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三六)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喜行。
云何為六。如是。比丘。若眼見色喜。
於彼色處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喜。
於彼法處行。諸比丘。是名六喜行。 佛說此經已。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六喜行』由經文的意思,是對六塵(色聲香...)的喜愛。
四聖諦(苦,集)->『苦』的升起,是因『愛喜』集。
-----------------------------------------------------------
(三三七)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憂行。
云何為六。諸比丘。若眼見色憂。於彼色處行。
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憂。於彼法處行。
諸比丘。是名六憂行。 佛說此經已。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對六塵的貪愛,自然導致『苦的升起』,因為有求不得。這在欲界特明顯,欲界
眾生的特性就是缺資糧,又有很多貪愛自然生苦。這和前段的意思是互為因果的。
-----------------------------------------------------------
(三三八)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捨行。
云何為六。諸比丘。謂眼見色捨。於彼色處行。
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捨。於彼法處行。
是名比丘六捨行。 佛說此經已。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對於六塵不再有沒必要的貪愛,也就是六捨行。
四聖締(滅),斷除上述的欲貪。
-----------------------------------------------------------
(三三九)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常行。
云何為六。若比丘眼見色。不苦.不樂。
正念正智捨心住。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不苦.
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是名比丘六常行。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這兒的六常行對照四聖諦的『道』,也就是苦滅的道跡,也就是八正道時,
感覺這其中順序真是雷同。
而這其中的正念正智捨心住,思考其中的意義:
正念:也就是六捨行的內容,對於六塵要能『捨』,也就是斷除六根對於六塵
的貪愛。這才是對於世間正確的認知(觀念)。
正智:有可能指的也是正念,但如果思考經文中『捨心住』的經意。『住』的
意義在經典中的意思通常是『不動搖,固定或是堅定』。如果六根對於
六塵能捨,『心』就不隨之起舞,以現代術語來說就是腦袋容易『DOWN
下來』;以修定來說就是比較容易進入所謂的禪定狀態,也就是AB桑在
『占察經豆得』裡面所提到的經文『六根聚』。六根聚合或是縮起,
禪定的另詞。
而正確的禪定能得到超智慧,可能和上述的正智有關吧,也就是對於真理
的瞭解。這無法經由普通感官得知,例如天界的存在和輪迴的現象除了以
入定去實際感受外,無法透過形容瞭解。
事實上世尊在世時教導弟子的就是禪法, 所以在阿含經中常看到弟子從
樹下禪坐思維後跑去找世尊問事情的紀錄。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換成紅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兩片烤魚下巴 (換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內容的節目(換成鬼話連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擺熱呼呼的黑輪攤,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變成老頭子的模樣: 就是櫻桃爺爺那個樣子, 有點呆呆的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