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aHelp精華區: >6 >2 ◆ 應該先有的瞭解
也有收錄與此討論相關的一篇【佛的教誡與今日世界】
**************************************************************************
作者 DavidChiou@Lion (邱大剛), 信區: BudaHelp
標題 佛的教誡與今日世界 -1
時間 獅子吼站 (Thu Sep 5 22:14:49 1996)
路徑 Lion
為了讓大夥兒能對佛法入世的方面有個整體的印象, 因此我從
《佛陀的啟示》一書中截錄了一部份, 希望能對討論有所幫助:
【佛的教誡與今日世界】
有些人相信,佛學體系極其崇高卓絕,非一般生活在碌碌塵世裡的男女所能實踐;
假使他想做一個真正的佛教徒的話,必須要離世棄俗,住到寺院裡或是其他僻靜的處所
去。
這是一個可悲的錯誤觀念,顯然是對佛的教誡缺乏了解所致。達到這種輕率而錯誤
結論的人,都因為只是偶然聽到或讀到某些佛教的讀物,而這些讀物的著者本身對佛教
的面面觀並沒有充分了解,因此他所發表的見地也是片面而偏差的。佛的教誡,不僅是
為了寺院中的僧眾而設,也是為了住在家庭中的普通男女。代表佛教生活方式的八正道
,是為了一切的人而設,沒有任何分野。
這世間絕大多數的人,不能出家做和尚,或住到山林洞窟中去。不論佛教是多麼純
淨而高尚,如果廣大的群眾不能在今日世界的日常生活裡受持奉行它,它就將一無用處
。可是,如果你能正確的了解佛教的精神(而不囿於它的文字),你自能一面過著普通
人的生活,一面遵行其教誡。
也許有若干人會覺得住在邊遠之處與世隔絕,比較易於接受佛法。但也有些人也許
會覺得這種離世的生活,會使得他們整個身心都變得沈鬱滯鈍,不利於發展他們的精神
與理智的生活。
真正的出離,並不就是將此身離開塵世。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就說過:一個人可以住
在林間修苦行,心中仍然充滿了染污不淨的思想。另一個人住在鄉鎮裡,也不修苦行,
可是他心境澄朗,了無微瑕。兩者之中,舍利弗說,在鄉鎮中過清淨生活的人,遠勝於
住在林間的人,也要比後者為偉大。﹝註一﹞
一般相信遵奉佛教必須離世,是一項錯誤的觀念。這實際上是為不願實行佛教而作
的一項下意識的辯護。在佛教典籍中,有無數的事例,證明過著普通正常家庭生活的人
,都能夠很成功地實行佛的教誡,證入涅槃。遊方者婆嗟種(在無我章裡已經介紹過的
)有一次直截了當地問佛,過著家庭生活的男女居士,有沒有實行佛教而成功地達到很
高的精神境界?佛毫不含糊地說,像這種居家的男女成功地遵行佛教而達到很高的精神
境界,不止是一個兩個,一百個兩百個,甚至五百個,而是比五百個還要多出多多。
﹝註二﹞
對於某些人,遠離塵囂到一處清淨的地方,去過絕世的生活也許合適。可是能與眾
人共處,實行佛教,為眾服務,施以濟度,自然更是勇敢而值得讚美。但在某些情形下
,也許隱居一時,先將心胸性格陶冶一番,作一番道德、精神與理智方面的初步磨鍊,
到力量充實之後再出山度人,也未嘗不好。可是一個人如果終生獨居,只顧到自己的快
樂與解脫,不關心餘人的疾苦,這就和佛的教誡決不相符了。因為佛教是建立於友愛、
慈悲、與為人服務的基礎上。
有人也許要問:如果常人可以過在家的生活,而仍能修習佛法,為什麼佛要創立和
合僧團呢?殊不知僧伽是專為了某些志願獻身的人而設的。這些人不但要發展自己的精
神及心智,而且立志要為人類服務。一個有家有室的居士,不能期望他將一生整個地奉
獻出來為人群服務。和尚因為沒有家室之累,也沒有其它俗務的羈絆,可以根據佛誡將
全部身心貢獻於『增進多數人的福祉,增進多數人的快樂』。在歷史過程中,佛教寺院
不僅成為宗教中心,也成為學術文化的中心,其起因就是這樣的。
佛是何等重視居士的生活以及他家庭與社會關係,從《善生經》(《長阿含》
第卅一經)中可以看得出來。
一個名叫善生的男子,一向都遵守他父親臨終時的遺命,禮拜虛空的六方──東、
西、南、北、上、下。佛告訴他說,在佛教聖律中的六方,與他的不同。根據佛的聖律
,那六方是:東方──父母,南方──師長,西方──妻兒,北方──親友鄰居,下方
──奴隸傭工,上方──宗教信徒。
「應當禮拜這六方,」佛說。這裡,「禮拜」一詞意義重大。因為,人所禮拜的,
一定是神聖的、值得尊重敬仰的東西。上述六類家庭和社會份子,在佛教中就是被視為
神聖的、值得尊崇禮拜的了。可是怎樣禮拜法呢?佛說,只有對他們敦倫盡分,才算是
禮拜。這些職分在《佛說善生經》中都有解釋。
第一:父母是神聖的。佛說:「父母就叫做梵摩。」「梵摩」這一名詞在印度人的
心目中,代表的是最高、最神聖的觀念,而佛卻將雙親也包括在這裡面。因此,在現今
良好的佛教家庭中,兒童們對於家長每天朝夕都要各禮拜乙次。他們必須根據聖律對雙
親盡某些職分,諸如:在雙親年老時負起扶養之責;代表雙親盡他們應盡的本分;保持
家庭傳統於不墜而且光大門楣;守護雙親辛苦積聚的財富勿令散失;於他們死後遵禮成
服,妥為殯殮。輪到了父母,他們對子女也有某種責任:應避免子女墮入惡道,教令從
事有益的活動,予以良好之教育,為他們從良好的家庭中擇配,並於適當時機以家財付
與。
第二:師弟關係。弟子對師長必須恭敬服從,師有所需必須設法供應,並應努力學
習。另一方面,老師必須善為訓練弟子,使成良好模範;應當諄諄善誘,並為他介紹朋
友;卒業之後更應為他謀職,以保障他生活的安定。
第三:夫婦關係。夫婦之愛,也被視為幾乎是宗教性而神聖的,這種關係,叫做「
神聖的家庭生活(居家梵行)」。
這裡面「梵」字的意義又是值得注意的;就是說,這種關係也是應當付予最高敬意
的。夫婦應當彼此忠實、互敬互諒,向對方盡其應盡之義務。丈夫應當禮遇其妻,決不
可對她不敬。他應當愛她,對她忠實,鞏固她的地位,使她安適,並贈以衣飾珠寶,以
博取她的歡心。(佛甚至不忘提醒丈夫應以禮物贈與妻子,足見他對凡夫的情感是何等
了解、同情而具有人情味。)輪到妻子的時候,她應當照顧家務,接待賓客、親友和受
雇的傭工;對丈夫愛護、忠實、守護他的收入,並在一切活動中保持機智與精勤。
第四:親鄰關係。對於親友鄰居彼此之間均應殷勤款待,寬大慈惠。交談時應當態
度愉快,談吐優雅。應為彼此之福祉而努力,並應平等相待,不可諍論。遇有所需,應
互為周濟,危難不相背棄。
第五:主僕關係。主人或雇主對他的雇工或奴僕也有好幾種義務:應視其人的能力
才幹,分配工作及給以適量之工資;應提供醫藥服務,並應隨時酌發獎金。僱工奴僕應
勤勿惰,誠實服從,不可欺主。尤其應該忠於所事。
第六:僧俗關係(也就是沙門梵志等出家人與在家居士間的關係)。在家眾應當敬
愛出家眾及供養他們的物質需要。出家人應以慈心教在家眾,以智識學問灌輸給他們,
引導他們遠離邪惡走向善道。
由此可見,居士的家庭和社會關係,已包括在聖律之中,而為佛教生活方式結構之
一部,佛蓋早已有見於此了。
因此,在最古老的巴利文原典之一的《雜阿含》中,諸天之王──帝釋,就曾宣稱
他不但尊奉有德的高僧,也尊奉廣修善行以正道持家的有德居士。﹝註三﹞如果有人想
做佛教徒,也可以毋須舉行任何入教儀式(或洗禮)(但要成為僧伽的一員──比丘,
則必須接受一段很長時間戒律方面的訓練和教育),只要他對佛的教誡能夠了解,也深
信佛所教的是正道而盡力遵行,他也就可以算是一個佛教徒了。但在佛教國度裡,依照
歷代相傳不絕的傳統,他尚須皈依佛、法(佛的教誡)、僧(比丘團體)──統稱三寶
,遵守五戒──居士所應盡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本分,和讀誦經偈。這樣才能被承認為一
個佛教徒。這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遇到宗教節日或法會等,佛教徒們常聚集一處,由一位比丘領著大眾,
共誦經讚。
做佛教徒,毋須舉行任何儀式。佛教是一種生活方式,主要的是要遵守八正道。當
然在所有佛教國度裡,都有在法會時舉行簡單而優美的儀式。寺院裡也有供奉佛像的佛
龕、塔和菩提樹,以供教徒瞻拜、獻花、點燈、燒香。這種儀式,卻不能與神教的祈禱
相比。它只是為紀念一位指示迷津的導師所表示的仰幕之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