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能憶宿命因果本末?
#1
清明
請問,「能憶宿命因果本末」看起來是
志心歸敬及瞻禮讚歎地藏菩薩以後能得到的「好康」
可是如果一個人真的能知道宿世之事
導致現在生會有怎樣的遭遇
我實在很難想像他要怎麼活下去哩
這就好像考試以前就已經知道考試結果
人生公式都套好好了  這不是太無聊了嗎?
還是說,既然知道現在遭遇種種
是過去造業而成
所以要努力為下輩子造作良好的人生公式,
以便生生世世享福不盡?

因為最近遇到一些重大事故
前來「安慰」者莫不說是「業障」云云
勸我痛定思痛  要更精進自修
但有時心生煩惱  反而覺得自己痛上加痛
只好抱著地藏經叫救命~~
2005年 4月 1日 12:50:52 星期五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能憶宿命因果本末?
#2
深奧幽玄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ptt.cc )
※ 引述《chao.bbs@cbs.ntu.edu.tw (清明)》之銘言:
: 請問,「能憶宿命因果本末」看起來是
: 志心歸敬及瞻禮讚歎地藏菩薩以後能得到的「好康」
: 可是如果一個人真的能知道宿世之事
: 導致現在生會有怎樣的遭遇
: 我實在很難想像他要怎麼活下去哩
: 這就好像考試以前就已經知道考試結果
  ^^^^^^^^^^^^^^^^^^^^^^^^^^^^^^^^^^
  這個卻是錯誤的,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雖然沒錯,
  但是別忘了還要有「助緣」才能成果。(已結成果的才不用)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前世今生」的書中,
  預測未來的事,時間常有誤差(還是結果),因為結果需要助緣......

  而助緣,不一定是自己給的,
  有時他人的心念一動,也是助緣,
  總之,不要在自己的脖子上套「宿命論」的繩索,這做法隨波逐流並不合中道......

: 人生公式都套好好了  這不是太無聊了嗎?
: 還是說,既然知道現在遭遇種種
: 是過去造業而成
: 所以要努力為下輩子造作良好的人生公式,
: 以便生生世世享福不盡?
  ^^^^^^^^^^^^^^^^^^^^^^
  很高興你看到了重點,
  享福正是痛苦的起點......

  唯有切斷這輪迴的鎖鏈,才是真正的「享福」。
  雖然其實無福可享,但這就是最無上的福......

: 因為最近遇到一些重大事故
: 前來「安慰」者莫不說是「業障」云云
: 勸我痛定思痛  要更精進自修
: 但有時心生煩惱  反而覺得自己痛上加痛
: 只好抱著地藏經叫救命~~

  最後,安慰的人也是一番善意,
  若你看到他們的心意,想必能稍為好過一點。
Fri Apr 1 06:25:16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能憶宿命因果本末?
#3
fangfu
※ 引述《ammonc (ammon)》之銘言:
> 2. 說 "業障" 等等, 是真的不太負責任, 應更有建設性才對.
>    這就好像成績差, 結果還被勸好好唸書一樣.
>    凡事歸因於因果, 如果真的知道本末究竟也就罷了,
>    如果不明瞭因緣法界的話, 那這些話不遭人厭煩嗎

其實 業障跟負不負責任以及有建設性與否 不像一般所認知的那樣 以下是佛光大辭
典中業障的解釋

梵語 karmいvaraなa。指業即障。三障之一,四障之一。又作業累。謂眾生於身、
口、意所造作之惡業能蔽障正道,故稱業障。另據北本涅槃經卷十一、大毘婆沙論
卷一一五、俱舍論卷十七等,謂一切惡業中,以五無間業為業障,餘一切惡業非為
業障,無礙於聖道之修行。所謂五無間業,即:(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羅
漢,(四)破和合僧,(五)惡心出佛身血。八十華嚴經卷二世主妙嚴品(大一○•九
上):「若有眾生一見佛,必使淨除諸業障。」p5503 

因果是很平常的觀念 不必賦於太多的玄想 例如一分耕耘 就有一分收穫 考試有準
備 分數一定比沒有準備來的高 是自己作與不作的結果來比較 而不是跟別人比 說
別人輕輕鬆鬆 就考很好 自己很用功卻還是考不好 相反的 這也可以解釋人生因果
的好例子 例如 國小國中 不喜歡讀書 不知道讀書的好處 到了高中 開竅了 開始想
讀書 但是以前的基礎沒有打好 雖然高中很用功 但是成績還是不盡理想 就像很多
人這輩子 很善良 很努力 但是結果還不是很好 或者甚至厄運連連一樣 雖然我們的
前世怎樣 我們還沒有能力了解 但是這一世再不用功 可以想見的下一世一定更差 
所以 雖然我們不知道以前 也不知道以後 但是佛以經告訴我們 要怎麼作才會更好 
我們一定要相信 並徹底身體力行 就像教授老師 父母教我們要努力用功讀書一樣 
傻傻的人 聽進去了 照著作 一定有好處 如果自作聰明 不相信 不努力 到頭來吃虧
的還是自己 這是日常生活中 很現成的事情
2005年 4月 4日 17:14:06 星期一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