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
#1
@Facebook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而在中國
更為人所熟知的是龍樹說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就實修而言,四念處所觀的受包括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什麼是什麼,例如禪
定有樂受,佛陀教我們直接觀樂受(在如此觀能增益善法、減少不善法的前提下),
不加以人為的判斷。除了對治的狀況外,通常不是直接把樂受給觀成苦受。

《雜阿含經》卷十七第473經: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5%8D%81%E4%B8%83#四七三

則顯示佛陀也常說「諸受是苦」,表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和「諸受是苦」
並不違背。

還是聽聞說法的人要避免誤會,實修時有什麼程度就依次第而觀什麼,親自體證,而
不是口頭禪。

四念處的修習有各個層次,例如《雜阿含經》卷十九第536經就提到超越「厭離」最
後是「厭離不厭離俱捨」:「若比丘於內身起厭離想,於內身起不厭離想、厭離不厭
離俱捨想,正念正知。如內身,如是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
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作厭離想、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住正
念正知。如是,尊者大目犍連!是名四念處修習多修習。」」(CBETA, T02, no. 99,
p. 139, b28-c5)
Wed Aug 13 23:22:07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
#2
@Facebook
很多人喜歡把所學的結論化,知識化,不注重原理推導與實作。就像是濫用了公式與
口訣。這是危險的。總不能說,反正最終要推舉600磅的啞鈴,哪中間直接跳過去,
直接去推600磅,這樣是會被壓扁的。而且佛陀的重點原意本來就是"觀察"本身,也
就是大綱兄所說:不加以人為判斷,就只是老老實實的觀察,其實光是觀察本身就足
以改變自己原來常走的神經路線,保留其他角度看法的可能性,光是這樣對於身心就
有強烈的力量影響
Thu Aug 14 22:05:51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
#3
@Facebook
除了對治的狀況外,通常不是直接把樂受給觀成苦受。.......大剛兄,您是剛跟誰辯
論還是什麼原因寫這篇?
Thu Aug 14 22:36:08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
#4
@Facebook
是的,如實觀察世間兩邊相而不執著兩邊相(又名:雙照雙離,或分別一切法,不起
分別想),可入「中道實相觀」。通常除非「對治貪等煩惱」以及「破除執著」之外
,是不必加上個人身心感受或個人之見地、主張為宜,只是一心觀只是觀、止只是止
。簡而言之:破執而不立敵是也。
Sat Aug 16 09:29:47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
#5
@Facebook
To 喬瑟夫: 

> 您是剛跟誰辯論還是什麼原因寫這篇?

單純是前週的讀經進度在卷十七,那時太忙了沒post上來,現在才post上來啊。這是
經上寫的,是第473經中異比丘提出的疑問,不是跟誰辯論 :D
Sat Aug 16 11:32:23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
#6
@Facebook
參考 Cheng Soon Lee 及 喬瑟夫 的 feedback,為避免誤會,因此將「讀經拾得」
略為修飾如下,以更客觀、中立:

就實修而言,四念處所觀的受包括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什麼是什麼。例如禪
定有樂受,佛陀教我們直接觀樂受(在如此觀能增益善法、減少不善法的前提下),
不加以人為的判斷。

若是作為對治的修法,例如以「不淨觀」對治貪欲,才會「觀身不淨」、「觀受是苦
」,以既定的看法代入修觀。
Sat Aug 16 12:16:47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
#7
@Facebook
佛陀於何時?何經中教我們觀樂受?請邱師兄解小弟迷惑,阿彌陀佛!
Sun Aug 17 05:30:51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
#8
@Facebook
受有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Mon Aug 18 13:58:56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
#9
@Facebook
承接 喬瑟夫 的貼文。四念處中的第二念處:觀受。

《長阿含經》卷5:「時,梵童子又告忉利天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當更為汝
說。如來、至真善能分別說四念處。何謂為四?一者內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
除世貪憂。外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精勤不
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內身觀已,生他身智;內觀受已,生他受智;內觀意已,
生他意智;內觀法已,生他法智,是為如來善能分別說四念處。」(CBETA, T01, no.
1, p. 35, c25-p. 36, a4)

四念處的觀法,很多經論都有在講,多到「族繁不及備載」。  ^_^  哈哈  :D
Mon Aug 18 15:03:33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
#10
@Facebook
原來我自己也沒有在讀別人的貼文!!  哈哈哈哈    :D    真是對不起大剛同學了
!  :P
Mon Aug 18 15:11:32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
#11
@Facebook
昔日六祖:不思善,不思惡,其意為何?又何謂「如來藏」?
Mon Aug 18 19:36:42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
#12
@Facebook
To 常溯: 在「四念處」的修習中,單純的覺知是基本的方法,尤其在練習禪定時,
會適切地運用禪支以提升定力。

例如經中就有載在修習安那般那時:「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
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是聖弟
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有時聖弟子心覺知,心悅、心定
、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是聖弟子
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CBETA, T02, no. 99, p. 208,
b1-9)

在修「受念住」時,是「有喜覺知、樂覺知……」等各種受時,單純的體驗,念住於
其上,而可「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就是說如果有不同的
感受,則覺知該感受。

這是禪坐階段性攝心的技巧,最終還是要體悟出無常、苦、無我的真相,如同該經接
下來一段所說《雜阿含經》卷29:「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斷、無欲、滅,如無常、
斷、無欲、滅觀住學,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是名修
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CBETA, T02, no. 99, p. 208, b9-13)
Tue Aug 19 00:12:58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
#13
@Facebook
Cheng Soon Lee 說得有道理。這社團最寶貴的就是有各位諸上善人的貢獻,能從各
個角度來提出針砭。畢竟文字是有局限性的,能有大家幫忙指出沒能正確表達的文字
,讓義理的傳達能更為完整、精確,真是福氣啦!

依據以上討論,將文字進一步潤飾如下,如有不精確處也請隨時指出,謝謝!

<<<<<<<<<<<<<<<<<<<<<<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而在中國
更為人所熟知的是龍樹說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最常見的實修四念處的方法是單純的覺知以攝心,例如修「受念住」時單純的覺知目
前所感受的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不加以人為的思考。例如禪定有樂受,就覺
知樂受(在如此而能增益善法、減少不善法的前提下),而能收攝心念、提升定力。
直到修「法念住」時而能體悟出苦、空、非我的真相。

也有的修法是以正見代入而修觀,例如「不淨觀」是「觀身不淨」,本卷第467經也
載:「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想。」(CBETA, 
T02, no. 99, p. 119, a27-29)

本經則顯示這二類修法在佛教都是可行的,佛陀表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和
「諸受是苦」並不違背。

因此,實修時看修行的目的,有什麼程度就依次第而修,親自體證,而不是口頭禪。

>>>>>>>>>>>>>>>>>>>>>>
Tue Aug 19 00:30:28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
#14
@Facebook
四念處應該要跟五停心分開,五停心是止,四念處是觀,但不淨觀(九想)修持則有
可能直接成就,天臺的次第禪觀依安般法的修持五停心的階段叫做有漏禪法,四念處
配合十六特勝的修持法是亦有漏亦無漏禪法。
Tue Aug 19 00:38:21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