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轉錄]原始佛教的研究方向與未來的發展趨勢
#1
求法心切
首先我先澄清一下,以下內容是我從一位佛學老前輩那裡聽到的,當時老前輩正在指點
一位想往原始佛教修行和學術發展的學弟;這些內容是我這些年來聽過最精彩的心得!

也許裡面細部的內容,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不過大致的內容還是可以跟大家分享。由
於我不是專攻原始佛教的,因此我無法區分裡面細節部份的對錯,不過我還是希望能跟
大家同享法義,大家也可以拿去請問師長,看看師長的意見,再彼此交流。

主文:
    這些年來,國內外研究原始佛教都以南傳的巴利三藏為主,其實真正嚴格定義巴利
三藏只能算是部派佛教中的一支,如果要研究真正原始佛教、並還原出真正原始佛教的
話,我們還必須要考慮非常多的因素。而這一切恐怕要從世尊在世時說起。

一、當年世尊尚未成佛時,遍學各種外道後發現都不究竟,因此…。後來成佛後,弟子
廣佈四個階級、包含六師外道;而世所熟知的十大弟子,很多原先都是學富五車的外道,
也是苦修多年、精通各家學說和修法的智者,因此一旦經過世尊指導,親證阿羅漢只需
要幾天的工夫;而世尊針對每一個弟子的開示,都會考慮其背景,例如:對琴師有琴師
的開示,因此後代研究原始佛教的人通常都會發現,如果沒有古印度哲學的背景,就無
法深刻了解佛經所要討論的內容,只會看到文字表面的意義;因為你並不了解當時的背
景共識、自然不可能了解世尊為何會如此開示,而你從佛經上捕捉下來的文字,會變成
非常單向、沒有任何生命力的命令,而非當年那種充滿互動的討論。

如果想要了解佛經上真正含意的話,你一定要去研究古印度哲學,這樣才能了解當
年的共同討論語言和課題,了解世尊為何針對某些弟子會有如此開示!你對佛經的了解
,才有可能還原成真正的原貌。

二、由於世尊十大弟子的背景和修證的方式都有所差異,因此到了世尊入滅後,開始結
集經典時,就出現了矛盾和爭議,這就是窟外結集的主因;外面有些學者也許會否認這
件事,這是一種很無聊的舉動,因為很多祖師的論典都有記載這件事情,這些祖師不是
那種以訛傳訛的人,他們治學都十分的嚴謹,絕對不會去做那種人云亦云的舉動,因此
講說沒有窟外結集等於是在侮蔑祖師的人格;再者從記載來看,發生窟外結集是非常合
理的事情,你想想看當時的主角是大迦葉尊者和富樓那尊者,兩位尊者代表完全相反的
行事和說法風格,一位是遠離人群、刻苦修行的頭陀第一、另一位是雲遊四方、接觸人
群的說法第一,因此在結集律藏時,當場就發生意見不合的問題,而其實雙方都沒有錯,
那只是人多和人少時在生活上的問題,因為頭陀行的人不可能多,因此飲食上的問題比
較小,可是當人多時,飲食問題就會很複雜,因此富樓那尊者主張要給予較多的方便和
寬容。而大迦葉尊者結集的主因之一,就是有人趁世尊入滅之後沒有人可以管他了,打
算胡作非為一番!因此在戒律上更是不能有任何輕忽,以免這些惡比丘敗壞佛門。

   其實戒律方面的爭議還只冰山的一角,如果從背景立場來看的話,我們就可以知道
窟外結集是無法避免的;而兩位尊者在立場上的差異,難道不會影響到經藏和論藏嗎?
從結果得知,窟外結集也比較接近群眾,採納天神說和居士說,不像七葉窟的結集,清
一色都是阿羅漢;這樣的結果必定造成將來上座部和大眾部的出現。

    因此大家應該正視窟外結集的史實,從其中反而可以看到各種角度的世尊,包括跟
天神和在家居士互動的世尊,而不只是僧團中的世尊;同時也可以了解更多層面的原始
佛教,看到尊者對於法義之間的討論、不同的說法和認知,可以讓我們佛法有深刻的了
解。這不管是對於我們研究佛法,還是修證佛法都有很大的幫助,因為藉由更多討論,
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法義,這正是世尊在世時和弟子們的互動方式。

三、從經論上就可以得知,雖然阿羅漢修行方法大多類似,但是依照根器,阿羅漢其實
還可以分成很多種,各有所擅長的部份,就如同世尊的十大弟子各有其第一一樣;從世
尊當年針對不同的根器給予不同的開示,自然到了後代就會對法義有爭議的問題,這就
是部派佛教的由來;因為大家都聽到了一段,的確也真的是世尊說的教法,因此誰都認
為自己沒有錯!甚至有更離奇的事,就是一位世尊在時的阿羅漢,入深定百年,下山後
發現當時流行的佛法,跟當年從世尊那邊聽到的完全不一樣,因此那位阿羅漢只好就自
成一派,傳授當年他聽到的教法。

    至於為什麼部派佛教會有地域性的問題呢?這也要從世尊在時說起,因為這些弟子
都來自於各地方的人,因此世尊在說法時會考量其背景;當這些尊者在傳教時,如果跟
該地的眾生根器和性情投緣,或者是當地的社會或自然環境也都適合該種風格的教法發
展,那麼該地的眾生通通都變成那位尊者的弟子,久而久之修行人多了,成就者多了,
就自成一派;而其他不投緣的只好到其他地方傳教說法,一直到有緣的地方為止;這也
就是部派佛教會有地域性的特色。

    在經律論三藏中,經藏是佛說的話,大家不可能有任何意見,而律藏是世尊欽定的,
雖然該怎麼執行,大家有不同的意見,但是對於裡面的條文沒有人有任何的質疑!而唯
一有較大差異的就是論藏,有一派認為論藏是佛說的,另外一派認為論藏是阿羅漢修行
心得的結集,簡單的說,大家對於經的解釋、正確的知見和修行的方法,有了不同的看
法,而基本上這些看法都反應在祖師大德的論上,例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阿毘達
磨俱舍論、成實論、清淨道論,其中又以俱舍論和成實論為部派佛教中空有二派的代表。
而我們可以從部派佛教的法義爭論中,了解到更多層面的世尊教法,對於原始佛教的
經論解釋,不會只鬧出定於巴利文一尊的問題,究竟巴利三藏只是部派佛教的一支,並
不能代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全部,更不能只拿巴利三藏作為阿含的唯一解釋。

而有學者反對北傳說一切有部的學說,認為【三世實有】不符合三法印,而三法印
是世尊教法的撿擇標準;我反過來做一個比喻,請問【諸行無常】是現象論還還是本體
論?如果是現象論的話,那麼【三世實有】其實並沒有問題,因為在【三世實有】的本
體上運作【諸行無常】的現象;如果【諸行無常】是本體論的話,那就可以討論到十四
無記的問題了。

    而漢文、藏文、巴利三藏都擁有著不同地理區域、不同派別、不同時期的原始佛教
經論,如果說真正要研究原始佛教,是不能不學這三種語言,究竟藏文和巴利文在語言
上有其佛學研究的方便性。

四、現在中文藏經裡面的阿含經論,主要都是從北印度傳至中亞、再傳至西域,最後傳
入中國,基本上目前中文阿含的經論,都面臨二次翻譯的問題,包括剛翻譯完成南傳大
藏經,也是從巴利文翻成日文,再由日文翻譯過來,因此難免都會有【原味流失】的困
擾;因此如果要保證沒有【原味流失】的話,那麼就一定要去學巴利文。如果你要去研
究北傳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話,你就要去學古西域語言(龜茲文…)去看那些文獻
,要是想要再近一步的研究,那你就要去學習俄文和法文…,因為目前中亞和西域考古
學的資料,有很多都在是用俄文和法文寫的。

    目前國內外還很缺乏南北傳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比較研究,因為這牽扯到語言種
類過多,資料也過於零亂;但是沒有人在的地方,正是值得開發的地方。因為藉由如此,
大家可以更了解原始佛教的面貌和部派佛教中各派的差異,對於阿含的解釋也有更多的
討論,而大家對於修行的方法也會有更多的選擇和了解;如果這件事成功的話,不管是
提升台灣在國際間佛學研究地位、還是促進原始佛教在漢語系國家的發展,基本這是一
件很大的功德。

也許會有人說學者跟修行是沒有關連的,我也可以反過來說:聞思修是一體的,沒
有聞思的工夫,那麼修出來的成果一定是問題的;有人是自己聞思、自己修,有人是聞
思之後,並整理好,這樣子別人修的時候就非常的省力,不用在重新花時間整理資料,
這也是功德一件。另外聞思純熟了要修,那就是水到渠成而已。而前輩特別強調:沒有
熟讀經論,怎麼可能有正確的知見,沒有正確的知見,是不會有正確的禪觀!沒有正確
的禪觀,要求解脫是緣木求魚!

因此可以往這個方面走,這不管是對你或者是對於別人都有很大的利益。

還有不管是研究佛學還是做學問,千萬不要學到那種壞習慣!
就是有某個出家眾,引用某位日本學者的論文資料,認為阿彌陀佛是太陽神的信仰
這位日本學者還至少去比對過古波斯文的資料,才有此一說
而這位出家眾也不去學古波斯文,也就人云亦云起來
而且這位出家眾講這些內容已經十幾年了,他還是拿不出古波斯文的資料
這是非常糟糕的做學問的習慣,千萬不要學。
還有這位出家眾的徒眾們也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師父怎麼說,徒弟照著說
也沒有人去學古波斯文,看看師父引用的資料,到底有沒有問題。

千萬不要鬧這樣的笑話,就是:
你全部都已經胡說八道完了!
結果考古的新發現,正好跟你所說得完全相反
到時候你就丟臉丟大了。
Mon Dec 2 22:57:25 2002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轉錄]原始佛教的研究方向與未來的發展趨勢
#2
alubi
你所轉貼的是崔忠鎮先生的文章
   建議轉貼前還是先對於作者其個人的背景了解,看
是否值得轉貼,此外也請記得以後要轉貼文章先注意所在
的網站是否合適轉貼!!我就是那位阿益貓,你曾經在奇
摩某家族與台壇轉貼<<念佛>>而給你善意建議的那位
人士∼∼∼善意附帶一提供參考!!

※ 引述《sunrain (求法心切)》之銘言:
> 首先我先澄清一下,以下內容是我從一位佛學老前輩那裡聽到的,當時老前輩正在指點
Tue Dec 3 06:42:55 2002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轉錄]原始佛教的研究方向與未來的發展趨勢
#3
求法心切
※ 引述《alubi (alubi)》之銘言:
> 你所轉貼的是崔忠鎮先生的文章
>    建議轉貼前還是先對於作者其個人的背景了解,看

小弟看過一些崔忠鎮的文章,也翻過他翻譯的書
小弟覺得這篇文章應該不是崔忠鎮寫的,因為風格筆法完全不像
而且這種話除非十足的證據,不可以亂說,不然別人會說你在某黑他

從這篇文章的風格可以看出,邏輯清楚,論理清晰
決不是一個會在網上公開徵求明妃的崔忠鎮這種狂人寫的出來
(通常會幹這種事情的人,不是真瘋就是假瘋)

因此我還是保留這些看法

> 是否值得轉貼,此外也請記得以後要轉貼文章先注意所在
> 的網站是否合適轉貼!!我就是那位阿益貓,你曾經在奇
> 摩某家族與台壇轉貼<<念佛>>而給你善意建議的那位
> 人士∼∼∼善意附帶一提供參考!!

抱歉!那篇小弟沒有收到,是否能重寄一次

                 多謝學長!
Tue Dec 3 09:56:01 2002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轉錄]原始佛教的研究方向與未來的發展趨勢
#4
求法心切
※ 引述《tyuan (不學)》之銘言:
> 我看的第一篇文章和接續的對話滿頭霧水喲!
> 是不是引人家的文章來轉載的?如果是,下次應該提一下出處才好。

抱歉! 這是小弟的疏失
這篇文章是從網路上轉載來的
Tue Dec 3 15:37:17 2002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轉錄]原始佛教的研究方向與未來的發展趨勢
#5
火之舞
※ 引述《sunrain (求法心切)》之銘言:
> 無
> 法深刻了解佛經所要討論的內容,只會看到文字表面的意義;因為你並不了解當時的背
> 景共識、自然不可能了解世尊為何會如此開示,而你從佛經上捕捉下來的文字,會變成
> 非常單向、沒有任何生命力的命令,而非當年那種充滿互動的討論。
> 如果想要了解佛經上真正含意的話,你一定要去研究古印度哲學,這樣才能了解當
> 年的共同討論語言和課題,了解世尊為何針對某些弟子會有如此開示!你對佛經的了解
> ,才有可能還原成真正的原貌。
除非是想做佛學方面的學術研究,否則我不認為巴利文和古印度哲學佔有如此關鍵
的地位。也就是說,如果單純的只是想學佛、想止息苦,上面的條件並非必要。試
想我們第一次開始閱讀西洋童話,難道也有先去研習過西洋童話哲學之類的課程嗎
?一開始讀經典,對我們來說當然不像讀報章雜誌那麼自然,但是只要願意花時間
就能適應經典的特殊文言文及名相(其實不會比四書難)。再用一些同理心,揣摩
當時的情境(這也不會比金庸小說難),就能體會經典所描述的那一堂課。佛陀說
法都是很"白話"很直接的,並非使用一些高深的哲學術語來敘述佛法。

況且,經中也有提到一些外道六師的思想,一些奧義書或是梵我的思想,以及梵天
的信仰,這些對於瞭解當時的背景大概也已足夠。當然啦,如果有空也有興趣,讀
些印度哲學史之類的書籍,應該可增進對當時時空的理解,也不錯啦。
Wed Dec 4 11:43:51 2002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轉錄]原始佛教的研究方向與未來的發展趨勢
#6
alubi
還是說一下好了
  有興趣自行到蕭平實居士網站中的討論區
,那邊就可以見到原作者是誰了!!末學也知
道在迎福寺討論區也有人轉貼該文章∼∼點到
此就好!!

※ 引述《sunrain (求法心切)》之銘言:
> ※ 引述《tyuan (不學)》之銘言:
> > 我看的第一篇文章和接續的對話滿頭霧水喲!
> > 是不是引人家的文章來轉載的?如果是,下次應該提一下出處才好。
> 抱歉! 這是小弟的疏失
> 這篇文章是從網路上轉載來的
Wed Dec 4 14:47:04 2002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轉錄]原始佛教的研究方向與未來的發展趨勢
#7
求法心切
※ 引述《alubi (alubi)》之銘言:
> 還是說一下好了
>   有興趣自行到蕭平實居士網站中的討論區

學長是說附佛外道蕭平實嗎?他的那個[成佛之道]那個笑話網站
小弟在裡面有看到崔忠鎮專欄,不過文風真的不太類似
倒是這篇文章的原作者steelshatks也有在裡面貼文

> ,那邊就可以見到原作者是誰了!!末學也知
> 道在迎福寺討論區也有人轉貼該文章∼∼點到
> 此就好!!

小弟覺得我門似乎有點離題了,小弟想討論的是大家對文章的看法
而不是文章是誰寫的?

                     不才小弟向各位學長 拜首

> ※ 引述《sunrain (求法心切)》之銘言:
> > ※ 引述《tyuan (不學)》之銘言:
> > > 我看的第一篇文章和接續的對話滿頭霧水喲!
> > > 是不是引人家的文章來轉載的?如果是,下次應該提一下出處才好。
> > 抱歉! 這是小弟的疏失
> > 這篇文章是從網路上轉載來的
Wed Dec 4 15:01:50 2002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轉錄]原始佛教的研究方向與未來的發展趨勢
#8
心猿
※ 引述《sunrain (求法心切)》之銘言:
> 學長是說附佛外道蕭平實嗎?他的那個[成佛之道]那個笑話網站
> 小弟在裡面有看到崔忠鎮專欄,不過文風真的不太類似

能否請問一下,你說的崔慰鎮專欄在那裡。
我現在找不到崔忠鎮的網頁了。
滿想看看他到底是怎麼樣的瘋法。
2002年12月 5日 10:47:46 星期四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