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MAMTF (花蓮人)》之銘言:
> 常常聽到「說一切有部」,但不知是在做什麼,希望有人替我解答,阿彌陀佛!!!
簡單的說, 那是佛教的一個部派, 若有興趣, 可查一下佛教的歷史或
部派相關的著作. 底下引用部份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僅供參考.
中華佛教百科 : 說一切有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梵名音譯薩婆阿私底婆地、薩婆阿私底婆拖,
略稱薩婆帝婆、薩婆多、薩衛,意譯一切有、一切語言。全稱阿離耶
暮[HK1990-5]薩婆悉底婆拖(A^rya-mu^la-sarva^sti-va^da ),意
譯聖根本說一切有部,略稱有部、有部宗、有宗。
此派係上座部之一派,由於主張三世之一切法皆為實有,故稱說
一切有部;又因此派確 定因的實在,對因有所分析,故又稱說因部;
後來從此部分出犢子、法上、密林山等部,故亦稱根本說一切有部。
此部以西北印度的迦濕彌羅及犍陀羅兩地方為中心,曾盛極一時。其
勢力東達東印度、緬甸、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北至波斯、中亞。其
聖典亦翻傳至中國。漢譯小乘佛典大半屬於此派。
此派成立的年代並不明確,《異部宗輪論》謂佛滅後三百年之初
,上座部內發生乖諍,遂分兩部,一為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
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另據《三論玄義》所述,上座弟子部於佛
滅度後,由迦葉、阿難、末田地、舍那婆斯、優婆掘多、富樓那、寢
者柯、迦旃延尼子之次第而付法,二百年以來並無異部,唯弘經教,
但從富樓那起兼弘毗曇,至迦旃延則專弘毗曇,遂與上座弟子對立,
致成分裂。由此可知,佛滅三百年之初,此派從上座部分出。不過,
《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分部品〉及西藏所傳,對於此派分出的年代
與異名等仍有異說。
迦旃延尼子(Ka^tya^yani^putra)為此派之祖,造《阿毗達磨發
智論》,立八犍度,判諸法之性相,大興阿毗曇。此《發智論》與
《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足論》、《識身足論》、
《界身足論》、《品類足論》,為有部之基本理論典籍。其中,
《發智論》稱為「身論」,後六論稱為「六足論」。此外,五百阿羅漢
所結集的《大毗婆沙論》二百卷,係解釋《阿毗達磨發智論》之文義,
為迦濕彌羅正統有部諸說之集大成;世親《俱舍論》,係由批判有部
教義而完成者。此二論與《阿毗曇心論》、《順正理論》、
《雜阿毗曇心論》等書,亦為有部之根本論書。
除上述論藏之外,此部現存經藏有《雜阿含經》與《中阿含經》
,律藏有《十誦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
《薩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等二十八種,二百八十餘卷。
此部所立宗義,主要在主張「法體恆有」、「三世實有」。即將
一切法分為「五位七 十五法」。「五位」指色、心、心所、不相應行
、無為等五法。七十五法即此五位諸法之細分。在五位中,前四位皆
是藉因緣和合而生起者,稱為有為法,即現象之事法;相對的,第五
位無為法乃現象(事法)之外的實在理法。有為法雖然有生、住、異
、滅四相,剎那生滅,變化無常,但有其不變不改之自性,而且過去
、未來與現象皆有其實體,此即「法體恆有、三世實有」。
此外,此派認為分析色法,可知有「極微」存在,並主張
「人無有」而不承認「法無我」。在因緣論方面,此派也提出獨特的
「六因說」,並以之為其「三世實有論」的立論根據。其他,對於涅
槃、佛身等,此派亦有特殊見解。
此派不僅是印度小乘二十部中極具勢力之一派,而且在我國南北
朝時代,亦曾風行一時。當時之毗曇宗即為此派學說之弘揚者。而在
小乘部派諸論中,譯成中文者亦以此派作品為最多,《大正藏》中之
「毗曇部」,所收即以此派論典為主。
--
獅子吼站現有中阿含的網路讀經會,歡迎一同來探討佛法原貌!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 個人網頁:http://heaven.iyar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