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經之地例禁募捐 鞭鼓生
雪公在臺中佛教蓮社的講經堂上,立了一條社規:「講經之地例禁募捐。」斗大的字,長
期孤挺挺地矗立在講堂邊。錢財是世人所追求的,即便作公益事業也是需要財力來推動,
雪公何以立此社規來捆綁工作人員呢?老菩薩要弟子們以怎樣的心境來力行佛道呢?在經
濟掛帥的工商社會,沒勸募要如何立足呢?
有道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拿施主的錢財,就要做利人益眾的功德,然後將此功德
回向給施主,絕不是拿來個人花用的。有一首偈:「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
道,披毛帶角還。」施主的道糧,是用來了道的,不可以隨意糟蹋,箇中是有因果需要酬
償的。
雪公在世時,一再地告誡弟子:「自己的錢可以丟在河裡,眾生的錢一分要當十分用。」
又說:「嘴裡念著阿彌陀佛,心中卻盤算著如何營聚謀利,全身沾滿了臭銅氣,道根如何
增長呢?念佛人,要緊的是,長存解脫心,不需要萬貫纏身,只要『求道如求食』,自登
九品蓮。」
修行人,身處世間,總要隨緣隨分盡我悲心,然而名利令人昏惑,稍不謹慎,雖只是順手
接過施主的功德金,那微細的貢高我慢心,就於茲生焉,好不令人生畏!雪公在社規的背
後則另立一條「響應救濟災難代收樂捐」,社會發生了災變,需要大眾伸出援手,這時才
可代收樂捐專款專用,而且事後必須具文徵信。那麼公益事業如何推動呢?雪公則常說:
「有錢作有錢的功德,沒錢一樣可以行善做功德。」君不聞達摩祖師東來,見梁武帝,梁
武帝問:「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祖師言:「實無功德。」南朝
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何等恢宏的氣象!梁武帝熱騰騰的心,竟被祖師潑了一盆
冷水。原來架子場面等功夫,都不算功德。身處高功利時代的修行人,能不戒之哉!
龍樹菩薩
匡持像運著勳庸
說偈婆沙大論中
願共眾生生彼國
普令具縛脫樊籠
(淨土詠史 西湖居士李濟)
龍樹菩薩匡正護持像法時期的法運,可謂功勳顯著,他曾在【十住毘婆沙論】和【大智度
論】中說偈,發願和十方眾生一起往生極樂國,普遍使得具足煩惱的眾生,都能脫離生死
的樊籬、牢籠。
讀易散記:謙卦彖辭(下) 自 明
艮下 坤上 謙亨。君子有終。
「鬼神害盈而福謙」
虞仲翔注:「鬼謂四,神謂三。坤為鬼害,乾為神福。故鬼神害盈而福謙也。」
崔憬注:「朱門之家,鬼闞其室。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是其義也。」
虞注。謙卦在八宮卦中,為兌宮五世卦。兌卦自初爻變,為一世,變至五爻為五世,即為
謙卦,上爻不變,四反回,為遊魂,下體皆復為歸魂。四反在四爻,下體復以三為主。京
房易傳謂遊魂歸魂為鬼易。兌宮遊魂在四爻,歸魂在三爻。謙四,陰消,為詘,三為陽息
,為信。故注云:「鬼謂四,神謂三。」繫辭上傳:「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虞注:「
魂,陽物,謂乾神也。變,謂坤鬼。乾純粹精,故主為物。乾流坤體,變成萬物。故遊魂
為變也。」淮南子說山訓魄問于魂。注云,坤魂亦乾也。故此處四三皆是乾之精。「坤為
鬼害,乾為神福。」者。盈則詘坤而為鬼,謙則信乾而為神,是以鬼神害盈而福謙。以上
依張編修以及李氏疏解釋。
崔注。李氏疏解釋。「朱門之家,鬼闞其室。」本於揚雄解嘲。以釋鬼害盈之義。「黍稷
非馨,明德惟馨。」是尚書君陳篇文。以釋神福謙之義。故云是其義也。
「人道惡盈而好謙」
虞仲翔注:「乾為好為人。坤為惡也。故人道惡盈。從上之三,故好謙矣。」
崔憬注:「滿招損,謙受益,人之道也。」
依李氏疏解釋。
虞注。虞氏逸象:「乾為人,為好。坤為惡。」注:「賈逵曰:好生于陽。惡生于陰。」
人得陽以生,故為人。乾為好,坤為惡,乾盈則就坤,故人惡盈。從上之三,是乾來而成
謙,故曰好謙。
崔注。「滿招損,謙受益。」引自尚書大禹謨。滿則溢,溢則損。故人道惡盈。謙則虛,
虛則益。故人道好謙。
「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虞仲翔注:「天道遠,故尊光。三位賤,故卑。坎水就下,險弱難勝,故不可踰。」
李氏疏說。左傳昭公十八年:「子產曰,天道遠。」虞氏引來此處,解釋謙尊而光。
謙九三自上九來,上為遠天,故為尊。謙三為互體坎,息履則為互體離。離火為光,故為
尊而光。三與上對比,則三位賤,故為卑,是由尊位來居卑位之義。三體坎,坎為水。水
向下流。坎又為險。尸子:「水弱而難勝。」水流向下,險弱而難勝。難勝,故不可踰。
「君子之終也」
孔氏穎達注:「尊者有謙,而更光明盛大。卑者有謙,而不踰越。是君子之終也。言君子
能終其謙之善,而又獲謙之福,故曰君子有終也。」
李氏道平疏:「尊者能謙,則人仰光明。卑者能謙,則物難踰越。艮始終萬物。艮之君子
,始終不易。故曰君子之終也。使始能謙,而終不能謙,不可謂之有終。今能終其謙之善
,又能獲謙之福。故曰君子有終。」
卦辭「謙亨」含義廣泛,總義謙是原因,亨是結果。因為謙卑,乃得亨通。彖傳首以天地
之道解釋謙亨因果之義。天道下濟,是天道之謙,而光明即是天道之亨。地道卑,是地道
之謙,而上行即是地道之亨。次以天地鬼神人道的事情,解釋謙亨之義。君子學謙,應當
了解,謙是天地自然法則,謙為鬼神所福,為人所好,不謙便是盈,則為鬼神所害,為人
所惡。明了此義,則能誠意學謙,能亨通事理而無障礙,即是君子所得之終。彖傳所說的
義理,其所依據的象數,如以上各注。
象傳說:「地中有山,謙。君子以捊多益寡,稱物平施。」
「地中有山謙」
劉表注:「地中有山,以高下下,故曰謙。謙之為道,降己升人。山本地上,今居地中,
亦降體之義。故為謙象也。」
李氏疏說。謙卦之象,即是艮山居坤地之中,是艮山從其高處下居其下的平地,故名為謙
。謙的道理,就是降低自己,提升他人。這就是禮記曲禮篇所說的「禮者,自卑而尊人」
之意。山本在地上,今居地中。合乎貴而能降之義。故其象為謙。李疏又說:「愚案,禮
有定分,分不可干,故上天下澤則為履。禮有內心,心不可亢,故地中有山則為謙。」
「君子以捊多益寡,稱物平施。」(王注本捊作裒)
虞仲翔注:「君子謂三。捊,取也。艮為多,坤為寡。乾為物為施。坎為平。謙乾盈益謙
,故以捊多益寡,稱物平施。」
侯果注:「裒,聚也。彖云,天道益謙。則謙之大者,天益之以大福。謙之小者,天益之
以小福。故君子則之,以大益施大德,以小益施小德。是稱物平施也。」
依據李氏疏解釋。
虞注。說文:「捊,引取也。」故以捊作取字講。說卦傳:「艮為堅多節。」故艮為多。
坤陰小,故為寡。精氣為物,乾純粹精,故乾為物。天主施,故乾為施。坎為水,水性平
,尚書大傳說:「非水無以準萬里之平。」故坎為平。以乾之上九益謙,故云乾盈益謙。
取艮之多,以益坤寡,故云捊多益寡。量乾之物,以平乾施,故曰稱物平施。李氏疏又說
:「愚案,乾陽大,有主長,為多。坤陰小,有主消,為寡。艮為手,為捊。互震動,伏
巽,是益動而巽。又損上益下為益。故曰捊多益寡。說卦,巽稱而隱。伏巽為稱。巽稱乾
物,而坎平乾施。故曰稱物平施。」
侯注。彖傳說明,天道益謙。但謙有大小,福亦有大小。天之道,蓋稱量其物以益。
君子則法天道,以德之大小而益之,大小因仍之,是為稱物平施。
象傳以謙卦上下兩體,解釋謙之義理。艮山不自為高,而能下於平地,這是謙象。君子學
謙,即是捊多益寡,以自己之多,益人之少。君子學謙,必須由象入理。多寡是物象,只
見物象,而不得物之體,所學的謙,仍是形而下者。必得物之自體,方是形而上者。例如
山與地高下之象不同,而山與地皆不離土,山之土,與地之土,便無不同。山地之象有多
下,造成其象之土,則是平等。此即稱物平施之理。稱物是稱量萬物,不離萬物。即是不
離千差萬別之象,而見平等的理體。見得理體,則能不為萬物所礙,無往而不亨通,是為
君子有終。
唯識三十頌研究(一○○) 智 果
◎釋唯識實性(續)
▲會歸「真如」(即釋頌文第二、三兩句)
�
(一)正會歸
論卷九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此一切諸法之圓成實勝義無性,決非指前三種勝
義,而是第四之「勝義勝義」,為恐與前三種勝義相濫故,今更云「亦即是真如」句。
何謂「真如」?論卷九云:「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真實
不虛妄,如常不變易之宇宙萬法本體也。
「真如」二字,各有所簡:
「真」字1、簡去「有漏法」,以「有漏法」乃虛妄不實之法,如夢幻泡影,與「真」義相
違,故簡之。2、又簡去「遍計所執性」,以其乃是能遍計心於非我法上妄執為我法故,如
繩蛇空華,亦與「真」義相違,故簡之。
「如」字1、簡去「無漏有為」(有為而通於無漏之法),彼屬「修德」(指世出世間一切
善法),雖與「性德」相應(「性德」指無始以來自性中本具之善功德),所謂「修德有
功,性德方顯」,然而卻屬於「緣生法」,以無漏清淨心,心所為緣而生故,有生即有滅
,既有生滅變易,便與「如」義相違,故簡之。2、又簡去「依他起性」可知。
論卷九又云:「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
唯識心要卷九釋云:「一切位者,聖凡、因果、世出世間諸分位也。由真如不變隨緣,故
云『於一切位』;由真如隨緣不變,故『一切位常如其性』。湛然(安靜貌)即『如』字
之義,『不虛妄』即『真』字之義。所謂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處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
非淨,如水與冰,同一濕性,豈凝然(心神專注貌)死定(如槁木死灰)之謂哉!」
�
(二)釋「亦」言
唯識心要卷九云:「頌中『亦』之一言,顯此勝義,復有多名,謂名『法界』及『實際』
等。」
按雜集論(亦名對法論)卷二載,有七種名:
(1)真如── 體恆無我,即是「真」義;無有改轉,即是「如」義。
(2)無我性── 離二我故。
(3)空性── 一切雜染所不行故,所以者何?由緣此故,能令一切諸雜染事,悉皆空寂
由「無分別智」,證彼「真如」,令彼煩惱,悉皆空寂)。
(4)無相── 色、受乃至菩提,諸所戲論,真如性中,彼相寂滅故。
(5)實際── 「實」者,謂無顛倒;此處究竟,故名為「際」,真實究竟之境地,更無
過此可緣求法故。
(6)勝義── 最勝聖智所行處故。
(7)法界── 三乘妙法所依相故。
上來「會歸真如」,即釋頌文第二、三句已訖。
(丑)會「圓成」即「唯識實性」(即釋 頌文第四句)
論卷九云:「此性即是唯識實性。」謂此「圓成實勝義無性」即是唯識之實性也。為何要
加上「實」字耶?
凡解釋「唯識性」,約有二種相對:
一、真實虛妄相對。
二、勝義世俗相對。
茲先說「真實虛妄相對」。論卷九云:「唯識性,略有二種:一者虛妄,謂遍計所執(即
「依他起」上之「遍計執」);二者真實,謂圓成實性(即「依他起」上所顯之「圓成實
」);為簡虛妄,說『實性』言。」此即顯示「遍計」與「圓成」二性,皆不離「依他起
」,但於「依他起」上,簡去虛妄之「遍計執」,即能顯出真實之「圓成實」。今為簡「
虛妄唯識性」(遍計執),故加一「實」字,說「圓成實」為「真實唯識性」或「唯識實
性」,此即「遣虛存實」之義也。
次說「勝義世俗相對」。論卷九云:「復有二性:一者世俗,謂依他起;二者勝義,謂圓
成實;為簡世俗,故說實性。」此乃遣除遍計執之無體法,而於有體法上,作依圓相對。
今為簡「世俗唯識性」(即「依他起」)而顯勝義之「圓成實」,故,加一「實」字,說
「圓成實」為「真實唯識性」或「唯識實性」,此即「遣相證性」之義也。
又此中「唯識實性」唯取「圓成實」(即真如)者,但依「常無常門」說(常住不變,為
「圓成實」;無常生滅,為「依他起」),不依「漏無漏門」說(「無漏有為」,為圓成
實;「有漏有為」為依他起),何以故?若依「漏無漏門」說,則「淨分依他」亦得稱為
「圓成實」故。
上來釋頌文第四已訖。
※結示勸信
論卷九云:「三頌總顯諸契經中『無性』言,非極了義,誡有智者,不應依之,總撥諸法
都無自性。」上來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三首頌,總而言之,皆在顯示一切經中所說「
一切法無性」者,乃是佛密意說,並非究竟了義之言也!告誡一切有智慧之人,不應依據
彼不了義經,而全全然否定一切法,當知:「初一性無,後二定有」(述記語),如此方
為唯識中道了義之教也。
上來總共二十五頌,明「唯識相性」(即「唯識境」),今已略釋訖。
戒如樹根 雪廬老人
念佛求一心,一心即定,定必由戒生。儒家亦主知止,止即戒。念佛無戒,如樹無根。
樹無根則不能安立,如無戒則未曾入道。
樹無根則不能禁風,如無戒則難破魔障。
樹無根則不能生發,如無戒則覺芽難長。
樹無根則不能結果,如無戒則恐難成就。
七十三年元旦講話之二── 修淨須知 雪廬老人
「世間解」是佛的十個名號之一,唯有佛一人才有資格稱為「世間解」。什麼叫「世間」
?
「世間」分二種:「有情世間」與「器世間」。十法界(四聖六凡)叫「有情世間」;「
器世間」則指山河大地。「世間」有大小,大到盡虛空、遍法界,小至一粒塵沙也叫「世
間」。吾人對「世間」是一知半解,光自己的眼睫毛有幾根都不知道,毛巾是什麼東西合
成的,我們也說不上來,科學家也講不明白,唯有佛才清楚。淨土法門完全是世間解,因
為它講「十界眾生,四土安養」,這除佛以外,沒有人懂,故是世間解的法門。
講「世間」,不說遠處。我們都在三界內,什麼叫「三界」?一為「欲界」,有六層天,
都有男女、飲食之欲。二為「色界」,有十八層天,又叫「四禪天」;此界眾生因有世間
禪的功夫,所以沒有男女飲食,但還有身相。三為「無色界」,此界已沒有色相,只有神
識(第六、七、八識);小乘人不知第八識為何物,便不能稱為「世間解」。
三界二十八層天又分為九地。六欲天屬於第一地,前五識仍起現行。前五識生起作用,乃
因所依之根(淨色根)接觸外塵所致,若根塵一離,即不生識。淨色根吾人看不見,根識
的關係羅漢亦不知,學人當然也不懂,只是依祖師語作錄音帶而已。色界四禪天即分為四
地。初禪天,鼻舌二識不生;至二禪天,眼耳身三識亦全無。但色界天仍有身相,此為「
意想身」,與夢中之身、中陰身為一類。到了無色界四空天,連意想身也沒了,只有六、
七、八三識。說三界必得說八識,如上所述,三界心識的運作皆不相同。
阿賴耶識(第八識)有三相:
(一)自相:是第八識的現相,即「能藏」、「所藏」、「執藏」。
(二)果相:能引諸界趣生善不善異熟果。落在第八識中的種子(印象),過一段時間即
起現行。所謂「異熟」,即指種子種下須經一段複雜的時間才結果,故云「異熟果」。
(三)因相: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散失。種子有內有外,內種子不動,而外種子因妄念不
斷,故千劫萬劫以來皆落進第八識中,保存不壞。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誰往生?是第八識帶業往生,當中含惡業也含善業。八識規矩頌中
有一句「去後來先做主公」,吾人無始劫來受生受死,即是識心作祟,而在六道裡輪迴不
已的,就是第八識。投胎時,第八識先來和父精母血三和合;死時,則是第八識最後走。
它在斷氣後二十四小時內都可能還沒離開色身,所以不宜太早入殮。
往生西方是三藏經典中特別的法門,唯佛一人究竟明白,所以稱佛為「世間解」。明白「
世間解」這三個字,就不可妄作聰明,我們一品惑都沒斷,眼前的事都不清楚,如何能知
道無量無邊世界的事情呢?
持法人 三 省
所謂持法者,不必多誦習。若少有所聞,具足法身行,是謂持法人。 (摘自出曜經)
能以佛法作為終身行持準則的人,不在他讀誦了多少經典。如果讀誦的經典不多,但卻能
時時以聖言量來要身、要心,洗滌煩惱塵垢,開顯自性的寶藏,這樣就可以稱得上是「以
法自持」的人。
佛典當中能夠作為修行座右銘的嘉言俯拾皆是,然而我們往往卻只在讀誦的當下深覺有理
,一旦對境的時候,就「冥冥隨物去」了。比如開車上路,或許一開始還意識到要「憶佛
念佛」,可是若遭遇大塞車,或有人車速太慢擋在自己前頭,瞋怒之火就不自覺地在胸臆
之間燃燒起來。這時候,什麼「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火能燒功德林」之類的
話,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像這樣「看得破,忍不過」,表示「覺悟」的力量在我們內
心仍然十分微弱,要和佛法打成一片,距離還相當遙遠。
因此,學佛不能只學名相,只懂得在自家佛堂用工夫,必須練到「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
蓮」,行住坐臥、食衣住行都和佛菩薩的智慧相應,方可名為「持法」之人。
謙往和來
印祖云:「有德色,人雖受惠,感恩之心,便輕微矣。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注),
此處家庭之妙訣也。我以謙往,彼必以和來,大率家庭不和,都因不關緊要之小事校量而
起。能放下人我心,自可不和而和矣。」(復周伯遒居士書三)
注:論語泰伯篇,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內裡真有,外表好似沒有,叫「有若無」。內裡充實,外表看
來似是虛的,叫「實若虛」。人來冒犯,不與回報,叫「犯而不校」。
《觀經妙宗鈔》的淨土思想(二)── 十六觀判歸圓三觀論 吳希仁
觀想與持名
淨土法門的要義,重在念佛求生西方;而念佛方法多種,古德將之歸納為四,曰持名、觀
像、觀想、實相(注)。然觀像為觀想之前方便,又若能達理,則即事修而成理修,亦皆可
名實相念佛;是以四種念佛,又可歸約為兩種,曰觀想與持名而已。故淨土三經中,除大
本《佛說無量壽經》重在介紹阿彌陀佛因地的願行功德與果地的正依二報莊嚴外,小本《
佛說阿彌陀經》即重在倡導持名念佛,而《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則主在推介觀想念佛之法
。
在《觀經》經文正宗分中,即詳細說明十六種觀想的內容,今先依次略述其要點於下:
(一)日觀:即觀想西邊剛要下山的落日,狀如懸鼓,用眼觀心想,使分明在前。其用意
在於先標送想之方,使能繫心定想,趣於彌陀所居之西方。
(二)水觀:先觀想澄清之水,次變水成冰,次變冰為琉璃,最後再觀想琉璃成大地,地
下有金剛寶幢,地上有樓閣華幢,種種莊嚴。此是作為下面第三「地觀」,實際觀想極樂
寶地的前方便。
(三)地觀:先由漸想,而粗見彼地;迨證得三昧,則實際觀見彼土。此觀成就,即可滅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四)樹觀:觀想極樂國土上之寶樹,以及莖葉花果,種種莊嚴。此漸次進入極樂世界之
細相觀想。
(五)池觀:觀想極樂世界上蓮華池中之八功德水,以及水聲說法,光明化鳥讚歎三寶之
種種莊嚴。此與只是作為「地觀」前方便之第二「水觀」,自是不同。
(六)總觀:觀想極樂國土上之寶樓。由於此想成就時,即能總見包括寶地、寶樹、寶池
、寶樓等所有極樂依報莊嚴,故名總觀。此觀成就,可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較前
第三觀更加勝進。
(七)華座觀:觀想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所坐之蓮華座,包
括華色數量、華間珠光、華臺寶網寶幢等莊嚴。此是作為觀想西方三聖之正報身的前前方
便,可滅「五萬億劫」生死之罪。
(八)佛菩薩像觀:觀想一佛二菩薩之身像,像類真身,此是作為觀想真身的前方便。古
德即依此建立「觀像念佛」,其實不離「觀想念佛」。在此觀中,經文特提示「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之十六觀觀想的原理原則。此想觀成,能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現身證
入念佛三昧,較前又更勝進。
(九)佛身觀:即觀想阿彌陀佛之真身,此則包括觀其身色、身量、身光,及相好等。且
由觀佛身故,亦見佛心(無緣大慈)。此想觀成,由見無量壽佛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
名念佛三昧,當蒙諸佛現前授記。
(十)觀音觀:即觀想觀世音菩薩之真身,包括其身量、身色、肉髻、項光、身光、天冠
、面色、毫相、臂相、手相、足相等。大致與阿彌陀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
(肉髻是相,無見頂是隨形好,合稱無見頂相),不如佛耳。
(十一)勢至觀:即觀想大勢至菩薩之真身,其身量、身相一如觀世音;唯頂上觀世音為
「化佛」、大勢至為「寶瓶」二種有異,餘相皆同。
(十二)普往生觀:即觀想自身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蓮華中,結跏跌坐,作蓮華開合想
,而見佛聞法。由於從第一至第十一觀,已將極樂國土依報、正報觀想成功,今乃觀想生
彼普見普聞依正諸相,故名普往生觀。
(十三)雜想觀:即觀想阿彌陀佛之丈六像,以及大小變現自在,而二菩薩身同眾生,普
化一切。立此雜觀,有二用意:一者為前觀勝相不成者,令捨大而觀丈六;二者為前觀勝
相已成者,使更觀勝劣化用遍十方界,令品位增進。
(十四)上品生觀:即觀想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等三種人之往生因緣、往生情
形及生後利益。
(十五)中品生觀:即觀想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等三種人之往生因緣、往生情
形及生後利益。
(十六)下品生觀:即觀想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等三種人之往生因緣、往生情
形及生後利益。
以上十六觀的內容,可加以歸納成三大部分:即初六觀(第一至第六)是觀想極樂世界的
依報莊嚴,先漸想,後實觀;次七觀(第七至第十三)是觀想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先像
想,後真身,且先主而後伴;末三觀(第十四至第十六)則是觀明三輩往生,先上輩、次
中輩、後下輩。其所以立觀往生之由,乃為增進觀行,或使位在中下者,進修勝觀,登於
上品;或使前觀依正成就,已證八、九信者,進而能窮深事理,而登十信。
十六種觀皆圓教妙觀
此十六種觀,事有前後,觀有淺深;然知禮大師《妙宗鈔》稟承智者大師撰《疏》之旨,
卻將十六觀統判歸於於圓教之不思議妙觀。其於〈鈔序〉即標云:
觀者,總舉能觀,即十六觀也。無量壽佛者,舉所觀要,攝十五境也。……能觀皆是一心
三觀,所觀皆是三諦一境……是故今觀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
,是則名為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觀唯境。故釋「觀」字,用一心三觀;釋「無量壽」
,用一體三身。體、宗、力用,義並從圓,判教屬頓。
接著又云:
五重玄義,本是經中所詮觀法,大師(智顗)預取解釋經題,欲令行者用此觀法入十六門
而為修證;故於序文,以主包眾,以正收依。觀佛既即三身,觀餘豈非三諦?
可見五重玄義,不論釋名、顯體、明宗、論用、判教皆判屬圓頓,而此十六門亦皆以「三
諦三觀」而為修證,故是天臺之圓教不思議妙觀。然此十六觀法,既不同《大品般若》(
《摩訶止觀》準此)之直觀一念陰識妄心為不思議境,亦不同《金光明》之直觀三道而顯
三德;而是緣西方淨土之依正而修一心三觀,是以經稱「勝異方便」,古德又名「特別法
門」。 (待續)
(注):淨土教門,分四種念佛,始自唐‧宗密大師(780─841)《普賢行願品疏鈔》第四
中倡之,其後明‧袾宏大師(1535─1615)《阿彌陀經疏鈔》卷三承其說而楷定之。見《
續》33、223c。
知玄(悟達)法師 呂富枝
唐朝知玄法師,字後覺,俗姓陳,眉州洪雅(今四川省眉山縣)人。七歲時在寧夷寺聽講
涅槃經,就覺得好像以前曾經學過了。那天晚上他夢見佛用手摩他的頭頂。
十一歲時就向他祖父請求出家修行,出家後師父教授他的經典註疏,其中精深奧妙的義理
,都能徹悟通達。
到了十三歲時,就能升堂講經說法,當時出家在家四眾弟子,聞名前來聽講的,每天多達
上萬人,座中聽眾都全神注意聽講,沒有不驚奇讚歎他的智慧不凡,尊稱他為陳菩薩。
唐宣宗時,召請知玄法師入京,宣宗賜給他紫色袈裟,知玄法師奏請重建天下所有被破壞
的寺院。不久,又奏請回歸隱居在他原來居住的山林寺院。
唐僖宗時,賜號為悟達國師,並賜名貴的沉香寶座,受到無比優渥的禮遇,知玄法師不覺
心中生起一念貢高我慢之心,就在這時,他的膝蓋上,忽然生出人面瘡,痛苦不堪,遍召
國內名醫診治,都束手無策,忽然想起以前在京城某寺,曾經遇到一位身患迦摩羅病(癩
病)的僧人,這位僧人當時全身長滿惡瘡,又臭又穢,別人都不敢與他接近,只有知玄不
但不避臭穢,而且特別殷勤慰問,照顧備至,一直到疾病全愈。臨行之際,僧人感謝知玄
的風度義氣,就特別叮嚀說:「以後你將會碰到一個很大的磨難,如果束手無策時,就到
四川九隴山來找我,那地方有兩棵大松樹作為標誌,我就住在松樹後面的寺中。切記!切
記!」
由於過去這段因緣,於是知玄法師便前往四川彭州的九隴山來拜訪那位僧人,向他請求醫
治人面瘡的方法。那位僧人命一童子引路,帶他到一個清泉地處,用泉水洗人面瘡,這時
人面瘡忽然出聲說:「你知道漢朝時『袁盎殺晁錯』的故事嗎?你就是當時的袁盎,我就
是晁錯,當時由於你的一句話,使我無辜被腰斬於東市,這個冤仇之深,當可想見,我累
世以來,迫切想要報這個仇恨,然而你十世以來都是高僧,守戒精嚴,冥冥中有戒神守護
,使我一直沒有下手的機會,而今你受到皇上優厚的恩寵,我慢心生起,陰德有損,所以
我有機會進入你的體內來報怨,現在承蒙迦諾迦尊者,出面調解宿生冤仇,以『三昧水』
來洗我,使你我都得解脫,我現在可以超脫離去,從今以後,不再與你為怨了,為了讓你
有所警惕,所以告訴你事情的前因後果……。」悟達國師聽了以後,心中不覺凜然,感悟
因果可畏,洗了「三昧水」之後,人面瘡隨即消滅痊愈。
知玄(悟達國師),平日生活少欲知足,過午不食,晝夜六時精進行道,屢次得到明顯的
感應。有一天,忽然聽到空中傳來聲音說:「必生淨土。」知玄詢問說:「是誰在說話?
」空中應聲說:「佛也!」知玄又看到一位菩薩從空中降到庭院前,叮嚀讚歎囑咐知玄,
忽然又消失不見。
知玄法師臨命終時,囑咐眾弟子,將他的屍體捨棄野外及大海,以飼魚鳥野獸,然後說:
「我很久以來就與西方極樂淨土有約,今天就是赴約的時候了。」話說完,右脅吉祥而臥
,面向西方就安詳往生了,世壽七十三歲,僧臘(受比丘戒以後的年齡)五十四歲。
淨土法門簡易不草草 唯 西
現在是e世代,也就是多媒體的商業時代。這個時代的人,有兩個特色,第一、大家都很
忙碌,沒有時間修行,但卻有不少時間可以看電視、看電影、上網、渡假。第二、標新立
異、似是而非的言談,層出不窮,卻分不出誰對、誰錯。針對這兩個特色,學佛的人,該
如何因應、看待呢?
兩件秘密武器
第一、選擇下手最容易、最省力而成功高、效果快的方法。第二、善聽過來人的話,按著
祖師大德的足跡走,絕對不會錯的。為了解決第一個問題,我們找來找去,只有淨土持名
念佛法門,這一個秘密武器是符合第一項要求的。
當我們要認真的念佛時,就會出現一些不修淨土法門或外道的人,無理的批評,認為淨土
念佛法門,過於簡易、草率,若照著修持,將是愚不可及的行為。這就要拿出第二個秘密
武器,摧毀這種謬見,那就是遵從過來人的見地,遣除邪見,堅定正念。在此,特別引用
念佛有成的過來人,淨土宗第九代祖師蕅益大師的一段開示文,給我們現身說法。
苦海的救生圈
蕅益祖師在〈修淨土懺並放生社〉的序文中說:
淨土宗的持名念佛法門,方法雖然簡單,容易實行,但卻不是草率、簡陋了事的法門。
因為持名念佛法門,原來是為了迷失本性的眾生,因為不知道心性是恆常寂靜光明的道理
而施設的。六道眾生輪迴生死,從來沒有休息停止過,只有憑藉著阿彌陀佛殊勝的願力,
作為往生淨土的增上力量,脫離痛苦的輪迴,才是最穩當的。為什麼呢?
因為阿彌陀佛建設的淨土有──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淨土、方便有餘淨土和凡聖同居淨
土,四種淨土的程度各有差別,而上面三種淨土的標準比較高,沒有斷除見思、塵沙、無
明等迷惑,絕對不可能生到那裡去,這和依靠自己力量而逐漸出離六道輪迴的方法,有什
麼不同?
所以我們這個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教我們一個特別簡易的法子,來幫助我們了
脫生死。世尊教我們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乘著彌陀的願力,先往生到極樂國的凡聖同居淨
土,然後再向上三土看齊,精勤修行,達到究竟圓滿的常寂光土。
淨土法門,不但使利根的人可以藉著名號的功德,快速地斷除各種惑業,達到往生四種淨
土的標準以至於圓滿佛果。鈍根的人也可以依靠著彌陀的願力,往生到凡聖同居土,擺脫
生死輪迴不停的痛苦。
邁過伏惑門檻
雖然持名念佛的方法很簡單,容易實行,但決不是草率馬虎的法門。佛說阿彌陀經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信願持佛名號,是成菩提的善根正因。六度萬行,
是福德助緣。深信、切願,至誠懇切的持守阿彌陀佛的名號,一日乃至七日而得到了一心
不亂的境界,臨命終時就一定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淨土行人縱使達不到一心不亂
的工夫,無法斷除惑業,又怎麼可以不暫時伏住煩惱惑業呢?
面對娑婆世界的種種事業,如果處處牽腸掛肚,繫心不捨,例如在遇到財、色、名、食、
睡等五欲境界時,就如漆似膠緊粘不放,一碰上違逆的境界,立刻新仇舊恨糾結在一塊兒
,不是怨天就是尤人,這樣的淨業行者想要在臨終時,蒙阿彌陀佛來接引,那是絕對不可
能有這等氣數的!
臨終最難把握
又觀無量壽佛經說,罪大惡極如五逆十惡的人,臨終時只要能夠信願念十口氣佛號,一定
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臨終的人還能夠念十口氣佛號,必定是曾經種下很深的善根才有可能
。身心健朗的時候,遇到違逆或順心的境界外緣,便提不起正念繼續念佛,何況是在臨終
的時候?
臨命終時,正是各種苦境顯現前的時候,多半要靠善友的提醒,往生正念才不致於被顛倒
。現在正是青天白日,身心無恙,意識清楚的狀況,尚且不能夠於明師益友的真實教誨,
信受奉行,等到臨命終時,誰敢保證明師善友,剛好會出現呢?既使很幸運地明師善友出
現了,這時的神識卻早已陷入昏迷、不省人事的狀態了,在生死交關的時刻,妄想一下子
就深信了解開示的內容,這又是絕對不可能有的好運數!
經過蕅祖的分析,可見淨土法門雖然簡易可行,卻少不得「伏惑」的工夫,絕對不是草率
的法門。
決定有分可得
究實而論,淨土法門是經過阿彌陀佛精心設計的「阿伽陀藥」,它的功效是能幫助眾生當
生解決六道輪迴的痛苦,進而早日圓成佛道。尤其對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更是特效藥,而
吃藥的對象無分男、女、老、少、貴、賤、賢、愚,上、中、下三根的人都可以服用,而
開給我們這帖藥方的醫生,正是娑婆世界的大醫王釋迦牟尼佛,並且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背書保證。如此殊勝不可思議的法門,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歎為:「九界眾生離
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
誤會掃盡之後,對修學淨土法門的信念,自可勇往直前,萬牛莫挽,他日往生淨土,擠身
蓮池海會,與諸聖眾同一鼻孔出氣,保證是「決定可得之數」。
典型夙昔之一 ─ 廣欽老和尚 智 展
前 言
在學佛修行這條漫漫長路上,許多祖師大德的行儀、風範,一直是我們學習、效法的對象
。他們宛如在暗夜裡燃亮的一盞盞明燈,讓我們在生死的曠野中,不致因為種種煎熬和苦
難而迷途。循著他們的足跡,我們懂得如何立定腳跟,實實在在地去經營出離生死的事業
。從這一期開始,明倫將陸續整理、刊出一系列近代佛門大德的日常行止,期盼能由他們
不凡的言行舉措,堅定吾人永續道業的信心。首先,就從臺灣近代的幾位高僧開始………
……
廣欽老和尚(一八九二── 一九八六),是臺灣近代家喻戶曉的一位高僧。他之所以能夠
攝受海內外千千萬萬的佛弟子,不是因為那些不可思議的神通事蹟,也不是由於學富五車
的知識、辯才,而是那樸實無華、決志苦修、一心念佛的出世風範。展閱廣老開示錄,沒
有艱深的教理、名相,但卻字字句句針對眾生習氣、煩惱,說明降伏、對治之方,令人真
實受用。以下,略錄幾則廣老應世的小故事,且讓我們由他的珠璣話語中,去領會那凜凜
道風。
事境已過須放下
某日清晨,有一位打扮光鮮的女士來到老和尚駐錫的承天禪寺參訪。一走進大殿,她看到
一位出家師父,便向他詢問洗手間的所在處。師父用手指了指方向,可這位女士卻不以理
會,直接對師父說:「帶我去。」等方便回來,正好在大殿遇到老和尚,就對老和尚說:
「你就是廣欽?」老和尚點點頭。
「我遠遠一看,就知道你是廣欽。聽說你會看相,你看我是誰?」
「我不知道,我不會看相,你會看相?你看我是誰?」老和尚反問。
「我看你是高僧活佛的臉。」
「噢!寫在臉上!」
「你看我像什麼?我的命好不好?」女士問。
「你像有錢人的太太。」
「憑什麼知道的?我的臉,還是我的氣質?」女士又問
「從你的衣著。」老和尚答。
「衣服是外在的東西,怎麼可以作為依據?如果你也穿這套衣服,不就也成了有錢人的太
太?」
「出家人不穿俗家衣服。」
「為什麼你不說我是有錢人家的女兒,而是太太?」
「我看你不像。結過婚沒?」
「我是學生,在德國念書。」
「你不像學生,學生應該像他那樣。」老和尚手指著在會客室中看書的學生。
「好!不過,老和尚,佛法中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說法
,而空中還有一個妙有。」女士說完話,即起座,逕自向門外走去。
「噢!妳也談心經,喂!空即妙有,空是………」不等老和尚說完,來客已無影無蹤。
在旁隨侍的弟子見此情狀,都為來客的踞傲而忿忿不平,老和尚馬上以手制止說:「事情
來時,我們依當時的情況,斟酌情勢,當面應對。而事境已過,便須放下,若再提起,論
是論非,批評好壞,便是造口業,就是自己的過失。別人好壞是別人的事,我們不必把它
帶到心裡來煩惱。」
逆境現前 正好修行
某日傍晚,老和尚在大殿外乘涼。有一位年輕人上山來,向老和尚閒聊了些他家庭中的事
。年輕人走後,老和尚便藉機對身邊的弟子說:「那些溺在父母身邊的人,終究長不大,
而那些離開父母的寵溺,在外奔波的人,反而能鍊成大人氣魄。就像溺在母猴懷裡的小猴
,有時會被母猴抱得活活悶死,而那些獨立跳躍在山林的小猴,反而活得很好。修行要在
最困苦、最不好的環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環境。」
又有一日,某法師帶了十多位在家居士來到承天寺請老和尚開示。在大殿外,一行人向老
和尚頂禮後,某法師問老和尚說:「出家以來,我一直深受種種人事上的刺激打擊和精神
上的挫折磨難,不知是我沒有修行,還是業障特別重?」老和尚回答:「越是在修行的人
,那些無始來的罪業越是會現行,幻化成種種境界來折磨你,使你受苦。不過,像身體的
疾病或精神上的打擊,卻能使你體悟娑婆人生的苦,而志求出離,所以,你必須越過這些
障礙,越過人生的種種劫難,才能得到清淨安樂,成就淨業。」
在前述幾則小故事中,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忍辱」,這正是廣老開示錄中的一個重點
。老和尚將之視為「持戒」第一要務,並常對弟子諄諄訓勉:「能忍辱的人,福報最大,
因為能增加定力、消除業障、開啟智慧。」又說:「有苦才有行好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
。」對於在娑婆業海浮沉的吾人而言,這幾句話就宛如一根浮木,使我們有所依憑,不至
於在酬業中自怨自艾,忘失了求解脫的決心。
老和尚不談玄說妙,只在平實的話語中,要我們看清自身的現狀,隨時發起菩提心,那心
地的光潔遠勝形式的華美,正是深深撼動所有海內外佛弟子的原因。廣老雖已神歸安養,
但「典型在夙昔」,那平凡中流露出的智慧,卻永遠激勵著佛弟子的求道之心。
修學,如何避免務虛少實 海 眾
引 言
印光祖師告誡人不要學虛套,不要學大派頭,老實做人、老實念佛。雪廬老人也叮嚀:說
話要有結論,做事要有結果,凡事實實在在,寧可不為人知,做地下工作!我們在修學過
程中,如何避免「務虛少實」?
回 應
【回應一】做事之前,最好要思考每件事的目的,及付諸執行後的可能後果。如準備考試
,必需花費時間在考試的科目上,雖然未必一次考上,總比只想好成績而不努力以赴者來
的踏實,且已種下將來再考的基礎,也打好其他種類考試的良好基礎,畢竟功不唐捐。又
就業或工作,是為了色身及養家活口而努力,只要滿足了就該慶幸,但是我們通常卻希望
更為豐厚的生活,這是人之所欲,卻也容易使人忘卻道業,落入娑婆的漩渦。
認識佛法後,學佛是為了生死,如今佛法的弘揚,表面看來是這麼昌盛興旺,但是在提倡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餘,卻似乎少了真正目的「了生脫死」的歸趣,以及如何「當
生成就」的方法。
以上是個人反省時所察覺的缺失,所幸得遇淨土法門,又常常有機會與學長一起在道業上
研討共修,蒙師長們不吝提攜勉勵,才能察覺自己的諸多缺失。所以要避免「務虛少實」
,時時親近善知識為一基本的途徑。
�
【回應二】印祖曾說:「光自民六年漸忙,忙得不了;只為別人忙,自己工夫荒廢了。倘
阿彌陀佛垂慈接引,千足萬足。至於作傳、作銘、讚、誄、聯者,教他們千萬不要斂大糞
向光頭上堆,則受賜多矣!」
雪公也說:「大家默默的幹,但求真心誠意,不耍大派頭,不作虛場面,凡事不要急急忙
忙,要冷靜,不要讓道場變質。」又說:「辦好事不須宣傳,不說出去最好,俗語云:『
有麝自然香,不必當風揚』,不宣傳,有陰德,德更大。」
蓮池大師出家後,到處參訪,曾到京師祈求當時著名的辯融禪師開示,師曰:『你可守本
分,不要去貪逐名利,不要去攀緣,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這幾句話,蓮祖是再三
跪求得來的開示,同行者卻大笑,以為不遠千里而來,只得了這幾句話,真是不值半文錢
。蓮祖如獲珍寶,盡其一生,信受奉行,將它奉作真正的心地功夫,絕不在架子場面上作
假,因此在修行上得到了莫大的成就。
古叢林為何以「無事」為興盛?修道最怕熱鬧,心在道上,就是風和日麗;修淨而心不淨
,名利是非從此生,只得「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了。
【回應三】心能造作,外境為所造作。境緣好醜,則是各人因緣差別。而能作的心,是否
清淨,才是真正需要注意的。凡夫的心,專注於外境,常為一己之得失成敗而起落,也好
於觀察別人的成敗作為,樂於評斷他人是非,卻忽略了多觀察己心,是否和三毒相應。於
是先迷於外境,後迷失自心。
我們自小到大的教育,常常以成敗論英雄,卻也因此而執著於外。若能常迴心觀察,常和
「淨」相應,不和「不淨」相應,即是捨自心穢而取自心淨,捨此娑婆而取彼淨土。境緣
雖有好醜而不失平常心,這或許就是「老實」義吧!
【回應四】最近讀皇侃的論語集解義疏,皇侃先生認為:「此不務實而專務求名者,故虛
譽雖隆而實德則病矣。」
宋儒程子也說:「學者須是務實,不要近名。有意近名,大本已失。更學何事?為名而學
,則是偽也。今之學者,大抵為名。為名與為利雖清濁不同,然其利心則一也。」
學佛不務實,不得真實益。一著手就為求虛名,會讓人掉入「不誠不信」的陷阱,不誠則
無物,徒增罪業而已。
�
i回應五】印祖《復高邵麟居士書四》云:「接手書,知居士近來修持親切,自訟、寡過,
希聖希賢,非徒博一修行之虛名而已,欣喜無量!夫欲學佛祖了生死,須從慚愧、懺悔、
止惡、修善而來,持齋警策,意甚真切,但須腳踏實地,盡力做去。否則便成妄語中妄語
,知之匪艱,行之維艱。世間多少聰明人,皆以唯說不行,了此一生。徒入寶山,空手而
歸,可痛惜哉﹗可痛惜哉﹗」
修行處事,若一味走「少實務虛」的路線,那真是如祖師說的入寶山,空手而回了。
�
【回應六】試看雪公「務實少虛」的作風:兩年只講半部論語,每期的「論語講習班」都
以論語為教材,半年只講禮記的一篇月令。開講華嚴經,十八年後只講到第九回向品。來
臺則始終專弘淨土,只教人持名念佛。不貪多,不圖快,不求好看,一切只求與人有實際
好處!
哲人日已遠,風範在人間。
編者案:明倫月刊為增加讀者之間的互動學習,成立「明倫海會」網路交流。感謝中山大
學提供快捷便利的「思摩特」(http://sctnet.edu.tw)網頁,明倫得以「明倫海會」工作
坊的名義,在「思摩特」網頁既有的平台上,公告修學消息、分享閱讀明倫月刊的心得、
討論各種修學問題,並提供符合明倫宗旨的各種網站、文章資源。
「明倫海會」另闢有「佛學概要十四講表、論語、阿彌陀經要解」三個專案研討區,有固
定的研討範圍,提供有興趣者參與研討。在「明倫海會」討論區,針對某一修學問題,坊
員提出各種心得看法,其中不背離佛法知見,於修學有拾遺補闕者,擬選幾則在「明倫海
會選粹」專欄刊出,讓不習慣用電腦的讀者,有緣饗用「明倫海會」的清淨點心。
目前申請參加「明倫海會」的坊員有五十四人,平時到「明倫海會」參觀的非坊員網友則
不在其數。誠摯歡迎您進入「明倫月刊資訊網」,循著網頁中「明倫海會」提示的途徑,
先加入「思摩特」會員,再成為「明倫海會」坊員,共同耕耘,豐富心靈。
〈蓮池餘馨〉迴響 ── 毛凌雲居士簡介 德 川
欣見《明倫月刊》三三八期智展居士〈蓮池餘馨〉一文介紹毛凌雲居士,特補充毛居士部
分資料供作參考。
毛凌雲居士,號惕園,始祖正泗公由江西省吉水縣,遷湖北省通城縣,自此便落地生根,
歷代耕讀相傳,不臣異族而奉佛敬神,尊祖考親,備極虔誠,積善成德,以遺子孫。
民國三十九年來臺,因歷經世事滄桑,更加精進學佛,專修淨業,誓求生西。曾隱居臺北
市郊淨蓮別墅,精研教典,纂述《念佛法要》,受持在家菩薩戒,續選《淨土十要》,賡
錄《淨土聖賢錄》第四編,新編《觀音靈感錄》。其中最為人所稱道者,乃於民國六十一
年協助臺灣印經處道安法師、陳子平居士等,編纂《淨土叢書》精裝二十巨冊,曾獲李公
炳南老居士作序,讚為「有史以來,震旦第一之創舉」。
晚年時,更增訂《念佛法要》,將廣欽老和尚、雪廬老人等近代往生高僧大德之法語增錄
之,並纂述《佛說阿彌陀經今譯淺解》、《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今譯淺解》、《太上感應篇
淺解》、《文昌帝君陰騭文淺解》、《關聖帝君覺世真經淺解》(此三聖經淺解由揚善雜
誌社印行),可謂裨世良深。
毛居士於民國八十九年夏曆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安詳念佛歸西,享年九十
一歲,尚有子嗣二人,孫輩多人。其生平事略,詳見《淨土叢書》第二十冊末所附錄之〈
苦海夢〉一文。謹此竭誠恭祝毛老居士,蓮品高增,早日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阿彌陀佛。
素 菜 譜 李炳南
一、蘿蔔絲湯
(材料)蘿蔔半斤、山東細粉二兩、薑三片、花椒、胡椒粉、醋、醬油、鹽、油
(預備)蘿蔔帶皮切成細絲,細粉滾水泡開。
(作法)油滾後先將花椒、薑片、鹽一撮同下,然後再將蘿蔔絲傾入炒五分鐘,即將水
加足,此時放入細粉並加醬油、醋入內,二三滾即可食,喜辣者後加胡椒粉。
二、涼拌蘿蔔絲
(材料)蘿蔔一斤、薑、細鹽、花椒、芝麻醬、醋
(預備)蘿蔔帶皮切成細絲,薑揉成細末。
(作法)蘿蔔絲先用細鹽、花椒拌勻,用碗蓋悶廿分鐘,將淹出之水濾淨,用芝麻醬、
薑末、醋拌勻,醬須多,醋要少,清脆可餐。
三、五香菜乾
(材料)芥菜帶葉數十支、五香末、鹽、紹酒、花椒
(預備)磁缸一個,芥頭從旁開二三刀使如豬心有竅的樣子。
(作法)將五香末、鹽、酒塞入芥頭竅內,放磁缸中每一排須將花椒、鹽撒入,蓋二三
日俟葉軟後纏於芥頭上,每逢晴天開缸曝曬,更要常常翻身,使皆受到日光,二年可食。
此菜雲南最有名,實則比山東作者尚遜千里。
四、芥菜炒筍
(材料)芥菜帶嫩梗、花椒鹽、薑片、冬筍、油
(預備)先將芥葉及梗切寸段,用椒鹽醃一日,用時切碎末,筍切薄片,先用滾水一穿
,去其辣味。
(作法)油滾後先炒筍片,半熟傾入薑、鹽,將熟加入芥葉末炒勻,翠玉鮮潔。(附
)
豆腐切成小方丁用芥葉末、麻油拌亦殊佳。
說 明
蘿蔔芥菜作法很多,此不過各舉出兩種吃法,作個介紹罷了。因著這兩種菜,價錢最低,
味道又美,吃了且能消食,甚合衛生,人反不注意他,真是可惜!宋朝時候的大詩人蘇東
坡,對這兩種菜,頗為欣賞。曾作了一首詩,單誇揚這兩種菜。錄在下面,請大家看看。
詩曰:
「秋來霜露滿東園,蘿蔔生兒芥有孫。
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
我自讀了這首詩,看到蘿蔔芥菜就想吃,吃的時候,腦海中就有這首詩的音韻演奏。覺得
吃這菜,人格反清高了幾倍,詩性也濃了幾層;臺灣的同胞,素有詩癖,我勸大家少吃魚
肉,多吃幾盤「詩人菜」,你的詩興,定會沖入雲霄。
這首詩,前兩句是說園畦到秋天一來,霜露既降,蘿蔔與芥菜格外繁殖;第三句是說的一
個古人,這人名叫何曾,在晉朝時候作官,性極奢侈,每天飯菜費皆是萬錢的開消,料想
這樣貴重的菜,當然是山珍海錯,不是普通的味道。到了吃的時候,還是發愁,拿著筷子
放不到碗盤裡去,都嫌這些菜不可口。蘇東坡卻大吃其蘿蔔芥菜。這意思是說何曾日食萬
錢,我只吃蘿蔔芥菜,也不過是同一飽腹而已;第四句何苦二字,含的意思甚多,是說一
般人好吃動物的肉,直是不智,第一浪費金錢;第二貪圖口腹,殺生害命,傷天害理,殺
因殺果,釀成刀兵;第三肉類之內,皆有毒菌,往往引起疾病;有這些害處,何苦偏要吃
他?貪圖口腹,殺生害命,且不必說,吃肉的多病,這卻是眼前的事。恐君不信,試看下
頁那幅畫子便知其詳。
五、豆腐簡單吃法
豆腐的滋養料,同牛乳是一樣。但是價錢可便宜多了。吃法有數百種之多,如北京的「鍋
塌豆腐」,濟南的「松子豆腐」,這都是全國最出名的菜,未免有一點貴族化。四川省的
豆花最簡單,也最省錢,人人想吃都辦得到。
豆花的作法,不是凝結體的方塊,也不是破碎的豆腦,是這兩者折衷的固體,但是必須自
己作,如嫌麻煩,買幾塊現成的嫩豆腐備用,也是一樣。
(作法)嫩豆腐二斤,用花椒一兩,加水同煮,時間愈久愈佳。
(食法)吃時人各備一空碟,內放上等醬油、麻油、細鹽、薑末、辣椒醬(食葷的有加韭
花及青蒜末者)以著夾豆腐蘸食,頗饒風味。此食有五字要訣:熱、嫩、麻、辣、鹹。
一般人只愛吃魚吃肉,不知肉類內部都藏著很多毒菌及小蟲,吃了往往傳染疾病。據醫學
家考驗,吃肉的人所生的疾病,實比食素的人加多,得了病也不如素食的恢復的快。
再舉個證據,各寺廟的大方丈,他們皆是吃素,差不多皆是肥胖康健,請看這幅畫,幾個
骨瘦如柴的病夫,吃了不少的魚肉,不是今天瀉肚,就是明天胃痛!終究也得不到康健。
忽然看見寺廟裡的方丈,又胖又壯,各各都豎起大拇指來,喝了一聲采,接著就問,法師
這樣胖壯,是吃了什麼龍肝鳳髓,養得這樣好看?說話之時,正值侍者與法師送上飯來,
這位法師卻哈哈一笑,又用手向碗中一指,說列位請看,這就是我的好營養品,大家伸頭
一看,只見熱氣騰騰,一大碗豆花而已,大家又復一齊說道:這是什麼稀
奇的東西。法師點點頭笑說:他的好處大家不知!這就是他的稀奇。說到這裡,對這幅畫
,有首偈子作個結束,偈曰:
「菌蟲魚肉日充腸,
百病纏身苦臥床。
借問法師何胖健?
碗中笑指豆花香。」
(原載民國四十一年二月覺生月刊)
供養三寶 轉貧為富 坤 德
舍衛國的須達長者(案:即「給孤獨長者」),因為過去生曾造惡業,今生遭受了七次貧
窮的果報,而且一次比一次悲慘,其中以最後一次所面對的貧窮處境最為不堪。
有一天,須達長者在糞堆中揀拾到一個栴檀香木作成的木斗,非常高興地到市場上販售,
因而換得了四斗的米。難得吃到一頓米飯的他連忙趕回家,將米交給夫人說:「你先煮飯
,我再到外面向人家乞討一些配菜回來。」正在夫人煮好飯的同時,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前
來乞食,夫人非常歡喜地將飯全都放入舍利弗的缽中,轉身再另外炊煮一斗米。就在飯煮
好的時候,佛陀的弟子目犍連帶著缽出現在夫人的面前,夫人又再將全數的飯供養了目犍
連。之後,迦葉尊者微笑地取走了第三鍋飯。就在最後一斗米熟了,飯香滿溢室中時,佛
陀親自現身了!夫人滿心喜悅地想著:「平常難得乞食到米糧,今天有了這麼多米,竟然
可以遇到佛陀親自前來,讓我有供養的機會,這是多麼殊勝的因緣啊!」佛陀接受了夫人
的供養,並親口宣說:「罪已盡,福將生。」
一會兒,須達長者回來問夫人說:「飯煮好了嗎?我乞討到一些可以佐飯的配菜。」夫人
害怕被責難,便試探性地詢問須達長者說:「我是聽了你的話,煮好了飯,可是遇到了佛
陀和舍利弗、目犍連、迦葉這些尊貴的聖者前來托缽,我能供養他們嗎?」須達長者毫不
猶豫地回答說:「怎麼不能?種福田的機會可是很難得的,你把米飯都供養給他們了嗎?
」夫人鬆了口氣,笑著說:「是啊!我已經把所有的米飯都供養給佛陀和尊者們了。」
就在須達長者和夫人開心地吃著鍋底殘留的飯汁和乞來的剩菜時,家裏突然出現了許多的
寶物和米糧,將本來空空如也的屋子堆得滿滿的,就好像過去富貴時的景像。須達長者在
訝異、歡喜之餘,知道這是佛陀哀愍護念的緣故,於是將所得到的奇寶珍物,拿去興辦法
會,供養佛陀及僧寶,並請佛說法,使大眾同獲法益。 (出自雜譬喻經)
許多人誤以為佛講因果是宿命論,讓人安於現狀的一帖安慰劑,或是勸人為善的方便說法
。殊不知了解「如是因,如是果」的因果法則,可以讓我們學會擔起責任,面對果報,遇
境逢緣時能不怨天、不尤人;若更進一步認識「緣」有增上損益的能力,則能學會如何讓
惡法不起,讓善法充盈我們的生命。處在是非不明、價值混淆的時代中,深信因果法則實
在是吾人處世的智慧尺規啊!
燒 香 雪廬漫談
雪廬漫錄中國古無燒香之事。尚書:「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柴望大告武成」。
禮記:「燔柴於泰壇」。周禮:「升煙燔牲首」。這都是求神降臨,用燒柴升煙,以作信
號的意思。後來漸漸的改成燒香。
有人說是起於佛、道兩家,引證十六國時襄國城塹的水源忽然斷絕,石勒問佛圖澄,澄說
今當使龍取水,遂燒安息香,持咒若干遍,源水果然大至。又引三國志孫策說張津戴著絳
帕頭,燒香讀道書,其實這都是後話。
說起來燒香自是起於佛家,按漢武故事,昆邪王殺休屠王來降,得金人之神(即佛像)祭
祀的時候,不用牛羊,只燒香禮拜。這是中國燒香之始。再查佛經裏頭,明載燒香的事,
隨處可見,這燒香是佛家的創始,是無可疑惑的。 (見陔餘叢考)
鄉 人 儺 三 學
五月初,臺北萬華一帶,疫情嚴重,廟宇神壇紛紛請出供奉的神祇,繞境一周,寄望諸神
施展人類所不及的神通道力,驅逐疫鬼,合境平安。情況確實很吃緊,不管信與不信,大
家都樂觀其成,不敢當作一般的廟會趕香。
依禮記月令記載,一年有「三時難」,三個時節最容易發生疫情。季春時節,冬天的陰寒
若還不止,必將害人。仲秋時分,陽暑依然高溫不衰,也會害及人類生畜。季冬時候,陰
氣不減,厲鬼將隨彊陰出來害人。遇到這種陰陽節氣不調的時候,官府就會派出「方相氏
」出來驅疫,周禮夏官說:
「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以索室敺疫。」
執掌驅疫的方相氏,披上熊皮,戴著四隻金黃色的眼睛,全身黑衣紅裳,一手執戈,一手
揮盾,形貌恐怖,帥領百隸,口裡發出「儺!儺!」的聲音,到各各房子裡搜疫驅逐。
這種驅疫風俗就叫做「儺」,有大儺、國儺、鄉人儺等,後來發展成每年特定的民俗活動
。
論語鄉黨篇,曾記載孔子參與「儺」的活動。經文說:
「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遇見鄉人舉行驅疫「儺」的活動,孔子穿著正式的朝服,站在祖先廟的東階,這有什麼用
意呢?古人注解,孔子怕「儺」驚動了祖先,所以穿上朝服站在東階,給祖先有個依靠。
雪廬老人則解釋成「孔子與民同樂」,例如清朝的元宵玩燈,即可窺其一斑。民眾聯合幾
個村莊,向政府登記,推舉一位燈官,扮演政府官員,或扮成宰相,帥眾拜訪當地巡撫,
巡撫也派員接見,或扮演縣官問案等等,由此可見古時官民同樂的遺風。因此,鄉人儺是
記孔子作魯司寇時與民同樂的狀況。
後來的「儺」,的確是演變成君臣百姓同樂的節目。漢書禮儀志記載的「宮中儺」,由十
一二歲的男童為儺,扮成黃金四眼的方相氏,在每年臘月入冬之日,朝臣雲集,皇帝乘車
到前殿,這時黃門上奏:「攤子備,請逐疫。」於是參加逐疫的人,一唱百和。然後繞行
宮內外三次,再把火炬送出宮外。在宮殿正門有人守候,將火炬傳出,再由將士傳遞火炬
,最後丟棄於水中,算是驅疫成功了。一般的鄉人儺,也是全鄉參與,宋朝陸游《歲暮》
詩云:「太息兒童癡過我,鄉儺雖陋亦爭看。」不分老幼,人人都來爭看鄉人儺,大家一
起同樂助興。
鄉人儺,與民同樂,孔子卻慎重其事地穿上朝服,站在東階接待,為了什麼?這一身朝服
朝冠,恭迎儺的來臨,流露出孔子的戒慎恭敬。災禍瘟疫,有的是「天作孽」,大自然界
造成的災害。更多的是「自作孽」,從人類貪欲、忿懥而釀成的禍害。大地突然響起的一
聲雷,或是無緣無故刮起的一陣強風,常人往往看作是自然現象,不以為意。孔子則認為
是自然界捎來的警訊,要「迅雷風烈必變」,雖在夜間,也要戴冠穿衣,端身正坐,以恭
敬謙虛之心來應付這未知的變化。
孔子心目中有修養的君子,應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面對不明所以的遭
遇,應想作是冥冥中的天命,要誠惶誠恐的欣然接受。遇見執掌國家行政的官員,應恭敬
謹慎,尊重他們的職位,以安定社會。個人的行事作風,都要以聖人所說的尺度謹慎衡量
,作出正確判斷。當天冷疫情復活的時刻,挪出一點心靈空間,學學孔子參與「鄉人儺」
的祈禳活動,祝禱一切災疫永不再來。
ㄚ髻山的頭炷香 一 凡
編者案:時逢末法,世風日下,人欲橫流,殺盜淫妄,暴戾欺詐,天天都是電視報紙的報
導重點。傳統文化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種優質德性,人們漸形淡忘,甚
至到了不敢啟齒的地步。無德自然無行,一切跟著感覺走,一家一國任由情緒感覺放肆,
何以為國?何以為家?處在漠視品德、不重懿行的環境,人人自危,非得爾虞我詐才能度
日,現代人的壓力往往源自於此。相信,人有良知良能,只要有緣啟而發之,優質的八德
仍有找回來的一天。有鑑於此,明倫將陸續刊載明、清以來近人的懿德美行,期望德風草
偃,人人以擁有「好品德」為榮。
明朝燕京城裡有一個以賣花維生的老伯伯,已經病了很久了,他有一個女兒對他非常地孝
順。日日夜夜都在惦念著父親生病的苦痛,恨不得能自己代替父親生病。
有一天,恰巧鄰居有一位老婦人和幾位婦女相約,要前往ㄚ髻山(注)去上香。這女孩請問
老婦人:「向神明上香能不能醫好父親的病?」
老婦人回答說:「只要誠心祈求神明,必定會得到感應的。」
女孩兒又問:「這裡距離山上有幾里路呢?」
老婦人回答說:「有一百里路。」
女孩兒又問:「一里有多遠呢?」
老婦人答道:「大約是走二百五十步的距離。」
於是這女孩牢牢地把老婦人的話記在心理。每天晚上她等父親入睡以後,就會點一炷香恭
敬的用雙手持著,一邊走一邊計算走了幾步等於多少里路,就這樣繞著桌子邊走邊叩頭,
默默的秉告神明:「因為自己是女兒之身,父親又需要人侍奉,所以不方便去朝山上香,
祈求神明保佑父親能早日脫離病苦。」一連好幾天她都像這樣子作。
ㄚ髻山,向來都是供奉祭拜碧霞元君,每年農曆四月的時候,就會有許多大官和地方上的
富貴人家來上香,為的是能一大清早到廟裡燒上第一炷香,稱為燒「頭香」,藉此來表示
對神明的虔誠,並且希望能得到一整年的好運。當時有一位太監張公公他就是專程來燒頭
香的,可是大殿的門才剛剛打開,卻已經有人先燒了一炷頭香在香爐裡了,張公公發怒非
常不高興,大大地責怪掌管寺廟的官員。
廟官回話說:「大殿門都還沒打開,不曉得這是誰怎麼能進得來燒頭香呢?」
張公公說:「好了,好了,過去就算了,我也不追究了,明天我再來燒頭香,你一定要等
候我!知道嗎?」
廟官恭敬的拱手作揖說:「是,是,下官一定起早恭候公公的大駕蒞臨!」
第二天才打四更,雞都還沒叫呢,張公公就來到了大殿,可是香爐中仍然已燒了一炷頭香
,而且看那香煙繚繞的模樣,是已經燒了一會兒了。這時候好像有一名女子,正在神明前
禮敬跪拜,然後突然之間就不見了人影!
張公公說:「豈有此理!這裡是神聖之地,難道還有鬼怪這麼大膽敢出現嗎?」這一定是
有原因的!於是張公公派人守住兩座山門口並親自坐鎮,聚集了所有朝山的男女香客,問
問看有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的,並且詳加描述了所見到的那名女子所穿戴的服飾和容貌。
有一位老婦人仔細聽了很久便開口說道:「根據您所說的話看來,想必這女子便是我家鄰
居的女兒了。」並且把這女孩兒的父親生病,以及她問求神是否能治父病的種種原委統統
一五一十地說出來。
張公公聽了這番話,感嘆的說:「這原來是孝女感動了天上的神明顯靈賜福啊!」於是他
上了香以後,命令這老婦人帶路,乘著馬車來到了這女孩兒的家,不但賜給她許多錢財物
品,還認她作為義女,不到幾天這位賣花老伯的病竟然就好了。
女孩的家雖然一樣貧窮,幸好有張公公時常給予錢財上的幫助,所以還稱得上是衣食充足
。這女孩的孝行漸漸地傳開來了,後來嫁給了太興縣的張氏人家作媳婦,從此成為富有人
家。(出自孝淫果報錄)
孔子弟子曾參善於孝養,有一天曾母思念曾參,不得已而嚙咬手指,千里之外的曾參,心
靈就起了感應。世間善法莫大於孝,天地歡喜,神祇呵護,可以超越時空,一點也不足為
奇。
注:丫髻山位於北京平谷縣境內的群山之中,有兩座突起的岩峰,形狀有如古代女孩頭上
的兩個髮髻,故得名。從唐貞觀年開始,直到清末明初,歷代帝王曾前後在這裏建了樓臺
亭閣、廟宇二十餘座。每年四月初一至二十日,丫髻山有為期二十天的廟會,清室照例派
員前往致祭,京城許多達官顯貴,周圍數百里的善男信女,來此進香。
重新審視「讀書」 瑜 揚
最近由於上課的緣故,閱讀了日本文藝評論家龜井勝一郎(一九○七── 一九六六)的著
作──《我的讀書經驗》。這本書的出版雖然已屆半世紀,但作者對於「讀書」的某些見
解,卻仍然值得令人玩味。
在這本書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莫過於作者論及「讀書的害處」。一般提及「讀書」
,總覺得「開卷有益」、「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怎會有害呢?作者說,讀書的第
一個害處,在於僅僅記得書中的「大詞彙」(即「學術用語」),而每當遇到問題時,就
原封不動地將書中的話語引用出來。這雖然比不讀書的人好,但卻已在不知不覺中,將自
己埋在別人的意見裡。這樣的閱讀習慣,會使人漸漸變得膽怯,對自己的自動發言也將感
到畏懼。想來,「盡信書」本身就是知識消化不良的一種表現,而不懂得加以咀嚼、內化
、靈活運用,讓先人的智慧對自己的性靈產生啟發,縱使讀破萬卷書,充其量也不過是「
資料的倉庫」而已。
再者,書讀得多的人,在眾人冠以「學者」的美譽之後,往往會有高人一等的傲慢心,對
於前來請益的人,常會不自覺地視對方低自己一等,進而擺出「教導者」、「啟蒙者」的
姿態。這樣的惡習一旦根深蒂固,對於社會的種種缺陷就無法進行理性思惟,只會一味地
指摘、非難,或強調罪惡而成天說教,但自己本身卻不願對這一切負責。在這一點上,作
者提到了讀書人在心理方面相當幾微之處。想來,「恭敬關」不僅是修行人的一大考驗,
對於書生亦然。讀書最初是自己的事,可是到頭來,很多人卻往往會模糊焦點,為了名聞
利養、喝采掌聲而兢兢業業。倘若日久天長以這種心態拿學問餵養自己,最後長成的,恐
怕不是淑世利民的大學者,而是吃像難看的學界小人。知識分子於此怎能不戒慎恐懼?
最後,作者提到的讀書害處,是「對於書本的過分執著」。他說,如果太過執著書本,我
們對於萬事萬物就容易忽略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體驗、去感覺。他舉了「參訪奈良古寺」
的例子,我覺得相當有趣。作者初次造訪奈良古寺的時候,看到許多一邊看說明書,一邊
觀賞佛像的人。作者覺得,為了欣賞古蹟之美,閱讀相關的美術書籍當然是必要的,但當
站在古蹟面前的時候,更重要的應該是用自己的眼睛去凝視,並嘗試用心去體會從古蹟中
散發出來的歷史之美。作者認為,古寺的建造和佛像的雕刻,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時代的
苦難,「當時的人們恐懼的是什麼?他們曾有過什麼樣的願望?我開始按自己的方式讀起
日本上代史,結果收穫遠超過所有美術書籍。」知識的過剩,使現代人「眼」和「心」的
能力逐漸衰退,對於「美」的敏感度,也相對遲鈍。擺在日常建築中的古畫,大家視若無
睹,非得掛在博物館的牆上,才能引起眾人的趨之若鶩。知識只能是我們和萬事萬物溝通
的橋樑,它並非全體即是萬事萬物本身,我們若不想在學習上只做個泛泛之輩,「眼」和
「心」的功能就不能讓它閒置。
由於課堂上的需要,因此得以和這本書「邂逅」,閱讀的同時,也逮到了機會,對「讀書
」重新作了一番審視。「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讀書當然也一樣,不會只有「建設」,
而不帶來「損壞」。不過,書是死的,它的影響是好是壞,還是取決於讀者的心態和運用
的巧拙。能在汲取新知之外,順道反省、調整學習的方向,這或許正是閱讀的一大樂趣。
論語簡說(四十七) 子 圓
八 佾 第 三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
「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孔子的學生子夏請問老師:「詩經中說:『有位女子笑起來多麼地巧妙,眼睛動起來,多
麼地靈活傳神,這是美好的質地,再加上文采的修飾呀!』這三句詩有何含義?」孔子回
答說:「就像繪畫時,先有了粉白的畫布,之後再彩繪各種顏色。」子夏聽了以後,有所
領悟的說:「先有忠信為本質,之後禮節的學習才能落實嗎?」孔子肯定的說:「商啊!
真能發明我的意思,從現在起,可以和你談論詩了!」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倩」是巧笑的樣子,笑得很美好
;「盼」是眼睛活 動的樣子,黑白分明、靈活而傳神。「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一笑
一盼,正讚歎女子非常美妙!「素以為絢兮」,「素」是本質,不加修飾。指的是「巧笑
倩兮,美目盼兮」的女子,嘴巴和眼睛本來就長得很好看。「絢」是用文采加以修飾。她
的巧笑浮上了嘴角,眼睛隨著盼動起來,女子顯得更加美麗呀!
莊子天運篇提到,古代有一位絕色美女西施,從小患有心病,一痛起來就捧著心,皺起眉
頭,更增添一分讓人憐愛的美。而同村的東施長得很醜,也仿效起西施捧心蹙眉的樣子,
想讓自己增加幾分的美感。結果村裡富有的人見了東施,趕快緊閉門戶,不敢出門,怕再
見到東施極醜的怪模樣;貧窮的人房屋簡陋、圍牆低矮,很容易看到東施,也紛紛帶著妻
兒離開村子。這就是「東施效顰」的典故。正告訴我們:如果缺乏美好的本質,光靠外表
的模仿,結果也是枉然啦!
子曰:「繪事後素。」孔子舉出繪畫來說明。「素」指的是白地,也就是作畫之前,先準
備白色質地的畫布,再用各種顏色彩繪在白布上。孔子只舉出繪畫的事來答覆子夏,並未
說明詩句裡的含義,這是孔子善於教導,希望子夏有所領悟!
「禮後乎?」子夏若有所悟地說:「像『禮儀』就是後來的修飾吧!」禮記禮器篇說:「
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中藥分為五味,其中「甘」是甜味,任何病都可
以加甘草,它可以調和眾味。繪畫時白色是根本,染黑就變黑,染紅就變紅。忠信之人才
能學禮有成。反之,不忠不信的人,學禮徒具形式而已,怎能有益?
「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起」是發明的意思。「予」是我的意思。「商」是
子夏的名。學詩要有悟性,孔子善教,而子夏善學,能領悟出言外之意。從經文的一問一
答,體現孔門生動及富於啟發的教學現場。
稱名有古風 治 煩
「昔者王侯自稱孤、寡、不穀,自茲以降,雖孔子聖師,與門人言皆稱名也。後雖有臣僕
之稱,行者蓋亦寡焉。江南輕重,各有謂號,具諸書儀。北人多稱名者,乃古之遺風,吾
善其稱名焉。」 (顏氏家訓)
從前的天子和諸侯,都謙稱為「孤、寡人、不穀」。自王侯以下,即使是孔子這樣的聖人
師,與門人說話都自稱名,如「丘也幸」、「丘之禱久矣」、「不如丘之好學」。後來的
人雖然有「臣、僕」的稱法,但流傳不廣,使用率不高。
江南人士一向不注重名字,幾乎每個人都有別號,在禮帖和封簽要署名送禮人,往往捨名
字而用別號。北方人多自稱名字,這有古人的遺風,我欣賞這自稱其名的做法。
老安國師
唐代惠安禪師到宮中,武則天問年壽多少,禪師答:不記得了。則天問:何以不記得?答
說:有生有死的身體,如循轉不已的環,圓環沒有起頭、盡頭,年歲又何須記?而且心識
流注未曾間斷,如水泡暫起的身形,只是妄想而已。從本識入胎到活動停滅,都是如此。
武則天讚歎不已。這時禪師已一百多歲,人稱「老安國師」。(見佛祖歷代通載)
破窗原理
房子窗戶破了,沒有修補,隔不久,其它窗戶也會被打破,這叫「破窗原理」。紐約市用
這理論,先改善犯罪的環境,使人們不易犯罪,再慢慢緝兇捕盜,回歸秩序。警察發現人
們較不會在乾淨的場合犯罪,故致力維護地鐵車廂乾淨。又發現抓逃票很有收穫,因此警
察很認真抓逃票,使得歹徒不敢逃票,不敢帶武器。紐約市從最小、最容易的地方著手,
打破犯罪環結。
當家的學問
宋朝陸象山先生,當家三年,自認對學問大有長進。這就是孔子說的:「施於有政,是亦
為政」,能把家治理得當,也算是「為政」了。居家上對父母孝養,用過真切工夫,學問
自有進步,並不是因為在柴米油鹽「零雜細碎」事上用過功夫。(見王朗川言行彙纂)
經典標準
雪公云:昔日謮經必須熟背。因為在國家作官,辦政治的事,彼此都有爭論,必須有個標
準。群言擾亂則折衷於夫子,古來一向以十三經,聖人的文化為標準。辦政治不能違背經
典聖人的精神,自漢代至民國以前都如是,如今則已生變。
雄健俊美、初唐先鋒
──「伍道進墓誌並蓋」
全稱【隋正議大夫左御衛將軍伍恭公墓誌銘並序】,隋大業十一年(615)三月刻。正書。
三十行,行三十字。
此誌書於隋代,但已儼然有初唐風貌。通篇佈局精整茂密,深深具有峻峭雄健的整體氣勢
。
細細欣賞,他的字形常取縱長,而態勢又極富變化。結構嚴謹方勁,放縱與收斂對比鮮明
,可以說寄險奇於平正之中。筆法運用靈活豐富,尤其擅長方折,點化峭勁精美,韻致俊
爽清潤。
由於在茂密精整的整體感中含韻了十分生動多彩的藝術因素,加以精彩的刻工,更大大增
加了這件書法作品的藝術魅力。韻。
金剛法輪五色墨.明 方于魯
方于魯為明朝製墨專家,安徽歙縣人。擅長詩文,並著有方氏墨譜一書傳世。此器即其作
品之一,以方形木盒為底,裝著同一墨模做成的硃、黃、綠、靛、白色圓墨各一錠。墨的
一面以隸書描銀「金剛法輪」四字,另一面則以梵文書寫,以法輪雲紋做為環飾。墨的側
邊有「大藏寫經之墨」楷書六字,及「方于魯監製」五字,通體端正素雅、淨潔而嚴謹。
此五色墨為寫經之墨,印光大師曾言:「夫書經乃欲以凡夫心識,轉如來智慧。」「若寫
經,宜如進士寫策,一筆不容茍簡,其體必須依正式體…」(印光大師文鈔增廣正編卷第
一)。所以寫經必須一筆一畫恭恭敬敬,斷不可態度輕忽筆跡潦草,否則獲益不成反招罪
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