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伏請問法
#1
我愛死小白了 =_=|||
以前覺得只要善念就是正法,
後來更進一步,離欲無我是正法,
如今猶如烏雲蔽日不見法明。

在此末學懇請有道之士為我解上一文章之惑,
難道末學所認定的法有錯嗎?
如今疑心已起,懇請為我解此惑,伏拜。
Fri Aug 27 23:06:23 200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伏請問法
#2
一期一會
※ 引述《YuGar (我愛死小白了 =_=|||)》之銘言:
> 以前覺得只要善念就是正法,
> 後來更進一步,離欲無我是正法,
> 如今猶如烏雲蔽日不見法明。

   我也覺得佛教很多東西真是太難懂了,

   不過人家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我的佛教就是這個樣子的吧,至於說其他的修行,

   大概每個法門都有規矩,自然有它的道理的吧
Fri Aug 27 23:52:54 200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伏請問法
#3
灰色馬桶
※ 引述《YuGar (我愛死小白了 =_=|||)》之銘言:
> 以前覺得只要善念就是正法,
> 後來更進一步,離欲無我是正法,
> 如今猶如烏雲蔽日不見法明。
> 在此末學懇請有道之士為我解上一文章之惑,
> 難道末學所認定的法有錯嗎?
> 如今疑心已起,懇請為我解此惑,伏拜。

末學之前的想法也跟您一樣

不過看完 weilohe 站友的回文

發現的確是令人省思...

關於佛法,畢竟我們仍有太多似是而非的觀念

這點的確還需要多深入經典,以期能漸漸修正我們的知見

大家共勉之 :)
Fri Aug 27 23:56:56 200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伏請問法
#4
rlai000
※ 引述《YuGar (我愛死小白了 =_=|||)》之銘言:
> 以前覺得只要善念就是正法,
> 後來更進一步,離欲無我是正法,
> 如今猶如烏雲蔽日不見法明。
> 在此末學懇請有道之士為我解上一文章之惑,
> 難道末學所認定的法有錯嗎?
> 如今疑心已起,懇請為我解此惑,伏拜。

法本身沒有錯,只於法上作種種分別才會有對錯。如邱兄文章所說「《雜阿含》就
有「發菩提心」」一樣,佛所說的從本以來就是菩提心的修習,不論大小顯密空
有。只是諸佛經論或觀修有所重點,但最後還是菩提心。如images兄提及「菩薩」
的意義,菩是「菩提」即「覺」,薩是音譯「薩陲」即「有情」,二者並齊即覺有
情,即菩提心的具體表義,即勝義與世俗具足。

又六度萬行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於觀修行持實六者具足,只
不過有修持時的重點。如於布施修持時,便有布施的布施、布施的持戒、布施的忍
辱、布施的精進、布施的禪定、布施的般若。這樣一層層修持,一層層體會「三輪
體空」中作布施。到真的現證般若智時,就真實的在三輪體空而作布施,也即是菩
提心。
2004年 8月28日 3:07:20 星期六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伏請問法
#5
我愛死小白了 =_=|||
※ 引述《rlai000 (rlai000)》之銘言:
> 法本身沒有錯,只於法上作種種分別才會有對錯。如邱兄文章所說「《雜阿含》就
> 有「發菩提心」」一樣,佛所說的從本以來就是菩提心的修習,不論大小顯密空
> 有。只是諸佛經論或觀修有所重點,但最後還是菩提心。如images兄提及「菩薩」
> 的意義,菩是「菩提」即「覺」,薩是音譯「薩陲」即「有情」,二者並齊即覺有
> 情,即菩提心的具體表義,即勝義與世俗具足。
> 又六度萬行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於觀修行持實六者具足,只
> 不過有修持時的重點。如於布施修持時,便有布施的布施、布施的持戒、布施的忍
> 辱、布施的精進、布施的禪定、布施的般若。這樣一層層修持,一層層體會「三輪
> 體空」中作布施。到真的現證般若智時,就真實的在三輪體空而作布施,也即是菩
> 提心。

感謝諸位的淳導,
末學知道「離欲無我」一定還可以再突破,
那麼什麼是三輪體空呢?

是指一切相終歸寂寞,故一切行終歸寂寞嗎?
這是末學所體會諸法空相的意義。

六度萬行正在修,一面實行一面矯正,
只要實行總是能到達目標,但是為了加速這個過程,
所以現在請益有道之士能為我一說。
Sat Aug 28 09:44:24 200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伏請問法
#6
rlai000
※ 引述《YuGar (我愛死小白了 =_=|||)》之銘言:
> 感謝諸位的淳導,
> 末學知道「離欲無我」一定還可以再突破,
> 那麼什麼是三輪體空呢?

「三輪」即自已、對方及所關聯之物。簡言之實即「能所」,故三輪體空,即離能
所,也即「離相」。而離相的觀修與行持實有一道次第,至其究境離相。末學不
才,但能譬喻初離相的機理。

因我們對「我」(能相)存在的概念實由(我)「所相」而知,如我的手,是因有手,
而建立我的手。所以以「析法」去觀之,手是由皮、血肉、神經等造成,雖對此手
概念巳除,但其他所相,如您現在用的電腦,若未被分析,實不能於心現觀它是空
的。我們不能於世間事物一一作分析,所以非究境。若依於「抉擇」一切顯現是
「唯識所變」的「觀修」中作修習,經歷「觀察」、「決定」,最後真的現證唯識
所變就能離此所相。

唯行者此時必諦實「識」(能相),所以又有另一層「抉擇」、「觀修」、「決
定」。

> 是指一切相終歸寂寞,故一切行終歸寂寞嗎?
> 這是末學所體會諸法空相的意義。
> 六度萬行正在修,一面實行一面矯正,
> 只要實行總是能到達目標,但是為了加速這個過程,
> 所以現在請益有道之士能為我一說。

對的,只要實行總是能到達目標 :) 末學於此祈望YuGar兄能得善知識指導,因善知
識才能跟進、矯正於道上的心理疑慮。
2004年 8月28日 10:42:07 星期六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