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uko222 (菩提葉)》之銘言:
> 1.善十一心所中的「行捨」
> 2.三受中的「捨受」
> 3.及慈悲喜捨中的「捨」
> 4.及阿含經中的「迴向於捨」
> ..............有什麼不同ㄋ??
或許可以分為契於解脫道,而離於無明、離於我的
「捨」(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以及
基於無明的「捨」(三受中的不苦不樂受,又名捨受。)
以下節錄自中華佛學百科全書,提供作參考:
【捨】平靜、無關心之義。音譯憂畢叉。
(一)心所名︰又稱行捨。指令心平等正直、住於寂靜
的精神作用。《俱舍論》卷四云(大正29•19b)︰「心平
等性,無警覺性,說名為捨。」《品類足論》卷三云(大
正26•700a )︰「捨云何﹖謂身平等、心平等,身正直、
心正直,無警覺、寂靜住,是名為捨。」
《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以見奢摩他毗舍那之異相為捨。
其文云(大正12• 547a)︰
「若取色相不能觀色常無常相,是名三昧;若能觀色常無
常相,是名慧相;三昧、慧等觀一切法,是名捨相。(中
略)又奢摩他者名曰寂靜,能令三業成寂靜故。又奢摩他
者名曰遠離,能令眾生離五欲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清,
能清貪欲瞋恚愚癡三濁法故。以是義故,故名定相。毗婆
舍那名為正見,亦名了見,名為能見,名曰遍見,名次第
見,名別相見,是名為慧。憂畢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
諍,又名不觀,亦名不行,是名為捨。」
(二)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又稱捨受、不苦不樂受
(aduhkha^sukha-vedana^)、不苦不樂覺。即指由於領納
中容之境而產生的處中(非苦非樂)覺受。
《成實論》卷六〈辯三受品〉則依《雜阿含經》卷十
七之意,謂樂受是貪,苦受是瞋,捨受為無明使。此外,
八識中,前六識皆與三受相應,唯第七、第八與捨受相應。
此乃因第八識之行相極微細,不能分別違順之境相,第七
識則恆轉於內門而無轉易,與變異受不相應。
(三)捨失之意︰即指已得者而今捨失。相對於「得」
而言。與「不成就」同義。如《大毗婆沙論》卷六十三云
(大正27•324b)︰「如是九遍知誰捨幾誰得幾﹖答︰有
諸有情無捨無得,謂諸異生。」同論卷一一七云(大正27•
608c)︰「住不律儀者受八戒齋時,捨不律儀得律儀,至
明旦時,捨律儀不得不律儀。得律儀故捨不律儀,分齊極
故又捨律儀,是故爾時名非律儀非不律儀。」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