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CBETA T02 No. 104《佛說法印經》卷1
#1
@Facebook
勘誤可以發表在此嗎 ? 有關雜阿含1268 經「決意解脫」nimokkha? 一詞,今天在討
論其註解時,我援引三解脫(vimokkha-mukha)、八解脫(attha vimokkha) ,認為的
這裡所使用 vimokkha 有「門路」的意思,並以此為依據傾向認為「決意解脫」有解
脫之「道」之意,經過查證之後,這個佐證是有待商榷的,已經自讀經拾得中刪掉。
順便整理了一下資料:

 

 

三解脫、三解脫門、三三昧,這三個詞的第一個「三」指的都是一樣:

 

>> 空(su??at?- ):記念思惟五蘊苦、空、無常

>> 無相(animitta- ) :記念思惟諸境皆悉滅盡,離諸有想。

>> 無作(appanihita-):記念思惟諸識因緣生滅,無常不可得

 

 

但是三「解脫」、三「解脫門」、三「三昧」,在漢譯的文本中就常常混在一起,經
中、論中都一樣,簡直難分難解,與巴利文多方比較後,整理比較精確的對應方式應
該是:

 

 

>> 三「解脫」:對應 vimokkha (解脫),講三種不同解脫的方式/境界**

>> 三「解脫門」:對應 anupassan? (隨觀),講的是三種觀

>> 三「三昧」:對應  sam?dh? (等持),講的是三種定

  

**「三解脫」則存在兩種不同看法,一者是解脫之階段境界不同,另者或認為境界相
同,只有趣入之門不同。 

  

 

就我的理解來總結這三個三之間的關係,或可以這麼說:

  

空、無相、無願,這三種面向的思維,是「三解脫門」修隨觀時的所緣,亦即觀業處
(vipassan?-kamma??h?na)。同時這三者也是「三三昧」修定時所緣,亦即止業處
(samatha-kamma??h?na)。而以三三昧的定力為基礎,透過三種隨觀獲得解脫,根
據方法(或是境界)的不同,別稱為「三解脫」。


CBETA T02 No. 104《佛說法印經》卷1

CBETA 數位藏經閣漢文電子佛典 No. 104《佛說法印經》 卷1

Sun Mar 27 15:27:24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CBETA T02 No. 104《佛說法印經》卷1
#2
@Facebook
一開始沒把功課做好,傳達了錯誤訊息,非常抱歉。
Sun Mar 27 15:36:06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CBETA T02 No. 104《佛說法印經》卷1
#3
@Facebook
師兄過謙了,然以上思路更清晰明瞭,感恩受教。
Sun Mar 27 16:20:43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CBETA T02 No. 104《佛說法印經》卷1
#4
@Facebook
順便補充一下,有同學說在觀禪的觀點中,三三昧只能達到近行定,雖然並不清楚「
觀禪」指的是甚麼系統,不過我想這可能是錯誤的理解。以無相三昧為例,根據佛說
法印經,無相三昧滅盡離諸有想,到了離諸有想已經是四禪以上。三三昧都應是四禪
以上證入禪那的。
Sun Mar 27 17:04:36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CBETA T02 No. 104《佛說法印經》卷1
#5
@Facebook
Russ兄,我們在一個PO文中遇到一個難解的名詞“無間等”,莊老師是另外翻譯成“
現觀”,我覺得最好有個懂巴利文的人幫我們找出正確的白話文解釋。不知是否能幫
幫忙替我們解惑?謝謝!
Thu May 12 20:45:52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CBETA T02 No. 104《佛說法印經》卷1
#6
@Facebook
就是Murphy Chen 那個April  17 關於雜阿含 285 的PO文。謝謝。
Thu May 12 20:49:54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CBETA T02 No. 104《佛說法印經》卷1
#7
@Facebook
Chris Lee 對於巴利文我只是啞啞學語的小書僮,稱不上懂。我做了一些整理給您參
考,因為文長所以另發一篇文章回復。
Fri May 13 14:44:17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CBETA T02 No. 104《佛說法印經》卷1
#8
@Facebook
正在看,感謝萬分!
Fri May 13 14:48:43 2016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