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 福智佛教基金會http://www.bwmc.org.tw/
已獲得 福智佛教基金會同意轉載
善行實踐的內涵:從事相中提升意樂
-------------------------------------------------------------------------------
-
上日下常法師
民國八十八年二月於台北學苑
從事法人事業的同學,都應該了解修行不是單談理論便足夠,理論是一個基本原則,
根據這個原則慢慢去實踐,從實踐當中體會,切磋琢磨,才能夠提升。由於不斷有實際參
與法人事業的同學提出:「我們以什麼心情來從事法人事業?」因此,我在這裡特別談一
下:
我們雖然經過長時間研討,已對廣論有完整的認識,可是不大容易把其中的中心思想
把握住,即使做了科判,仍然不大容易,所以還要經過淨智營把最重要的結構綱領提出來
,希望能在生活中產生提示作用。但是這麼多事情等著要做,不僅法人工作的同學每天要
從早忙到晚,世間人也是一樣為了錢忙,下班還有其他的事情,弄到半夜三更。如此內心
有無始的習氣,而外面又有那麼強大的境,心跟境對立的時候,都是逼著自己隨順著無明
業習氣的方向走,儘管懂得一點理論,乃至於已經有綱領提示我們,實在很難有機會去思
惟這個綱領,並作為我們行為的指導,所以要以智慧、正知見扭轉為善淨業很難。
我們人都有一個本性--趨向求快樂,而所以得不到快樂,是由於我們對事情的真相
不清楚。清楚的就是佛(智慧),不清楚的就是眾生(無明),由於智慧、無明這兩種不
同的認知指導我們,而產生正確、不正確的行為,正確的我們稱為善淨業,不正確的我們
稱為染污的業或惡業。這兩種不同的業感得的一個是苦的果報,一個是樂(淨)的果報,
而受果報同時馬上又種下新的因。所以一切苦樂的根本在「業」。造業的時候,事、意樂
、加行、究竟,其中以意樂最重要,其他的範圍有限而且固定,只有意樂的內涵是無限的
。現在我們怎麼看待這個「意樂」,怎麼認得它呢?佛法是緣起之法,緣起之法不可能單
獨存在,一定是對境的,也許境不在眼前,落謝影子(事情過去了,還是想著這件事情)
,可是意樂的生起一定離不開境來談。事、意樂兩者中,世間的人忘掉意樂而去忙事相,
當我們的心面對外面的境時,總是忽視了重要的部分(意樂),而顛倒的去忙外面的部分
(事相),這才是我們的錯誤。現在我們應該是在面對著事相或境界時,從內心上來認知
、來提升改善,而不是離開了事相談意樂,那是很荒唐的。
平常我們說:「事相不重要,意樂才重要」,如果能認知得清楚,這句話沒錯;可是
很多人誤以為「事相不重要,不要去管它,意樂才重要」,其實意樂內涵很深廣,可是我
們自以為是地,把意樂侷限為煩惱去談,認為不要生煩惱就是把握住了意樂。沒錯,煩惱
是意樂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依廣論來說,意樂包含三樣東西,第一個「等起」,就是
我們的動機,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第二個「想」,第三個「煩惱」,所以實際上煩惱只
佔三分之一,就算做對了,只有三十三分。假定加上次第、本末的話,就還要加上「加權
」指數,如此,這三十三分實際上還不到三十、二十,乃至不到十分。對這一點弄不清,
是不是問題就出在這上頭?實際上,對境的時候煩惱並不是不重要,但是剛開始在「下士
」時,我們的重心並不放在煩惱上。現在我們回憶廣論,是不是讓我們在下士就要斷煩惱
?不是!到什麼時候才斷?最起碼是中士,而且在中士就斷了煩惱的話,只是二乘。廣論
的重心是在上士,是整個前面的基礎都有了,最後再斷煩惱。
這樣說,難道煩惱不管了嗎?不是!廣論很明白地說業決定一切,我們初初開始,只
要認識了十惡業不去做,行十善業就可以。但是如果要去行十善的話,認識煩惱仍是相當
重要的,所以細的煩惱雖不要去管,粗的煩惱原則上我們應該克制。但是不是去對治就可
以了呢?不是!它有方便的,如果從煩惱上面去對治,是一種方法,但是真正產生的效果
非常有限。而我們已經用過的用功方法,譬如精進共修提念力,並不是對治煩惱,而是一
種取代的方法,當我們全部精神把皈依的念力提起來的時候,粗猛的煩惱會暫時降伏,所
以是念跟定相應的心情,絕對不是煩惱的正對治,正對治是「智慧」,智慧是毘缽舍那,
要「觀」。
通常不但出家人,還有很多在家人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怕,不敢做事情。沒多久前,
我聽見有位在家居士,在教師營當義工,帶老師帶得好,可是帶的時候,一碰到事情煩惱
就來了,以為「一切都是業來決定,一做事煩惱就來,不做事情就沒煩惱。」所以退後不
敢做了,這樣對不對呢?如果「事相沒有關係,煩惱才重要,做事情煩惱就來了,所以事
情做得好不好沒什麼關係,乃至於做不做也沒關係,我只要不煩惱就可以。」那你在家裡
睡覺,或者坐在那裡,或者拜佛,當然不煩惱,但這樣是學廣論嗎?這個並不是諸位的罪
過,第一個,我是非常遺憾,注意不到,以致很多人以訛傳訛,弄到後來不願意為別人付
出,因為事情不重要嘛!一碰到事情就煩惱來了,所以講「業」,以為意樂就是煩惱,實
際上這是個誤解。
廣論上面怎麼對治煩惱?如果沒有找到煩惱的根本,能不能對治?不能!煩惱的根本
是什麼?是貪瞋癡,還是貪瞋癡以外的東西--我?不僅是廣論,即使我們的輔助教材,
例如《死亡.奇蹟.預言》中,都告訴我們,造業時如果只是為自己,都是錯的,如果為
別人,就算不一定做得好,罪也是輕的。只要是為了自利,不管你說什麼理由都不好,乃
至於證二乘果,世尊也說這是焦芽敗種!世尊真正的目的是要救一切人,如果能把自己救
出來,當然很好,可是對整個佛法來說是焦芽敗種,我們願意這樣嗎?它的根本原因在哪
裡?在認知了根本問題在「我」以後,只管自己解脫!所以廣論上面告訴我們真正的煩惱
在「我」,由於「我」,跟我相應的就貪,不相應的就瞋,以及不認識這個的「癡」,煩
惱是這樣來的。但是在我們學的大乘佛法當中,並不允許我們一下就斷掉「我」,那怎麼
辦呢?〈三十八攝頌〉中的「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生佛差別從此出,自他
相換求加持。」一開始就用得上,廣論本來是要求無上菩提,只是現在我們走的是下面的
共道,我們開始應該有這個概念。
以世間來說,你的行為是為公或為私?是不是處處代人著想?所以「意樂」有三樣東
西,第一個是動機--等起,你做這件事情動機是為了自己還是別人?是為了佛法還是私
情?廣論上說做壞事(殺盜婬)的時候,有一個動機;現在我們修善,是不是也有動機?
動機非常重要,所以我們真正主要的,要把握得住的是在動機上。學了廣論對宗旨理念有
個概念以後,眼前真正能夠用的,是當我們皈依以後,正皈依的是法,而「業」是起始,
業當中最主要的就是意樂,意樂中最主要的是動機,想想我今天要做這件事,是為自己還
是為別人?可是我們都是為自己,不需要想,連做夢的時候也為自己,因為我們無始以來
,自己的無明永遠執著這個「我」。所以假定不刻意努力去想,可不可能真正產生「為人
」的心?假定可能的話,那修學佛法就不用對治,煩惱也可以自然消失了,這是非常重要
的基本原則。
了解這個特點以後,一定要認清楚:要「為人」,要正對治「我」,平常必須認真思
惟觀察,並不是以為我懂得了,能講得頭頭是道就是對了,如果不在生活實際事相上磨鍊
的話,這只是空洞的理論。以我來說,這個理論我早就會講,可是平常卻做不到,除非認
真思惟,才有一點力量,這是我自己的經驗,你們可以自己去體驗。我們平常面對任何一
件事,馬上想一想,我今天為什麼而來做的?佛制定比丘早晨第一件事情摸摸頭:「我頭
剃光了,頭剃光表示我不是要世間的裝飾,我是為了心靈的提升,所以擋掉世間。世間的
根本在『我』,把『我』整個拿掉是二乘,所以要先轉過來為別人。」早晨一起來策勵的
就是這件事情,諸位現在不是有善行記錄嗎?也是一樣,早上起來自問:「我為什麼要做
善行?」先不必說是為了別人,至少我是要離苦得樂,離苦得樂要「業」決定,業的真正
重心在行,行的真正指導原則在知見,如果不以佛告訴我們的道理來做,一定隨順著無明
,所以要刻意去對治。佛法告訴我們真正的對治是「無我」,「無我」的道理太深,但我
們至少曉得先代別人想,所以儒家講「仁」--推己及人,我不要的,不要給別人。我不
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場想很容易。能不能推己及人去想,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真正從整體來想,去除自我中心的本位主義,心胸就擴大了。所以如果真正為別人
的時候,煩惱自然會低,各位努力去想,就會知道。為什麼真正為別人時,自己的煩惱自
然會減輕?在意樂當中,動機跟煩惱有其次第,假定我們著重在煩惱上,已經顛倒了根本
,所以即使做對了也是出紕漏的,如果把重心放在動機上面,那是順的。這個原則很重要
,實際上廣論本來就講這個道理。
有了動機還不夠,還要「想」,「想」是我用種種方法去做,不管做壞事、做善事都
要種種的方法。現在有了純正的動機,接著便要有正確的方法,要正確的方法,所以得靠
師法友,得學廣論,把法真正用上,這才是正確的「想」。現在要做件善業,想說怎麼樣
把它做好,所以一定離不開事相,而且單單事相還不夠,還要做事情的動機、正確的方法
,當有了這些以後,你不一定很認真去對治煩惱,但煩惱自然會大大地減低。想想:我不
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依佛法利益廣大的群眾,是用佛法告訴我的正確方法去做,這樣煩
惱會熾盛嗎?煩惱不能相對地降低嗎?煩惱自然會減輕!
平常我們做所有事情都是一樣,譬如:今天我去上班,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賺錢。我
有這個本事,加上老闆需要,所以我提供這個本事,大家訂契約,然後我盡心盡力去做,
所以正做事情的時候,不會一天到晚想錢,而是全部精神把事情做好。修學佛法也是這樣
,它不叫動機,叫「等起」,「等起」有個說明,經論上面講,譬如牛奶當中加了有毒的
東西,牛奶就有毒,吃了毒牛奶就會中毒;吃了好的東西,就是好的,前面有什麼因,下
面就引發什麼果。所以有了動機,正做的時候,有兩方面;第一要有正確的方法,第二要
照著正確的方法全部精神貫注去做。所以正做的時候,不必再去想別的,偶然想:「我為
什麼來?可以馬虎嗎?」倒是真正重要的。實際上,做這件事情本身就是積聚資糧,所以
事情本身沒有好壞,動機好,做出來是善業;動機壞,做出來就是惡業。
有的人一做事情,全部精神就起來了,做得很好;有的人做事情一片渙散,提不起勁
來,為什麼?假定這個人因地當中做事情很認真,他這一世的等流果,碰到事情自然而然
會全部精神集中;假定因地當中懈怠懶散養成習慣,這一世做事情就不能集中。了解這個
道理,所以做事時就不會說「這件事情無關緊要」,而會很認真地去做。有正確的方法,
接著以全部精神去做,這都是積聚資糧必不可少的原則。如果眼前馬馬虎虎做,實際上是
害自己,養成習慣的話,將來的等流習氣就是這樣,真正想要集中精力就不行了,做事時
這種不紮實的心理就會冒出來。「想」牽涉到廣論整本的內涵,這個道理廣論都講過,可
惜我們不能善巧把學過的東西在生活當中思惟觀察。真正廣論修行從「甲三--如何說聞
二種相應正法」開始。第一個是「思惟聞法勝利」:假定我們動機是為了使佛法留在世間
,是為了離苦得樂,成就無上菩提,那要不要正確的方法?要!要不要聽聞?要!這不就
是思惟聞法勝利的應用嗎?能真正這樣去想的話,進一步是「斷器三過」的運用。平常人
與人之間的交往最難溝通的原因是什麼?第一個,覆器,因為我是我,要接受人家意見是
非常難的。現在我們如果肯代人著想,那麼接受人家的意見,會不會比較容易一點?各位
不妨試試看。第二個,污器,雖沒有覆起來,可是裡面是雜染的,雜染的根本原因是為自
己,如果你肯為別人的話,這個雜染會不會減輕?會!接下來,如果真的很積極去做,你
學的東西自然不會忘記,就像世間學到可以賺大錢的本事,會很勤練,努力朝這個方向去
做,所以即使我現在記性不好,但我很認真,這就漸漸除掉漏器之弊。
「甲三」告訴我們怎麼去聽、怎麼去講,講、聽以後要回向,我們把它應用在日常生
活中,就成了善行班很重要的事情。早晨起來,先皈依,想一想我今天為什麼要學佛?為
什麼要皈依?我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成就無上菩提要造業,造業要把自私改為利人,這
是不是跟我們善行班完全相應?因為這樣,所以我們要正確的方法,因為要照正確的方法
,緊跟著「親近善知識」自然而然就出現。如果你細想下去,這個動機是帶頭的,動機對
了以後,需要正確的方法,也就是法的內涵,廣論整個內涵都包括在裡頭。這是從道次第
向前面推;然後不妨向後推,中士、上士。我自己在這件事的過程中,體驗到非常高興的
、跟理論相應的一件事情:廣論說我們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為利他,現在我雖然沒有
發菩提心,可是我平常想到「這件事情要代別人想」,所以雖然沒有馬上轉過來,事實上
是不是已經從自私慢慢開始改變了?如果是這樣的改變,豈不是我們漸次應該走的?
發心代人著想以後,做事情的時候,我自己有一種很實在的經驗:以前有人來找我談
事情或問問題,除非我有所需求,才會高興他跟我講;再不然,他是大老闆,有錢、有地
位,他來找我,我很樂意;除了這個以外,人家來求我,我心裡總是不大樂意,尤其是有
人特別囉嗦,不管表面裝得怎麼好看,內心不能騙自己。自從我學了佛以後,漸漸心裡就
不太一樣,「為什麼老是只配自己胃口呢?我不是要為別人嗎?他今天有所需要來找我,
我能不能幫助他?」坦白說,我根本沒辦法幫人家,但至少有一點,他倒幫了我忙,因為
以前碰到這種情況,心裡會煩,現在碰到,我覺得這不就是「持戒」嗎?「戒」不在行相
上做得好看,「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以前碰到這種境界,火氣就來;今天他來,
我心平氣和,不但瞋心不見,而且很耐心地聽,除了持戒,以前那種不耐煩的心情大大降
低,「忍辱」已生。還有「布施」,布施並不一定是把東西給他,外面捨物,裡面捨心,
我這樣去做,覺得「為他」的捨心提升,這些是不是在我們積聚資糧當中「精進」所需要
的?所以同樣這個道理,向前推可以推到「斷器三過」,向後則是積聚資糧當中的「發心
」,以及發心後的力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慢慢地做,福資糧有了之後,才談得
到定慧的資糧,定、慧本身還是去掉「我」,為別人。現在「我」這個根本雖然沒有去掉
,但習慣上面慢慢轉過來了,當真的能夠很認真地聽他的時候,心裡面很專注。所以仔細
去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樣東西具體而微,每樣都在做,這些是
不是都是廣論上面講的東西?廣論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這樣用的,它的確是指導我們實
踐的原則,我們必須認識。
沒有人例外,潛在的力量推動我們要求快樂,而快樂、痛苦的根本,在正確的認知-
-智慧,或者是錯誤的無明,今天廣論明白地告訴我們以後,我們怎麼把正確的認知取代
以前的無明,做為行為指導的原則呢?法人事業的殊勝就在這上頭,藉著做這件事情,處
處讓我們提升。
在法人事業中,如果完全不知道理論,但信得過,做我這一部分,它就有功德;但假
定我了解了,能從整體去考量那又更好。所以中間就是這兩樣東西,一個信,一個智。假
定不了解,但是有信--我信得過佛,信得過師友,其他的眼前暫時不管,一心一意去做
,由於信得過,我在這裡努力做、積資糧,福資糧累積了,智慧慢慢地就提升。進一步,
照我剛才講的,第一件事情,要把動機扭轉過來,早晨先想一想:「我為什麼而來?」這
一點,說起來很容易,但即使是出家二眾,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氣太強,不下真正的死功夫
,不大容易做得到。萬一做不到怎麼辦呢?暫時不管,至少現在我信得過,盡心盡力地希
望我在法人事業當中能夠利益更多的人,那時候,不要太執著自己的見解,多少放寬一些
,就能做得好。
我們往往不能主動代別人想,陷在「我」的立場去做,即使為公家的事情,也是拿我
們世俗的概念做,以至於會執持己見。眼前我們在善行班,或在法人事業中,有機會應該
常常檢點自己,然後去懺悔。雖然懺悔並不能很快拿得掉,可是這樣經過長期觀察以後,
認知的力量會大大提升。當我們認識了以後,跟不認識之間的差別會很大很大,所以我們
可以把惡的抑止,把善的提升,這個或者說淨罪,或者說集資,都是功德,然後好好去回
向,必能步步提升。
--
行善作惡會改變命運之常軌,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之心;一切禍福,不離步步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