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解脫知見
#1
邱大剛
> 解脫知見: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這句話有二種斷句:
A. 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B. 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南傳對映經文及莊春江詞典是 A,也就是說知道自己解脫了,
這「知道」是一種知見、智慧。如果是 A,那麼似乎有「解脫」
一定就會有「解脫知見」? 又何必分開?

如果是 B,那麼「慧」跟「解脫知見」又有何差別?

Have a nice day!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Fri Jul 17 03:33:45 2009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解脫知見
#2
邱大剛
轉貼 abstsai 回覆:

解脫知見=解脫的方法

自証當然是自己知道了,並不需要再加以分別是是知道了什麼。

因為已有解脫的 know_how了,所以要不要解脫是時間問題
(往生那時才決定)。

所以:
>    A. 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    B. 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這二句在我看來是一樣的,“自己証得”或是“已証得”都必須是
修行者自己的覺知。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Fri Jul 17 03:34:36 2009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解脫知見
#3
cathy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剛)》之銘言:
> > 解脫知見: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 這句話有二種斷句:
> A. 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 B. 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 南傳對映經文及莊春江詞典是 A,也就是說知道自己解脫了,
> 這「知道」是一種知見、智慧。如果是 A,那麼似乎有「解脫」
> 一定就會有「解脫知見」? 又何必分開?
> 如果是 B,那麼「慧」跟「解脫知見」又有何差別?
> Have a nice day!

...........................................................
...........................................................

我看到眼睛都花去了 @_@ ~
Mon Jul 20 15:21:58 2009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解脫知見
#4
melon
謝謝兩位大人的討論,讓小的以前不清楚的觀念變得更清楚了,真是
非常感謝! <(_ _)>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剛)》之銘言:
> 轉貼 abstsai 回覆:
> 解脫知見=解脫的方法
> 自証當然是自己知道了,並不需要再加以分別是是知道了什麼。
> 因為已有解脫的 know_how了,所以要不要解脫是時間問題
> (往生那時才決定)。

非常有道理!似乎也呼應了「先知法住,後住涅槃」呢!:D

也就是說,這裡的「先知法住」也許類似於「解脫知見」?

以下是小的這麼猜想的理由,還請學長們不吝指正,謝謝!

阿羅漢已證得五分法身:(1)戒、(2)定、(3)慧、(4)解脫、(5)解脫知見。
由於其中「解脫」和「解脫知見」是兩件事,所以過去小的一直想不通:
難道有人明明「解脫」了,自己卻不知不見的嗎?

後來聯想到《雜阿含經》卷 33 第 936 經提過,從凡夫到阿羅漢中間的
 7 個階段性成就,第 3 個還真的就是「八解脫具足身作證,有漏斷不見」。
依經文表解如下:

=================================================================
 階段│               階段性成就              │     名稱       │    
-----------------------------------------------------------------
  1  │    八解脫具足身作證,有漏斷知。       │阿羅漢俱解脫    │
  2  │不得八解脫具足身作證,有漏斷知見。     │慧解脫          │
* 3 *│ ***八解脫具足身作證,有漏斷不見**     │    **身證**    │
  4  │不得八解脫具足身作證,於正法律如實知見 │見到            │
  5  │於正法律如實知見,不得〈見到〉。       │信解脫          │
  6  │五根五力增上智慧,不墮惡趣。           │隨法行(向須陀洹)│  
  7  │五根五力少慧。不墮惡趣。               │隨信行(向須陀洹)│ 
=================================================================

所以,不知道能不能這樣理解:
八解脫具足身作證 =「解脫身」。有漏斷知見 =「解脫知見身」。這樣?

也就是說:
有「解脫身」,有「解脫知見身」 ==> 阿羅漢俱解脫。
無「解脫身」,有「解脫知見身」 ==> 慧解脫。
有「解脫身」,無「解脫知見身」 ==> 身證。

因此小的猜想,有沒有可能,在成為心、慧俱解脫的阿羅漢之前,「解
脫知見」也能先俱備起來放?

若「解脫知見」就是先知法住,也就是蔡大說的「先知道解脫的 Know-how」,
類似於「慧解脫」,那麼經上常見「正智心善解脫,得阿羅漢」,也許
就是在說「慧解脫、心解脫俱解脫了,才是圓滿的阿羅漢」這樣?

( 糟糕,我會不會想太複雜了啊... >"< )


> 所以:
> >    A. 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 >    B. 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 這二句在我看來是一樣的,“自己証得”或是“已証得”都必須是
> 修行者自己的覺知。


melon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葉。
         昨天掃,今天掃,明天掃,香烤地瓜。
=================================================
2009年 7月22日 11:07:12 星期三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解脫知見
#5
如鵝離池隨風而去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剛)》之銘言:
> > 解脫知見: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 這句話有二種斷句:
> A. 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 B. 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 南傳對映經文及莊春江詞典是 A,也就是說知道自己解脫了,
> 這「知道」是一種知見、智慧。如果是 A,那麼似乎有「解脫」
> 一定就會有「解脫知見」? 又何必分開?
> 如果是 B,那麼「慧」跟「解脫知見」又有何差別?
> Have a nice day!

我們對於「解脫」,無論怎樣分辨揣摩,總非真實,而且隱含疑惑。

證得解脫的聖者,對於解脫的境界親切無疑、了了分明,這就稱為「解脫知見」。

因此,「解脫知見」是在「解脫」的基礎上,所發起的自知自覺、親切無疑的覺知。
2009年 8月19日 21:36:20 星期三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