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1
悟空
我從小就喜歡吃菜.不喜歡魚肉.也從小就經常跟廟宇接觸及幫忙.
要目前為止依然不變.熱宗其中.並從中看破許多事務及竅門.
但畢竟我非專心研究佛裡.心中疑惑很多.
也因為接觸太多廟宇的關係.讓我對很多的禪師及乩童很難信服.
今天有幸看到貴網站.不知能否從各位大師之中略學一二.

1.台灣人見佛就拜.而且個個皆聲稱自己信奉佛教.
諸不知其實他們拜的神.幾乎絕大多數皆然全屬於道教範圍.
在此情況下.是否佛教團體等於承認佛教=道教.

2.坊間也常聽過.
有很多宣稱他們拜的才是真正的"正佛教"或諸如此類不同名稱的團體或個人.
但是.根據觀察.這些團體或個人所拜或所承認的神明皆不同.
不知諸位大德是否聽說過或愈過.於是敝人非常疑惑.何謂"正佛教".
請教佛教與這些所謂的"正佛教"又該如何區分.又非得這樣區分不可嗎.
其實據我所了解"佛道儒"所宣揚的教義雖不同.但本意卻非常類似且幾乎相同.
無非就是宣揚"孝道"以及"天道".但又為何要各持己見.堅持分道揚鑣各自為政呢.

3.上述提到孝道.我想不管"佛道儒".皆奉為最高宗旨.極力提倡.
但.如果父母寧虐子女.或機唪子女導致精神受盡折磨.甚至將子女推入火坑.
此時.若子女反抗不從.是否能將視之為不孝呢.
若是如此.所謂的"百善孝為先".豈不是讓人感到極大的諷刺呢.
若然此舉不能算是不孝.那"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更是讓我質疑他的權威.

4.佛家常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那不等於"好色之徒才是真正悟得空之道裡者也嗎".這實在是難解.
當然我對於好色是完全沒興趣的.也知道這句話是勸人別好色.
但就字義上來說.實在是與真正的含意矛盾之大.難以釋懷.望大德賜教.

5.四大皆空.人人知之.
但其中能真正知其意的又有幾人.能真正實行體會的又有幾人.
我一生皆在追求"空"."無"之道理.有時頓有所悟.但有時又百思不解.
例如.有次我幫一位朋友解釋空無之道理.
但是他拿出一個玻璃杯.裡面倒滿香味四溢的酒.
他回問我.我看的道玻璃杯.聞的到酒香.你如何將它變成"無".
霎時.我不知該如何回答.直至今日我依然無法悟透.望大德賜教.

6.藥師如來佛祖.早已聞名.但為何每次看到他.都是陪客.
以他之慈悲大德.敝人早已仰慕許久.
有人知道.有專供奉藥師如來菩薩為主神的寺廟嗎.
而且很想知道他的得道過程及威靈顯赫之神跡.
可否望知道的大德.能不厭其勞的詳解疑惑嗎

7.坊間神棍之多.半之半解之禪師亦不少.
且真正能解疑惑之高僧或深隱山野或高攀不得.
請問諸位大德.能否推薦願傾聽解惑之高僧嗎.

時已夜深.還有諸多疑問.他日再提出.
讒言之多.望諸位大德見諒

悟空拜謝.
2005年 9月29日 4:19:16 星期四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2
rubee
※ 引述《sungoooo (悟空)》之銘言:
> 我從小就喜歡吃菜.不喜歡魚肉.也從小就經常跟廟宇接觸及幫忙.
> 要目前為止依然不變.熱宗其中.並從中看破許多事務及竅門.
> 但畢竟我非專心研究佛裡.心中疑惑很多.
> 也因為接觸太多廟宇的關係.讓我對很多的禪師及乩童很難信服.
> 今天有幸看到貴網站.不知能否從各位大師之中略學一二.
> 1.台灣人見佛就拜.而且個個皆聲稱自己信奉佛教.
> 諸不知其實他們拜的神.幾乎絕大多數皆然全屬於道教範圍.
> 在此情況下.是否佛教團體等於承認佛教=道教.
> 2.坊間也常聽過.
> 有很多宣稱他們拜的才是真正的"正佛教"或諸如此類不同名稱的團體
或個人.
> 但是.根據觀察.這些團體或個人所拜或所承認的神明皆不同.
> 不知諸位大德是否聽說過或愈過.於是敝人非常疑惑.何謂"正佛教".
> 請教佛教與這些所謂的"正佛教"又該如何區分.又非得這樣區分不可嗎.
> 其實據我所了解"佛道儒"所宣揚的教義雖不同.但本意卻非常類似且幾
乎相同.
> 無非就是宣揚"孝道"以及"天道".但又為何要各持己見.堅持分道揚鑣各
自為政呢.
> 3.上述提到孝道.我想不管"佛道儒".皆奉為最高宗旨.極力提倡.
> 但.如果父母寧虐子女.或機唪子女導致精神受盡折磨.甚至將子女推入
火坑.
> 此時.若子女反抗不從.是否能將視之為不孝呢.
> 若是如此.所謂的"百善孝為先".豈不是讓人感到極大的諷刺呢.
> 若然此舉不能算是不孝.那"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更是讓我質疑他的權威.
> 4.佛家常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那不等於"好色之徒才是真正悟得空之道裡者也嗎".這實在是難解.
> 當然我對於好色是完全沒興趣的.也知道這句話是勸人別好色.
> 但就字義上來說.實在是與真正的含意矛盾之大.難以釋懷.望大德賜教.
> 5.四大皆空.人人知之.
> 但其中能真正知其意的又有幾人.能真正實行體會的又有幾人.
> 我一生皆在追求"空"."無"之道理.有時頓有所悟.但有時又百思不解.
> 例如.有次我幫一位朋友解釋空無之道理.
> 但是他拿出一個玻璃杯.裡面倒滿香味四溢的酒.
> 他回問我.我看的道玻璃杯.聞的到酒香.你如何將它變成"無".
> 霎時.我不知該如何回答.直至今日我依然無法悟透.望大德賜教.
> 6.藥師如來佛祖.早已聞名.但為何每次看到他.都是陪客.
> 以他之慈悲大德.敝人早已仰慕許久.
> 有人知道.有專供奉藥師如來菩薩為主神的寺廟嗎.
> 而且很想知道他的得道過程及威靈顯赫之神跡.
> 可否望知道的大德.能不厭其勞的詳解疑惑嗎
> 7.坊間神棍之多.半之半解之禪師亦不少.
> 且真正能解疑惑之高僧或深隱山野或高攀不得.
> 請問諸位大德.能否推薦願傾聽解惑之高僧嗎.
> 時已夜深.還有諸多疑問.他日再提出.
> 讒言之多.望諸位大德見諒
> 悟空拜謝.
Read this book on line.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
2005年 9月29日 8:24:51 星期四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3
dc0303
請教佛教.....該如何區分?

-1-體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中道緣起論!非唯心論或唯物論或緣起性空論!

-2-相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無常苦無我(佛教的度量衡)!以此辨別之!

-3-用
佛教就是四聖諦,八正道!

離此就是相似法或前方便!往正法靠就能實獲法益!
2005年 9月29日 8:58:45 星期四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4
nike
※ 引述《sungoooo (悟空)》之銘言:
> 我從小就喜歡吃菜.不喜歡魚肉.也從小就經常跟廟宇接觸及幫忙.
> 要目前為止依然不變.熱宗其中.並從中看破許多事務及竅門.
> 但畢竟我非專心研究佛裡.心中疑惑很多.
> 也因為接觸太多廟宇的關係.讓我對很多的禪師及乩童很難信服.
> 今天有幸看到貴網站.不知能否從各位大師之中略學一二.
> 1.台灣人見佛就拜.而且個個皆聲稱自己信奉佛教.
> 諸不知其實他們拜的神.幾乎絕大多數皆然全屬於道教範圍.
> 在此情況下.是否佛教團體等於承認佛教=道教.
佛教講的是依循"聖人"的足跡而行
原本的佛教是要讓大家"清醒","如實"的過生活
將障蔽智慧的東西撥開,讓智慧彰顯

道教之中也有人是符合聖人要求的
檢驗標準就是四聖諦,八正道
不過比較少人能接觸到正信的道教就是了

所謂的"拜",其實要看自己的初發志向是否正確
如果正確(指普渡煩惱,濟世救人)
那麼一切願意圓滿你的眾生
都可以稱之為"護法"

原本佛教並沒有那麼多守護神
很多密宗的神祈都是原本的外道
後來被降服而成為護法


> 4.佛家常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那不等於"好色之徒才是真正悟得空之道裡者也嗎".這實在是難解.
> 當然我對於好色是完全沒興趣的.也知道這句話是勸人別好色.
> 但就字義上來說.實在是與真正的含意矛盾之大.難以釋懷.望大德賜教.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指的是你接觸到的外在環境是空性的
這是實像的描述,與"好色"沒有關係

佛家講說在感官接觸外在環境的時候
其實是"根(眼耳鼻舌身),塵(環境),識(認識)"三事因緣和合
由於"無明(目盲)緣識".......階段性的推演(詳見緣起法)
導致做出錯誤的行為與判斷
唯有"明"也就是"如實知",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對症下藥


> 5.四大皆空.人人知之.
> 但其中能真正知其意的又有幾人.能真正實行體會的又有幾人.
> 我一生皆在追求"空"."無"之道理.有時頓有所悟.但有時又百思不解.
> 例如.有次我幫一位朋友解釋空無之道理.
> 但是他拿出一個玻璃杯.裡面倒滿香味四溢的酒.
> 他回問我.我看的道玻璃杯.聞的到酒香.你如何將它變成"無".
> 霎時.我不知該如何回答.直至今日我依然無法悟透.望大德賜教.
事實上,"空,無"指的是"世事無常"的觀察性指標而已
本來存在的事物,硬要裝做不存在,這就是無明

酒的香味終有一天會蒸發完畢
酒也會變質
這就是從有變無的道理

你將他喝完
他就不存在了
這也是從有變無的道理

當能夠看清楚事物的本質就是"變遷"
心理能夠從事物中隨時保持正確的觀照
做正確的應對就是空中妙有了
2005年 9月29日 9:58:49 星期四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5
火之舞
※ 引述《sungoooo (悟空)》之銘言:
> 且真正能解疑惑之高僧或深隱山野或高攀不得.
> 請問諸位大德.能否推薦願傾聽解惑之高僧嗎.
> 時已夜深.還有諸多疑問.他日再提出.
> 讒言之多.望諸位大德見諒
您的問題,其實還不需要解惑的高僧,精華區有許多可
參考的資料:[我是初學者,該如何入門]
有一堆參考文章和參考書。坦白說,現在標籤貼上高人、
高僧、甚至佛陀的都有。想要找名義上的高僧或高人太多
太多了。如果您不具備撿擇的能力,到最後大概就是跟一
般人一樣吧,通常都是找光怪陸離的。

所以,具備基本的佛法素養,挺重要的!這樣子,以後你
碰到真的碰到大師也才知道。所以,先參考一下精華區吧
^_^

--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Thu Sep 29 11:05:34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6
puck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請教佛教.....該如何區分?
> -1-體
>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中道緣起論!非唯心論或唯物論或緣起性空論!

    中道緣起論跟緣起性空論中間的差別是什麼呢
    從緣起不是可以看到自性空嗎?

    疑惑中...
Thu Sep 29 11:38:35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7
dc0303
※ 引述《IAmPuck (puck)》之銘言:
> > 請教佛教.....該如何區分?
> > -1-體
> >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中道緣起論!非唯心論或唯物論或緣起性空論!
>     中道緣起論跟緣起性空論中間的差別是什麼呢
>     從緣起不是可以看到自性空嗎?
>     疑惑中...

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性空嗎?

性空是斷見,因為它還有想要(隱藏)不生不滅的思想!
2005年 9月29日 12:53:39 星期四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8
dc0303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     中道緣起論跟緣起性空論中間的差別是什麼呢
> >     從緣起不是可以看到自性空嗎?
> >     疑惑中...
> 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性空嗎?
> 性空是斷見,因為它還有想要(隱藏)不生不滅的思想!


實際上台灣的佛教徒已發現(慢慢覺醒):

玄奘法師為了解疑西去求答!結果有如預期得到答案嗎?

龍樹(Nagarjuna 150-250 佛滅後約後七百年)早玄奘( 602-664 佛滅後約後一千
多年)三百年,說他是中國八宗共主的人,擺明與釋迦牟尼佛打對台!

龍樹的緣起性空與八不中道未離常斷二見(巧妙地隱藏常斷二見),使學習它的人.無
人證果!(如有的話,請告訴我)

好在台灣的佛教徒開始學習雜阿含(即相應部尼柯耶)!如此台灣的佛教徒必也會有
證果的人出現!
2005年 9月29日 15:34:28 星期四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9
lucien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實際上台灣的佛教徒已發現(慢慢覺醒):
> 玄奘法師為了解疑西去求答!結果有如預期得到答案嗎?

  當然有    他學得唯識正義


> 龍樹(Nagarjuna 150-250 佛滅後約後七百年)早玄奘( 602-664 佛滅後約後一千
> 多年)三百年,說他是中國八宗共主的人,擺明與釋迦牟尼佛打對台!
> 龍樹的緣起性空與八不中道未離常斷二見(巧妙地隱藏常斷二見),使學習它的人.無
> 人證果!(如有的話,請告訴我)

  你這個問題就跟有沒有外星人是一樣的
  你說有   我說沒有   兩人吵得面紅耳赤
  最後請問有沒有外星人?


> 好在台灣的佛教徒開始學習雜阿含(即相應部尼柯耶)!如此台灣的佛教徒必也會有
> 證果的人出現!

  在那裡   那一縣市    什麼路    幾號    幾樓
Thu Sep 29 18:27:11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10
dc0303
唯識正義是相似法還是正法?

有第七識嗎?

有無為法嗎?
2005年 9月29日 19:43:04 星期四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11
shen
※ 引述《sungoooo (悟空)》之銘言:
> 我從小就喜歡吃菜.不喜歡魚肉.也從小就經常跟廟宇接觸及幫忙.
> 要目前為止依然不變.熱宗其中.並從中看破許多事務及竅門.
> 但畢竟我非專心研究佛裡.心中疑惑很多.
> 也因為接觸太多廟宇的關係.讓我對很多的禪師及乩童很難信服.
> 今天有幸看到貴網站.不知能否從各位大師之中略學一二.
> 1.台灣人見佛就拜.而且個個皆聲稱自己信奉佛教.
> 諸不知其實他們拜的神.幾乎絕大多數皆然全屬於道教範圍.
> 在此情況下.是否佛教團體等於承認佛教=道教.
> 2.坊間也常聽過.
> 有很多宣稱他們拜的才是真正的"正佛教"或諸如此類不同名稱的團體或個人.
> 但是.根據觀察.這些團體或個人所拜或所承認的神明皆不同.
> 不知諸位大德是否聽說過或愈過.於是敝人非常疑惑.何謂"正佛教".
> 請教佛教與這些所謂的"正佛教"又該如何區分.又非得這樣區分不可嗎.
> 其實據我所了解"佛道儒"所宣揚的教義雖不同.但本意卻非常類似且幾乎相同.
> 無非就是宣揚"孝道"以及"天道".但又為何要各持己見.堅持分道揚鑣各自為政呢.
> 3.上述提到孝道.我想不管"佛道儒".皆奉為最高宗旨.極力提倡.
> 但.如果父母寧虐子女.或機唪子女導致精神受盡折磨.甚至將子女推入火坑.
> 此時.若子女反抗不從.是否能將視之為不孝呢.
> 若是如此.所謂的"百善孝為先".豈不是讓人感到極大的諷刺呢.
> 若然此舉不能算是不孝.那"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更是讓我質疑他的權威.
> 4.佛家常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那不等於"好色之徒才是真正悟得空之道裡者也嗎".這實在是難解.
> 當然我對於好色是完全沒興趣的.也知道這句話是勸人別好色.
> 但就字義上來說.實在是與真正的含意矛盾之大.難以釋懷.望大德賜教.
> 5.四大皆空.人人知之.
> 但其中能真正知其意的又有幾人.能真正實行體會的又有幾人.
> 我一生皆在追求"空"."無"之道理.有時頓有所悟.但有時又百思不解.
> 例如.有次我幫一位朋友解釋空無之道理.
> 但是他拿出一個玻璃杯.裡面倒滿香味四溢的酒.
> 他回問我.我看的道玻璃杯.聞的到酒香.你如何將它變成"無".
> 霎時.我不知該如何回答.直至今日我依然無法悟透.望大德賜教.
> 6.藥師如來佛祖.早已聞名.但為何每次看到他.都是陪客.
> 以他之慈悲大德.敝人早已仰慕許久.
> 有人知道.有專供奉藥師如來菩薩為主神的寺廟嗎.
> 而且很想知道他的得道過程及威靈顯赫之神跡.
> 可否望知道的大德.能不厭其勞的詳解疑惑嗎
> 7.坊間神棍之多.半之半解之禪師亦不少.
> 且真正能解疑惑之高僧或深隱山野或高攀不得.
> 請問諸位大德.能否推薦願傾聽解惑之高僧嗎.
> 時已夜深.還有諸多疑問.他日再提出.
> 讒言之多.望諸位大德見諒
> 悟空拜謝.

    首先,要先了解一點,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既然不是宗教,自然不能與道教
混為一談,既然不是宗教,那麼那麼多佛菩薩像是怎麼一回事呢?這要知道,佛門
這些造像都是表法的,也就是教學,例如佛門一近來見到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
表歡喜心,這說明了歡喜心是入佛門的條件,又如觀世音菩薩表慈悲,地藏菩薩表
孝順等等,這就說明了這些造像其實是高度的智慧,是了不起的藝術。

    第二,對於佛教必須要有正信,那才可稱為佛教,何謂正信呢?也就是對於佛
法要有正確的了解以及實踐才行,要了解佛教,可以先看此篇文章,相信可以令您
對於佛教有更深的了解http://book.bfnn.org/books/0078.htm。至於紛爭的問題,
我們可以不必理會,這是後人不解教義所致。舉例而言,蕅益大師曾為四書作註
解,憨山大師亦曾為老子做註解,如果儒道有問題的話,那麼兩位大德何須為這兩
部經作註解呢?相信你能明白。

    第三,這個問題是因為對於經藏未能深入所致,在四書上有記載,有次曾子因
犯錯被其父親毆打,後來被打至昏迷,此事被孔子知道以後,反怪曾子之不是,說
如果你被你父親打死了,那不是害你父親背上殺人的罪名嗎!這就說明了,百善孝
為先,但惡事不可為。對父母孝是應當的,但不可以令父母因此成為罪人,所以要
多注意。

    第四,這個色不是指好色,佛門所謂的色是指色法,也就是物質,跟好色無
關,所以不要搞錯了。

    第五,關於這個問題,暫不作答,愈想空愈非空。

    第六,藥師如來並沒有主客陪客的問題,在於法門不同,接引不同的眾生罷
了,弘一大師有講解,可以看看。

    第七,末學推薦淨空法師,這是連結http://www.amtb.org.tw/,有機會可以多
逛逛。

    南無阿彌陀佛。
2005年 9月29日 23:00:34 星期四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12
puck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 引述《IAmPuck (puck)》之銘言:
> > > 請教佛教.....該如何區分?
> > > -1-體
> > >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中道緣起論!非唯心論或唯物論或緣起性空論!
> >     中道緣起論跟緣起性空論中間的差別是什麼呢
> >     從緣起不是可以看到自性空嗎?
> >     疑惑中...
> 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性空嗎?
> 性空是斷見,因為它還有想要(隱藏)不生不滅的思想!

    那在雜阿含的第335經(第一義空法經)中裡面講的第一義空是“除俗數法”的
    而俗數法就是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
    這要怎麼看呢?
    我沒有要辯論的意思,單純只是覺得疑惑...謝謝
Thu Sep 29 23:55:06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13
fool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實際上台灣的佛教徒已發現(慢慢覺醒):
> 玄奘法師為了解疑西去求答!結果有如預期得到答案嗎?
> 龍樹(Nagarjuna 150-250 佛滅後約後七百年)早玄奘( 602-664 佛滅後約後一千
> 多年)三百年,說他是中國八宗共主的人,擺明與釋迦牟尼佛打對台!
> 龍樹的緣起性空與八不中道未離常斷二見(巧妙地隱藏常斷二見),使學習它的人.無
> 人證果!(如有的話,請告訴我)

dc0303 仁者:

您先批唯識,後斥中觀。
想必您對此二學已有深入研習過。否則,何出此言?

不知您以何論述來說明龍樹中觀未離常斷二見?
又如何巧妙地來隱藏常斷二見?

八宗非龍樹菩薩所創,亦非佛陀所建。尊龍樹菩薩為「八宗共祖」
(非「八宗共主」),乃因各宗學說源於龍樹思想者頗多。不知
您所謂「龍樹擺明與釋迦牟尼佛打對台」之說,意欲為何?

> 好在台灣的佛教徒開始學習雜阿含(即相應部尼柯耶)!如此台灣
> 的佛教徒必也會有證果的人出現!

若依您的結果論...
依您所言,學習雜阿含證果的人尚未出現。
既未出現,何以您如此肯定將來必會有證果的人出現 ?

在下的意思是,除非您是不認同北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的人。
否則,同樣是佛陀的教法,何以只有學習雜阿含的人
才能證果,而學習唯識或中觀的人卻無法證果 ?
這是眾生根器的問題抑或您個人的看法?
2005年 9月30日 0:30:38 星期五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14
火之舞
請以經典為依據,列出經文以為佐證。勿做泛泛之談,
以免有信口開河之嫌。

本版的討論以經典為依歸,某位大師的個人見解,本來
就不在討論的核心內。但如果你暗示的是所有的大乘經
典皆非佛說,那這就是個老問題了,請先參考精華區:
[法義討論]>>[大小乘議題]。這個問題已經吵了兩千年
了,參與論戰的很多都是學富五車且用功修行的人,尚
且弄不出一個結論。我們就別淌渾水了。照慣例,欲討
論此議題者,請先研究精華區的相關文章。必須以先前
的討論為基礎,且以經典為依據。

沒有依據的言論將被刪除,不再個別通知!

PS:順帶一提,你尊阿含而貶龍樹菩薩,不知道你有沒
看過研究阿含的某些學者(ex, 楊郁文老師),把龍樹菩
薩的中論中的某些內容和阿含經做比對,並得出中論其
實可以說是阿含經的通論的結論?他們的研究可說相對
上是比較嚴謹的,把一條論述,和一段經文擺在一起對
照!有興趣可以參考『阿含要略』(楊郁文 著)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 >     中道緣起論跟緣起性空論中間的差別是什麼呢
> > >     從緣起不是可以看到自性空嗎?
> > >     疑惑中...
> > 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性空嗎?
> > 性空是斷見,因為它還有想要(隱藏)不生不滅的思想!
> 實際上台灣的佛教徒已發現(慢慢覺醒):
> 玄奘法師為了解疑西去求答!結果有如預期得到答案嗎?
> 龍樹(Nagarjuna 150-250 佛滅後約後七百年)早玄奘( 602-664 佛滅後約後一千
> 多年)三百年,說他是中國八宗共主的人,擺明與釋迦牟尼佛打對台!
> 龍樹的緣起性空與八不中道未離常斷二見(巧妙地隱藏常斷二見),使學習它的人.無
> 人證果!(如有的話,請告訴我)
> 好在台灣的佛教徒開始學習雜阿含(即相應部尼柯耶)!如此台灣的佛教徒必也會有
> 證果的人出現!

--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Fri Sep 30 06:00:40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15
lucien
玄奘法師歷經千辛萬苦到印度
努力學習    用梵文與印度人辯論、寫書
與唯識學派的大師學習    然後把正統唯識傳回中國
如此功勳彪炳   當然完成了他的偉大使命

至於唯識學派是究竟說還是方便說    那是另一回事

專門讀尼柯耶的南傳佛教    無為法就是涅槃
南傳佛教不但只說八識    還說了一百二十一識
請看「阿毗達磨概要精解」
或靜坐板精華區的「清淨道論導讀」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唯識正義是相似法還是正法?
> 有第七識嗎?
> 有無為法嗎?
Fri Sep 30 08:58:11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16
dc0303
※ 引述《IAmPuck (puck)》之銘言:
> > 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性空嗎?
> > 性空是斷見,因為它還有想要(隱藏)不生不滅的思想!
>     那在雜阿含的第335經(第一義空法經)中裡面講的第一義空是“除俗數
法”的
>     而俗數法就是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
>     這要怎麼看呢?
>     我沒有要辯論的意思,單純只是覺得疑惑...謝謝

台大的網頁也有人問第335經!但還是沒有解決疑問!

http://www3.usenetarchive.org/File.asp?service=51008

我也查不到巴利原文!研究之後發現:(證據如找得到時容後補)

-1-
第一義空法經或第一義空經可能是第一義經之誤!空是筆誤加上的!
-2-
出現二次的除俗數法"除"字是"如"字誤植!

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
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如(除)俗數法。耳.鼻.
舌.身.意亦如是說。如(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
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

俗數法者:俗=有情眾生,數=數數=一次又一次,法=世間法=輪迴的生命

你有何高見?
2005年 9月30日 15:33:13 星期五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17
火之舞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 引述《IAmPuck (puck)》之銘言:
> > > 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性空嗎?
> > > 性空是斷見,因為它還有想要(隱藏)不生不滅的思想!
> >     那在雜阿含的第335經(第一義空法經)中裡面講的第一義空是
> >   “除俗數法”的而俗數法就是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 >     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

不知道為啥要隱藏不生不滅的思想。這個思想又有啥問題了?
如果覺得 雜阿含 335經有點問題,那看看雜阿含 293 經好了:

>>>>>>>>>>>>>>>>>>>>>>>>>>>>>>>>>>>>>>>>>>>>>>>>>>>>>>>>>>>>
爾時。世尊告異比丘。我已度疑。離於猶豫。拔邪見刺。不復退轉。
心無所著故。何處有我為彼比丘說法。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
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謂緣無明行。緣
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
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
苦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
注意,上文提到"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

你排斥的無為法,和不生不滅,下一段都有:
<<<<<<<<<<<<<<<<<<<<<<<<<<<<<<<<<<<<<<<<<<<<<<<<<<<<<<<<<<<<
如是說法。而彼比丘猶有疑惑猶豫。先不得得想.不獲獲想.不證
證想。今聞法已。心生憂苦.悔恨.矇沒.障礙。所以者何。此甚
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
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
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
。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滅於相續。相續滅滅。是
名苦邊。比丘。彼何所滅。謂有餘苦。彼若滅止.清涼.息沒。所
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


> 台大的網頁也有人問第335經!但還是沒有解決疑問!
> http://www3.usenetarchive.org/File.asp?service=51008
> 我也查不到巴利原文!研究之後發現:(證據如找得到時容後補)
> -1-
> 第一義空法經或第一義空經可能是第一義經之誤!空是筆誤加上的!
> -2-
> 出現二次的除俗數法"除"字是"如"字誤植!
一般來說,即使巴利文經典的對應經典,有不同的內容,也只是列出
以供參考。巴利文尼科耶和北傳阿含經,是屬於不同部派傳承的經典
。而非阿含是由尼科耶翻譯而來。尼科耶不是阿含的原本,只能互相
參考,並非內容有不同就是尼科耶對。
另外,經典要刪字或改字,一般都需要很嚴謹的論證。我很好奇你所謂
的"研究後發現"是誰的研究,怎麼研究?就我所知,最常見的情形是
不同版本的藏經之間互相比對。增一字、減一字或是改一字,都是需
要斟酌的。

沒有證據,論證就很薄弱。

如果你試圖,把所有阿含經中的空都去除,建議先查一下 cbeta,
大概有幾百篇經文要改。另外,尼科耶中也有空這個名相,舉佛使
比丘的『一問一智慧』中的一篇為例子(不好意思,我手邊沒有尼
科耶,所以只能這樣):

佛陀說:「詩人、學者所作的詩偈或論文,縱使辭藻華麗、音韻
和諧,若與『空』不相應,就不符合如來所說的法。」(泰本巴
利藏第22冊,132頁)。請記住其中重要的字句:與「空」不
相應,這就是指後期弟子革新的說法,不是如來的說法,它是劣
等的。

如來的說法必定與「空」相應,若是後期佛弟子革新的說法與
「空」不相應,即不屬於佛陀的教義。如果我們期望找到佛陀
所教示最原始、無上的法,除透過「空相應法」或「空」之外
,就沒有其他的方法了。

--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Sat Oct 1 16:52:09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18
dc0303
謝火之舞大德教:

請教你認為「空」的定義為何?

龍樹說: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實際上:
因緣所生法,佛說即非無,五蘊聚是苦,無常亦無我。
權力難捨苦,義務須盡苦,十結若斷盡,就不受後苦。

因緣所生法就是純大苦聚集!怎是空呢?不必逃避也無處躲!
所作業不亡(無正念正智而引發煩惱鏈),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
龍樹說:
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

實際上:
若無少分別,為何要修行,世間輪迴苦,何能不分別。
----------------------------------------------------

佛使比丘認為,佛教主張一切事物皆因緣和合,所以佛法不認為有獨立自存的「自
我」(atman)。
 
佛教主張一切事物皆因緣和合生,但是莫忘記佛陀說:一切事物皆因緣和合生都是
剎那生,剎那滅,剎那變異。

剎那生滅變異與眾緣和合生並不違背,可同時並存。
 
前一剎那的五蘊我已異於下一剎那的五蘊我。異的部份端視五蘊我的受想行蘊造作
的方向移(異)動。沒有相同的五蘊我,可從這一剎那到下一剎那不變。
 
無我者,並非沒有純大苦聚的五蘊我,只是無法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如保持正念
正智不引發煩惱鏈,使純大苦聚滅,我們只有這樣做!

http://groups.msn.com/mindfulsati/page5.msnw?
action=get_message&mview=0&ID_Message=658&LastModified=46755415000681841
47
2005年10月 1日 19:58:23 星期六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19
lucien
尋求一切法之自性不可得就是空
我之自性不可得是「無我」    無我就是空
一切法無自性    故一切法空

如同吉他聲音無自性   吉他聲音當下、當體即空
吉他聲音只是緣起法    撥動琴弦
空氣在音箱賑動    賑動的空氣傳出音箱再打擊耳膜
聽神精傳到大腦     這才是吉他聲音
故尋求吉他聲音之自性了不可得    當體即空

世間是緣起    為什麼    因為一切法空
以一切法空    故世間是緣起

佛使比丘的《一問一智慧》
第22~第24個問題都提到空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謝火之舞大德教:
> 請教你認為「空」的定義為何?
> 龍樹說:
>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 實際上:
> 因緣所生法,佛說即非無,五蘊聚是苦,無常亦無我。
> 權力難捨苦,義務須盡苦,十結若斷盡,就不受後苦。
> 因緣所生法就是純大苦聚集!怎是空呢?不必逃避也無處躲!
> 所作業不亡(無正念正智而引發煩惱鏈),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 ----------------------------------------------------
> 龍樹說:
> 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 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
> 實際上:
> 若無少分別,為何要修行,世間輪迴苦,何能不分別。
> ----------------------------------------------------
> 佛使比丘認為,佛教主張一切事物皆因緣和合,所以佛法不認為有獨立自存的「自
> 我」(atman)。
> 佛教主張一切事物皆因緣和合生,但是莫忘記佛陀說:一切事物皆因緣和合生都是
> 剎那生,剎那滅,剎那變異。
> 剎那生滅變異與眾緣和合生並不違背,可同時並存。
> 前一剎那的五蘊我已異於下一剎那的五蘊我。異的部份端視五蘊我的受想行蘊造作
> 的方向移(異)動。沒有相同的五蘊我,可從這一剎那到下一剎那不變。
> 無我者,並非沒有純大苦聚的五蘊我,只是無法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如保持正念
> 正智不引發煩惱鏈,使純大苦聚滅,我們只有這樣做!
> http://groups.msn.com/mindfulsati/page5.msnw?
> action=get_message&mview=0&ID_Message=658&LastModified=46755415000681841
> 47
Sun Oct 2 10:00:01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20
fool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謝火之舞大德教:
> 請教你認為「空」的定義為何?
> 龍樹說:
>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 實際上:
> 因緣所生法,佛說即非無,五蘊聚是苦,無常亦無我。
> 權力難捨苦,義務須盡苦,十結若斷盡,就不受後苦。
> 因緣所生法就是純大苦聚集!怎是空呢?不必逃避也無處躲!
> 所作業不亡(無正念正智而引發煩惱鏈),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 ----------------------------------------------------

(路過插花,請dc0303師兄 與 prajna版主別見怪。)

在下猜測可能是dc0303師兄誤解了

《中論》卷4:
┬┬┬┬┬┬┬┬┬┬┬┬┬┬┬┬┬┬┬┬┬┬┬┬┬┬┬┬┬┬
諸法有定性。則無因果等諸事。如偈說。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無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  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  無不是空者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何以故。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
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
以假名說。離有無二邊故名為中道。是法無性故不得言有。
亦無空故不得言無。若法有性相。則不待眾緣而有。若不待眾緣則無法。
是故無有不空法。汝上所說空法有過者。此過今還在汝。何以故。

若一切不空  則無有生滅
如是則無有  四聖諦之法

┴┴┴┴┴┴┴┴┴┴┴┴┴┴┴┴┴┴┴┴┴┴┴┴┴┴┴┴┴┴

您所引用的那首偈,是用來破斥「諸法有定性」之邪見。
偈中之「我說即是無」的「無」是「無自性」之意,非「斷滅空」
或「什麼都沒有」的意思。此偈下方的闡釋已很清楚,無在下
再置喙之必要。


> 龍樹說:
> 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 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
> 實際上:
> 若無少分別,為何要修行,世間輪迴苦,何能不分別。
> ----------------------------------------------------
<以下恕刪...>

在下猜測您是用既有成見,把「世間」與「涅槃」對立了起來,故有此問。
一旦落入相對待,雖言「涅槃」亦還屬「世間法」。

在下花了一點時間,嘗試找了幾處相關的解釋...

《中觀論疏》卷10:
┬┬┬┬┬┬┬┬┬┬┬┬┬┬┬┬┬┬┬┬┬┬┬┬┬┬┬┬┬┬
生死之實際及以涅槃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
華嚴云。生死非雜亂涅槃非寂靜。三者雖有內外大小不同同言有涅槃。
若爾便成有見。既成有見乃是生死。不名涅槃。
故有所得人若生死若涅槃。皆是生死。
今求此生死涅槃不可得乃名涅槃。
又言有生死則為生死所繫。執有涅槃為涅槃所繫。
涅槃名為解脫。既是繫縛。何名涅槃。今此品求生死涅槃不可得。
脫於二繫名為解脫。
┴┴┴┴┴┴┴┴┴┴┴┴┴┴┴┴┴┴┴┴┴┴┴┴┴┴┴┴┴┴

《大智度論》卷27:
┬┬┬┬┬┬┬┬┬┬┬┬┬┬┬┬┬┬┬┬┬┬┬┬┬┬┬┬┬┬
離世間亦不見出世間。離出世間亦不見世間。如是則不生二識。
所謂世間出世間。若捨世間不受出世間。是名出世間。
若菩薩能如是知。則能為眾生。分別世間出世間道。
有漏無漏一切諸道。亦如是入一相。是名道種慧。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般若品第二):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  邪見是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

在下以為,阿羅漢之所以梵行已立,不受後有,乃因行者已沒有
有個所謂的阿羅漢可證或有個涅槃可入。不受一切法亦無一法可得。
亦即「若捨世間不受出世間。是名出世間」。

若問為何要修行? 正如《六祖壇經》中所說的
「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而其中的「邪正盡打卻」不正是
《法句經》卷2:「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中的「自淨其意」嗎? 

以上乃在下淺見,謹供參考。若有謬誤,尚請見諒。

-
2005年10月 2日 13:02:33 星期日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21
dc0303
謝fool大德教

大德深得所謂大乘法義!
用以上法義你有否受用(減輕煩惱或煩惱仍在)?或只是學問?

涅槃的定義為果心,二剎那五蘊暫停活動(第一次),下一剎那之後斷了我見結!
是受用境界!(共有四次)

之後如是行者,如有初禪以上,每入禪那一次,稱現法涅槃!

不了涅槃與世間(煩惱或純大苦聚集)的分別,那佛法何用?
2005年10月 2日 15:19:57 星期日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22
lucien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謝fool大德教
> 大德深得所謂大乘法義!
> 用以上法義你有否受用(減輕煩惱或煩惱仍在)?或只是學問?
> 涅槃的定義為果心,二剎那五蘊暫停活動(第一次),下一剎那之後斷了我見結!
> 是受用境界!(共有四次)
> 之後如是行者,如有初禪以上,每入禪那一次,稱現法涅槃!

  是有入滅盡定就類似涅槃之樂的這種說法
  經典上記載佛與大阿羅漢可以入滅盡定(有些阿羅漢定力不深)
  三果也有能入滅盡定的    八地以上菩薩可以入滅盡定(幾地不確定)

  但是入初禪就是現法涅槃    從來沒聽過
  四禪八定為共世間勝德    若初禪就是現法涅槃
  這似乎是把標準降低了


> 不了涅槃與世間(煩惱或純大苦聚集)的分別,那佛法何用?
Sun Oct 2 17:26:42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23
fool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謝fool大德教
> 大德深得所謂大乘法義!
> 用以上法義你有否受用(減輕煩惱或煩惱仍在)?或只是學問?

dc0303師兄:

在下未曾得任何大乘法義,在下來此只是討論法義,僅此而已,
並無冒犯之意。在下亦承認自己是三毒具足之煩惱凡夫,一切
都只在學習中。只是認為見地決定了一個行者的證地,先具備
了一定程度的正知見才能知道如何修行。有偏差的知見是無法
有任何證地可言的。如此恐只流於盲修瞎練,玩弄識神而已。
就如同一艘船的舵有了偏差,永遠無法到達目的地(彼岸)。


> 涅槃的定義為果心,二剎那五蘊暫停活動(第一次),下一剎那之後
> 斷了我見結! 是受用境界!(共有四次)
> 之後如是行者,如有初禪以上,每入禪那一次,稱現法涅槃!
> 不了涅槃與世間(煩惱或純大苦聚集)的分別,那佛法何用?

在下試著瞭解您的說法。若沒有誤解的話,您所謂的「現法涅槃」
應該是指「定境」?

若是如此,在下亦認為「禪定」著實極為重要,在下也在學習止觀。
然而禪定只能伏煩惱,須加以禪定為基礎來修觀(慧),才能斷煩惱
而得解脫。若是您所謂的「現法涅槃」是指「定境」的話,在下仍以為
您的「現法涅槃」仍屬「世間法」,不名為解脫之「出世間法」。

若非如此,尚請dc0303師兄見諒與指正。

以上乃在下淺見,謹供參考。若有謬誤,尚請見諒。

-
2005年10月 2日 19:25:03 星期日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24
nike
插一下嘴,這個說法不知道對不對......

入定不起正確觀想會墮入外道
世尊教導我們修入禪定的方法是"正念相繫"
所以由此進入的禪定會趨向解脫

但是禪定的境界與神通力是與外道相通的
一個通往"四禪八定",一個通往"四禪天"
四禪天不能解脫
2005年10月 3日 18:19:41 星期一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25
puck
就我看來這335經並沒有跟緣起性空起衝突
我們可以看到裡面的句子為
“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
也就是指6根並不是實生實滅的,是無自性的(自性空)
就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它是自性空的,非實生實滅的
所以我們才能免除對它的執著
也才能達到滅苦的目的
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 引述《IAmPuck (puck)》之銘言:
> > > 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性空嗎?
> > > 性空是斷見,因為它還有想要(隱藏)不生不滅的思想!
> >     那在雜阿含的第335經(第一義空法經)中裡面講的第一義空是“除俗數
> 法”的
> >     而俗數法就是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
> >     這要怎麼看呢?
> >     我沒有要辯論的意思,單純只是覺得疑惑...謝謝
> 台大的網頁也有人問第335經!但還是沒有解決疑問!
> http://www3.usenetarchive.org/File.asp?service=51008
> 我也查不到巴利原文!研究之後發現:(證據如找得到時容後補)
> -1-
> 第一義空法經或第一義空經可能是第一義經之誤!空是筆誤加上的!
> -2-
> 出現二次的除俗數法"除"字是"如"字誤植!
> 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
> 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如(除)俗數法。耳.鼻.
> 舌.身.意亦如是說。如(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
> 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
> 俗數法者:俗=有情眾生,數=數數=一次又一次,法=世間法=輪迴的生命
> 你有何高見?
Mon Oct 3 22:20:04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26
火之舞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謝火之舞大德教:
> 請教你認為「空」的定義為何?
按照之前討論的脈絡,其實我的理解不重要,不論我對空的
理解適當與否都無法否定『空』這個教義在阿含藏和巴利文
尼科耶藏經中都出現的事實!同理,無為法也是,不生、不
住、不異、不滅也是,這些都是佛陀的教法。剩下的問題只
是佛陀怎麼談空,怎麼談無為法、怎麼談不生不滅。

您一直提出佛陀說緣起法的資料來反對佛陀說過空,這說明
了你認為『有空就無緣起,有緣起就無空』,你認為空和緣
起是衝突的。那是你個人的想法與邏輯。事實上,基本的空
義是用來形容緣起的,那是深觀緣起所生起的洞見。雜阿含
經一開始就一直強調要觀察五蘊的無常、苦、空、非我。同
時,經上也提到,緣起甚深、而無常更深難解。這說明了五
蘊、六入處、以及緣起法是比較基礎的教法,而無常、苦、
空、非我則是進一步的教法,而且都是以觀察五蘊為基礎的
。這部分可以參考雜阿含200經,經中羅侯羅尊者去跟佛陀
請教解脫法,佛陀觀察後發現羅侯羅解脫慧未熟,不能受增
上法所以要求他依序為人演說:五蘊法、六入法、尼陀那(
緣起法)還要他思維觀察這些法,後來他明白這些法都是順
趨涅盤,佛陀也覺得他智慧成熟,才教導他增上法,觀察無
常。

總之,回到第一義空經,經上提到:有業報而無作者。有業
報講的大概就是後面提到的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
滅。而無作者說的大概就是前面提到的,生時無來處、滅時
無去處,不實生滅。是故無作者、無受者。經上說,這就是
空義:緣起必須符合無作者,才是適當的。我也是這樣來理
解經上提到的"空相應緣起隨順法"。如此,緣起的觀察才能
契入無我也才能順趨涅盤。否則就變成相續不斷的苦集,無
有出日啦。"空相應隨順緣起法"是經上說的,這和龍樹菩薩
說的緣起性空是不是符合,你可以自己去研究。要批評其看
法最好還是有通盤的瞭解,不宜斷章取義。龍樹菩薩說的空
可不是表面的現象那麼簡單易見。認為空是表面現象,才會
和緣起衝突。龍樹認為空是假名,因為那是觀察緣起生滅而
生起的領悟。因為是一種領悟而不是一個實體的東西,所以
稱為假名。所以他說的空,是緣起的性質,他並不反對緣起
。可以參考萬金川所著:『中觀思想講錄』網址如下: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chu/madhyamaka/index.htm
這一部份,有興趣請自行研究。版上是以經典討論為主。

無為法也是,無為法是不生不滅的。如果沒有無為法,都是有
為法,那就不用談解脫了。如果連涅盤都是生滅的,那世尊就
要教導我們如何努力保持在涅盤的狀態啦  @@

以上淺見,僅供參考。其他的就恕不回應了,最近也是忙  ~_~
還是要重申,依經而論!上述的論點,有一部分是參考上一篇
回應中引的經文雜阿含 293經,還有雜阿含經一。
--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Tue Oct 4 09:00:15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27
dc0303
禪有二種
止禪修定!可以調服五蓋!四禪天是難解脫,福足慧不足故!
世尊教導我們修入禪定的方法是"正念相繫"
所以由此進入的禪定會趨向解脫,這是觀禪!
祝你"正念相繫" 


※ 引述《chessjim (nike)》之銘言:
> 插一下嘴,這個說法不知道對不對......
> 入定不起正確觀想會墮入外道
> 世尊教導我們修入禪定的方法是"正念相繫"
> 所以由此進入的禪定會趨向解脫
> 但是禪定的境界與神通力是與外道相通的
> 一個通往"四禪八定",一個通往"四禪天"
> 四禪天不能解脫
2005年10月 5日 12:25:40 星期三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28
hahajack
『古時的老百姓很少讀正史和子書,經學著作,就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
子亡,子不得不亡這句在舊戲里,說書人口中出現率極為頻繁的根本違仁而悖義的
邪說當做是孔孟思想,而且居然流傳至今。殊不知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那根本
不是孔孟儒學的本來面目。《孔子家語•六本》篇里記載著一個事例,大致是說︰
曾子犯了小過,斬斷了他父親曾皙以從吳國覓來的瓜種,曾皙一怒之下用鋤柄將曾
子打昏了。曾子甦醒後問父親︰剛才我犯了過錯,您老教訓我,沒累著您吧?之後
回房彈琴而歌,好讓父親听見,表示他挨打後沒有不適。孔子知道後批評說︰一點
小事,曾皙不該暴怒杖罰,而曾子不該委身以待杖罰,如果萬一為父打死,死的沒
有道理,人們就會指責曾皙的不義,這是大不孝!這段顯然是對所謂的父要子亡,
子不得不亡說法的不攻之擊。 

愚俗的邪說,固然可鄙,而最可惡的是硬把邪說之源歸結為孔孟的歪批。把孝當成
是子女對父母百依百順也是錯誤的理解,是對孔孟觀點的曲解。《孝經》中曾參問
孔子︰兒女都听從父母的指命,就是孝嗎?但听孔子道︰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
話?父母有敢于跟自己爭論的子女,他們就不會陷于不義,所以父母有不對的言
行,就應該與之爭論。听從父母的指命,又怎能就算是孝? 』
2005年10月 6日 10:07:00 星期四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諸多問題.請諸位大德賜教
#29
lucien
不論止禪與觀禪都需正念相繼
止與觀都是佛陀傳授的修行方法
二者都需正念相繼


※ 引述《dc0303 (dc0303)》之銘言:
> 禪有二種
> 止禪修定!可以調服五蓋!四禪天是難解脫,福足慧不足故!
> 世尊教導我們修入禪定的方法是"正念相繫"
> 所以由此進入的禪定會趨向解脫,這是觀禪!
> 祝你"正念相繫"
Thu Oct 6 18:28:33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