癢,為何要照顧他們。所以有些西方的
老人寧願把大筆的遺產交給他們心愛的寵物貓狗,也不願關懷無依無靠的流浪
者及苦命人。作為一個修習慈悲觀的人,當在修成第一階段的慈及親愛之後,
接下來必然會擴大慈悲觀的對象範圍,那就是要慈及中人。方法跟第一階段相
同,只是當在自己的身心獲得種種快樂利益之時,也願一切與己非親非怨的人
,都能獲得。也可以說,當親愛者有苦難時,自己固然要施予救援協助,當一
切非親非怨的人有苦難時,自己也當施予救援協助,縱然未能採取實際行動,
心中確存有深厚的慈悲心。繫念不斷,不作異想,若緣異境,立即回到慈悲觀
的方法上來。

(三)終當修習,慈及怨憎
所謂怨憎,便是對於自己不友善者,是破壞者、誹謗者、打擊者、無理取鬧者
。所以對於怨憎者,施予慈悲相當困難。一般而言,怨仇相見,瞋怒心起,是
正常事,怨憎相會,即為八苦之一,豈能反而以慈悲心相待?故此須在修成慈
及親愛、慈及中人的兩個階段之後,才會修習。其方法與第一、二階段所修者
相同,所異者乃在自己獲得身心種種快樂利益之時,既願一切親愛者都能獲相
同的快樂利益,也願一切非親非怨者都能獲得相同的快樂利益,並亦希望一切
怨憎仇家敵人都能獲得相同的快樂利益。

在《坐禪三昧經》卷上,對此第三階段的修法,特別強調,因為對於親愛及中
人,起瞋恚生怨怒比較不多,瞋恚心的生起,主要是在對於怨家對頭。故於該
經說明:為何要慈及怨憎?如何來慈及怨憎?

設問云:「怨憎惡人,云何憐愍,復願與樂?」
答云:「應與彼樂,所以者何?」 便列舉了七項理由及其修習方法:

1.那人尚有種種好事,清淨法因,我今豈可以一怨而抹殺他的多善!
2.更當觀想,那人在過去無始以來無量世中,可能曾經是我親友善知識,豈可
  由於現在的怨惡,而更生怨惡。我當忍彼,是我自得善利。
3.當念行法,仁德含弘,慈力無量,我豈可失。
4.當再思惟,若無怨憎現前,從何修行忍辱波羅蜜呢?可知怨則能生我忍,作
  此觀想,怨憎的人即是我的親善。
5.再作思惟,瞋恚者受報最重,眾惡中上,無有過者。以瞋加物,其毒難制,
  雖欲燒他,實是自害。
6.當自念言:「外被法服,內習忍行,是謂沙門,豈可惡聲縱此,變色蔽心。
  」
7.五受陰者,眾苦林藪,受惡之的。如刺刺身,受苦無量,眾怨甚多,當自守
  護,著忍革履。

統一以上三階,實則便是當以平等心慈悲對待一切眾生。為何能夠看他們是平
等的?這要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來看。我們當前碰到的怨家,在過去不一
定是怨家,更不一定是未來的怨家;現在的親友,在過去不一定是親友,也不
一定還是未來的親友。怨與親從無始以來,永遠是交互而並行著的。譬如一個
家庭裡面,父母、兒女、親戚等等,有互相友愛之時,也有彼此摩擦之時,有
的兄弟姊妹時常吵架打架,有的父母兒女彼此作敵人。但通過無窮無盡的三世
,沒有絕對的怨家與親家,怨親只是因緣和合的臨時現象;而一切眾生都曾經
跟我們有過人際關係,也可能將來會跟我們產生很好的關係。甚至今日的怨家
,正好就是成就我們修行的菩薩。因此我們對任何一個眾生應抱有平等的慈悲
心,利益眾生,並願同與眾生早離苦海。

四、因緣觀

經說,愚痴偏多的人,宜修因緣觀。此所謂愚痴,是指不明因果法,也不信因
緣法。對於人生的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不能瞭解;醉生夢死,而又煩惱終身。
傳統的因緣觀,是觀生死流轉的三世十二因緣的過程,觀成即知生死虛妄,若
知虛妄,便能及時從生死流轉而轉變成生死還滅,即是從生死獲得解脫。
依據《坐禪三昧經》卷上所說,也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初習行者,當教其觀想,過去未來世的四目
「生緣老死,無明緣行。」如是思惟,不令心緣他念,若緣他念,立即令還,
續觀:生緣老死,無明緣行。此是十二因緣中過去世及未來世的四目。即是觀
想:人既有生,必將有老死,因有無明,必將有心意的行為,而帶動身口的行
為。此處的「緣」,是指關係、原因、要素的意思,即是由於有了「生」的關
係,便是有了老死的原因,「生」也就是「老死」的要素。若要無「老死」,
先當無「生」。同樣的,「無明」是「行」的原因,由於有了「無明」的關係
,所以一定會有「行」的結果。若希望無「行」,先當無「無明」。

生及老死是過去生的行為結果,若盼今生無生、無老死,先當沒有過去世的行
為,而其行為的產生,是因無明而來,無明是無始以來就已有了的煩惱之根本
。若知無明是由夢想顛倒而有,本無實體,即是如空的實相現前,即是無我的
智慧現前,無明頓時消失。若無無明,即無行,無行即無生,無生即無老死。
若能如此觀成,便能返愚痴而為智慧了。

(二)已習行者,初階段觀成後,當教其觀想,現在世的八目
「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
緣有。」如是思惟,不令外念,若外念諸緣,即攝之令還,繼續觀想,反覆觀
想如上八目。此是十二因緣現在世的八目。

此即是說,由於有了過去世的「行」為,便以行為而結集成為生命流轉的主體
;稱之謂「識」。有了識的關係,便入胎成為胎兒,胎兒的形成是由精神及物
質的結合,精神稱為「名」,物質稱為「色」,故當胎兒初成,稱為「名色」
。胎兒成形出生之時,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已經具足,由此六根門戶,可以接
受六塵的事物,而產生煩惱,故名為「六入」。出生之後,用身體接觸到世界
的事物現象,名之為「觸」。有了接觸,即有感「受」,有了感「受」,便對
欣喜者產生「愛」著,有了愛著,便有追求的爭「取」了。有了取(及捨)的
行為,便有了未來的果報之因,名之為「有」。於是生死流轉,受苦受難。

若不希望未來再有生及老死的果報,最好便是現在生中不要有「取捨」的執著
,若要無取無捨,先當對於所受的不起愛著,若盼不起愛著,先當不要執著苦
樂諸受。若想不執著苦樂諸受,最好沒有六根與六塵的相互接觸。若想根塵無
觸,先當不用六根。若想六根無用,先當名色不現。若盼名色不現,先當沒有
過去世的「業識」積聚。若盼沒有過去世的業識積聚,先當沒有過去世的行為
造作。若作如此觀想成功,即會明確地知道,人生的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了。

(三)久習行者,當教觀想,三世十二因緣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
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可見,初習因緣觀者,觀十二支中的
過去世的生死流轉與未來世的生死還滅;已習因緣觀者,但觀十二支中現在世
的生死流轉與生死還滅;久習因緣觀者,則通觀三世十二支因緣段落的生死流
轉及生死還滅。

若對三世十二因緣的過程及其每一段落的功能,都了然於心,作此因緣觀時也
不困難,難是難在常人較無法專注來作連續的次第觀想。所以在修習因緣觀時
,若發現心念別緣他境,隨時要回到方法上來。

三世十二因緣的罪魁禍首是「無明」,對於解脫者而言,無明已明,故為智者
,身為凡夫,則尚未明,故稱無明,故一切不知生死中事,乃是可憐愍者,因
由無明,能造後世果報而有生死。痴人不知生死起於無明,無明是從生死之間
的造業受報而存續,一旦不造生死業,無明及業中斷,生死亦了。佛說所謂痴
人有兩種類型:一如牛羊無知,二是外道邪見。因緣觀能對治如此的二類痴病
。

五、界分別觀

界的意思是差別界限,類別分際。一切現象,及至觀念,都有名相體用,每一
種名相體用,均有其界限的範圍,名之為界。

《大般涅槃經》卷三六云:「著我多者,當為分析十八界等」。若依此經所言
,先修不淨、慈悲、數息、界分別的四種觀行,如法修行已,次第獲得身受心
法的四念處觀,得是觀已,次第後觀十二因緣。如是觀已,次得煖法,以煖法
而得信心,以煖法而得智慧;煖法雖是有為的有法,卻能破除有為的有法,故
此煖法,能為無漏的道相。

若依此經,五停心觀的先後次第,應該是不淨、慈悲、數息、分析十八界、觀
十二因緣。修行前四觀完成,即得身受心法的四念處,修十二因緣觀成,即入
煖位。

從諸經論所見,界分別觀的名稱各異,另有界差別觀,界方便觀,分析十八界
觀等名。主要是從人生的身、心、環境世界,作統一和整體分析,因為人的煩
惱淵藪,便是我執,我執之堅固,是來自對於自我身心及身心所在環境的顛倒
想:以非我為我,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不淨為淨。若能綜合地統觀十八
界,便可發覺我們的身、心、世界,乃是無我、無常、空的,唯有如此,始能
從苦、樂、不淨的無常之中,獲得智慧,獲得解脫。

所觀十八界的界分別,便是觀想:人生的存在,不過是身、心、環境,暫時的
組合。以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為身的存在;以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為環境
世界;以覺受領知六根和六塵相接相對時所起的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為心的
活動。只要此三大類的任何一類發生殘缺現象,自我的感覺世界、自我的價值
判斷、自我的執著範圍,便隨著變化。可是凡夫執著的自我,並非真實的自我
,而是虛妄不實的以幻為真。若能經常提醒自己,自我執著的結果,除了增加
煩惱,沒有一點好處,便是界分別觀的功能。

十八界的構成要素,不出於精神與物質的兩大部分。物質的部分即是地、水、
火、風的四大,我們的身體由此四大和合而成,我們處身的世界,也是由此地
、水、火、風的四大和合而成。此四大類的元素,均在空間之中運動,知道並
且利用這四大元素的便是精神,佛法稱之謂識。所以十八界能夠組合成一個人
的完整的生命現象,換句話說,人的自我,也不過是十八界的個別零件的暫時
組合,其中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叫做自我。

正由於在界分別中,以破除自身的執著為最重要,因此在《雜阿毘曇心論》卷
五要說,觀自身界方便,即是觀自我身體的種種自性、種種業、種種相。被我
人所執著為「我」的自身,即是地、水、火、風、空、識的六界。當觀地界為
水界潤故不相離;當觀水界為地界持故不流散;當觀火界成熟故不淤壞;當觀
風界動搖故得增長;當觀空界空故有食等出入;當觀識界合故有所造作。

該論又說,再觀此身,從足至頂,種種不淨充滿。觀察此色身現象,猶如猛風
,飄散聚沙。如是觀法成就,能得空解脫門種子;於彼生死厭離不樂,得無願
解脫門種子;於生死不樂已,正向涅槃,得無相解脫門種子。若於此觀「得不
作想覺已,觀一切有為,皆悉散壞,是名界方便滿。」也就是說界分別觀觀成
,即見有為相壞,無作相現。

根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將此界分別觀,稱為「界善巧」。並謂界有十
八,即是觀想: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
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並
且了知此十八種法的個別的界域,個別的運轉,即能於此因緣而得善巧。

六、念佛觀

五停心觀,應該只有五種禪觀法門,但在諸經論中,對於「界分別觀」則或有
或沒有,沒有者乃以念佛觀取代之,例如《坐禪三昧經》卷上的「第五治等分
法門」,即是舉的念佛觀,教人一心修念佛三昧。《五門禪經要用法》所云五
門,即是安般(數息)、不淨、慈心、觀緣、念佛。其次第與本文所取者相同
。因此有人說五停心觀可以稱為六門觀。故在中國淨影的《大乘義章》列出觀
佛觀,天台的《四教儀》列出念佛觀。

依據《坐禪三昧經》卷上所言,念佛觀是為「等分行及重罪人」而設的觀行法
門。初修行者,當教其至有佛像處,專心一意,觀看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
心憶持,還至靜所,則以心眼,觀佛像相好,繫念在像,不令他念生起,若起
他念,立即攝念,還住於佛像相好。若心不住,其師當教行者,自責其心,既
責心已,心不散亂,此時便得以心眼見到佛的像相光明,如眼所見。進而要將
佛像的三十二種大人相及八十種隨形好,一一憶持,用心眼一一觀想,能見一
佛,接著便得見二佛,乃至得見十方無量世界諸佛色身,既得見佛,又得聞佛
說法。既得念佛色身,又復念佛功德法身的無量大慧,無崖底智。如若以心眼
念佛色身相好,而空無所獲,仍當勤心專念不忘,以報佛恩。

另據《五門禪經要用法》所言:「若心沒者,教以念佛,若行人有善心已來,
未得念佛三昧者,教令一心觀佛。」此書對於觀佛念佛,說明相當詳細,現在
將之分層次第介紹如下:

(一)初步觀佛相好,觀佛像的三十二種相好,了了分明之後,即閉目憶念相
好在心,若不明了,再開眼諦視佛像,至心明了,還坐靜處,正意繫念佛像相
好,在感覺上如對真佛色身無異。

(二)已見佛像相好,了了分明,如見真佛色身後,次當還坐靜處,繫念自己
額上,一心憶念佛身相好,額上即有佛像出現,從一至十,乃至無量。如斯佛
像從額上出後,去身不遠而還者,此修行者為求聲聞根性,去小遠而還者,此
修行者為求辟支佛根性,去甚遠而還者為求大乘根性。

(三)次見額出諸佛還近修行者身,地作金色,諸佛盡入於地,地平如掌,明
淨如鏡,修行者自觀己身,亦明淨如地。此名得「念佛三昧境界」。

(四)繼續繫念在心,然後再觀整體佛像相好,即見諸佛從心而出,手執琉璃
杖,杖頭出三乘人。末後一佛執杖在行者心前,正立而住,接著轉身還入於行
者心;先出諸佛,一一迴轉入心,若此行者是小乘人,諸佛入盡即止,若是大
乘人,諸佛盡入心已,又從遍身毛孔中出,諸佛光明滿於四海,上至有頂天,
下極風輪,如是照已,還來入身,如淨琉璃。如此觀成,能生諸定,故名「一
切念處」。佛所執杖,乃是定相;光明相者,乃為智慧。此非外道神仙所見,
乃是「內凡境界」之相。

(五)捨前二境界,繫念在臍,一心觀臍,不久之後即覺臍有動相,而心繫不
亂,遂見有鮮白色物,大如雁卵。繼續用心眼諦視,即見有蓮花,莖似琉璃,
臺為黃金,有佛趺坐臺上;此佛的臍中也出蓮花,花臺有佛,第二佛的臍中又
出蓮花,花臺有佛,如是輾轉層出,乃至形勢如大海;末後一佛還入臍中,乃
至最初一佛入行者臍中已;此時行者自身諸毛孔,遍出蓮花滿於虛空,此等蓮
花又一一還入行者臍中。到此時,行者身體,自覺柔軟輕悅,自見身體明淨如
雜寶色。

(六)行者次觀自己頂有五色光燄,更觀五光有五瑞相,見有一佛在光明中結
跏趺坐,更觀五光之中各有一佛,一一口中皆出蓮花,遍滿大地。更觀五光中
佛,一一皆從其臍中出一獅子,吞食諸蓮花盡,還入五光中佛臍中;最後,五
光及佛,皆入行者之頂。此名「獅子奮迅三昧」。

(七)次觀五光五佛入頂之後,行者自見己身作金色,並見臍中有物,圓滿明
淨猶如日月。更觀即見佛出,滿腋下及腰中共有四佛出現,一一佛出無量圓滿
明淨日光;以此光明即見四天下一切景色,上至有頂天,下極風輪,悉皆明了
,如見掌中,無有障礙。此名「白淨解脫境界」。

(八)見此境界之後,四佛還入行者腋下及腰中。然後復見白燄諸光,從行者
身體的前入後出、後入前出、左入右出、右入左出。如是四種出入已,行者即
見自身明淨,及水四邊,圓滿淨光。此名為「明淨境界」。見此淨光之後,即
名為「成念佛三昧」,在四禪中。

以上所介紹的念佛觀,必須是在已有經驗的賢者老師的指導之下,進行修煉。
而且在每得一種新情況後,必須立即稟告老師,時時都在老師的照顧之下修煉
,才會正確安全。

這裡的念佛觀,是觀像及觀想的念佛,與宋明以後中國佛教徒所熟悉的持名念
佛,有所不同,然其念佛的功能,都可獲得念佛三昧的境界。

後記

五停心觀,本為修習大小乘禪定的基礎方法,但是一般人總以為它是小乘三賢
位的第一位,其次兩位是別相念處與總相念處。三賢位之後,便是煖、頂、忍
、世第一的四個位子,稱為四善根位,與三賢位相加,稱為七方便位又名七賢
位,過此七賢位,方入聲聞四沙門果的第一果阿含位,才算進入聖位的初階。
以此可知,五停心觀的位次,尚屬三界內的凡夫所修。因此也就不為一向以大
乘自居的中國佛教所重。

可是在大乘佛教諸經論中,也常見有五停心觀的修行方法,特別是不淨觀及數
息觀,一向被稱為二甘露門,若修離欲的梵行,當先制淫念,故觀不淨;若修
禪定行,當先制散心,故用數息。所以受到普遍大量的發揮介紹,鼓勵修持。
例如天台智顗,大力闡揚的止觀法門,是從次第止觀而到圓頓止觀,故對於五
停心觀,著墨也多。

中國禪宗雖然主張不落階梯,頓悟成佛,這對於初心學佛的人,能夠很快得力
的,實在太少。所以自宋代後,多援用淨土行的持名念佛為初機的方法,然後
教導參究「念佛是誰」的話題。

由中國傳至日本的禪宗,也是教參公案,或教端坐正念,一切善惡都莫思量。
但亦多教人先修數息法門,以除散亂,然後教用參禪方法。我本人在國內外指
導禪修,也以教授數息為入門方便。

中國天台智顗禪師的《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即說:修觀有二種,一者對治觀,
即用五停心觀的不淨、慈心、界分別、數息的四項;二者正觀,即觀諸法無相
,皆從因緣生,因緣無性,即是實相。然此五停心觀,能使行者,從有相觀進
入無相觀,從有我的執著進入無我的解脫,乃是大小乘共通的禪修基礎。
若以我的看法,五停心觀雖然一向被認為是用來對治五種修行的問題,其實也
有更積極的功能,那就是:

(一)數息觀是從安定散亂心而進入如來禪的初門。
(二)不淨觀是從捨欲離淫而進入梵行乃至六根清淨位的初門。
(三)慈悲觀是從慈心不瞋恚而進入平等大慈悲之大菩薩行的初門。
(四)因緣觀是從明察生死來去的因果關係而進入大解脫慧的初門。
(五)界分別觀是從分析人生現象而進入無我、無相、無著之大般若海的初門
。
(六)念佛觀是從觀像觀想的有相念佛而進入空、無相、無願(又云無作)之
三解脫門的初門。若能作如此說明,五停心觀,豈不正是大乘佛法人人必修的
功課?總括言之,五停心觀,便是以數息來安心,以觀不淨來淨心,以慈悲觀
生慈悲心,以修因緣觀、界分別觀、念佛觀發起智慧心。縱觀整體的大小乘佛
法,不就是以這幾大項目為中心嗎?不過初心學者,必得在賢師指導下修習五
停心觀,方能安全可靠。


(選自《禪鑰》)

====================================================================

     本系列電子文件由法鼓文化(http://www.ddc.com.tw/)授權於
     台大獅子吼站上刊登,以茲佛子精進禪修。為尊重智慧財產,
     並避免未授權之盜用,不論是書面、電子、或網路等任何型式
     的轉出版、部份引用、摘錄行為,皆必須經法鼓文化之書面同
     意授權方可,違法者將予以追究。

     關於本著作權聲明若有語意不明、或有其餘未竟事宜,請聯絡
     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260號6樓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或 E-mail: idpt315@tpts1.seed.net.tw

====================================================================
Mon Jun 24 11:11:13 2002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