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1
@Facebook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雜阿含經》卷十八第五○一經: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8.html#五○一

說大目揵連尊者「我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其餘經中也有說清
淨的僧眾是佛真子,如《中阿含經》卷二十九〈大品1〉:「謂汝等輩是我真子,從
口而生,法法所化,汝當教化,轉相教訶。」(CBETA, T01, no. 26, p. 610, 
a17-18)、《雜阿含經》卷四十五第1212經:「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得
法餘財」(CBETA, T02, no. 99, p. 330, a13-14)。

後代有論師以《妙法蓮華經》卷二〈譬喻品3〉:「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
從法化生,得佛法分。」(CBETA, T09, no. 262, p. 10, c13-14) 衍生主張佛陀的
聲聞弟子不是佛子,菩薩才是佛子,這恐怕是種誤解。


(五○一)[0132a13] - 雜阿含經卷第十八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告諸比丘:「一時,世尊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我於此耆闍崛山中住,我獨一靜處,作如是念:『云何為聖默然[六十]?』復作是念:『若有比丘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聖默然。』復作是念:『我今亦當聖默然,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具足住多住;多住已,復有覺有觀心起。』爾時,世尊知我心念,於竹園精舍沒,於耆闍崛山中現於我前,語我言:『目揵連,汝當聖默然,莫生放逸。』我聞世尊說已,即復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如是再三,佛亦再三教我:『汝當聖默然,莫放逸。』我即復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

Sun Aug 10 14:44:54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2
@Facebook
法華經中有兩種阿羅漢,一種是佛說法華經當場退席的,另一種是留下來的。
Sun Aug 10 15:44:54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3
@Facebook
ㄟ,仔細讀鳩摩羅什的漢譯本,《妙法蓮花經•方便品第二》經文是寫:「說此語時
,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並沒有說這
些人是阿羅漢。這種說法是被誤導的,經典還是要自己讀、自己思維的好,別人的意
見就留給別人自己處理。
Sat Aug 16 18:58:40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4
@Facebook
哎呀!還好法師指正否則又得當五百世野狐狸了.然從妙法蓮華經受記品第六可以看到
很多阿羅漢受記未來都可成佛,那阿羅漢的不受後有就不是斷滅了.
Sat Aug 16 19:33:42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5
@Facebook
阿羅漢所證的,如果是斷滅,他就不是阿羅漢了!

「不受後有」是什麼意思呢?這裡面大有學問,就留給有學問的人來說了。  ^_^
Sat Aug 16 19:43:46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6
@Facebook
阿羅漢和佛命終後是有還是沒有?這是十四無記之一。阿羅漢的「不受後有」不是說
「就沒有了」,而是說就沒有苦了。

《雜阿含經》卷三第72經:

http://buddhaspace.org/agama/3.html#七二

就有討論這個問題。本經中說阿羅漢「非有他世死、非無他世死、非有無他世死、非
非有無他世死」?

不能說阿羅漢死後有來世(非有他世死),這很容易理解。

但是為什麼不能說阿羅漢死後沒有來世(非無他世死)?

這議題在經中多次出現,例如卷五第104經、106經,卷三十二第905經,有較詳細的
討論。
Tue Aug 19 00:41:49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7
@Facebook
阿羅漢的不受後有從來就不是斷滅。 涅槃不是一般人應該去推論想像的,佛陀說推
論想像涅槃的人會很錯亂的。這是十四無記之一。
Tue Aug 19 10:45:34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