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修六念而達成七覺支
#1
@Facebook
「修六念而達成七覺支」

《雜阿含經》第931經對「六念」有精要的解說,並且教導我們可修六念而達成「七
覺支」,乃至涅槃。

以「念佛」舉漸完成「七覺支」為例:

* 念覺支:聖弟子念如來事,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
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 擇法覺支、精進覺支:聖弟子如是念時,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其心正
直,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

* 喜覺支:於如來正法、於如來所得隨喜心;隨喜心已,歡悅;

* 猗覺支:歡悅已,身猗息;

* 定覺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其心定;

* 捨覺支:心定已,彼聖弟子於兇嶮眾生中,無諸罣閡,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六念而達成七覺支
#2
@Facebook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8%89%E5%8D%81%E4%B8%89#九三一
Sun May 17 21:12:30 2015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六念而達成七覺支
#3
@Facebook
耶 師兄我想問一下,是你把念佛跟七覺支組合在一起嗎?我那時在看隱隱約約有覺得
,但沒想到耶
Sun May 17 21:24:37 2015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六念而達成七覺支
#4
@Facebook
這則讀經拾得是我寫的,不過很多同學看到後應該也會有一樣的心得吧 :) 也要感謝
無著比丘對於念覺支如何次第引申七覺支的精闢開示,我對這個次第也才比較了解。
Sun May 17 21:49:24 2015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六念而達成七覺支
#5
@Facebook
另外,之前 Satipatthana Shi 也分享過由「六念」而「修滿五法」得禪定 :

本經和《雜阿含經》卷十七第842經所說呼應:「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
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云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
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云何修滿五法?謂隨
喜、歡喜、猗息、樂、一心。」」(CBETA, T02, no. 99, p. 123, a14-19) 

修滿「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五法能得禪定,也就是本經所說「隨喜心……
歡悅……身猗息……覺受樂……心定」。
Mon May 18 10:51:18 2015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六念而達成七覺支
#6
@Facebook
大剛師兄好,想請問您無著比丘的開示有連結嗎^^",還是是您曾貼在獅子吼同學會
那幾篇,或者是 念住那本?
Tue May 19 10:39:53 2015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六念而達成七覺支
#7
@Facebook
就是曾貼在同學會那幾篇,裡面有提到 :)
Tue May 19 17:44:42 2015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修六念而達成七覺支
#8
@Facebook
(摘錄先前訪談時無著比丘的開示,直接貼上來供參考)

... ...

要認知到這五蓋,也要認知到其相反,也就是沒有五蓋。

如果當這五蓋都沒有時,自然就會有喜悅。「喜」是一個覺支(覺悟的一個部份),
這「喜覺支」可在我們念住時升起。

我們來看這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
覺支。

我們在修習念住時,就是「念覺支」;我們在念住時判斷在哪種狀態,什麼法有益、
什麼法無益,就是「擇法覺支」;擇有益的法,努力修行念住,就是「精進覺支」;
發現沒有五蓋時,就會有「喜覺支」生起;這喜能讓身心都輕安,是「輕安覺支」,
並不是很興奮、粗暴的喜悅,而是沒有了煩惱的喜悅;自然內心就能定了下來,而是
「定覺支」,心理越來越專注,在平等的狀態,成就「捨覺支」。這些就是七覺支,
覺悟的七個部份。

同樣的,我們要認知到這七覺支,或是沒有這七覺支。我們要知道這七覺支的條件、
因緣。

(全文可再搜尋「同學會」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talk/ )
Tue May 19 20:11:16 2015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