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Re: 眾生能解佛法耶?
#1
LMR
※ 引述《killua (---)》之銘言:
> 法華經:
> 諸佛隨宜說法 意趣難解 所以者何 我以無數方便 種種因緣譬喻言辭 演說諸法
>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 如經中所言 「佛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 那麼我們能以思量分別之外的方法去了解佛法嗎?
> 而佛法「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 那麼眾生可能了解佛法的意義嗎?
> 煩請各位大德答之
> 謝謝
妳好,我覺得,眾生當然能夠瞭解佛意,因為佛善用譬喻讓眾生瞭解,
可是佛法廣大,我們眾生不能一時能夠全盤知道,但因為佛以譬喻
來讓大眾親近佛法,帶我們修行,當我們漸修向上之直到佛果位
時就會懂了,只是這中間的過程,佛用譬喻一步一步帶領我們瞭解。
Sun Feb 20 10:47:42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眾生能解佛法耶?
#2
文明
※ 引述《killua (---)》之銘言:
> 法華經:
> 諸佛隨宜說法 意趣難解 所以者何 我以無數方便 種種因緣譬喻言辭 演說諸法
>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法華經是佛對菩薩的開示,既然是菩薩就不是指普通人,
說佛法無三乘終歸一乘法,因為開示的對象是菩薩,等級較高,所以那種境
界我們不容易理解。即使是菩薩,因為還沒有到佛清淨圓滿的果位,所以還
需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

> 如經中所言 「佛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如果要用「思量分別」,就是落在意識,與佛法的清淨不相應,
反過來說,即佛法不能以分別意識去理解。

> 那麼我們能以思量分別之外的方法去了解佛法嗎?
> 而佛法「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這句是說,佛的境界只有佛能真正了解,即使是菩薩,低地的菩薩還不能了
解高地菩薩的境界。

> 那麼眾生可能了解佛法的意義嗎?

有句話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
因出世間道理,無法以世智來理解,
有善知識解說,讀者還是可以明白經文的意義,但要契入那種境界
並不容易。
Sun Feb 20 14:12:58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眾生能解佛法耶?
#3
嗡嗡
※ 引述《killua (---)》之銘言:
> 法華經:
> 諸佛隨宜說法 意趣難解 所以者何 我以無數方便 種種因緣譬喻言辭 演說諸法
>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 如經中所言 「佛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 那麼我們能以思量分別之外的方法去了解佛法嗎?
> 而佛法「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 那麼眾生可能了解佛法的意義嗎?
> 煩請各位大德答之
> 謝謝
所以要直指本心,要見性才可了解佛法的意思。
讀經、誦經不如行經,行經才可了解經的情,而非只是經的文。
Sun Feb 20 15:16:19 2005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眾生能解佛法耶?
#4
常悟
※ 引述《killua (---)》之銘言:
> 法華經:
> 諸佛隨宜說法 意趣難解 所以者何 我以無數方便 種種因緣譬喻言辭 演說諸法
>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 如經中所言 「佛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 那麼我們能以思量分別之外的方法去了解佛法嗎?
> 而佛法「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 那麼眾生可能了解佛法的意義嗎?
> 煩請各位大德答之
> 謝謝


佛法既然是法當然眾生可以解釋佛法[共參時一定有各自的說法],不解釋佛法就不
知法義,因為只聽法而不加以思考會有一知半解的可能,印象也會模糊,嚴重的會變
迷信,時常思考佛法意涵對成就有一定的幫助[指未證道者],修習佛法一定要能解釋
佛法的意思,才會進步,以上說法是對未證道者說,至於不能解說的佛法,其實並不是
指佛法了,不能解說者乃是真如.佛性或說一真法界,此真如.佛性等是正覺者的一種
意境,有說[言語道斷不解其意,或如人飲冰冷暖自知]此境不能解說,怕會誤導,至於
看不見的諸佛境界,也只有佛者自知,當然一般眾生和未證佛菩薩果位的法師也不能
解說,其實所謂的佛法只是方便說的,既然是方便說當然要種種的解說,那種種的解
說只要是善意的其實也並不那麼重要,就因為是[方便說],但解說者一定不能說[佛
說]…o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常悟
2005年 2月21日 18:53:09 星期一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眾生能解佛法耶?
#5
buddhanature
五乘佛法與三乘佛法乃歸於一乘佛法
    實則是綱領與擴展的差別
    也就是對於根器不同眾生 人天 聲聞 緣覺 菩薩 佛 自有其適合佛法可以學習
    乃至佛菩薩化身無量 於鬼道 畜生道 地獄道 普度眾生
    故說 量根施器
    如華嚴經 普賢菩薩的 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又如楞嚴經的 隨眾生心 應所知量
  又如法華經普門品的 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故佛菩薩的作用和身分就是
即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
佛菩薩是無條件的付出
  或如金剛經的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
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
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
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
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
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
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
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者。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
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
法。」

    即是大德所言  
     法華經所云      諸佛隨宜說法 意趣難解 所以者何 我以無數方便 種種因
                   緣譬喻言辭 演說諸法
    若是大德害怕擔心眾生不知能否正確 實是可喜現象
    此則是 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菩提心
    然而大德需知 
        佛說 該度我已度 未度已種將來得度因緣                       
故眾生就是現前善根因緣福德不夠 待其自修自種福德因緣
未來世或盡未來世都有佛菩薩會示現來度化 只是現前多受點苦
不用擔心
另一方面

眾生所理解的會根據眾生她們自己累生累劫的思考模式 用思惟的方式
故雖能有提升 如畜生昇到人道 或人道昇到天道
但都還是無法理解 累生無法出三界 
可是這都是將來得度的部份因緣
如果能不用思惟 或說所謂的善思惟 則無法符於自然性
當然來生會再輪廻

而這裡的{{惟有諸佛乃能證之}} 諸佛是指圓教初住菩薩以上果位的菩薩
也就是能以一真法界菩薩身化無量佛身去無量世界度化眾生的菩薩

{{佛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如金剛經: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
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
來心不可得。
這裡的心就是指眾生用意識來思考做事 也就是俗稱的感情用事
無法依智不依識
故常有解錯之時
也就是為何 武則天要在開經偈引用法華經的部份內容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文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的主因
也是末學在回文時 盡量鼓勵和希望 學佛人 一定有人指導要常聽講經的主因
以免妄生見解 讓佛法日漸衰微
雖然本版的規定要以經為主 但是這裡可看出論有其必要性
也就是解釋經文的部份 
可見得大多數學佛人學佛觀念有很大偏差 
否則可能任一文章都無法貼上來 因為都是論 那就太好笑了
因為佛法解答版沒有人講話和回答 
三法印和四依止 幾乎沒人瞭解內涵 故有此現象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
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
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
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
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
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一般凡夫貪執於有邊 而聲聞根器人執於空邊
菩薩度一般眾生說空 以破其有  跟聲聞眾說妙有 以破其虛無之執空
也就是達到真空妙有而不執任一邊 以中道度眾 此中道也是暫設
故一般眾生或聲聞暫不能入實相法要
等到放下任一邊 當下就是見到本來面目

眾生瞭不暸解也跟我本身修學有部份交集關係
也就是說 我能善說法 乃善知眾生根器而應病給藥
故能藥到病除 
若自己修學不力 則有很多眾生都不能受法益
這就是佛常常說的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如金剛經經文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
眾生,是名眾生。」

願能有助於您
阿彌陀佛

※ 引述
> > 法華經:
> > 諸佛隨宜說法 意趣難解 所以者何 我以無數方便 種種因緣譬喻言辭 演說諸> >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 > 如經中所言 「佛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 > 那麼我們能以思量分別之外的方法去了解佛法嗎?
> > 而佛法「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 > 那麼眾生可能了解佛法的意義嗎?
> > 煩請各位大德答之
> > 謝謝

--
不以有行 亦不以無行 即得受記 
維摩經云 諸行性相 悉皆無常
涅槃經云 佛告迦葉 諸行是常 無有是處
汝但一切處無心 即無諸行 亦無無行 即名受記
阿彌陀佛常以佛光攝受一切眾生 請常念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妙音香光 合十
2005年 2月22日 18:13:58 星期二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