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問題]有關戒律
#1
偽裝的外表下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ptt.cc )
是要壓抑三毒還是認識三毒
Sun Nov 30 14:25:23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問題]有關戒律
#2
祝福大家都平安
※ 引述《GlaringStar.bbs@ptt.cc (偽裝的外表下)》之銘言:
> 想請問戒律是否維修行必須
  當然啊
  要持戒...
> 是要壓抑三毒還是認識三毒
  先認識,然後抑制,不令惡生
Sun Nov 30 17:00:28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問題]有關戒律
#3
偽裝的外表下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ptt.cc )
※ 引述《JSBach.bbs@cbs.ntu.edu.tw (祝福大家都平安)》之銘言:
: ※ 引述《GlaringStar.bbs@ptt.cc (偽裝的外表下)》之銘言:
: > 想請問戒律是否維修行必須
:   當然啊
:   要持戒...
: > 是要壓抑三毒還是認識三毒
:   先認識,然後抑制,不令惡生

我沒有說完全:

如果心裡沒有執取時.持戒是否必須


因為我看了以下的網址所述.所以覺得有蠻大的疑問: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in/ftysm/ftysm1-7.htm

把它節錄出來:

通過「擁有」和「一無所有」的考驗

  身外之物也值得探討。初到解脫自在園時,我所有的家當只有一個化緣用的缽、可供
飲水的銅製缽蓋、提井水的小桶子、必需的衣物和擺在佛前的一盞椰子油燈,這油燈以茶
杯充當,提供每天的照明。我孑然一身,因此可以在任何時間去任何地方,不必關門、鎖
門,也不必交代任何人;同時,我也可以隨時想回來就回來,不必擔心什麼,不需特別注
意或照顧任何事,也沒必要為任何東西、任何人負責。我認為自己相當渺小,郤像鳥兒般
地自由。我的思路通暢無礙,但也可以一無所思,內心只有難以形容的輕安,充滿愉悅而
且從不厭倦,就像啜飲非常清洌的水一般。打從我出生那天起,從未感受到依循這種方式生
活時所得到的輕安──好像身體完全不存在了。

  到此為止的一切狀況,我都覺得滿意,以致足以克服對未來的憂慮。我有信心,不必
打擾別人或請求別人幫忙,就可以找到安樂與滿足。我甚至異想天開地認為自己可以單獨
活在世上,或者像喜馬拉雅山上的瑜伽行者般,不與任何人來往。

  後來,我的家當增多了,因為想要出版《佛教》雜誌,就必須有紙、鉛筆和一些書,
那時內心偶爾會起衝突。例如外出時,我就必須把借來的書收藏在箱子裡,並且把門關好
、鎖上,直到回家看見書還在,才能鬆口氣。有一次,外出過了一夜,回來及時發現白蟻
正要爬到書堆去,這些書是我從某道場借來的部分藏經,因為當時的法施社還沒有自己的
藏經,如果白蟻果真吃掉這些書,而使整套藏經缺了這幾本,那可就真的頭大了。活該!
誰叫我像個「城市比丘」,雖然我的本意是要做「森林比丘」【譯註四】。

  這兩種心情常起衝突,有時令我生起放棄繼續出版雜誌的念頭。最後它們達成協議,
而這種妥協也是來自我一無所有時的輕安經驗,兩袖清風固然能使內心產生前所未有的輕
安,卻也能生起一種智慧,告訴我這種內心的輕安是由於割捨和不執著。

  不執著應該不僅是因為身無長物,沒什麼東西可以執著,更是因為對自己所擁有的一
切不執著。那麼,擁有一些足以利益更多人的東西,卻沒有執著的負擔,可能做到嗎?這
是很值得嘗試的。

  當我腦中生起這個富挑戰性的想法時,很自然地就產生一份勇氣和樂趣,想要承擔某
種具有約束力的使命。這時,有個念頭在心中浮現:不要放棄這項新發現的快樂,但另一
個念頭卻要我向它妥協,以免失去任何一方面。最後,我終於能夠兩者兼顧。我初次體驗
到完全割捨的滋味,給了我重大的啟示,那就是當需要增添物品時,我知道要如何取捨。
這與我從前只知道要執取而不知道如何放下,已大不相同了。【譯註五】

  然而,事實上,當我們獨處而不需施惠予人時,能得到更大的快樂。但人類可能有一
種與生俱來的債,舉例來說,由於祖先無私的犧牲自我,才有今日的我們,所以,我們之
中,自然就會有人勇於犧牲自己的利益,只求利益他人。

  但是,對一個樂善好施的人而言,要怎樣才不會損失過重呢?這個問題我們可得自行
解決。我可以給你一個答案,並且保證沒有第二個方法可以達到目的,那就是:兩袖清風
地出去獨處一段時間吧!最後,它一定會幫助你找到答案(解決的方法),而且所獲得的
心力也能讓你順利克服困難。

  有意從事心靈訓練的人,一定要以正念、正知及敏銳的觀察來通過這項考驗。因為從
內心體驗所得的知識,和由閱讀書籍推論所得的知識相當不同。因此我想提醒正進行這一
階段修行的同修們,一定要盡全力以最嚴謹的訓練,通過「擁有」和「一無所有」的考驗
。

【譯註四】「森林比丘」與「城市比丘」在泰國是有所專指的比丘類型。「森林比丘」指
停棲在荒郊野外森林中的比丘,他們必以托缽為生,隨身帶著衣、缽、傘、具,赤足行腳
雲遊天下,隨緣開示;重視實修、少講理論,也少主動與共住以外的人接觸,更不從事人
間婚喪喜慶、生老病死的佛事。「城市比丘」則居於城市,多從事人間活動,如主持開光
、新居落成、喪事、灑淨等儀式,大眾因此較有機會親近他們;他們對教典的接觸又有迥
然不同的情況,有重視知識的,也有根本無暇讀經的,一般大城市中寺院的僧眾,多屬此
類。當然也有大量的比丘既不屬於「森林比丘」也不屬於「城市比丘」。
【譯註五】一般觀念以為不執著是由於身無長物可以執著,佛使比丘則生起一個富挑戰性
的念頭:「擁有物資(有可執著的東西)卻不執著,可能嗎?」經由實驗,他發現為承擔
使命而擁有一些物品,雖然要花心力照顧它們,仍然可以不執著,也就是執著與否的關鍵
不在物品及責任之有無。
Sun Nov 30 18:52:55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問題]有關戒律
#4
飛天翱翔的感覺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ptt.cc )
※ 引述《GlaringStar (偽裝的外表下)》之銘言:
: ※ 引述《JSBach.bbs@cbs.ntu.edu.tw (祝福大家都平安)》之銘言:
: :   當然啊
: :   要持戒...
: :   先認識,然後抑制,不令惡生
: 我沒有說完全:
: 如果心裡沒有執取時.持戒是否必須
: 因為我看了以下的網址所述.所以覺得有蠻大的疑問: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in/ftysm/ftysm1-7.ht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恕刪

  我認為所謂的戒律只是佛陀留給我們所走的道路
  或者說是,一個可皈依可遵行的教條
  那是為了讓我們有所憑藉而不至於迷失
  但是這並不代表說除了依循戒律這條路之外,我們就無法到達彼岸
  真正到達彼岸的關鍵應該在於.....
  我們是否真能體悟佛心佛性,而能發自內心且沒有迷疑的去實行實踐
  我想.....這就是佛祖所說"實無法可說"的原因
  或者說...就是金剛經的四句(ㄐㄧˋ)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對於法與戒律該如過河棄舟般
  不應執著而要能捨
  畢竟他們只是指出彼岸的方向,作為渡河的用具
  但實際上他們並不是真正的正覺所在


  對於持戒不應該是壓抑三毒吧
  而是要能明佛性化三毒
  只要身為人,有塵世的誘惑,就會有三毒
  壓抑只會造成反彈,對於修行的精進沒有任何助益
  唯有明佛性而能四大皆空
  這樣才能自然而然的化去三毒,或者說根本就沒有三毒

  正見不生,邪念不起.邪念不起,正見不生


  至於擁有與一無所有的關鍵
  我想答案應該很簡單
  我覺得答案就是....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只是我的淺見

 其中或有偏頗
 還望諸為大德不吝指教
Sun Nov 30 21:03:24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問題]有關戒律
#5
adelailly
※ 引述《JSBach (祝福大家都平安)》之銘言:
> ※ 引述《GlaringStar.bbs@ptt.cc (偽裝的外表下)》之銘言:
> > 想請問戒律是否維修行必須
>   當然啊
>   要持戒...
> > 是要壓抑三毒還是認識三毒
>   先認識,然後抑制,不令惡生

          用抑制的無理想, 您再想想看還有什麼方法 ??

          慢慢想, 後學也忘光了, 想聽聽您的意見.


--


                                               .★*★.
      .★*★.正見 正志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 *.*     ★ 緣無明行 緣行識 緣識名色 緣名色六處....
Sun Nov 30 22:01:49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問題]有關戒律
#6
祝福大家都平安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銘言:
> ※ 引述《JSBach (祝福大家都平安)》之銘言:
> > ※ 引述《GlaringStar.bbs@ptt.cc (偽裝的外表下)》之銘言:
> > > 想請問戒律是否維修行必須
> >   當然啊
> >   要持戒...
> > > 是要壓抑三毒還是認識三毒
> >   先認識,然後抑制,不令惡生
>           用抑制的無理想, 您再想想看還有什麼方法 ??
            我只能說這也是一種學習
>           慢慢想, 後學也忘光了, 想聽聽您的意見.
            不敢當,我也想聽聽其他人的看法
            畢竟我也只是個愚笨的凡夫俗子,不令惡生是目前最適用於我個人的
Sun Nov 30 22:07:49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問題]有關戒律
#7
邱大剛
※ 引述《GlaringStar.bbs@ptt.cc (偽裝的外表下)》之銘言:
> ※ 引述《JSBach.bbs@cbs.ntu.edu.tw (祝福大家都平安)》之銘言:
> : ※ 引述《GlaringStar.bbs@ptt.cc (偽裝的外表下)》之銘言:
> : > 想請問戒律是否維修行必須
> :   當然啊
> :   要持戒...
> : > 是要壓抑三毒還是認識三毒
> :   先認識,然後抑制,不令惡生
> 我沒有說完全:
> 如果心裡沒有執取時.持戒是否必須

    佛陀曾說過,阿羅漢不必管戒,因為阿羅漢所有行止必然
沒有三毒,因此也就沒有犯戒的可能。畢竟戒「相」來說是有
不同時空的不同解釋的,但是重點是以戒為基,由戒生定,
依定發慧,也是個「筏」。

    可是對我們凡夫來說,佛陀講了「以戒為師」,才保險。

>   不執著應該不僅是因為身無長物,沒什麼東西可以執著,更是因為對自己所擁有的一
> 切不執著。那麼,擁有一些足以利益更多人的東西,卻沒有執著的負擔,可能做到嗎?這
> 是很值得嘗試的。

    佛使法師所說是符合佛說的。也可以參考《大般若經》,
菩薩行者能作大布施,等視眾生、一無所染。只不過這必須
先練就不染的工夫才行,也要特別小心避免變成以弘法利生
為名而增長三毒。

    另外,《中阿含》二十七卷也有提到,什麼地方是好地
方? 擁有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是否是好事?
端看是否能助正念乃至正定。如果沒有這些東西而壞了正念,
則不好。有這些東西而壞了正念,也不好。只要能幫助正念
乃至正定,就好。

>   有意從事心靈訓練的人,一定要以正念、正知及敏銳的觀察來通過這項考驗。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Sun Nov 30 22:42:55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問題]有關戒律
#8
秋寒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ptt.cc )
※ 引述《Chosen.bbs@cbs.ntu.edu.tw (adelailly)》之銘言:
: ※ 引述《JSBach (祝福大家都平安)》之銘言:
: >   當然啊
: >   要持戒...
: >   先認識,然後抑制,不令惡生
:           用抑制的無理想, 您再想想看還有什麼方法 ??
:           慢慢想, 後學也忘光了, 想聽聽您的意見.

   抑制是方法不是根本~
   最重要還是認識...然後做到不為所惑不為所動才是圓融
   最後是不令生...才是究竟
   這中間要苦修....畢竟三毒那有那麼好斷
   而這過程~~
   除了持戒修行外...最好也有個可以渲洩的事物~
   目的是...轉移你的目標..
   重點是...不要逼死自己= ="
   如果光大家在旁邊對你說..放下..不要去想,不要執著
   你就能做到放下..不要去想..不去執..
   那...你定力與智慧之深..可真是令人讚嘆~
   這世上又將有一大菩薩出世...
Sun Nov 30 23:27:05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