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lubi (alubi)》之銘言:
> 請問
> 末學請問佛門密宗只要能取得金剛acary
> 的身份者,是不是代表即生成就十號具足
> 之天人師佛世尊之圓滿佛????盼請
> 指點賜告,感恩!
末學想alubi兄有此一問,可因在密乘中有「視師如佛」之語? 此問題非常敏感,
末學試作解釋,但望諸前輩能指正。
如purify前輩「阿闍梨就是導師的意思」一文中,「阿闍梨」梵文是Acharya,即
「軌範師」。「金剛阿闍梨」在密乘中代表有權「傳法」的人。如果依止他,他便
叫「上師」;梵文是Guru。(即如於師範大學畢業,便有資格教學;如他是教您的,
您便叫他老師。)在表面意義來說,是教導、矯正我們在道上的抉擇、見地和修
持,所以也有「上師如道中燈」之說。但從「內義」來說,除含上述之意義外,實
關乎密乘之「觀修」。
凡觀修必有「所緣境」,而所緣境中的一切也必有其「法義」、「表義」。由此法
義、表義的抉擇中,通過觀修從而作「決定」,由串習力而現證。層層的抉擇、觀
修、決定而層層的深入。於此上師所「扮演」的角色便很重要。
如於觀修中,密乘有「四皈依」,即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表義
即上師攝集三寶的「自性」。是佛才有法、才有依法行者的僧,但「究境」皈依唯
佛。釋伽在世時,他便是上師,便是佛,便是傳法的人,便是已修行者,所以釋伽
已攝集三寶的自性。但釋伽後,於觀修中便非要「建立」上師為三寶自性的表義不
可。
此即「如來藏」的見地、法門。如來藏不是實體,是境界,是自性清淨心,離煩惱
所纏。但同時彼心為煩惱所染。釋伽在世時,他是佛,其「內自證智境」是自性清
淨心,離煩惱所纏;但同時釋伽如同凡夫一般要吃喝睡。
另外,「平等性」義也其所依。可否聽聞菩薩叫「常不輕菩薩」、「常舉手菩
薩」,即對眾生不敢輕慢,對眾生常稱讚;是因平等性才這樣。上師雖未成佛,然
於觀修時視為三寶自性的表義。若行者對此有疑,那就失平等性義矣。
話雖說此,但若所謂的金剛阿闍梨只虛有其名,實其抉擇、觀修、決定、現證無有
是處,則其人如大糞桶,離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