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雜阿含第一經修行方法一問
#1
nike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
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
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
、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
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
,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
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觀無常,
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
所說,歡喜奉行。
===================================================
雜阿含第一經是在講說一切身心現象都是無常的
那我可不可以念住在"他是無常的,隨他去"
反正一切可觀察的對象(身心)都是無常的

PS."隨他去"是瑯琊法師教導學生"萬緣放下"的方法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f_others/Water_Mirror/241_260.htm#2
45
2010年 6月 4日 2:56:29 星期五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第一經修行方法一問
#2
Heaven
※ 引述《chessjim (nike)》之銘言:
> 雜阿含第一經是在講說一切身心現象都是無常的
> 那我可不可以念住在"他是無常的,隨他去"
> 反正一切可觀察的對象(身心)都是無常的
> PS."隨他去"是瑯琊法師教導學生"萬緣放下"的方法
>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f_others/Water_Mirror/241_260.htm#2
> 45

若依據解脫道的理論,這個方法或許可以是暫時的巧技,
但不應該當成唯一的修行方法。

在解脫的理論中,最終是依止觀雙運,觀照五蘊的無常、苦、無我,
在機緣成熟時,就能證入聖果,徹底斬斷煩惱。

重點在於觀照其無常、苦、無我,而不是知道其為無常、苦、無我即可。

例如修不淨觀,我們知道屍體很噁心恐怖,但知道歸知道,
親自見到的體會,絕對不是只憑想像就可以達到的。
對於五蘊的無常等特性,也是如此。

對於你提到的這個公案:

復有弟子,虔誠念佛,一心不亂,無論何事,以「隨它便」三字處之。
因之想得開,放得下,不為五慾(財、色、名、食、睡)所羈絆,
修到爐火純青之時,五蘊(色、受、想、行、識)皆空,即得解脫。


「隨它便」只是它的一個技巧,用來對應平常一般的事情,
但他主要的用功還是在「虔誠念佛,一心不亂」,這就是戒定慧的「修定」工夫。

當定力成熟,才能真正觀照五蘊皆空,這才是真正止觀雙運後的成果。

之前的「隨它便」階段的主要用功是修定,那時或許還不用觀察五蘊。
後來定力成熟,依然要真正觀照五蘊,才能達至解脫。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Sat Jun 5 21:46:33 2010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第一經修行方法一問
#3
nike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銘言:
> > 雜阿含第一經是在講說一切身心現象都是無常的
> > 那我可不可以念住在"他是無常的,隨他去"
> > 反正一切可觀察的對象(身心)都是無常的
> > PS."隨他去"是瑯琊法師教導學生"萬緣放下"的方法
> >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f_others/Water_Mirror/241_260.htm#2
> > 45
> 若依據解脫道的理論,這個方法或許可以是暫時的巧技,
> 但不應該當成唯一的修行方法。
> 在解脫的理論中,最終是依止觀雙運,觀照五蘊的無常、苦、無我,
> 在機緣成熟時,就能證入聖果,徹底斬斷煩惱。
> 重點在於觀照其無常、苦、無我,而不是知道其為無常、苦、無我即可。
> 例如修不淨觀,我們知道屍體很噁心恐怖,但知道歸知道,
> 親自見到的體會,絕對不是只憑想像就可以達到的。
> 對於五蘊的無常等特性,也是如此。
> 對於你提到的這個公案:
> 復有弟子,虔誠念佛,一心不亂,無論何事,以「隨它便」三字處之。
> 因之想得開,放得下,不為五慾(財、色、名、食、睡)所羈絆,
> 修到爐火純青之時,五蘊(色、受、想、行、識)皆空,即得解脫。
> 「隨它便」只是它的一個技巧,用來對應平常一般的事情,
> 但他主要的用功還是在「虔誠念佛,一心不亂」,這就是戒定慧的「修定」工夫。
> 當定力成熟,才能真正觀照五蘊皆空,這才是真正止觀雙運後的成果。
> 之前的「隨它便」階段的主要用功是修定,那時或許還不用觀察五蘊。
> 後來定力成熟,依然要真正觀照五蘊,才能達至解脫。
感謝法友的回覆:
觀跟知果然是不一樣的

我記得,雜阿含第八經有教導如何觀
先觀過去色無常(曾經變異),再觀未來色無常(必然變異)
可推知現在色必然也無常
這樣理解"觀"是正確的嗎?

另外,對於正觀五蘊無常才能解脫我是認同的
2010年 6月 6日 1:21:47 星期日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第一經修行方法一問
#4
Heaven
※ 引述《chessjim (nike)》之銘言:
> 我記得,雜阿含第八經有教導如何觀
> 先觀過去色無常(曾經變異),再觀未來色無常(必然變異)
> 可推知現在色必然也無常
> 這樣理解"觀"是正確的嗎?

我覺得第八經的說法只是一種概略的介紹,
或許可以讓大家理解現在過去未來的色都是無常, 但倒不一定是 "觀" 的次第.

我想在修 "毘缽舍那" 時才是真正的 "觀".
而一般的修法, 都是先觀 "現在" 的色, 畢竟那是比較容易 "現觀" 的.
而且不是用推論的.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Mon Jun 7 22:16:02 2010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第一經修行方法一問
#5
nike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銘言:
> > 我記得,雜阿含第八經有教導如何觀
> > 先觀過去色無常(曾經變異),再觀未來色無常(必然變異)
> > 可推知現在色必然也無常
> > 這樣理解"觀"是正確的嗎?
> 我覺得第八經的說法只是一種概略的介紹,
> 或許可以讓大家理解現在過去未來的色都是無常, 但倒不一定是 "觀" 的次第.
> 我想在修 "毘缽舍那" 時才是真正的 "觀".
> 而一般的修法, 都是先觀 "現在" 的色, 畢竟那是比較容易 "現觀" 的.
> 而且不是用推論的.
 "毘缽舍那" 確實是 "觀" 的意思.
可以請你推薦其詳細的修法嗎?(網頁或團體均可)

另外我認為"現在的色身"不容易觀到無常性, 反而容易觀到堅固性.
透過雜阿含第八經的觀法, 反而可以確定色身的無常性.
不是嗎?
2010年 6月 8日 4:25:47 星期二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第一經修行方法一問
#6
Heaven
※ 引述《chessjim (nike)》之銘言: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銘言:
> > > 我記得,雜阿含第八經有教導如何觀
> > > 先觀過去色無常(曾經變異),再觀未來色無常(必然變異)
> > > 可推知現在色必然也無常
> > > 這樣理解"觀"是正確的嗎?
> > 我覺得第八經的說法只是一種概略的介紹,
> > 或許可以讓大家理解現在過去未來的色都是無常, 但倒不一定是 "觀" 的次第.
> > 我想在修 "毘缽舍那" 時才是真正的 "觀".
> > 而一般的修法, 都是先觀 "現在" 的色, 畢竟那是比較容易 "現觀" 的.
> > 而且不是用推論的.
>  "毘缽舍那" 確實是 "觀" 的意思.
> 可以請你推薦其詳細的修法嗎?(網頁或團體均可)

我自己還沒有修觀的經驗,所以也談不上什麼推薦。
有一本《當代南傳佛教大師》,裡面應該不少有關修觀的資料可以參考。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Theravadian-Masters/Theravadian-Masters.h
tm

另外有二本書《如實知見》及《智慧之光》我覺得也有一些內容可以參考

http://www.taiwandipa.org.tw/index.php?url=70-20&prg_no=k&start=1

> 另外我認為"現在的色身"不容易觀到無常性, 反而容易觀到堅固性.
> 透過雜阿含第八經的觀法, 反而可以確定色身的無常性.
> 不是嗎?

由過去與未來的無常,這雖然可以在理論上讓人理解現在無常,
然而這不是現觀。而且可以思考看看,這個道理大家也很容易懂,
但為什麼現在極大多數的人對於「我見」卻如此堅固,
我自己也知道無常,但我見也是堅固異常,這就是只能推論出無常,
而不是真的見到無常性。

你會覺得觀到堅固性,那是沒有真正觀到色法的四大及更細的部份。

底下我引用《智慧之光》的一些觀點,不過因為裡面有一些術語,我先簡單解釋一下
,大意是說「色法」看似堅固,其實是有許多「色聚」組成(可以暫時想像成「分子」
),而「色聚」又是由許多究竟元素(四大等色,可以暫時想像成「原子」),
而各色法的結合,是依三種「密集」,我們看起來才會覺得很堅固。若禪修者有足夠
的定力能觀照色法,就像擁有最好的顯微鏡一般,看出色法是由這一些組成,並觀察
到每一個「色聚」裡的所有色法及一切色法的所有屬性及所有作用,並觀察到色法的
壽命最多只有十七個心識剎那,那麼這種現觀就可以打破色法的堅固性,真正了知色
法的無常性、不堅固性。

以下摘錄《智慧之光》(巴利文部份多少會失真):

==========================================================================

這二十八色不能夠單獨存在,而只能以色聚的組合形態出現,即是最小的色法組合,
又名為「密集」(ghana)。在同一粒色聚裡的諸色:同時生起(ekuppada)、
同時滅(ekanirodha)、依靠同一處(ekanissaya)。

同一粒色聚裡的四大互相依靠,而所造色(upada rapa)則依靠在同一粒色聚裡的四
大而存在。四大和所造色都不依靠另一粒色聚裡的四大。

為了能如實知見究竟色、四大如何互相依靠、及所造色如何依靠四大,首先就必須能
夠看到色聚。當禪修者能夠看到色聚後,他也就能夠看到每種色聚裡的究竟色法有八
個,或九個,或十個,或更多。過後,他亦須以智辨識每種色法的自性相與本質。
唯有如此,他才能了解究竟色法。這辨識色聚的方法名為「界分別」。

...略.....

若欲知見究竟色,禪修者就必須破除色法的三種密集(rapa ghana)。《大疏鈔》
(Mahanaka)解釋色法有三種密集,它說:Ghanavinibbhogan'ti santati samaha
 kicca ghanana§ vinibbhujana§ vivecana§.──「識別密集是指分別、簡別密集
 的『相續』、『組合』與『作用』。」

...略.....

當禪修者能夠清晰、各別地辨識這些過程裡的每一粒色聚時,他即已破除了相續密集。

當能夠分別究竟色(paramattha rapa)時,即已破除了組合密集。這即是以智
(?aoa)知見色聚裡每一究竟色(八、九或十個)的自性相。

...略.....

當能夠以智(?aoa)看清在色聚裡的每個究竟色的作用時,即已破除了作用密集。

...略.....

所以,為了破除所有三種密集,禪修者就必須培育定力至近行定或安止定,
進而辨識每一種色聚裡的每一究竟色之相、作用、現起與近因。

==========================================================================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Thu Jun 10 17:00:08 2010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雜阿含第一經修行方法一問
#7
nike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銘言:
非常感謝您鉅細靡遺的講解.
我會善加利用修行的.
謝謝.
2010年 6月11日 9:07:08 星期五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