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轉錄]新世紀飲食(四)日常法師開示
#1
盼夢圓
                                  新世紀飲食(四)

                                                                  日常法師開示

    怎麼從《新世紀飲食》這本書慢慢地、慢慢地引導我們做一個像樣的弟子,這是非常
重要的,而這個弟子開始的時候,真正要學習的是孔老夫子等聖賢流傳下來的教誨,這個
基礎建立了以後,我們才有機會學最了不起的覺者——佛。

    佛法告訴我們,面對境界時,我們會生起煩惱。也就是說當我們遇見任何事情的時
候,心裡就自然而然生起自己的想法,然後身口根據這個想法採取行動,這種狀況,不管
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會產生。即使是到外面去玩,原本是高高興興的出去,可是一看
見自己歡喜的,心中自然覺得很快樂;看見自己不歡喜的,心中自然覺得很討厭。我們的
生命隨時都處在這種狀態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過去,至於為什麼會這樣?誰都不知
道,結果誰都在不知道中受了害。今天,我們既然已經從《新世紀飲食》這本書體認到非
改變原來的這個方向不可,當然應該要先去了解為什麼會處在這種狀態中?

不明境界真相 煩惱隨之而生

    對境的時候,事情的真相我們看不清楚。看不清楚真相,在佛法有個專有名詞。叫
做「惑」,或者叫做「煩惱」,煩惱並不是說跟人家吵架了,心裡好不舒服、好不痛快,
而是說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因為看不清楚真相,使我們的心裡不得安靜;因為心裡不得
安靜,使我們去造作種種可怕的惡業;因為造作種種可怕的惡業,使我們在生死苦海中流
轉不已,因此,佛告訴我們,煩惱是生死流轉的真正原因。

    至於面對境界怎麼會生起煩惱的呢?這點並不很容易體會得到,必須自己面對境界
時,慢慢地去應用、長期地去薰習才能真正的了解,我以實際的例子來說明,或許各位可
以比較清楚。我們的眼睛看見一樣東西,耳朵聽見一個聲音,在心中自然產生兩種想法:
很歡喜,或者很討厭。我們看見某一個人,如果原本與他相處得很融洽,見了面自然很歡
喜;如果原本與他相處得很不愉快,見了面自然很討厭,面對境界時所生起來的這種感覺
就是煩惱,也就是說,只要順生煩惱的境界現前,依著它的煩惱隨眠就跟著生起。

宿世造業不失 今世遇緣領受

    剛剛提到的,原本已經認識的人,會因為當時相處時融洽與否而決定再見面時的心裡
感覺,這一點,大家一定能夠接受和理解,但是,不知各位是否有過這種經驗?即使是一
個從未見過面的人,也就是初次見面的人,我們居然也會生起歡喜他、不歡喜他的感覺,
這又是為了什麼呢?對凡夫來說,根本無法去了解其中的原因,佛,這位覺悟世間真相的
人,就告訴我們人生是個無限,這一生之前還有前一生,前一生之前還有前一生,彼此在
這一生雖然沒碰過面,可是在前生或者更前一生肯定見過面,那時彼此的關係,如果相處
得很好,這一生見了就歡喜;如果相處得不好,這一生遇見了就不歡喜,為什麼不管相處
得融洽不融洽都會碰在一起呢?原因很簡單,造了業就會碰在一起。

內外交互影響 困其中不自覺

    除了前世、前世的前世……所造的業留下來的影響以外,這一生也有諸多影響因素。
首先,談談外面的影響因素,我們周遭的人,影響我們最大、最直接的是父母和老師,他
們的習慣不管是好是壞,他們的概念,不管是對是錯,都會深深的影響我們。

    再談談裡邊的影響因素。裡邊的影響因素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個人自己的習慣,一
個人習慣的養成是日積月累而來的,如果一個人在家裡養成了晚起的習慣,有一天到佛寺
來,就會覺得怎麼這麼早起床?於是不習慣的感覺就生起;反過來,如果一個人在佛寺裡
住了一陣子,養成了早起的習慣,回到家裡自然就會早早起床,那時,看到家人還在睡
覺,不習慣的感覺就會生起。

    另一方面是對境的時候,腦筋特別去緣想某件事情。譬如,有個人告訴我們:「這東
西我很喜歡。」我們聽完了以後,覺得很有道理,自己也跟著去想,想久了腦海中就存在
著這種想法,這也會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影響。我舉實際的例子讓大家去了解這個道理。有
位大專生到鳳山寺參加福智夏令營,因為家裡的飲食習慣和這裡不一樣,因此,看見這裡
的食物,心裡覺得很不高興,尤其是看到不喜歡吃的蘿蔔、洋芋,更是愈想愈厭惡,本來
這些東西絕不是如他想像般的難吃,可是,因為他的心裡早已經厭惡它了,所以,在吃飯
之前,他心裡老是想著,又是紅蘿蔔、又是洋芋…。結果,愈想這些食物就愈難吃,心情
也愈不舒服,後來經過大家說明以後,他心想,這些食物也許不是那麼難吃,何不吃吃看
呢?於是他勉強自己吃下去,一次、兩次…,最後居然吃得蠻歡喜的。

    從這個實際例子當中,我們不難了解,如果我們的腦筋一直想著某一樣東西時,一定
會愈想愈執著,自己就因此被困在其中而無法自拔,佛告訴我們這就是對了境我們會生起
煩惱的主要原因,同樣的,造業也是這樣。我們認為莫名其妙地碰見這個環境,其實是以
前造了業才會碰見這個環境,既是以前已造的業,今天碰見自然會生起我歡喜、我討厭的
這個想法,再加上別人也告訴我們應該如此這般的做,於是不知不覺中,我們依著習慣去
做了。

    《新世紀飲食》書中提到,一位母親看到他的兒子或女兒變成素食者時,恐懼的程度
遠超過他的子女染上煙癮。為什麼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吃肉?雖然吃肉對子女是有害
的,但是母親還是要子女吃肉,如果子女不吃肉,母親不但受不了,而且非常擔憂,為什
麼會這樣呢?凡夫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佛就告訴我們原來是前世就已經這樣了,前世造了
這個業,這一世又跑到這個「非吃肉不可」的圈子裡來,對了境自然而然受了外面的影
響,不知不覺就這樣做了。父母自己這樣做也告訴子女要這樣做,子女在不知不覺中也習
慣這樣做。所以,如果一個人從小受生長環境的影響,受老師、父母的言教,認為吃牛排
有營養而歡喜吃牛排的話,今天吃飯,沒有牛排,心裡就會嘀咕,怎麼沒有牛排,於是再
也沒什麼胃口了,這個狀況怎麼來的呢?一方面是個人的習慣性,一方面是心裡不停的這
樣想,我們平常的生活都在這樣狀態中,那現在怎麼把它轉變過來呢?佛法告訴我們,一
定要一步一步的找到原因所在,才有辦法解決問題。

醒悟昨日之非 誓志轉個方向

    所以,《新世紀飲食》這本書,各位要好好的研讀,去認清其中要告訴我們的內涵
後,第一要了解,我們以前,也是一般世間人所走的路,所持的概念都是錯誤的,有了這
個強烈的認知以後,才肯下定決心改正過來,當要去改正的時候,首先面臨的最大難題是
週遭的大環境,目前整個大環境已經中毒很深,大家原有的概念已經形成一股很強大的力
量,我們想去改變過來幾乎不可能,因為原本是錯的、而且完全是錯的,居然被大眾認為
是對的。

    像《新世紀飲食》書上所舉出來的例子一樣,那種錯誤的、會傷害人類健康的飲食觀
念,不僅是生意人有,而且幾乎是每個人都有,老師、父母自不例外,而老師、父母親又
偏偏是影響小孩最深的人,小孩從小接受這個錯誤概念,長大以後即使想要改正也是難上
加難。所以,我介紹各位讀這本書,就是希望各位從中了解,從小接受正確的教育對一個
人是多麼的重要,諸位看清這個事實以後,就要下定決心,不再受世間錯誤的引導而要另
外找尋一條正確的路去走,不但要好好地學而且要學得非常正確,如果一開始概念弄錯的
話,對將來的影響非常的大。所以我們要藉《新世紀飲食》這本書策勵自己覺醒過來,覺
醒自己非轉變個方向走上學佛的路不可!

洞悉世間真相 方可離苦得樂

    所以,現在我把「佛」的意義簡單說明,「佛」是印度語,翻譯成中文叫覺悟的人,
覺悟什麼呢?覺悟世間是一個大騙局。世間人的概念都是傷害人的,其實世間人未嘗不想
求快樂、未嘗不想脫離痛苦,然而卻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因為他們看不清楚事實的真相,
雖然為了達到這個希望而忙碌不已,可是卻越忙越痛苦。佛則看清楚了什麼是痛苦的因,
痛苦的因千萬不要去造,什麼是快樂的因?快樂的因千萬要努力去造,所以,佛真正的得
到離苦得樂。假定我們也能努力去造那個快樂的因,將來結果的時候快樂就自然出現。譬
如種樹,把好的樹種子種進泥土裡,然後好好地去澆水、施肥、除草…,將來結成的果子
自然是美好的。

    真正對離苦得樂這件事看得最清楚的是覺悟者——佛陀。跟著佛學,程度遠比我們
高,可是還沒有學到最究竟、圓滿的境界的人叫做菩薩。我們現在就是要跟佛、菩薩學。
為什麼要跟他們學呢?我們既然希望求快樂,不要痛苦,那能否達到這希望,需要有正確
的方法,佛、菩薩就是已完全找到正確方法的人,所以我們一定要跟著他們學習。佛、菩
薩先把他們自己實際用過的方法,及其中的道理告訴我們,我們聽清楚以後自己也好好地
學、學會了以後照著這個方法去做,如此可一步一步地達到離苦得樂的希望,因此,我們
要學佛,做佛、菩薩的學生,做佛菩薩的學生比做世間一般人的學生幸運多了,世間的學
生,他懂也好,不懂也好,下了課老師就不再去管他們。佛、菩薩不是這樣。佛、菩薩照
顧著佛弟子,帶著弟子一步一步走上去。然而,做為一個弟子一定要有做弟子的方法,有
了這個方法才學得好,否則就學不好。

    各位知道我為什麼要介紹各位看《新世紀飲食》嗎?除了前面提到,希望各位藉由本
書去認識現今教育的錯誤而確立自己要接受聖賢的教育,去認清世間一般人走法的錯誤而
領悟自己要走上學佛的這一條路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各位決定要學佛,要做佛
弟子之後有很多要學、要做的,這過程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那時,心中可能會生起一
個念頭:算了,算了,我還是再回去走世間的路好了,我還是照著世間一般人的概念好
了!當有這個念頭時,因為先前看了這本書,知道目前世間人走的路非常可怕,心中自然
會有另一個聲音生起,告訴自己:不行、不行,不能回去,回去只有死路一條,那時就會
心平氣和地、高高興興地學佛了。所以這本書有保護我們的作用,有防止我們退到死路的
功效,更重要的是可以策勵我們好好地學佛。

    學佛就是要去做一個佛弟子。做一個佛弟子有佛弟子要遵守的規矩,有了這個「規
矩」,才能夠把想要做的事情做好,例如畫圓要一個圓規,畫方要一把曲尺,要做好人要
有做好人的一個軌則,現在我們既是向佛、菩薩學,當然也要遵守佛、菩薩的軌則。所
以,佛、菩薩告訴我們:「這個對你將來有害處、你不要去做。」這時候,儘管我對這個
覺得很歡喜,但是絕對不要去做。佛、菩薩告訴我們:「這個對你將來有好處,你要去
做。」這時候儘管我對這個覺得很麻煩、很困難,但是絕對要去做。

不依循規矩 不能成方圓

    不好的不要去做;好的應該去做,《弟子規》當中就是告訴我們這些道理。

    但是《弟子規》當中告訴我們的這些規則,卻跟跟前世間一般人的看法不太一樣。說
到這一點,我對各位非常讚歎,為什麼呢?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譬如,有一次,我看到
有人坐在正門口的樓梯上,那是不合規矩的,經我告訴你們以後,你們就不再坐在那兒
了。譬如,「出坡」這種勞動,你們在家裡都沒有去做。譬如背書,背起書來的確很枯
燥,但是曉得這樣做將來對你們有好處,你們也很認真地去背誦。

    所以,以後我就採取這種方式告訴你們。你們剛開始學的時候,我是以世間一般的現
實狀態來引導各位了解其間的錯誤,讓各位生起學習佛、菩薩的心,生起這個心以後,就
不用這種方式了,以後專門講像《弟子規》、《四書》這類古聖先賢的書,講了這些道理
以後,反過頭來看,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不這樣做有什麼害處,然後再去看實際上的世間
的狀態。

勉強而行之 使生歡喜心

    《弟子規》一開頭所講的總緒,實際上是《論語》上面的!《論語》在學而篇上
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大家要記住啊!我們一生都要學下去,不但一生
要學下去,而且生生世世要學下去,同樣是學,世間人的教育是學,我們學佛的人也是
學,不過裡面有很大的差別,一般人對「學」的看法,認為反正就是老師講、學生聽;但
是,聖人對「學」的看法就不一樣了,不一樣在那裡呢?聖人認為要「好學」,因為,以
我們現在的狀況要去學會很勉強,但是仍然要想辦法努力去學,使自己變得很歡喜、很好
樂地學,惟有很努力、很歡喜、很好樂的去學,才能夠學得最好,這就是聖人所說的「
學」的特點,換句話說,希望學到最好的,就必須具備「好學」這個條件。

    這個「好學」的情況,現在不以佛法的標準來看,因為佛法太高明了,我們以最基礎
的——孔老夫子所說的「好學」的標準來看,然後再一步一步地上來到佛法。即使是這
樣,我還是要提醒各位,這個標準,仍然不是說了以後就可以做到的,要做到這個標準很
困難,以我來說,我到現在都還沒做到,不過,我一直努力在做,這一生沒做好,下一世
再來,下一世沒做好,再下一生再來!只要有這樣的意志,一定會做得好!那下面就來談
談怎麼「好學」法!

不遷怒不貳過 始謂好學之人

    孔老夫子有三千個弟子,學得很不錯的有七十二位,這三千個人當中,最好學的學生
是顏淵,他也是孔老夫子最歡喜的學生。為什麼孔老夫子讚歎顏淵好學呢?在《論語》雍
也篇上面有孔子和魯哀公的一段對話: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
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這一段話的意思是說,魯哀公問,孔子的弟子當中那一位最為好學啊?孔老夫子回
答,只有顏回,可說是好學的人,因為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可惜,不幸短命死掉
了,現在就沒有聽過好學的人了。

    我先把「不遷怒、不貳過」的意思解釋一下,然後再說其中的內容。希望我們能夠做
到這樣,然後一步一步地學上去。什麼叫遷怒?簡單的說就是把對甲的怒氣轉移到乙的身
上。通常我們遇見不如意的事情,總是責怪別人,但是,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不要遷怒,
才算是好學。所以,這是我們要學的,因此,以後我們遇見任何情況,覺得不對勁時、千
萬不要去責怪別人,也許我們會說,事情明明別人不對呀!不怨他怎麼辦呢?以世間凡夫
的眼光去看,的確是別人錯了,不怪他怪誰呢?但是,以聖人的眼光來看,一個學佛的
人,如果學得好的話,不會去責怪別人,今天既然我們願意學佛,那就要慢慢的學不要怪
別人,那麼,不怪別人怪誰呢?大家想想看怪誰呢?或許有人會這樣想,既然不能怪別
人,那就不要怪了,算我倒霉好了。唉!絕不是這個樣子!

事事反求諸己 自他皆蒙利益

    其實不僅是佛法,儒家也告訴我們這時候要反求諸己——反過來在自己身上找。這種
概念世間人不大容易接受,學佛的我們也不大容易了解。現在,我先把這問題擱在一旁,
我要請各位想想看,當我們遇見不如意的事情,責怪別人的時候,別人服氣不服氣呢?當
然不服氣!反過來,別人責怪我們的時候,我們服氣不服氣呢?當然也是不服氣!所以,
覺得有道理去責怪別人,結果怪了半天倆人吵起架來。如果,以後都見不了面那也就罷
了,偏偏生命是無限,肯定會再見面,那見了面以後,彼此豈不是會愈吵愈糟糕?所以,
大家想想看,責怪別人對自己有沒有好處呢?沒有好處啊!對事情有沒有幫助呢?沒有幫
助啊!

    這就是聖人跟世間凡人不一樣的地方,凡人不懂得這個道理,總覺得自己有道理,然
後跟人家吵,吵完了天下人都成了他的冤家,假定天下人都是冤家的話,那人會成什麼狀
況呢?人就變得與畜生沒有兩樣了!畜生真可憐,牠們一天到晚咬人,結果一天到晚怕人
咬,有的畜生甚至於晚上睡覺的時候,害怕得鑽進洞裡面去。如果人也這樣,豈不完全沒
有安居樂業的地方?由此可見;責怪別人是沒用的。我們學了佛法,從深遠的眼光去看,
它的確是這個道理。

    我隨便舉個例。我們現在在這兒上課,等一下去吃飯時,如果飯煮得太硬了,那時
候,我們是不是會怪煮飯的人?我們會不會去想燒飯很辛苦?會不會去想他為什麼要燒飯
給我吃?想想看,我們坐在這裡上課,他在廚房受油煙之苦。我們還要去怪他,天下有這
種道理嗎?如果能這樣想,就不會去怪他,而且會想他是不是忙不過來呢!我沒幫忙他,
實在很慚愧。假定我們能這樣去想,反而他會感覺很抱歉——今天怎沒把飯燒好,然後告
訴自己下次要改善,能這樣做的話,豈不是大家都改善了,而且也把事情解決了?

以為是他人錯時 即是自己錯了

    聖賢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把這個道理告訴我們,現在我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那個故
事發生在我自己身上,離開現在已經五十多年了,那時候,我在學校裡唸書。有一天,放
了學肚子很餓,心相,回到家就可以好好的吃飯了,那知道,回到家母親還沒做好飯,我
就發脾氣的說:「我回來了,怎麼飯還沒做好?」父親看見了說:「家裡的人這麼忙,賺
了錢供給你上學,你還要在這兒發脾氣,今晚不准吃飯。」我想想沒錯啊!我樣樣都是現
成的,家裡忙成這個樣我不但沒幫忙還發脾氣,再怎麼說都是說不過去的。而且這件事發
生後,父親還告訴我:「現在你除了在學校裡唸書外,回家還要唸《孝經》。」從此我就
漸漸地體會到怪別人是於事無補的,也是沒有道理的。所以,我們要學會一個觀念,當我
們覺得明明是他錯時,其實就是我們自己錯了!

    再來簡單的談談什麼叫「不貳過」?人人都會犯錯,而且一定會犯錯,必須透過學了
以後,才能夠了解這個錯誤,進一步去改正這個錯誤。但是,改過可不容易喔!絕大部份
人改了一輩子過,還是改不過來,顏淵這位聖者真了不起,他有過失,只要他的老師——
孔老夫子告訴他,你錯了,他絕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常常想,要做到不貳過真是困難,
但是我不怕困難,因為我曉得沒有路好走,必須這樣子去學才有希望。所以「不遷怒、不
貳過」就是好學的標準。

學而時習之 不亦悅乎

    我們學了以後還要不斷地練習,要做到不斷地練習很不簡單,但做到這樣,確有它絕
對的利益存在。我們總希望能一步一步的學上去,所以一定「學而時習」,如果能這樣的
話那就真的是「不亦悅乎」了。今天跟前天學的不一樣,懂得今天所學的道理,而且經過
不斷的練習而有新的認識,是不是心裡很高興呢?那時,想想以前自己真是冤枉,走錯了
路還自以為對,現在曉得唯有這樣做才有用,不但對自己有用,而且對父母、兄弟姐妹、
以及周圍所有的人都有用,如此,雖然做得很辛苦,豈不是心裡很歡喜很高興?所以說「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孝順父母者 能恭敬師長

    那麼,到底要學習些什麼呢?「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所以第一個要學的,是
照著聖人告訴我們的方法去學,而聖人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先做到孝悌。《論語》上
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做為一個弟子,在家裡面要孝順父
母;出去的話要恭敬長上、尊重朋友,那麼,孝順父母有什麼好處呢?為什麼一定要孝順
呢?這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看,我現在以一個較深一層的理由來說明。一個人假如在
家裡對父母很孝順的話,到外面對師長也會很恭敬,如此,就可以跟著師長學到很多東
西,因為,孝順父母的人,就不是樣樣都要自己作主的人,不以自己為主就容易接受別人
的意見;容易設身處地的代他人設想,這樣的人,不但與人相處融洽,而且容易得到別人
的指導,因而學習到很多東西。想想看,一個在家裡連父母的話,都不肯聽的人,跑到外
頭有可能聽別人的話嗎?一個人不肯聽別人的話,還有人願意教他嗎?沒有人願意教他,
怎麼可能學得到東西呢?

不行孝道者 學佛如登天

    所以,如果說在家裡「孝悌」沒有養成、沒有學好的話,想要把其他的事學好是很困
難的!學世間的學問,只能說很困難,學佛的話那是絕對沒有份!絕對沒有可能!為什麼
一定要孝順父母的原因就在這裡了!為了策勵我們孝順,我們應該去想,父母把全副精神
放在我們身上,是多麼偉大啊!除了這一點以外,還要去想,一個最根本、最重大的理
由。我們生下來時,什麼都不知道,如果沒有人來教我們,我們自己也不去學的話,那我
們雖身為一個人,其實像個畜生一樣。所以我們必須好好的去學,才能夠把不知道的東西
學會,學會了,我們才有機會繼續增上,因此「學」是必須的,「學」不是為了別人好,
而是為了自己好。那要學得到而且學得好,剛剛說過,一定要在家裡從小就養成「孝悌」
的好習慣,這個好習慣養成了,「學」這件事情就容易多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中心觀
念。

以孝悌為基礎 始能圓滿佛道

    我已經一再告訴各位,我為什麼要講《新世紀飲食》的理由,怎麼從《新世紀飲食》
這本書,慢慢地、慢慢地引導我們做一個像樣的弟子,這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個弟子,開
始的時候,真正要學習的是孔老夫子等聖賢流傳下來的教誨,這個基礎建立了以後,我們
才有機會學最了不起的覺者——佛。

    因此,我希望各位從《新世紀飲食》這本書了解到孝悌的重要;從《新世紀飲食》這
本書所提出來的證據,看見現今教育中了非常深的毒。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恢復以前的文化
傳統。這個傳統,不管是西方的耶穌、東方的孔夫子,還是最高明、究竟、圓滿的佛陀,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從孝悌開始!

--
    911照片集
    http://www.thincgrafx.com/movie.html

    恩雅獻唱
Mon Jan 5 14:03:41 2004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