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線上版複習]卷8第209經,讀經拾得
#1
melon
讀經拾得:

        想味          行味

眼    要不要看清   加以辨識分別
耳    要不要聽清   加以辨識分別
鼻    要不要聞聞   加以辨識分別
舌    要不要嚐嚐   加以辨識分別
身    是否可觸摸   加以辨識分別
意    開始想助人   加以辨識分別

=======================================

→ 請問「想味」和「行味」的內容可否再解說一下呢?謝謝! ^_^"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葉。
         昨天掃,今天掃,明天掃,香烤地瓜。
=================================================
2011年 5月22日 1:08:15 星期日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線上版複習]卷8第209經,讀經拾得
#2
Heaven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銘言:
> 讀經拾得:
>         想味          行味
> 眼    要不要看清   加以辨識分別
> 耳    要不要聽清   加以辨識分別
> 鼻    要不要聞聞   加以辨識分別
> 舌    要不要嚐嚐   加以辨識分別
> 身    是否可觸摸   加以辨識分別
> 意    開始想助人   加以辨識分別
> =======================================
> → 請問「想味」和「行味」的內容可否再解說一下呢?謝謝! ^_^"

這裡的例子與解釋我也覺得有點奇怪。

如果是要談五蘊的「味」,可參考卷二第 41 經,就是於五蘊的因緣生喜樂。
所以此處或許只舉例六根中觀查到的五蘊現象。
我以吃蛋糕舉一例(同時舉出五蘊與味):

色:舌入處與蛋糕。(色味:對蛋糕的滋味產生喜樂)
受:吃蛋糕時產生樂受。(受味:對此樂受產生喜樂)
想:憶起吃蛋糕的情境。(想味:回憶吃蛋糕而產生喜樂)
行:想要繼續吃蛋糕的念頭。(行味:想要吃蛋糕的念頭產生喜樂)
識:知道有吃到東西的認知。(識味:吃到東西而產生喜樂)

不過這是我自己的認知,我也不敢說是不是會有問題在其中。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Mon May 23 16:00:33 2011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線上版複習]卷8第209經,讀經拾得
#3
邱大剛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銘言:
> 讀經拾得:
>         想味          行味
> 眼    要不要看清   加以辨識分別
> 耳    要不要聽清   加以辨識分別
> 鼻    要不要聞聞   加以辨識分別
> 舌    要不要嚐嚐   加以辨識分別
> 身    是否可觸摸   加以辨識分別
> 意    開始想助人   加以辨識分別
> =======================================
> → 請問「想味」和「行味」的內容可否再解說一下呢?謝謝! ^_^"

在進一步討論前,有二個前提要先說明:

1. 這邊是微觀的分析

佛經中很多內容都可以有巨觀的解釋,以及微觀的解釋。
就禪修而言,微觀的解釋更為重要。

微觀的解釋也會有放大倍率的不同,不同放大倍率下當
然會有不同的例子,因此不會有一個絕對標準的例子。

2. 六根可有各自緣生的色受想行識

包含卷8第198經等等經典都有指出六根可有各自緣生的
色受想行識,而可各自微觀。

六根各自緣生的受想行識,又可分成二種不同的解析法:
A. 六根各自在器官層面即緣生的受想行識。
B. 六根的資訊,傳到意根後,緣生意的受想行識。
以上 B 很容易舉例,也比較偏向巨觀了;這邊只討論
A 的例子。

有了以上二點前提的認知,再來看這個問題「六根各自
緣生的五陰的『味』,有什麼禪修時可應用的例子?」

五陰的「味」是會讓人貪著的滋味,因此 Melon 所問的
「想味」、「行味」的內容,就看眼耳鼻舌身意在微觀
下,有哪些想陰的滋味、行陰的滋味,可貪著的?

「想」是取相,巨觀的例子,看到一個顏色,心中立刻
浮現過往所見過相同的顏色,而知道這是什麼顏色。就
微觀而言,眼看到了可見光,會起反應,而將資訊傳送
至腦部。但眼若是接觸到紫外光、紅外觀,看不到,就
不會起反應。因此眼只針對可見光取相,不針對人類不
可見的光取相,這就是眼根在微觀的「想」。其它的動
物有的可見到不同的光譜,甚至天眼可觀察三界景像,
這些就是由於不同的取相能力。

那麼眼的微觀的「想」有什麼可能會貪著的滋味?舉例
而言,「設法去取相」是眼的本能,只要張開了眼,就
會看到眼前的影像,不看還不行。這是眼的生物本能,
除非在睡眠或禪定中關掉,否則感官是照本能去執行的,
而會去取相。(影像傳到意根後,意根無視,視而不見,
這種狀況眼根還是有執行他的功能,只是意根不管他。)

能執行「生物本能」就是一種「滋味」,不能執行本能
的話,通常不太痛快;若眼隨時就會無預警罷工、懶得
看清楚東西,那日子會很難過。

因此表格中以「要不要看清」舉例作為眼緣生的「想味」;
打坐時,眼睛半開半閉,雖然該全心全意繫念在所緣上
而不該管看到什麼,但執著特別強的人還是偶爾會分心
去「看清眼前的影像」,也就是執著於眼的想味。當然,
這執著有眼根的生物本能部份,以及意根的抉擇,意根
抉擇而不取相反而比較容易,要真的關掉微觀的眼觸生
想,只能入定或睡眠。

了解了這概念,大家都可自行舉例了。重點不在例子本
身,而在於了解背後運作的機制,甚至加以捨離。


「行」是「造作」,身口意都可有造作,感官也會有生
物本能的造作。眼的生物本能的造作是什麼?有很多,
其中之一是將接收到的影像傳送給意根(生理上的對應
現象,則是神經脈衝傳遞資訊給大腦。)眼能把接收到
的影像傳給意根,就是種眼觸生行的「味」,因此眼觸
生行的「味」,「加以辨認分別」可作為一個例子。

若眼不能把接收到的影像傳給意根,就會不爽,也就是
眼觸生行的「患」了。禪定中能直接關掉眼或斷掉眼緣
生的一連串因緣,那就是「離」了。

佛陀教導我們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而能自
證解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Sun Oct 7 11:51:12 2012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線上版複習]卷8第209經,讀經拾得
#4
邱大剛
> 在進一步討論前,有二個前提要先說明:
> 1. 這邊是微觀的分析
> 佛經中很多內容都可以有巨觀的解釋,以及微觀的解釋。
> 就禪修而言,微觀的解釋更為重要。
> 微觀的解釋也會有放大倍率的不同,不同放大倍率下當
> 然會有不同的例子,因此不會有一個絕對標準的例子。

    就微觀的解釋來說,若要建構現代人較能理解的模型,
我所知就有二種不同的模型:

A. 六根各自能引生五陰:

    這主要根據於《雜阿含經》中有提到「眼觸因緣生
受想思」的相關經文,畢竟眼觸即俱生受想思,經文沒
有說一定要到意根才會有受想思,而且經文中另外有提
意根有意觸的受想思。

    在此模型下,各感官的神經系統,能引生微觀的五
陰,例如

* 眼的色:眼睛(及視神經)。
* 眼接收的色:光線反映出影像。(眼睛見到的通常是物體表面反射的光線。)
* 眼生受:眼睛感受光線。(光線若太強會刺眼。)
* 眼生想:眼睛對光線進行取相。(只取人看得到的光線,不會取紅外線、
  紫外線、或是聲波等人眼不認得的境。)
* 眼生行:眼睛將接收到的訊息,發動傳送給意根。(生理上的對應現象,
  則是神經脈衝傳遞資訊給大腦。)
* 眼生識:產生視覺,識別到光線。

    此時即有了「眼識」。眼識只是單純的「看到」影像。此訊息傳到意根後,
由意根的想加以取相、意根的行加以思維造作、並由意識加以識別,人腦才識別
出畫面的意義。

    有人可能會問:「一般認為色是物理,受想行識是心理,眼觸生受想行識
如果對應的是眼神經的傳導現象,那不都是物理現象?眼神經怎麼會有非物理
的現象?」

    這不是大問題,因為神經傳導只是在物理、生理上反映的現象,就像人在
思考或心理運作時,會有對應的腦神經活躍的現象,腦神經活躍可以說是人在
思考或心理運作的副產品,並不代表腦神經活躍的現象完全等同於人的思考或
心理運作。同理,視神經活躍可以說是眼根運作的副產品,並不代表視神經活
躍的現象完全等同於眼根的受想行識。


B. 六根引生的受想行識一律是在意根:

    這個模型則是將所有的「受想行」一律歸為意根的產物,「緣眼色生眼識,
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認為當中的受想思全部是在意根發生。

    這個模型的優點是比較簡單,眼根只是個輸入裝置,輸入後的處理都在意
根。

    但這個模型若要解釋經文,也不見得直觀,因為在此模型下,經文應該要
變成「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後緣意法生意識……而生受想思」,
而經文卻記載眼耳鼻舌身意各自都觸俱生受想思,且有另外的「意法因緣生意
識…觸俱生受想思」。若所有的受想思都是意根生意識後才緣生,那麼經文似
乎廢話太多了,怎麼一再把意根緣生的受想思重覆擺到前五根去了?不是少數
經文這麼說,而是很多經文這麼說,卻沒有經文講說受想思必須意根生意識後
才能緣生。

    針對上面這問題,我也聯想到大家常問的「為什麼十二因緣單獨把觸列一
支?」若就 B 模型,則「觸」時如魔術般的把眼見色的入處轉移到意根了;
若就 A 模型,則「觸」可在眼神經系統發生。


    那古來法師大德是用哪種模型呢?很抱歉,就我之前所查的,經中描述的
就是大家熟悉的那些經文,精簡且不是現代用詞;也沒找到論中有能和現代生
理學連結的模型。現代較具公信力的法師,例如聖嚴法師、印順法師、佛使比
丘、阿姜查、阿迦曼等等,就我能查到的,在講六根時也就是引用經文,並沒
有以現代詞彙詳述其模型。(如果有人查到有用的相關資料,還請告知。)

    以上 A 模型是我對蔡老師提出的例子的理解,B 模型則是我對 Heaven
提出的例子的理解,如果我理解有誤還請 Heaven 告知啊!若有補充或有更
好的模型能幫助現代人理解,當然更歡迎。個人目前是覺得 A 模型較完整。

Have a nice day!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Sun Oct 7 18:26:21 2012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線上版複習]卷8第209經,讀經拾得
#5
邱大剛
Heaven 回覆 email 補充如下,我轉成純文字貼上來,提供作參考:


> 方便的話,想請你多幫忙思考一下這個標題:
> Re: [線上版複習]卷8第209經,讀經拾得
> 這二個模型若照南傳論來說,是否不符合其模型?
> 還是都說得通?

我看了一下, 其實二個模型基本上都算對 (除了一些細微的地方
我也不確定)

我列一些我所理解的部份讓你參考:

1. 受想思發生的位置

先引一段文章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Tipitaka/Post-Canon/Abhidhammattha-Sangah
a/Ven-Bodhi-2-Dhammagavesaka/vaggo2.htm
> 諸心所是與心同時發生的名法,它們通過執行個別專有的作用
> 來協助心全面地識知目標。心所不能不與心同時生起,心也不
> 能脫離心所而單獨生起。雖然這兩者在作用上互相依賴,但心
> 被視為是最主要的,因為諸心所必須依靠心才能協助心識知目
> 標,所以心是識知的主要成份。心與心所之間的關係就有如國
> 王與大臣。雖說「皇上來了」,但國王是不會單獨來的,而時
> 常都有隨從陪伴。同樣地,每當心生起時,它決不會單獨生起
> ,而必定有心所陪伴。

在南傳模型中, 有 52 心所, 也就是 "受" + "想" + 50 種 "行"
, 其中 "思" 就是 50 種行的其中一種.

用 "物件導向" 來解釋, 心 (識) 就是 "物件", 而心所就有如 "屬性", 二者是同時發生的
.

所以第一個模型是正確的,  六根都會各自引生 受想思 .

2. 再引一段文字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Tipitaka/Post-Canon/Abhidhammattha-Sangah
a/Ven-Bodhi-2-Dhammagavesaka/vaggo7.htm
> 意根是心整體,即所有八十九心。

因為南傳認為八十九心 (心有 89 種) 就是意根, 所以第二個模
型也算對.

基本上與阿含經也相合 :
《雜阿含經》卷13:「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
,無對,是名意內入處。」(CBETA, T02, no. 99, p. 91, c8-10)

因為六根所生起六識及隨後生起的心,都算是意根,因為也可以
說受思想是在意根生起。

3. 我引用底下這一章的內容, 大概解釋一下巨觀到微觀的看法.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Tipitaka/Post-Canon/Abhidhammattha-Sangah
a/Ven-Bodhi-2-Dhammagavesaka/vaggo4.htm

> a. 六種心路過程可以分為兩組:一、五門心路過程
> (pabcadvaravithi),這包括發生於五根門的五種心路過程;
> 二、意門心路過程(manodvaravithi),這包括一切只發生於
> 意門的心路過程。

也就是說在巨觀下, 有二種心路, 一種是五門 (眼耳鼻舌身) 心
路, 一種是純意門心路 (不透過五根門), 分別表示如下 :
•  五門心路
•  純意門心路

> b. 意門心路過程本身有兩揰:一、隨五門心路過程之後生起的
> 隨起意門心路過程(pabcadvaranu-bandhaka);二、獨立的心
> 路過程(visumsiddha)。

也就是說五門心路並不會只是五門, 一個完整的認識, 五門之會
隨著意門心路. 底下是較精確的表示
•  五門心路 + 隨後生起的意門心路
•  純意門心路

> c. 由於五門心路過程也(必須)經由有分而生起,所以有時它
> 們也稱為「混合心路過程」(missakadvaravithi),因為它們
> 涉及了意門與根門。

這是五門心路的細部動作
(圖略)

在阿毘達摩中, "有分心" 就是 "意門" (不同於意根) , 所以上
面的整個心路並不是很單純的五門, 而是五門與意門混合, 所以
再精確一點的表示如下:
•  五門與意門混合心路 + 隨後生起的意門心路
•  純意門心路

以上就是由巨觀至微觀的差異. 在巨觀中, 五門與意門不同, 在
微觀中, 五門必然會生起意門 , 再更微觀中, 五門與意門心路是
混合生起.

原本想用這些來套在那二個模型上, 但一時又不知如何再解釋下
去, 希望上面的你能理解.

*** *** ***

我總結一下,我覺得第一個模型比較好,六根都能生受想思。

第二個模型可能會引起誤會,會以為五門心路結束了,再交給意
根,才有受想思。這樣就不對了,如此會看不出阿毘達摩原意是
「一切的心就是意根。」

不過第一個模型的這一句我比較不敢說對或錯:「眼生行:眼睛
將接收到的訊息,發動傳送給意根。(生理上的對應現象,則是
神經脈衝傳遞資訊給大腦。)」

這點像是上面提到的五門心路 + 隨後生起的意門心路,但這個過
程算不算是 "行",我就不敢說了。

因為南傳的 "行" 如下表 (扣掉第 2 個受及第 3 個想, 其他都
是行)
(表略)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Tipitaka/Post-Canon/Abhidhammattha-Sangah
a/Ven-Bodhi-2-Dhammagavesaka/vaggo2.htm


    heaven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Thu Oct 25 17:39:12 2012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線上版複習]卷8第209經,讀經拾得
#6
邱大剛
關於「眼的行」的部份,「眼睛將接收到的訊息,發動傳送給意根。」
這例子,是蔡老師舉的例子。

經中定義「行」是「身心、口行、意行」,或是隨佛法師定義的「
認定有自我而有造作」,那麼「傳到意根」作為「眼的行」例子之一
是合理。如果有更好的例子也請大家舉例,謝謝!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Thu Oct 25 17:46:05 2012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