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第566經的啞謎
#1
@Facebook
「第566經的啞謎」

卷二十一第566經中,那伽達多尊者請質多羅長者解讀一個偈子,有點像是啞謎:

「枝青以白覆,一輻轉之車,離結觀察來,斷流不復縛。」

質多羅長者想了想,就把啞謎解開了。既然是啞謎,就不是有系統的正式說法,也不
一定有唯一的標準答案,而需要靠意義的聯想或是相似的字音、字形,才能解出。但
是這啞謎畢竟是用佛世時的俗語講的,既不是梵文、也不是巴利文、更非中文,翻譯
成中文後自然更不容易解,就像中文的啞謎翻成英文後許多就無法解了,因此中文的
讀者看不懂也不必太在意。

「枝青以白覆」,質多羅長者解為「枝青」代表「戒」,「白覆」代表「解脫」。意
義上,沒有戒就沒有解脫。

從中文看不出來為什麼「枝青」解為「戒」,巴利本則不是作「枝青」,而是作「各
部分無缺陷的」,比較容易聯想,雖然比較難視覺化。

「一輻轉之車」,質多羅長者解「一輻」為「身念住」。「輻」是輪子中間銜接輪軸
和輪圈的板條,一般的輪子有五、六個甚至更多個輻,時至今日的轎車輪胎上也可見
到輪輻。《雜阿含經》卷十六第432經將輪迴五道比喻為「五輻車輪」,所謂「輪轉
五道,暫無休息」地快速輪迴,人的起心動念也是隨時陷入五道之間而輪迴,要在這
輪迴中收攝心念,就要靠「身念住」,如《雜阿含經》卷四十三第1171經所說的以身
念處來立樁、收攝心念。因此從凡夫輪轉五道的五輻,收攝為身念住的一輻,就是日
常生活間的修行法。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711經表示以念覺支為基礎,可以漸次完成七覺支,也就是
完成止觀的修習,因此「車」可解為「止觀」。相當的南傳經文則是將「一輻」解為
「念」、「車」解為「身」,一輻的車即是「念身」,和北傳經文整體的意義類似但
拆解方法不同。

「離結觀察來、斷流不復縛」則是講阿羅漢的狀態。「結」是結使、煩惱,把綁著的
結解開了,就能解脫、見到了解脫;「流」是貪愛之流、生死之流,斷了這流,不被
束縛,就是阿羅漢。

四句一起看,第一句講「戒」和「解脫」,第二句在講身念住以得到「止、觀」或是
「定、慧」,第三、四句講阿羅漢的「解脫」及「解脫知見」,這四句含攝了佛陀及
阿羅漢所證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和前一經(第
565經)相通。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第566經的啞謎
#2
@Facebook
原經文見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4%B8%80#五六六
Mon Oct 31 14:25:10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