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四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為六。
若比丘眼見色。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
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
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當知是舍利弗等。
舍利弗比丘眼 見色已。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耳聲.鼻香.舌味.身觸.
意識法。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
舍利弗比丘成就此六常行故。世間難得。所應承事.恭敬.供養。則為世間無上福田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這兒世尊舉例能達到本期上期進度中有六捨行和六常行的人,舍利弗就是一例。
這其中講到他對於六根所對六塵,不起苦受,不起樂受。
我想到經文中所說的應該是較簡約的說法,因為在其他說明的比較詳細的經文還
說道更精密的覺受分類,也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換句話說
這三種分類包含了所有的覺受範圍。
-------------------------------------------------------------------------
「
阿難。彼見我者。言受是我。當語彼言。如來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中略]
阿難。
苦觸緣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滅。
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滅。
阿難。如兩木相攢則有火生。各置異處則無有火。此亦如是。因樂觸緣故生樂受
。若樂觸滅受亦俱滅。因苦觸緣故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俱滅。因不苦不樂觸緣
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俱滅。
阿難。此三受有為無常。從因緣生。盡法.滅法。為朽壞法。彼非我有。我非彼有
。當以正智如實觀之。」 《長阿含經》CBETA電子版 (T01, no. 1, p. 61, c11~21)
--------------------------------------------------
換句話說,連『不苦不樂受』也要觀之為『無常法』。這真是... @_@||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換成紅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兩片烤魚下巴 (換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內容的節目(換成鬼話連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擺熱呼呼的黑輪攤,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變成老頭子的模樣: 就是櫻桃爺爺那個樣子, 有點呆呆的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