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庚(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新的一年即將來臨,許多人仍對中國「二十四節氣」的由來與「陰曆」
、「陽曆」的差別存有相當多疑問,到底它們是怎麼來判定?又有怎
樣的差別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其實早在公元前五世紀,中國的曆法已測出一年為三百六十五點二五天
,這是當時世界上最精密的數值,到了春秋時期,人們逐漸產生「春、
夏、秋、冬」的四季觀念,進入戰國時代後,魏國人石申編製了全世界
第一張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運行關係的
星圖表,從此中國的天文學便走入一個新時代;雖然目前全世界採用的
曆法大多是「陽曆」,不過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都會使用「陰陽曆」,
即為通稱的「農民曆」或「農曆」或「陰曆」,對於「陰曆」的判定可
說是我們老祖宗千年的智慧結晶。
依照中國傳統曆法而言,為了配合天象的運行變化,必須找出太陽和月
亮在天空同一位置的週期,因為「陽曆」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
需要的時間(回歸年)為計算單位,共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
十六秒,因此就以三百六十五天做為一回歸年,而「陽曆」則是以月亮
的圓缺變化週期(朔望月)作為計算單位,約二十九天十二小時四十四
分四秒左右,因此大月為三十天,小月為二十九天,平均每月是二十九
點五天,故農曆平年一年僅有三百五十四天,比一回歸年少了十一天,
所以不到三個農曆平年,就會多出一個月來。
於是古人就採用「陰陽合曆」,並用「置閏」的方式來調節多出的月分,
以避免出現月分與寒暑無法配合的情形,為了更符合季節氣候變化的週期
,又發明「十九年七閏」的方法,因為十九個回歸年的總日數,與十九個
農曆平年加上七個閏月的總日數是相等的,因此農曆每隔二年或三年就得
多增加一個月,稱為「閏月」,若閏月加在某月之後就叫「閏某月」,一
年即有「十三月」,有時一年之中閏兩個月,則有「十四月」,例如秦代
至漢初時期,若在九月之後置閏,稱為「後九月」,即「閏九月」,這是
因為當時的《顓頊曆》以十月為歲首,把九月做為年終的緣故。
此外,古代的天文學家為了能夠更充分說明季節氣候的變化,便於生產活
動中創造了二十四節氣,即利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把一年分為四
個階段,再把每個階段分成三小段,一小段大約十五天,全年共分成二十
四小段,於是有了二十四節氣,也有「十五日為一節,已生二十四時之變」
的說法,這二十四節氣完全以春、夏、秋、冬來劃分,明顯的指出氣候變化
,雨水多寡和霜期的長短,在「淮南子」一書便詳細列出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和順序─「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
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
雪、冬至、小寒、大寒」。
古時候的人還把二十四節氣編成一首歌謠: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日雨節日期定,主多不差一兩天。
由於農曆年產生的基本根據是回歸年,便採用「十九年七閏」來協調寒暑變化
的規律,而哪一年可安排閏月,閏哪個月,及農事活動的安排等,又必須根據
二十四節氣來安排,這就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