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 願為有情生 (anum@Lion) 文中述及:
: 小弟常聽聞佛教過往大德的事蹟故事..
: 他們大多能對肉身苦痛無畏無懼~
: 而能不起絲毫煩惱...
: 但想請問的是:
: (1)他們超越了這種煩惱∼
: 是因為證到了"無我"呢?(心靈已超越個別肉身侷限?)
: 還是深厚定功之效?
佛法中說「無我」,並不等同於「心靈已超越個別肉身侷限」,
只少在楞伽經中便提出了「人無我」及「法無我」的差別。
人我者,依於業習而表現自我意識。
法我者,依於道而表現出依止於法的「我意識」。
佛法不教人逃避,而談承擔,或說自作自受,能夠勇於承擔者只少
已經有了無所畏的樣子了。
若談禪定深厚,其實有個問題,出定之時又將如何?
學佛行人又稱淨業行人,也就是要清淨自己的業。
業要想清淨,必須依靠道理方法,依於道理方法去行為,
就有了「法我」或是「道我」的樣子,待業淨之時,法也成為
多餘,這時候也要清淨「法我」,或說是對法的執著。
: (2)
: 若凡夫欲超欲肉身苦痛,可以哪些作為勝之(肉苦)?
不知您的意思似乎偏於「避免苦痛」,而不是「超越」或「突破」苦痛?!
欲解脫於苦痛,需先識得苦痛,也就是從何而來?
此外,不要只是耽於這些苦痛形成的緣境,不妨探討身處其中的「我」,
誰苦誰分別?從能所、性相、自共、一異、俱不俱上去探究,只少這一生
不會空過。
共勉之。
--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站址 http://www.chien-fo-shan.com.tw 歡迎參觀
◎◎◎◎◎◎◎◎◎◎◎◎◎◎◎◎◎◎◎◎◎◎◎◎◎◎◎◎◎◎◎◎◎◎◎◎
◎ 學佛方程式 : 當分別心生起時 , 不要一味地計較或執著 , ◎
◎ 應該深入的認識或暸解 ; 尤其要於其中有所發現 , ◎
◎ 久而久之 , 必能自我突破 。 ◎
◎ ∼節錄自 老禪師的話∼ ◎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 健康飲食版 - 進入21世紀的飲食革命! Buda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