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大意
黃懺華居士編述
第一篇 緒論
此宗以願求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為宗旨故,約其所期,名淨土宗。佛典稱釋迦牟尼佛在
耆闍崛山說無量壽經,在王舍城說觀無量壽經,在祇樹給孤獨園說阿彌陀經,宣示彌陀因
位之願行,果成之利益,及眾生往生之因果等,開闡往生淨土之法門。佛滅度後,馬鳴龍
樹天親等,造往生淨土等論,贊述三經之要義。天親滅後五百年,菩提流支三藏出,傳淨
土法門於震旦。而中土此宗之興,尚遠在東晉慧遠法師。遠公於廬山,結蓮社,專倡淨土
法門,是為此宗初祖。其後經百年,北魏永平元年,菩提流支來震旦,宣揚淨教。有曇鸞
法師者,初為術學,就陶隱居,得仙經。還洛下,遇菩提流支,問以長生之道。流支以觀
經授之。鸞遂焚毀仙經,晝夜專誦觀經,修三福業觀想九品等。作往生論註二卷,此土此
宗著述,推為巨擘。後經百年,隋大業五年,有道綽禪師,景慕曇鸞淨土之業,繼其後塵
,住玄中寺。講觀無量壽佛經將二百遍。著有安樂集二卷。後經三十二年,唐貞觀十五年
,有善導大師,初誦法華維摩,忽思教門非一,當求契機,入大藏,信手探經,得觀無量
壽,乃專修十六妙觀。後謁道綽禪師,益喜入道津要,莫過於是。遂作觀經疏四卷,陳淨
土要義,作法事讚等,定一宗所用行儀。其門下有懷感禪師,著釋淨土群疑論。尋少康法
師出,亦弘通此宗。五代之永明壽,宋之省常,次第相承,千年弗替。明清大德如梵琦蓮
池蕅益截流等,居士如袁中郎兄弟周懷西彭尺木等,無不盡力提倡。
第二章 此宗之教判
此宗之教判有三種。一難行易行二道,此約行之教相,出龍樹十住毘婆沙論。曇鸞大師,
依此論,判釋迦如來一代教法為難行易行二道。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不退,為難
行道,譬如陸路。步行則苦。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
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為易行道,譬如水路,乘船則樂。二聖道淨土二門,此約證
之教相,出道綽安樂集。道綽分大乘聖教為二種勝法,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於此娑
婆世界,斷惑證理,入聖得果,名聖道門,依彌陀之大願業力,生彼極樂世界,入聖證果
,名淨土門。其聖道一門,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當今末法,現是
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聖道淨土,難行易行,其言雖異,其意則同。故難
行聖道,同為自力。易行淨土,俱是他力。此宗屬易行道淨土門。他諸大少乘教,屬難行
道聖道門。三聲聞菩薩二藏漸頓二教,此約教之教相,出善導觀經疏。謂此宗於聲聞菩薩
二藏中,菩薩藏收。於漸頓二教中,頓教攝。
第三章 此宗之典籍
淨土事理,諸經廣說,而此宗所依,則不出三經一論。三經者,一無量壽經,明彌陀因位
願行及果上功德。此經前後有十二譯,就中五存七缺,今所依,五存中第四曹魏嘉平四年
康僧鎧三藏譯本也。二觀無量壽經,說往生淨土之行業。此經有二譯,一存一缺,今所依
,劉宋元嘉元年僵良耶舍三藏譯本也。三阿彌陀經,示淨土莊嚴及執持名號證誠護念之利
益。此經有四譯,今所依,姚秦弘始四年鳩摩羅什三藏譯本也。一論者,往生論,具云無
量壽脩多羅優婆提舍願生偈。婆藪槃頭菩薩,總攝上三部經,正明往生淨土義。解釋此三
經一論者,曇鸞之略論安樂淨土義,略釋無量壽經。往生論註,註釋往生論。道綽之安樂
集,據觀無量壽經,述往生淨土之要義。善導之觀無量壽經疏,發揮觀經之玄義并解釋其
文句。此外若法事讚往生禮讚觀念法門般舟讚,亦善導作,定往生淨土之行儀。皆此宗之
要籍也。
第二篇 此宗之宗意
第一章 彌陀淨土之因果
此宗之宗意,在以行者之心行業為內因,以彌陀之願業力為外緣,內外相應,往生極樂國
土。願者本願。本願者,本者因義,諸佛在因位即修菩薩行時所發之誓願,望果云本願。
又本者根義,菩薩誓願無量,唯此願為根本,故云本願。此願有總別二類,總願者,一切
菩薩通發之通總願,如四弘誓願三念願力是也。別願者,菩薩依各自意樂所發之各別願,
如藥師十二願釋迦五百願是也。彌陀之別願,據無量壽經稱,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
數劫,有佛出世,名世自在王如來,時有國王,名離垢淨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
無上正覺之心,棄王位,作比丘,號曰法藏,請世自在王如來所,請問諸佛淨土之行。世
自在王如來,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善惡,國土麤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即於佛前發無上殊勝之願,具足五劫,思惟攝取
莊嚴佛國清淨之行。既攝受已,發起稱性四十八種大願,所謂四十八願,淨影疏謂義要唯
三。義要三者,一攝法身願,二攝淨土願,三攝眾生願。攝法身願者,四十八願中第十二
光明無量願。第十三壽命無量願,第十七諸佛稱揚願。法藏比丘誓願當來成佛時,如是莊
嚴佛身。攝淨土願者,第三十一國土清淨願,第三十二國土嚴飾願,誓願當來成佛時,如
是莊嚴淨土。攝眾生願者,餘四十三願,誓願當來成佛時,如是攝取一切有緣眾生。此中
攝眾生願中念佛往生願,即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所謂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
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正法藏比丘之本懷所在,而無量壽經之宗要
,唯在此願。蓋此經之主旨,在念佛往生,而此願則示唯依稱名念佛一行,得往生淨土者
也。建此願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願行圓滿
,於十劫前入佛位,號阿彌陀,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一作
極樂。所言阿彌陀者,如彌陀經中解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謂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
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又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即前
者言阿彌陀佛及其人民壽命無量,後者言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無量壽經亦云:無量壽佛,
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又云: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故
有無量壽佛又無量光佛之稱。所言極樂者,如彌陀經中解彼士何故名為極樂,謂其國眾生
,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即無三苦五苦八苦等一切苦,但有世間樂出世間樂。
如七寶光明,飛行來往,是世間樂。念佛法僧,與上善聚,是出世間樂。不退菩提,證入
補處,是出世間上上樂也。言淨土者,金銀琉璃所成,清淨莊嚴,無四趣五濁等雜穢之國
土。如梁攝論云:所居之土,無於五濁,如彼玻璃珂等,名清淨土。又諸經要集云:世界
皎潔,名之為淨,淨之所居,名之為土也。此宗以阿彌陀佛為報身佛,以極樂世界為報土
。如四帖疏引大乘同性經無量壽經,言彌陀淨國,是報非化。又安樂集言現在彌陀是報佛
,極樂寶莊嚴國是報土。
第二章 眾生往生之因果
一、往生內因
(第一)菩提心
若欲往生淨土,要須內因外緣具足,方乃得生。此中有三,一往生內因,二往生外緣,三
往生品位。所言往生內因者,謂眾生之心行業。凡欲往生淨土,先須發菩提心。菩提心者
,無量壽願王所由建立,亦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從出生也,是以大經三輩觀經上品,俱
以發菩提心為本。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言心者,即是眾生能求之心。具云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譯云無上正遍知心。無上者,窮理盡性,更無過者。正遍知者,真正如法
界而知。法界無相故,正智無知。以無知故,無不知。無知而知,是正遍知。又云無上道
心,道者,無礙道也。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是涅槃如是等入不二法門無礙相也。為無上道
發大心,故云發菩提心。往生論謂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
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安
樂集謂菩提乃是無上佛道之名。若欲發心作佛者,此心廣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
虛空。此心長遠,盡未來際。此心普備,離二乘障。若能一發此心,傾無始生死沈淪所有
功德迴向菩提,皆能遠詣佛果,無有失滅。又依往生論及安樂集凡欲發心會無上菩提者,
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何等為三,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
知進守退曰智,知空無我曰慧。依智故,不求自樂。依慧故,遠離我心貪著自身。二者依
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拔苦曰慈,與樂曰悲。依慈故,拔一切眾生苦
。依悲故,遠離無安眾生心。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
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依正直故,生憐愍一切眾生心。依外己故,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
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何等為三,一者無染清淨心,以不為自
身求諸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身求樂,即違菩提。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
。二者安清淨心,以拔一切眾生苦故。菩提是安穩一切眾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
離生死苦,即便違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三者樂清淨心,以令一切眾生
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菩提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
則違菩提。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依大乘門。大乘門者,謂彼安樂佛國是也,是故又言以
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
(第二)厭離心欣求心
厭離心者,厭離穢土,八苦交煎,怨家會聚故。欣求心者,欣求淨土,萬福莊嚴,壽命無
盡故。以彼土之樂,同觀縮娑婆之苦,厭離自深。如離廁坑,如出牢獄。以娑婆之苦,遙
觀彼土之樂,欣樂自切,如歸故鄉,如奔寶所。如觀經廣明厭苦緣竟,於欣淨緣中云唯願
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
,多不善聚(中略)。惟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云云。此厭離心欣求心者,菩提心及至
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之基礎也。不厭不欣,則菩提心不起,三心亦不起故。
(第三)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大經說至心信樂,觀經說三心,彌陀經說一心不亂。三心者,一至誠心,二深心,三迴向
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若少一心,即不得生。至誠心者,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
解行,必須內外相應,真實為求生彼佛淨土,不得內畜名聞利養之心,外現賢善精進之相
。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此有機法二種,初信機,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煩惱具足之凡夫,
自無始以來,漂溺五趣,循環不息,無有出離之緣。次信法,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成就
四十八願,攝受一切眾生,無疑無慮,專念彼佛名號,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仗彼佛
之加被護念力,定得往生極樂。迴向發願心者,謂以自無始以來及以今生自他所修一切世
出世善根,悉皆迴向,願生彼佛國土。又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
生想。如往生禮讚云:一切至誠心,所謂身業禮拜彼佛,口業讚歎稱揚彼佛,意業專念觀
察彼佛。凡起三業,必須真實,故名至誠心。二者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
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
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迴願往
生,故名迴向發願心。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第四)定散二善
定散二善,具如觀經所說,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迥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所謂定善,指佛因韋提致請所說十三觀法。一日觀,謂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
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二水觀,
譯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想水成已,當作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
,見琉璃地內外映徹,是為水想。三地觀,謂前想成時,開目閉目,不令散失。如此想者
,名為麤見極樂國土。見已分明,是為地想。四寶樹觀,地想成已,作七重行樹想,一一
樹高八千由旬,七寶映徹,珠網覆上,行行相當,葉葉相次,生諸妙華,成七寶果。其葉
千色,有大光明,照映三千世界十方國土,悉於中現,是為樹想。五寶池觀,謂想極樂國
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
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
,流注華間,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密微妙法音。其八池水,皆具八種功德,是為八功
德水想。六寶樓觀,又名總觀,謂眾寶國土,一一各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
天,作眾妓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
比丘僧。此想成已,名為麤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七華座觀,謂當作七寶
蓮華想。一一華葉,作百寶色,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一一華葉,有百億摩尼珠
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毘楞伽寶以為其臺。臺有四柱寶幢,幢上寶幔,如
夜摩天宮,是為華座想。八像觀,謂欲想彼佛,先當想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見
坐像已,心眼得開,明見極樂國土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復想一大蓮華在佛左
邊,一大蓮華在佛右邊,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坐左右華上,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
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是為像想。九
真身觀,謂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
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流
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
化佛,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隨形
好。一一好,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欲觀無
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
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十觀音觀,謂想觀世音
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其圓光中,有五百化
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
於中現。毘楞伽寶以為天冠,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
間毫相,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化佛。一一化佛,有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臂如紅蓮華色,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干畫,猶如印文。以此寶
手,接引眾生。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萬億光明臺。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
異,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十一勢至觀,謂想大勢至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
音。圓光面如二十五由旬,舉身光明,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見此菩薩一毛
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為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
無上力,是故號為大勢至。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十方佛國廣
長之相,皆於中現。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餘諸身相,如觀世音,
等無有異。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十二普觀,謂前想成已,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花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作眼目
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見此事已,名見無量
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想觀。十三雜想觀,謂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
池水上,如先所說無量壽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
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觀世音及大勢至,
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
化一切,是為雜想觀。
所謂散善,指佛不待請自說之三福九品諸行。三福者,一世福、二戒福、三行福。世福者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戒福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行福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九品者,開此三福,說九品行。
一上上品,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二上中品,善解義趣,
深信因果。三上下品,亦信因果,發無上道心。四中上品,受持五戒。五中中品,受持一
日一夜戒。六中下品,孝養父母,行世仁慈。七下上品,稱阿彌陀佛一聲。八下中品,聞
阿彌陀佛功德。十下下品,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第五)正助雜三行
正助雜三行者,專依往生淨土經所修行業,是名正行。自餘一切諸善萬行,悉名雜行。大
經三輩中,俱言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念佛是正行。餘出家發心造像起塔等諸善,皆是雜行
。若依觀經,則定善十三觀及下三品念佛,是正行。序分三福諸行,及上六品諸行,皆是
雜行。彌陀經一日七日念佛外,不說餘行。故此經所說皆是正行,無雜行。今且分正行為
五,對之,雜行亦分為五:一讀誦正行,一心專讀誦淨土正依之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對之,讀誦自餘般若法華諸經,名讀誦雜行。二觀察正行,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極樂淨
土依正二報。依報者,二十九種莊嚴等。正報者,彌陀觀音勢至等;對之,觀察他十方淨
土,又觀察真如法性等,名觀察正行。三禮拜正行,一心專禮極樂淨土阿彌陀佛;對之,
禮拜他佛菩薩世天等,名禮拜雜行。四稱名正行,一心專稱阿彌陀佛名號;對之,稱念此
外佛菩薩等之名號,名稱名雜行。五讚歎供養正行,一心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對之,讚
歎供養自餘諸佛菩薩,名讚歎供養正行。此中第四稱名正行,為順本願之正業。餘四種正
行,為助業。如四帖疏云: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
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捨雜行,歸正行。正行中,傍修助
業,專修正業,稱佛名,期往生,是即念佛往生法門也。
(第六)五念門
往生論言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五念門者,一禮拜門,謂
向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一心翹勤,恭敬禮拜。二讚歎門,謂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
智慧讚歎。三作願門,謂常以清淨意業,發大誓願,願生安樂國土。四觀察門,謂以智慧
觀察。此有三種,一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二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三觀察彼諸菩薩
莊嚴功德。五迴向門,謂心常作願,以己功德,迴施一切眾生,共往生彼安樂國土。生彼
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迴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門者
,入出義也。如人得門,則出入無礙。前四念是入安樂淨土門,後一念是出慈悲教化門。
善導於往生禮讚作一身業禮拜門,二口業讚歎門,三意業憶念觀察門,四作願門,五迴向
門。一身業禮拜門,謂一心專至恭敬合掌香華供養禮拜阿彌陀佛,禮即專禮彼佛,畢命為
期,不雜餘禮。二口業讚歎門,謂專意讚歎彼佛身相光明,一切聖眾身相光明,及彼國中
一切寶莊嚴光明等。三意業憶念觀察門,謂專意念觀彼佛及一切聖眾身相光明國土莊嚴者
,如觀經說,唯除睡時,恆憶恆念恆想恆觀此事等。四作願門,謂專心若晝若夜,一切時
,一切處,三業四威儀所作功德,不問初中後,皆須真實心中發願,願生彼國。五迴向門
,謂專心若自作善根,及一切三乘五道一一聖凡等所作善根,深生隨喜。如諸佛菩薩所作
隨喜,我亦如是隨喜。以此隨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與眾生共之,回向彼國,故名迴
向門。又到彼國已,得六神通迴入生死,教化眾生。徹窮後際,心無厭足,乃至成佛,亦
名迴向門。
此五念門與彼五種五行,半開半合。禮拜讚歎觀察三行,彼此相合。五念門闕讀誦稱名二
門五正行無作願迴向。然約三業門,則彼讀誦稱名俱口業故,合此讚歎門。此作願迴向同
是意業故,合彼觀察正行。
(第七)念佛三昧
此宗以修念佛三昧,為一宗之要旨。念佛言,有總別。就總,有三種,一稱名念佛,口稱
佛名。二觀想念佛,靜坐觀佛相好功德。三實相念佛,觀佛法身非有非空實相理。此中此
宗所主者,稱名念佛也。就別言,對觀佛別立念佛。此時觀佛中,攝觀想實相二種念佛;
對之,稱名念佛,單云念佛,如對稱觀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也。此中此宗所主者,念佛三昧
也。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
名號得生。又觀無量壽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蓋念佛法門,普攝諸根,而以稱
名念佛為最要妙,故此宗流別雖多,而以稱名念佛為第一修持正法也。念佛三昧者,梵語
三昧,一譯正受。三,正也。昧,受也。禪定之異名。觀經玄義分言正受者,想心都息,
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同序分義,因前思想,漸微微細,覺想俱亡,唯有定心
與前境合,名為三昧。如往生禮讚引文殊般若云,欲明一行三昧,唯勸獨處空閑,捨諸亂
意,係心一佛,不觀相貌,專稱名字,即於念中得見彼阿彌陀佛及一切佛等。又阿彌陀經
衷論言,秉真念以袪妄念。妄念既盡,真念獨存。諸念既盡,唯阿彌陀佛一念獨存,然後
乃成三昧。念佛三昧有二種,一根本三昧,二究竟三昧。學者閉關念佛,必念至一塵不染
,萬緣俱寂,心中唯存四字佛號。雖強覓妄念,亦了不可得。然後得為一心不亂。既證一
心不亂,然後謂之根本三昧。學者既證根本三昧,復進修不已,且嘗預發見性之願,然後
圓覺妙心,廓然開悟,明自本心,見自本性,乃得謂之究竟三昧。諸宗繁雜,且多退墮,
惟橫超生死,事半功倍,苟證念佛三昧,尤足囊括諸宗,即三昧未就,但能臨終正念,亦
可往生。既獲往生,即永無退墮之緣。
(第八)四修
往生禮讚又勸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四修者,一恭敬修,謂恭敬禮拜彼阿彌陀佛
及彼一切聖眾等,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二無餘修,謂專稱彼佛名,專念專
想專禮專讚彼佛及一切聖眾等,不雜餘業。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三無間修
,謂相續恭敬禮拜,稱名讚歎,憶念觀察,迴向發願,心心相續,不以餘業來間,又不以
貪瞋煩惱來間,隨犯隨懺,不令隔念隔時隔日,常時清淨,亦名無間修。四長時修,不論
年月長短,初發心已後,畢命為期,誓不中止所修行業。
二、往生外緣
依上所述,彌陀之本願有總別二類。其別願中第十八願,亦稱生因本願。生因者,往生正
因。即依願文意,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故
第十八願,名念佛往生願。即四十八願中,獨第十八願,唯取念佛,悉捨餘行。依此義,
生因本願,唯限於念佛一行。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然彌陀世
尊,本發深重誓願,現在西方,以光明名號攝取十方眾生。若能一心專至稱彼妙德成就六
字名號,則彌陀與行者,彼此相應,具足親近增上三緣。所言三緣者,觀經第九觀中,言
彌陀如來,放無量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四帖疏釋謂雖備修眾行,但
能迴向,皆得往生,而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行者。此有三義:一明親緣,眾生起行,口常
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
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二明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其前,
故名近緣。三明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
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此三緣者,念佛行者不共之別益,而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
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三、往生品位
(第一)三輩
大經說三輩往生,觀經說九品往生。三輩者,往生淨土,由行業之淺深,有上中下三類。
其上輩者,有五因緣。一者,捨家離欲,而作沙門。二者,發無上菩提心。三者,一向專
念無量壽佛。四者,修諸功德。五者,願生安樂國。具此因緣,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
諸大眾,現其人前,即便隨佛往生安樂,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
神通自在。其中輩者,有七因緣。一者,發無上菩提心。二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三者
,多少修善,奉持齋戒。四者,起立塔像。五者,飯食沙門。六者,懸繪,然燈,散華,
燒香。七者,以此迴向,願生安樂。臨命終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
,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安樂,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如上輩。其下輩
者,有三因緣。一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心。二者,一向專意,乃至十念
,念無量壽佛。三者,以至誠心,願生安樂。臨命終時,夢見無量壽佛,亦得往生,功德
智慧,次如中輩。
(第二)九品
九品者,往生淨土,由行業之優劣,有上中下三品,三品各分上中下三生,合為三生九品
。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安樂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
者迴向發願心。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
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所謂念佛法僧念戒捨天等。此修學大乘上善凡夫人,各以己
業,專精勵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續不斷,各迴所作之業,求願往生極樂國土
。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放光授手。行者見已,歡喜踴躍,隨從佛後,
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聞佛菩薩及依報光明寶林演說妙法,即得無生法忍,是名上品上生
。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
乘。此大乘次善凡夫人,以此功德,迴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
一時授手,即生彼國七寶池中,經一夜,蓮華開。經七日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
轉。經一小劫,得無生忍,是名上品中生。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此大乘下善凡夫人,迴斯一行,求願
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
,蓮華乃開。經三小劫,住初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已上三品,觀經又合為上輩生。
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此小乘根性上
善凡夫人,以此善根,迴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比丘聖眾,放光說法,來現其前
。行者見已,即得往生,蓮華尋開,聞眾讚歎四諦,即得阿羅漢果,是名中品上生。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
持具足戒,威儀無缺。此小乘下善凡夫人,以此功德,迴願往生。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
與諸眷屬,即得往生。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是名中品中生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世善上福凡夫人,命欲終時
,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已命終,即生極樂。經七日
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果。經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
已上三品,觀經又合為中輩生。
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但不作五逆謗法,自餘諸惡,悉皆具造,無有慚愧。此造十惡輕
罪凡夫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教令稱南無阿彌陀佛。爾
時阿彌陀佛,即遣化眾,應聲來現。行者見已,即得往生。經七七日,蓮華乃敷,聞觀音
勢至說甚深十二部經,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
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先受佛戒,即便毀犯,偷常住僧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乃
至無有一念慚愧之心。此破戒次罪凡夫人,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當見火時,
遇善知識,為說阿彌陀佛功德。此人開口,除罪多劫,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
,華上有化眾來迎,即得往生。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聞觀音勢至說法,發無上道心,是
名下品中生。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以惡業故,定墮地獄。此具造
五逆等重罪凡夫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命終之時,有金華來應
,即得往生。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聞觀音勢至說法,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
已上三品,觀經又合為下輩生。大經所說三輩,即觀經所說九品,唯是開合之不同。
此宗以明凡夫往生為主旨,以為三輩九品,皆是五濁凡夫,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即依自
力之斷證,則雖二乘聖者及地前菩薩,亦不得生報土見報佛。然在淨土門,則託彌陀本願
之他力故,雖一毫未斷之凡夫,亦得與地上菩薩,同入真實無漏之報土。如四帖疏云:若
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又安樂集云:今此無量壽
國,是其報淨土。由佛願故,乃該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並得往生。由該上故,天親龍
樹及上地菩薩,亦皆生也。又衷論云:修禪教諸宗以蘄解脫,為豎出生死。修淨土一宗以
蘄解脫,為橫出生死。堅出者,謂自下而上,唯在此界斷惑證果,以出生死也。橫出者,
謂由此至彼,往生西方淨土,以出生死也。出生死,唯仗自力,見思惑毫髮未斷,即不能
超脫無累。橫出生死,兼仗佛力,見思未斷,亦得往生。既得往生,則無業可造,永無退
墮之虞云。
(全書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