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在上週讀經討論到卷十三(三一五)經時
#1
@Facebook
在上週讀經討論到卷十三(三一五)經時: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眼生、住、轉出,則苦生、病住、老死出。耳、鼻、舌、
身、意亦如是說。若眼滅、息、沒,苦生則滅,病則息,死則沒。耳、鼻、舌、身、
意亦如是說。」 

同學們對於經文中的「轉出」產生不各種不同的看法:

1.「轉出」是「轉、出」,因為對應的南傳經文是「生起、持續、再生、顯示」。

2.「轉出」不能分開,因為這一經相似於《雜阿含經》卷31第899經的「若比丘眼生
、住、成就顯現,苦生、病住、老死顯現」,「轉出」即是「成就顯現」。

不知大家覺得何者合理?或是有沒有什麼其它的看法呢?
Tue May 20 22:07:20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在上週讀經討論到卷十三(三一五)經時
#2
@Facebook
那個 "轉" 字, 在南傳巴利文中是 abhinibbatti , 解釋可參考此頁

http://www.palidictionary.appspot.com/browse/a/abhinibbatti

它主要有 生起, 出生, 再生, 轉生, 轉成.... 等意思.

南傳元亨寺版也是只用 "轉" 字:

「諸比丘!若眼生住轉出者,則苦生病住老死出。」

看來莊春江老師是譯成 "再生" , 但依前後文, 似乎不是很貼切.

這裡好像是指眼經由生, 住等階段, 再轉成完全呈現的階段.

因此我覺得 "轉出" 比較好.
Wed May 21 00:30:26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在上週讀經討論到卷十三(三一五)經時
#3
@Facebook
苦的生、病的住作為基礎條件,才能轉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Wed May 21 01:12:01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在上週讀經討論到卷十三(三一五)經時
#4
@Facebook
證阿羅漢者和我們一樣都保有六根(生∼住),證阿羅漢者為何能不受後有?
Wed May 21 13:19:44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在上週讀經討論到卷十三(三一五)經時
#5
@Facebook
在於止息的功夫。
Wed May 21 15:00:54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在上週讀經討論到卷十三(三一五)經時
#6
@Facebook
我覺得「若眼滅、息、沒,苦生則滅,病則息,死則沒。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說」這段經文是在講述阿羅漢聖者的境界吧。雖然他跟我們一樣保有六根,但他們是
不會因為六根接觸到六塵,而流轉在生死之中的。
Wed May 21 22:03:18 2014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