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請問學佛次第
#1
blueryan
諸位仁者

身為末法弟子,在下希望能廣學佛法,弘揚佛法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學深廣
請問仁者賢者們
對於一個初學佛學的人
應該以什麼次第來修學佛法
盼大德們能不吝指導

感恩
Fri Mar 28 11:22:59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學佛次第
#2
讓心更柔軟~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銘言:
> 諸位仁者
> 身為末法弟子,在下希望能廣學佛法,弘揚佛法
> 法門無量誓願學
> 佛學深廣
> 請問仁者賢者們
> 對於一個初學佛學的人
> 應該以什麼次第來修學佛法
> 盼大德們能不吝指導
> 感恩



1.先讀佛法概論.了解術語
2.進一步讀佛經
3.再選有興趣的閱讀

以系統而言...
要先讀經再讀律和論
先說小乘再說大乘

以上...
是研讀三藏的方法...
但佛法還是要運用在生活中才真正有用~~
Fri Mar 28 11:55:02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學佛次第
#3
hank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銘言:
> 諸位仁者
> 身為末法弟子,在下希望能廣學佛法,弘揚佛法
> 法門無量誓願學
> 佛學深廣
> 請問仁者賢者們
> 對於一個初學佛學的人
> 應該以什麼次第來修學佛法
> 盼大德們能不吝指導
> 感恩
  你想學佛法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
  那是不是該聽聽佛陀在世到底說了什麼

  本站的《BudaDigest》就是因此而設立的
  藉由研讀阿含經,了解佛陀到底說了些什麼
  阿含經的經文不會比國中的國文課本難
  若對特有名詞有不懂,BudaHelp版精華區應該都找得到相關討論
  還是找不著的話,post在版上發問,大家會很樂意為您解答的。

 祝 少病少惱起居輕利無憂苦!
Fri Mar 28 17:31:27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學佛次第
#4
火之舞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銘言:
> 諸位仁者
> 身為末法弟子,在下希望能廣學佛法,弘揚佛法
> 法門無量誓願學
> 佛學深廣
> 請問仁者賢者們
> 對於一個初學佛學的人
> 應該以什麼次第來修學佛法
> 盼大德們能不吝指導
> 感恩
佛陀不僅是自己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還是最善巧的教導者。
如中阿含經所說:
<<<<<<<<<<<<<<<<<<<<<<<<<<<<<<<<<<<<<<<<<<<<<<<<<<<<<<<<<<<<<<<<<<
當知世尊是眼.是智.是義.是法。法主.法將。說真諦義。現一切義由彼
世尊。諸賢應往詣世尊所而問此義。世尊。此云何。此何義。如世尊說者。
諸賢等當善受持
>>>>>>>>>>>>>>>>>>>>>>>>>>>>>>>>>>>>>>>>>>>>>>>>>>>>>>>>>>>>>>>>>>

而關於學佛次第的問題,佛世時一定也有許多弟子問過。所以,與其讓某些
人告訴你,學佛的次第為何,不如聽聽佛陀自己怎麼說。畢竟,佛陀的教導
,有數不清的成功案例。而市面上的一些道聽途說,可是沒有任何保障的,
其中有一些還和佛陀說的不同。想學佛的人,不是向佛陀請教,而是找了一
個違反佛陀教導的老師;這種事聽起來很荒謬吧,但卻常常發生。

至於該選擇哪一部經做為開始,以及對於經上的文字或內容有不明白的地方
,這就是大家可以互相討論或切磋之處了。這部分可參考精華區[我是初學者
該如何入門]/[初學佛該怎麼入門呢?]目錄下的文章。

關於初學者的學佛次第,經中有許多記載,有精簡的也有詳述的。在此挑出
一個長度適中的參考經文(而進一步的解釋,例如:什麼是四念處、七覺支
...等等,經中都有答案,也可由佛學字典得到概略的解答):

No. 26 中阿含經 (卷10) T01, p0487c
<<<<<<<<<<<<<<<<<<<<<<<<<<<<<<<<<<<<<<<<<<<<<<<<<<<<<<<<<<<<<<<<<<
是為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
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
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
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如是此明
.解脫展轉具成
>>>>>>>>>>>>>>>>>>>>>>>>>>>>>>>>>>>>>>>>>>>>>>>>>>>>>>>>>>>>>>>>>>


No. 99 雜阿含經 (卷11) T02, p0077b
<<<<<<<<<<<<<<<<<<<<<<<<<<<<<<<<<<<<<<<<<<<<<<<<<<<<<<<<<<<<<<<<<<
縈髮目揵連白佛言。瞿曇。諸弟子有法。修習多修習。令明.解脫.福利
滿足者不

佛告縈髮目犍連。有七覺分。修習多修習。明.解脫.福利滿足

縈髮目揵連白佛言。有法修習。能令七覺分滿足不

佛告縈髮目揵連。有四念處。修習多修習。能令七覺分滿足

縈髮目揵連白佛。復有法修習多修習。令四念處滿足不

佛告縈髮目揵連。有三妙行。修習多修習。能令四念處滿足

縈髮目揵連白佛言。復有法修習多修習。令三妙行滿足不

佛告目揵連。有六觸入處律儀。修習多修習。令三妙行滿足

縈髮目揵連白佛言。云何六觸入處律儀。修習多修習。令三妙行滿足

佛告目揵連。若眼見適意.可愛念.能長養欲樂.令人緣著之色。彼比丘
見已。不喜.不讚歎.不緣.不著.不住。若眼見不適意.不可愛念.順
於苦覺之色。諸比丘見已。不畏.不惡.不嫌.不恚。於彼好色。起眼見
已。永不緣著。不好色。起眼見已。永不緣著。內心安住不動。善修解脫
。心不懈倦。耳.鼻.舌.身.意識法亦復如是。如是於六觸入修習多修
習。滿足三妙行

云何修三妙行。滿足四念處。多聞聖弟子於空閑處.林中.樹下。作如是
學.如是思惟。此身惡行。現世.後世必得惡報。我若行身惡行者。必當
自生厭悔。他亦嫌薄。大師亦責。諸梵行者亦復以法而嫌我。惡名流布。
遍於諸方。身壞命終。當墮地獄。於身惡行。見現世.後世如是果報。是
故除身惡行。修身妙行。口.意惡行亦復如是。是名修習三妙行已。得四
念處清淨滿足

云何修四念處。得七覺分滿足。目揵連比丘。如是順身身觀住。彼順身身
觀住時。攝念安住不忘。爾時。方便修習念覺分。方便修習念覺分已。得
念覺分滿足。於彼心念選擇於法。覺想思量。爾時。方便修習擇法覺分。
方便修習擇法覺分已。逮得擇法覺分滿足。選擇彼法。覺想思量。方便修
習精進覺分。方便修習精進覺分已。逮得精進覺分滿足。勤精進已。生歡
喜心。爾時。修習方便歡喜覺分。修習歡喜覺分已。逮得歡喜覺分滿足。
心歡喜已。身心止息。爾時。修習猗息覺分。修習猗息覺分已。逮得猗息
覺分滿足。身心息已。得三摩提。爾時。修習定覺分。修習定覺分已。定
覺分滿足。謂一其心。貪憂滅息。內身行捨。方便修習捨覺分。方便修習
捨覺分已。逮得捨覺分清淨滿足。受.心.法念處。亦如是說。如是修習
四念處.七覺分滿足

云何修習七覺分。明.解脫.滿足。目揵連。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
依離欲.依滅捨。於進趣修念覺分。逮得明.解脫.清淨滿足。乃至修習
捨覺分。亦如是說。是名修習七覺分已。明.解脫.清淨滿足。如是。目
揵連。法法相律。從此岸而到彼岸
>>>>>>>>>>>>>>>>>>>>>>>>>>>>>>>>>>>>>>>>>>>>>>>>>>>>>>>>>>>>>>>>>
Tue Apr 1 13:24:59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學佛次第
#5
火之舞
另外,對於一般常見到的建議,例如:懺悔、布施...等等,
經文也有提到。例如殺害其父親而登上王位的阿闍世王,因為
懺悔,使惡報減損:

No. 01 長阿含經 (卷17) T01, p0109a
<<<<<<<<<<<<<<<<<<<<<<<<<<<<<<<<<<<<<<<<<<<<<<<<<<<<<<<<<<<<<<
爾時。阿闍世王即從坐起。頭面禮佛足。白佛言。唯願世尊受我悔過。
我為狂愚癡冥無識。我父摩竭瓶沙王以法治化。無有偏枉。而我迷惑
五欲。實害父王。唯願世尊加哀慈愍。受我悔過

佛告王曰。汝愚冥無識。但自悔過。汝迷於五欲乃害父王。今於賢聖
法中能悔過者。即自饒益。吾愍汝故。受汝悔過

爾時。阿闍世王禮世尊足已。還一面坐。佛為說法。示教利喜。王聞
佛教已。即白佛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聽我於正法中為
優婆塞。自今已後。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唯願
世尊及諸大眾明受我請

爾時。世尊默然許可。時。王見佛默然受請已。即起禮佛。遶三匝而
還

其去未久。佛告諸比丘言。此阿闍世王過罪損減。已拔重咎。若阿闍
世王不殺父者。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淨。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罪咎
損減。已拔重咎
>>>>>>>>>>>>>>>>>>>>>>>>>>>>>>>>>>>>>>>>>>>>>>>>>>>>>>>>>>>>>


還有,佛陀說法是有順序的。先說『端正法』,聽者要具足某些條件,
佛陀才會進一步說『正法要』。這些懺悔法或端正法的修習是瞭解佛法
核心四聖諦的基礎。經中有個譬喻:就像白色的布,容易染色。這大概
也是有些人說學佛先從當個善人的理由吧!
可以參考一下以下這篇經文:
<<<<<<<<<<<<<<<<<<<<<<<<<<<<<<<<<<<<<<<<<<<<<<<<<<<<<<<<<<<<<<
世尊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已。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
法。毀呰欲為災患。生死為穢。稱歎無欲為妙。道品白淨。世尊為彼說
如是法已。佛知彼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勝上心.一向
心.無疑心.無蓋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謂如諸佛說正法要。世尊
即為彼說苦.習.滅.道。彼時郁伽長者即於坐中見四聖諦苦.習.滅
.道。猶如白素。易染為色。郁伽長者亦復如是。即於坐中見四聖諦苦
.習.滅.道
>>>>>>>>>>>>>>>>>>>>>>>>>>>>>>>>>>>>>>>>>>>>>>>>>>>>>>>>>>>>>>>


--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Tue Apr 1 14:35:29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學佛次第
#6
心猿
※ 引述《prajna (火之舞)》之銘言:
> 還有,佛陀說法是有順序的。先說『端正法』,聽者要具足某些條件,
> 佛陀才會進一步說『正法要』。這些懺悔法或端正法的修習是瞭解佛法
> 核心四聖諦的基礎。經中有個譬喻:就像白色的布,容易染色。這大概
> 也是有些人說學佛先從當個善人的理由吧!
> 可以參考一下以下這篇經文:
> <<<<<<<<<<<<<<<<<<<<<<<<<<<<<<<<<<<<<<<<<<<<<<<<<<<<<<<<<<<<<<
> 世尊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
> 成就歡喜已。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
> 法。毀呰欲為災患。生死為穢。稱歎無欲為妙。道品白淨。世尊為彼說
> 如是法已。佛知彼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勝上心.一向
> 心.無疑心.無蓋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謂如諸佛說正法要。世尊
> 即為彼說苦.習.滅.道。彼時郁伽長者即於坐中見四聖諦苦.習.滅
> .道。猶如白素。易染為色。郁伽長者亦復如是。即於坐中見四聖諦苦
> .習.滅.道

你貼的這篇經文。中所說的「布施」、「持戒」、「生天法」是「端正法」。
而「苦習滅道」是正法。

先說端正法,再說正法。這個次第很好。謝謝你的說明。
Wed Apr 2 11:54:18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學佛次第
#7
不知不知真不知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銘言:
> 諸位仁者
> 身為末法弟子,在下希望能廣學佛法,弘揚佛法
> 法門無量誓願學
> 佛學深廣
> 請問仁者賢者們
> 對於一個初學佛學的人
> 應該以什麼次第來修學佛法
> 盼大德們能不吝指導
> 感恩

我是一個很皮的人
我主張,觀苦諦修行

經歷苦,不光是看  
因為這樣子容易心生逃避,會離佛法遠去
等於凡夫 。 難破 。  

現代人學佛條件是越來越好了,可是也因為如此
反而難易入深。  

推薦大家到受苦的環境去體察一下植物人
及各種生病的人,觀想人生的悲苦

修行等於上路了  ,對不對呢  ?  
歡迎指教
2003年 5月27日 8:55:07 星期二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請問學佛次第
#8
莎玲...
※ 引述《zunchihon (不知不知真不知)》之銘言:
>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銘言:
> > 諸位仁者
> > 身為末法弟子,在下希望能廣學佛法,弘揚佛法
> > 法門無量誓願學
> > 佛學深廣
> > 請問仁者賢者們
> > 對於一個初學佛學的人
> > 應該以什麼次第來修學佛法
> > 盼大德們能不吝指導
> > 感恩
> 我是一個很皮的人
> 我主張,觀苦諦修行

            就不才小的所知 很皮的人好像不太會主張觀苦諦修行

            不過可能有人皮的方向不太一樣就不太了解

            也可能有人這樣吧 :Q


> 經歷苦,不光是看
> 因為這樣子容易心生逃避,會離佛法遠去
> 等於凡夫 。 難破 。
> 現代人學佛條件是越來越好了,可是也因為如此
> 反而難易入深。

            其實在生活環境中有時便會遇著苦境

            觀苦在這時候是很好的修習 不同條件的環境

            佛法都有不同的或相同可用的方法學習

            淨土的環境比這兒好很多 卻是學佛的好環境

            有人卻選擇在穢土修持 因人而異
Sun Jun 8 22:33:34 2003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