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24 聯合報】
中醫如何看待發燒?
廖桂聲/桃園大昌中醫院長(作者兼具中、西醫資格)
SARS全新病毒,將是人類浩劫,為防堵SARS疫情擴大,量體溫已成為全民運動,
然而傳染途徑不清、致病原成謎,在SARS恐慌心態下,也傳出部分民眾發燒後擅
自服用「退燒藥」以掩飾病情。
其實,發燒是人體免疫機制發出的警訊,亦有利人體的抗病反應,尤其SARS疫情
加溫,出現發燒症狀者迅速就醫,不可輕忽。
自古以來,發燒一直就是人類極為困擾的經驗,事實上,人類的疾病史一直就是
人類挑戰熱性病的歷程。遠在黃帝內經熱論篇:「人之傷寒也,則為熱病,熱雖
甚不死。」即已闡述發燒的變化與人體疾病的關係。正如加州大學教授
William F. Canong生理學教科書上說:「微生物有其最適合生長的溫度,其適
溫範圍狹窄,過度升高則不利於它的生長。溫度升高時,可刺激白血球的動員令
,並增強免疫的抗病力。」
引起發燒的來源是什麼呢?眾所皆知,所有的感染源(病毒、細菌、黴菌、立克
次體、寄生蟲等)都可引起發燒,此為最主要發燒的原因。即以冠狀病毒為例,
當體內的白血球遇到病毒時,動員的巨噬細胞內的溶小體便會分解病毒,經由分
解後產生的多醣酯成為「熱原」。而此又可激發巨噬細胞或單核球分泌
interleukin─I(細胞間質─I),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下視丘部;升高正常
設定的體溫值,而促其釋放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E2作用於周邊組織使肌肉收縮
產生熱量,血管收縮保留熱量,因而產生發燒現象。
張仲景的傷寒論,是中醫治療發燒感染病的原典,也是準繩,幾乎概括了感染病
的所有變化與療法,而整理出一套理法方藥、辯證論治的巨著,楬櫫了發燒高低
與疾病的預後密切相關。
就發燒感染病形態,以「六經」傳變,分為太陽、陽明、少陽三大類型,分別使
用發汗法、攻下法、清熱法、和解法等,用藥物協助人體本身的調節功能和強化
免疫系統的抗病力,以達成病癒、燒退的目的。此三類型四治法,用量都在安全
劑量之下,既乏毒性,亦無刺激作用,當然不會後遺症、副作用,且有復蘇機體
免疫防禦機轉。謹舉例簡介如下:
一、太陽病:即是傷寒論所謂:「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太
陽病的發燒同時有怕冷、寒顫的現象,意謂為病邪尚在體表的淺層
部份,又叫做表證,必須要使用辛溫解表法,將病邪從體表驅出,
以桂枝湯為主軸組成的藥方,乃有促進循環,調和營衛氣血,促使
另一防禦性化學物干擾素發揮作用。干擾素可以抑制病毒的增殖及
擴散。
二、陽明病:屬性裡熱實證,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煩渴的現象,表示陽
明的發燒是身體由裡到外皆熱,肌肉層亢進或胃腸內容物燥結(體
內熱量過多),必須要用寒涼藥物為主組成的藥方,「清熱」之白
虎加人參湯和「攻下」的承氣湯二種治法。清熱法以增強人體對高
熱的耐受性並防止脫水亡陽,有助降低血中所含鐵離子的水平,使
病原無法滋長。
三、少陽病:少陽病的發燒是間歇性的往來寒熱,體腔膜層之炎症,屬於半表半
裡證,只得使用「和解法」。是用有直接影響微生物感染源和幫助
解熱作用的柴胡、黃芩、玄參等藥物,配合強化人體本身的免疫機
能和防禦力,疏通三焦對宿主之抵抗力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