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法光佛學成人教育2016年春季課程簡介
#1
chxiao
法光佛學成人教育2016年春季課程簡介
◆主辦單位:法光文教基金會‧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開課期間:「普通班」2016/3/1~6/13(全期15週)
「學分認證班」2016/3/1~2016/7/4(全期18週)
◆上課地點: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60巷20號)
◆報名辦法:即日起受理報名。免試入學,滿10人開班。報名表請自法光網站招生網頁下
載(網址:http://fakuang.org.tw )。
◆報名方式:Tel:(02)2578-3623   Fax:(02)2577-6609   E-mail:fakwang@gmail.com 
◆「普通班」學員學習期滿後,可申請修課證明,或給予「台北市民終身學習護照」時數
認證。「學分班」學員學習期滿成績及格者,授予學分認證書。(缺課時數超過六分之一
者不得申請)
◆上課時間、課程名稱及任課教師如下:

1週一09:30-12:00/《瑜伽師地論》/鄭振煌老師
《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說,玄奘大師譯,凡一百卷詳細說明學佛人轉凡為聖的修行過
程,是成佛之道的百科全書,也是唯識學的基本論典。本期講解卷第十五聞所成地,說明
菩薩行者所應聽聞之五明,包括內明之八聖道、八勝解、九結、十遍處、十無學支,以及
醫方明、因明、聲明、工業明。充實吾人之福慧二資糧,裨進一步思維、止觀禪修、行十
波蘿蜜,最終成佛。(本課程全期十二次,每次二小時三十分)

2週一19:00-21:00/藏語入門(上)/ 葉蕙蘭老師
此課程分為上、下兩個學期,包含了1.拼音、2.簡單的會話、3.文法及4.基本閱讀四 個單
元。(上)期的課程中,包含了拼音與會話二個部份,理論與實踐並重,讓同學不必出
國,就能輕鬆且紮實地學好:拉薩與康巴兩種讀音,以及會話造句的能力。為日後向上師
請益佛法,種下良好的緣起。

3週一19:00-21:00/藏語進階/丹增南卓仁波切
1.本課能採用全藏語教學法,透過藏語學校課本、現代藏語文章、影片等教材,引導學員
進行造句習作、主題討論與日常對話,讓學員自然進入拉薩藏語語境,迅速培養閱讀、聽
力與口語能力。
2.授課教師擁有標準拉薩口音及豐富佛學知識,將佛法精神融入課堂會話及主題討論,讓
學生在練習日常藏語之際,同時學會以藏語討論佛法。
3.報名學員需具備基礎藏語會話能力及文法概念。

4週二19:00-21:00/英語佛法選讀/高明道老師
上個世紀以來,介紹佛法的西文讀物日益增多,逐漸形成內容多元的文獻寶庫。其中不乏
字句流暢、理解正確、解行並重的佳作。本課程呼應國內一股西藏佛教道次研修熱潮,選
用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的上士道為探討範圍。講解一律採用國語,希望幫
助學員增廣、加深實踐佛法方面的知識,同時也消弭對英語的畏懼或陌生感。

5週二19:00-21:00/藏漢翻譯方法/黃奕彥老師
本課程將討論一般翻譯程序,特別著重探討由藏文譯成漢文的相關問題,如翻譯程序、字
詞斟酌與其他應注意事項。課程中也會以既有的譯文作為觀摩對象,如法尊法師的譯文,
吸收其翻譯技巧。如果情況許可,可由學員試譯短篇文獻,再行檢討。

6週三19:00-21:00/藏文文法/黃奕彥老師
語文的發展應是由簡而繁,不論從語詞意義或虛詞用法、句子結構,都有其原始用法及衍
伸用法。本課程將嘗試整理出簡單的原則,從原始的語義及文法結構的觀點,以簡御繁,
來說明理解藏文的方法,目的在使學習者避免陷溺於繁複的文法探討,反而不知如何將所
學應用於文獻解讀。

7週四14:30-16:30/藏文經論選讀/張福成老師
藏傳佛教屬於印度佛教晚期的型態,在顯密融貫上有豐富的成果。經由前期基礎文法的課
程,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基礎文法,具備了能力,能夠分析單句與基礎的句型,如果能夠進
一步閱讀經論,經由勤奮學習,必定能夠正確了解經論中的法義,在自己學習佛法上定然
產生莫大助益。為此目標,本課程精選例如解脫莊嚴寶、普賢上師言教、道次第廣論等膾
炙人口的傑作,直接由藏文趨入法義,希望對同學們產生啟發的作用,也培養自己將來研
究法理的能力。

8週四19:00-21:00/書法寫經/胡進杉老師
(一)初階:1.書法史簡介及書法寫經的意義;2.楷書執筆、用筆、運筆的練習;金剛經
抄寫3.中階的練習,認識各種筆法以及字體的間架結構;4.條幅作品的布白與落款的認
識;5.百字以內經典文句書法條幅作品之習作。
(二)進階:1.大楷之學習;2.大字橫幅、匾額之習作;3.對聯之習作;小楷抄寫心經等
之習作。

9週四19:00-21:00/梵文入門(下)/劉國威老師
此課程基本上為一年之課程,主要以認識梵文字體、文法為主。第一學期的主要內容為認
識天城體及初步文法,內容包括:名詞a, i, u 為語尾的變化;動詞現在陳述式之1, 4, 
6, 10類;前加字首;過去分詞。上課以文法講解及習題試作為基本方式,並視同學之學習
程度與興趣調整上課習題內容。教材內容編輯自 Perry之 A Sanskrit Primer、Robert 
P. Goldman and Sally J. Sutherland之 Devavanipravesik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anskrit Language;以及釋惠敏、釋齎因編譯之《梵語初階》。

10週五19:00-21:00/藏語中級/丹增南卓仁波切
1.本課程以印度藏語小學的課本作為教材,深入淺出教導西藏文法及語文法,奠定學員標
準拉薩口音的發音。配合每堂課文的主題,進行簡單基本句型習作,讓學員瞭解書面語及
口語的差異。
 2.對於每堂課所學到的單字新詞,以生活主題模擬情境來練習造句,透過最簡單最實用的
短句,讓學員迅速學習實際口語用法,並達到輕鬆記憶詞組的效果。
 3.報名學員需具備快速藏文拼音能力及基礎文法概念。

11週六09:00-12:00/根本佛教講座/楊郁文老師
旨趣:佛法的活學活用
1. 理解佛法的根本。
2. 了解阿含學的階梯。
3. 明白阿含道的修習次第。
4. 活用佛法於生活中。
以無漏戒學 過日常生活。
以無漏定學 過宗教生活。
以無漏慧學 過覺悟的生活。
以正解脫學 過無漏清淨的生活。
從生活中 隨緣消業障,解脫惑、業、苦。
從生活中 隨緣充實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分法身。
從生活中 隨緣相續慧命盡未來際,乃至成佛。
5. 成為多聞者,而「隨信行」。
6. 成為如理思惟者,而「隨法行」。
7. 成為法次法向者,而成就「信解者」∕「見到者」∕「身證者」。
8. 成為見法涅槃者,而成就「慧解脫者」∕「俱解脫者」

春季班 3月5日開課
講解 增上慧學
1. 界法門
2. 界
3. 無量界相應
4. 種種界之 緣起
5. 緣界 生說、見、想、思、願、士夫、所作、施設、建立、部分、顯示,緣界 受生
6. 方便界、造作界
7. 眾生活動之 境界
8. 六界眾生
9. 修心正受 七界
10. 多界
11. 根法門
12. 根
13. 根(增上力用)之 五大分類
14. (四聖)諦法門
15. 聖諦
16. 三轉法輪
17. 分別 四聖諦
18. 諦相應 要略
19. 苦法門
12週六09:00-11:00/中國佛教史/劉嘉誠老師
中國佛教起源於印度而有別於印度佛教,影響中國佛教自成體系的因素很多,主要的因素
包括:西域佛教、譯經師、中國政局、中國固有思想文化、民族性、民間信仰等諸多因
素,形成有別於印度的中國佛教之風格與特色。
本期課程以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史觀為本,介紹中國佛教宗派的形成與發展,課程中並以佛
教史觀為脈絡,講解中國佛教主要宗派的思想,如承襲自印度佛教的三論、法相,開啟中
國佛教特色的台、賢、禪等宗派的學說要旨,以深入中國佛教之教理義蘊。
	
13週六09:00-12:00(3月5日起隔週上課,共10週)/《菩薩藏經》選讀/高明道老師
唐三藏法師奘所譯《菩薩藏經》是一部專門針對大乘行者宣說的契經,後因編入《大寶積
經》,以「《菩薩藏會》第十二」的面貌傳流至今。在這部篇幅不小的佛經裡,世尊有慈
悲喜捨、六波羅蜜等多方面的開示,指導嚮往圓滿佛果的弟子如何實踐菩薩道。本課程以
第五、六兩品—〈四無量品〉與〈陀那波羅蜜多品〉—為主要教材,讓學員一面多多認識
漢譯本的語文特性,一面又探究法門的意義和實修。

14週六14:00-16:00/巴利語入門(下)/高明道老師
本課程的設計特地照顧以華語為母語的學員,著重自然學習,免於枯燥文法背誦的痛苦。
講解全用中文,學員不須具備外語基礎。力求去除語言隔閡,減輕學習壓力。課程內容由
淺至深,既傳統又創意,同等重視實用語彙及語言邏輯(語法),以鋪好往後輕鬆進修巴
利之路。

15週六14:00-16:00/漢藏文《俱舍論》研讀/蕭金松老師
1.本課程選用世親論師造《俱舍論釋》藏文譯本,和真諦、玄奘二種漢文譯本,逐段對照
之自編教材,帶領學員深入研讀,熟習漢藏文語法,琢磨漢藏譯文特色,培養佛典解讀能
力,掌握基本佛學詞彚,蓄積翻譯佛典能量。
2.本課程為培訓藏文佛典漢譯人才必修課程之一,適合具藏文初級以上能力,作為藏文中
級課程進修。
3.本期進度為〈世間品〉。

16週六16:00-18:00/佛典版本斠讎學/高明道老師
無論是何種古典語文的佛典,要讀誦、研究、詮釋或翻譯,都應該以正確無誤的善本為依
據。實際上,流通於市面甚至編入藏經的版本歷經漫長的抄寫、翻刻、排版等過程,往往
達不到這樣的標準。因此,釋氏典籍跟人類古文化傳下的其他書本一樣,自有斠讎的必
要。為幫助學員吸收相關概念,瞭解文獻資料,熟悉科學方法,本課程擬雙管齊下,一面
建立理論知識,一面練習具體操作,期以培養獨立整理文本的能力。

17週日09:00-11:00/止觀研究與實習/釋清如老師(免費課程)
你了解自己嗎?你知道你的煩惱從那裏來嗎?佛曾說:「人是自己業的主人,也是業的繼
承者。」因此了解自己很重要。
人對人、事、物的看法,會因過往的經驗而產生千差萬別的認知。此認知不僅影響個人的
價值觀、人生觀,產生不同程度的煩惱與染污,甚至左右生命的輪轉。因此,認識心、提
升心的品質,從煩惱中攀爬出來,不再受習氣、個性所宰制,是人生中重要的功課之一。
此課程即是依《大念處經》裡佛所教導的心念處方法來教導禪觀,並佐以阿毗達摩心法的
分析與探討,祈能協助大眾真正認識自己,從苦中出離,達到究竟解脫。

◎18週日08:00-10:00/巴利語中級/高明道老師
盛行於南亞、東南亞的佛教傳統,除保留唯一完整的印度語文藏經外,另又產生多種不同
體裁的巴利文獻,不過這些豐富的典籍當中為國內學者注意的,頂多是經、律、論等三藏
之注、疏,其餘大體一概被忽視。為多少彌補此遺憾,本課以錫蘭古史書之一的《大史》
為研讀內容,希望有熟習巴利語的學員可透過這部影響深遠的文本在品嘗另一種巴利風味
的同時,加深對巴利佛教文化的理解。
附註:本課程取得教育部「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選擇「學分認證班」的學員,全期上
課18週,其中15週與「普通班」合班上課,3週專班上課及考試,作為學期評分依據。

19週日10:00-12:00/巴利契經選讀/高明道老師
上座部所傳的巴利三藏浩瀚如海,而其中較容易切入的部分無非是經藏。因此本課程選教
材的範圍限定於巴利修多羅,即以《中部》的文本為主,配合其他各部相關經文段落,冀
能增強學員的閱讀能力,並同時提高對佛典的熟悉度,一方面對確切掌握語文有所助益,
另一方提供空間廣泛接觸古老經典談的法義和法門。
2015年11月25日 11:52:40 星期三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