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elfnature (buddhanature)》之銘言:
> 動物有佛性
> 植物礦物有法性
> 在菩薩眼中 一切人事物皆平等 故見一切人事物皆是菩薩
> 佛眼中 則見一切人事物平等 故見一切人事物皆是佛
> 佛性與法性本不是兩種法 是不二法門
> 只是指涉的狀態不同
> 但其體性卻是一樣 仍是緣起性空的
> 故需知 鬰鬰黃花無非般若本性
> 禪宗有幾則公案 在此提供分享
> 有僧問智門禪師: 蓮花未出生時如何?
> 智門曰 蓮花
> 又問 蓮花出水後如何?
> 智門說 荷葉
> 這種是超越意識的
> 又如
> 一個和尚問洞山良價: 甚麼是佛
> 洞山答: 麻三斤
> 所有人都想參透
> 但當無法參破時 癱倒在地 不禁驀然回首
> 他卻發現了藍天 白雲和山花爛漫的大地
> 一切本不生滅 一切本圓滿無缺
> 一切都洋溢著飽滿精神 猶如魚躍淵底 鳶飛於天
> 這便是真性之所在 無所不在 也無所著立
> 的自然無為精神
> 唐代陸亙大夫去參見南泉
> 他問 : {僧肇法師說:[天地與我同根 萬物與我一體]也太奇怪}
> 南泉用手指指了庭院的花: 時人見這一株花 如夢似幻
> 有人見花有人無見花 都如夢一般
> 只有物我兩忘的突破人我界限的人 才能體會出 天地與我同根 萬物與我一體
> 的臻境
> 北宋蘇軾: <<題沉君琴>>
>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舺中何不鳴?
>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 楞嚴經說 : 譬如琴瑟琵琶 雖有妙音 若無妙指 終不能發
> 此指佛性不應指涉內外或定於人中 以無為入聲則聞眾生佛性
> 即楞嚴經所云: 反聞聞自性 性成無上道之妙理
> 又如王維的 <<鳥鳴澗>>:
>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 <<辛夷塢>>
> 木末芙蓉花 山中發紅萼
> 澗戶寂無人 紛紛開且落
> 空 寂 靜 而顯發一切物
> 正是禪宗金剛經所言=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最佳寫照
> 龍光X禪師: 千江同一月 萬物盡逢春
> 永嘉證道歌: 一月普現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攝
> 大珠慧海禪師說: 能生萬法 喚作法性 亦名法身
> 故馬鳴祖師云: 所言法者 謂眾生心 若心生 故一切法生
> 若心無生 法無從生 亦無名字 迷人不知 法身無象
> 應物現形 遂喚青青翠竹 總是法身
> 郁郁黃花 無非般若
> 黃華若是般若 般若即同無情
> 翠竹若是法身 法身即同草木
> 如人吃筍 總吃法身也
> 故知真如佛性無所不在 日常生活隨捻即是 盡虛空 遍法界 無非真如處
> 故知真如如佛捻花 迦葉尊者微笑 常不離生活
> 文殊菩薩在維摩詰經的不二法門品 說明生與死 垢與淨 罪與福
> 明與無明 都是相對面
> 消滅此生滅心 垢淨心 即可入不二法門
> 最後文殊菩薩說: 照我想法 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 離諸問答 是不二法門
> 說完問維摩詰說: 是不是這樣阿
> 維摩詰默然不語
> 文殊菩薩讚: 好好 連文字語言都沒了 這是真的不二法門
> 雲門文偃也為如此上乘禪 寫了四句偈
> 大智修行始是禪 禪門宜默不宜喧
> 萬般巧說爭如實 輸卻雲門總不言]
> 禪是離自己感官的 離自己情緒的而入 萬物萬事的
> 如善慧大士說: 空手把鋤頭 步行騎水牛
>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 意識分別即是生滅處 若人知一 萬事畢阿萬事畢
> 植物與人 於相上是千差萬別 然體性上卻常是一家
> 六根所對的六境所產生的六識 本無法切割 乃相對而生
> 因緣生起 當有因緣可滅時 若切割則無法辨其體相
> 究竟法應常於方便世法中而得此無得之法身
> 否則 一切則非佛法
> 阿彌陀佛
賢者:以上的敘述無異議也認同,但有一點本質你可能未充分的了解,無情的眾生如
風花水月或山河大地是以有情眾生[人]的佛性觀看,進而譬喻說,並非是此無情的眾
生俱有佛性,更進一步的說,你以上諸多的說明均是前賢以俱有的佛性譬喻無情的器
世界,並非是被譬喻的無情眾生俱有佛性,這一點你可能未加以思考,那法性和佛性
之間的議題並非此次的主題,在此不便多說...o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常悟
> > 想太多了,世間有太多的東西,但就是沒有佛性的,包括石頭.菜.花.電波.風.
雲.
> 雨.
> > 自然界的東西,自然界有自然界有自然界的生態,想想出家人吃菜可以嗎?還有
佛
> 陀
> > 在靈山會上粘花示眾怎麼辦?請不要說一些無用的事情來討論,可以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