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請益]請問我這樣理解阿含經有無錯誤
#1
nike
未念住(四聖諦)前
一切感受(根塵相觸)
所產生的一切念頭
只有一味苦
可分成兩類
1苦因(壞苦,行苦)
2苦果(苦苦)
你現在感覺不到苦的
就可以歸類為苦因
它就是苦果來源一部份
苦果另一部分的來源是苦苦

念住在"現在的念頭"(正知,如實知)與"以四聖諦分類念頭"(正念)上
慢慢的就可以出離
Thu Sep 24 00:32:22 2009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請益]請問我這樣理解阿含經有無錯誤
#2
邱大剛
這樣的理解就入門來說是 ok 的,看來 chessjim 是有在用功。但有二點補充:

※ 引述《chessjim (nike)》之銘言:
> 未念住(四聖諦)前
> 一切感受(根塵相觸)
> 所產生的一切念頭
> 只有一味苦
> 可分成兩類
> 1苦因(壞苦,行苦)
> 2苦果(苦苦)
> 你現在感覺不到苦的
> 就可以歸類為苦因
> 它就是苦果來源一部份
> 苦果另一部分的來源是苦苦

以上將苦分為苦因苦果,不須要這麼分。所有的苦都是果,但由於人的執著,
也都可能成為未來苦的因,因此輪迴是無始的。

現在感覺不到苦的,也是無常,無常故苦,是危脆不實的。

> 念住在"現在的念頭"(正知,如實知)與"以四聖諦分類念頭"(正念)上
> 慢慢的就可以出離

捨心住正念正智,除了是觀念外,更是實修解脫境界。入門可以先就
觀念來理解,而實修止觀以證入,則是最重要的。嚴格而言的「捨心
住正念正智」中的「正智」已是「解脫知見」了。(參見
http://cbs.ntu.edu.tw/agama/ 相關注釋。)

廣義的「正念」有哪些? 能趨向解脫的都是。例如四念住,就是在實修中:
《中阿含經》卷18〈2 長壽王品〉:「云何道從正念。非邪念得。謂比丘觀
內身如身。觀內覺.心.法如法。」(CBETA, T01, no. 26, p. 541, c26-28)

Have a nice day!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2009年 9月24日 20:08:56 星期四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請益]請問我這樣理解阿含經有無錯誤
#3
nike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剛)》之銘言:
> 這樣的理解就入門來說是 ok 的,看來 chessjim 是有在用功。但有二點補充:
感謝大德的回覆與講解

> > 未念住(四聖諦)前
> > 一切感受(根塵相觸)
> > 所產生的一切念頭
> > 只有一味苦
> > 可分成兩類
> > 1苦因(壞苦,行苦)
> > 2苦果(苦苦)
> > 你現在感覺不到苦的
> > 就可以歸類為苦因
> > 它就是苦果來源一部份
> > 苦果另一部分的來源是苦苦
> 以上將苦分為苦因苦果,不須要這麼分。所有的苦都是果,但由於人的執著,
> 也都可能成為未來苦的因,因此輪迴是無始的。
> 現在感覺不到苦的,也是無常,無常故苦,是危脆不實的。
我想其實你強調的可能是
樂受(果)->貪->樂受變成苦因
苦受(果)->嗔->苦受變成苦因
不苦不樂受(果)->癡->不苦不樂受變成苦因
是這樣嗎

但是如果這樣理解"所有的苦都是果"的話,算是聖賢地的理解吧
對於凡夫的人來說,非境界的描述是很容易生癡的吧

但是我在實修上往往碰到面對樂受與不苦不樂受所產生的念頭
由於當下感受不到苦,常常念頭就直接滑過去
無法有力念住
所以我後來發現只要不覺得苦->馬上念住在"它是苦因,未來會造成苦果(患)"
就有辦法幾乎觀盡自己所有念頭
阿含經的"味,患,離"修法,不就是從凡夫地到聖賢地的修法嗎

> > 念住在"現在的念頭"(正知,如實知)與"以四聖諦分類念頭"(正念)上
> > 慢慢的就可以出離
> 捨心住正念正智,除了是觀念外,更是實修解脫境界。入門可以先就
> 觀念來理解,而實修止觀以證入,則是最重要的。嚴格而言的「捨心
> 住正念正智」中的「正智」已是「解脫知見」了。(參見
> http://cbs.ntu.edu.tw/agama/ 相關注釋。)
> 廣義的「正念」有哪些? 能趨向解脫的都是。例如四念住,就是在實修中:
> 《中阿含經》卷18〈2 長壽王品〉:「云何道從正念。非邪念得。謂比丘觀
> 內身如身。觀內覺.心.法如法。」(CBETA, T01, no. 26, p. 541, c26-28)
> Have a nice day!
2009年 9月25日 17:13:04 星期五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請益]請問我這樣理解阿含經有無錯誤
#4
邱大剛
    不好意思,事忙回覆晚了:

※ 引述《chessjim (nike)》之銘言:
> > 以上將苦分為苦因苦果,不須要這麼分。所有的苦都是果,但由於人的執著,
> > 也都可能成為未來苦的因,因此輪迴是無始的。
> > 現在感覺不到苦的,也是無常,無常故苦,是危脆不實的。
> 我想其實你強調的可能是
> 樂受(果)->貪->樂受變成苦因
> 苦受(果)->嗔->苦受變成苦因
> 不苦不樂受(果)->癡->不苦不樂受變成苦因
> 是這樣嗎

    對。

    所謂諸受皆苦,也是四念住之一。

    佛使比丘的書『生命之囚』有些較生活化的例子可參考。

> 但是如果這樣理解"所有的苦都是果"的話,算是聖賢地的理解吧
> 對於凡夫的人來說,非境界的描述是很容易生癡的吧

    一般人是沒辦法分,不過實際要禪修時自然就會有所領悟。
像十二因緣的發生,不只是用來解釋輪迴的現象,也是在念念
都會發生的,且在一轉眼間就完成了一個循環,接著下一個循
環。

> 但是我在實修上往往碰到面對樂受與不苦不樂受所產生的念頭
> 由於當下感受不到苦,常常念頭就直接滑過去
> 無法有力念住
> 所以我後來發現只要不覺得苦->馬上念住在"它是苦因,未來會造成苦果(患)"
> 就有辦法幾乎觀盡自己所有念頭

     這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法,也是過程。目的是不須要思考就知
道,也不會執著,不過這就是說來簡單做來難了 :P

    念住的「住」是可進階到入定的程度,而不只是觀察。能越修
越紮實就可以了。

> 阿含經的"味,患,離"修法,不就是從凡夫地到聖賢地的修法嗎

    沒錯。

Have a nice day!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Sun Oct 4 10:58:31 2009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Re: [請益]請問我這樣理解阿含經有無錯誤
#5
nike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剛)》之銘言:
>     不好意思,事忙回覆晚了:
謝謝你撥空回覆^^
> > 我想其實你強調的可能是
> > 樂受(果)->貪->樂受變成苦因
> > 苦受(果)->嗔->苦受變成苦因
> > 不苦不樂受(果)->癡->不苦不樂受變成苦因
> > 是這樣嗎
>     對。
>     所謂諸受皆苦,也是四念住之一。
>     佛使比丘的書『生命之囚』有些較生活化的例子可參考。
恩,有空我會找這本書來看看
> > 但是如果這樣理解"所有的苦都是果"的話,算是聖賢地的理解吧
> > 對於凡夫的人來說,非境界的描述是很容易生癡的吧
>     一般人是沒辦法分,不過實際要禪修時自然就會有所領悟。
> 像十二因緣的發生,不只是用來解釋輪迴的現象,也是在念念
> 都會發生的,且在一轉眼間就完成了一個循環,接著下一個循
> 環。
原來我的問題就是我沒有禪修的功力XD......
> > 但是我在實修上往往碰到面對樂受與不苦不樂受所產生的念頭
> > 由於當下感受不到苦,常常念頭就直接滑過去
> > 無法有力念住
> > 所以我後來發現只要不覺得苦->馬上念住在"它是苦因,未來會造成苦果(患)"
> > 就有辦法幾乎觀盡自己所有念頭
>      這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法,也是過程。目的是不須要思考就知
> 道,也不會執著,不過這就是說來簡單做來難了 :P
>     念住的「住」是可進階到入定的程度,而不只是觀察。能越修
> 越紮實就可以了。
謝謝你的解說^^

> > 阿含經的"味,患,離"修法,不就是從凡夫地到聖賢地的修法嗎
>     沒錯。
> Have a nice day!
2009年10月 8日 10:35:53 星期四
回覆 | 轉寄 | 查分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