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請問阿含部與菩薩道 ^^
#1
小白花
    密教部經典先不談,因為看不多,了解不夠,
  但世尊宏法本身就是菩薩道的行為,阿含經典中
  談到菩薩的地方也見過。

    想請教:

  1.十二因緣與金剛經所述應如何來了解,能夠幫
    助到佛法修習。
  2.「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與七覺意中的擇法覺
    意如何配合修習。
  3.禪法的論証方式,如何理解才能擺脫迷霧般的
    對話思考模式。
--

  少無適俗韻, 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 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 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 守拙歸田園.  --陶淵明--
          ▁▂▂▂▂▃▃▄▄▄▅▅▆▇▇▆▆▆▅▅▄▄▃▃▄▄▄▅▅▃▃__
Mon Jun 16 9:28:44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阿含部與菩薩道 ^^
#2
邱大剛
    以下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 引述《Butterfly (小白花)》之銘言:
>     密教部經典先不談,因為看不多,了解不夠,
>   但世尊宏法本身就是菩薩道的行為,阿含經典中
>   談到菩薩的地方也見過。
>     想請教:
>   1.十二因緣與金剛經所述應如何來了解,能夠幫
>     助到佛法修習。

    十二因緣是漸次的解析,主要在於逆十二因緣
的觀照而斷集。

    金剛經則是指出「不住相」的重要,因此自然
能直接從十二因緣跳脫出來。

    因此二者不相違背。相較之下,十二因緣是較
細的講,一步步。而對於已實修有一陣子,不一定
每次都要一項項細觀,可直接入空,那麼金剛經所
示就直入核心。

>   2.「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與七覺意中的擇法覺
>     意如何配合修習。

    要捨非法這是很明顯的,應該沒有問題。

    七覺支是基礎。等到基礎穩固了,就不必執著
於法,而可訴諸核心:貪嗔痴的解脫。「法」畢竟
是離執的工具,因此不住相、不住聲音味觸「法」。

    舉個例子,以數息法來說,已入定的話數一二
三到十就沒什麼意義了,那麼就不必執著一定要數
數字。數息的目的是攝心,就不須要完全拘泥在表
相。

    擇法與捨法不衝突。擇法是明明白白,捨法是
不染,而能提得起、放得下、用罷便休。

>   3.禪法的論証方式,如何理解才能擺脫迷霧般的
>     對話思考模式。

    有些是「內行人」才聽得懂,悟道的人彼此印
證用的,我們沒悟道的就不必傷腦筋囉。

Have a nice day!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Tue Jun 17 01:04:56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