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Tech ◎ 佛典電子化討論 板主: HeavenChow |
閱讀文章: 第 3/203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wmc@iii.org.tw (Post Gateway), 信區: BudaTech 標 題: Re: 『學佛三要』電子檔,尋求檢索軟體 發信站: 中正大學 BBS 收信 Server (Wed Mar 13 10:55:37 1996) ===> b83050@cctwin.ee.ntu.edu.tw wrote ... > DavidChiou: rjovtnwaqfhwn > > 大德您好: > > 『學佛三要』的電子檔已經一校完成,先公佈在網上, > 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在徵求能夠用在上面的檢索軟體 > ( Ex: 能夠搜尋縱使斷行的字、依頁數等等), > 若您有相關的資訊,請告知 cbs@ccms.ntu.edu.tw , > 謝謝! > > 末學的公司有個叫"探索眼"的全文檢索工具, 用在好幾個公家機構, 有 dos, windows 3.1, ibm, sun, vax 的版本, 可透過 visual basic, visual c++ 來寫 AP, 末學看過demo, 斷行的檢索沒問題, 不用如日本那樣要加符號, 明天拿到 技術文件之後至少給一週時間評估, 再跟各位報告, 莊德明大德也許可先給末學一些意見, sorry, I got to catch up 捷運 /End of line > 但你不能說,房屋就是磚瓦等而已。有情也如此,在身心的統一中,現起有情的 > 特性與作用。在不息的身心變化中,有情始終保持著身心的統一性,與前後的統 > 一性。有情不但是身心的統一,而且還統一著身心,而使他成為生命的一體。 > > 佛法所說的生命----有情,雖然身心在不斷的變化中,彼此間起著相依的作 > 用,互相影響,然而無始以來,一一有情都營為相對的獨立生活。一一有情,是 > 身心和合的別別系統。不但個性、能力、生活,可能大不相同;而且各起自我的 > 妄見,在盲目的活動中,帶著損他利己的傾向。佛法所說的生生不已,是從這樣 > 的各各有情來說,不是從宇宙或社會的全體去說。 p-31 > > 依止身心和合而存在的有情,從生到死,有著階段性。初生時,身心互相協 > 調,互相促進生長。假使身體或心識方面,有著不正常的病態,身心又會互相影 > 響。到老年,身心日漸衰老,彼此更不易協調,最後是死亡。但在這一生命的結 > 束時,準備好了的新生命,又開始新的發展。有情,就在這樣的變局下,始終起 > 著統一的聯繫作用。 > > 四 前生與後世 > > 生命的三世流轉,一般人都感到難以信受,這委實是個難題!如以古今中外 > 典籍所記載的,以證明生前死後的事實,但他們以為傳說不可信,我沒有見到。 > 有人從廿四史中,錄出有關生前死後的故事,還是沒有受人重視。生生不已的生 > 命奧祕,本是可依禪定,引發通力----身心所起的超常經驗,而明見過去與來生 > 。可是一般人既沒有下過這番功夫,沒有這種超常經驗,也無法勉強他信受。對 > 於這些人,連佛也無可奈何他。從前,有人問起前生後生,懷疑三世。佛為他說 p-32 > :例如那邊山頂,有一大樹,枝葉扶疏。如肯登山,就能看見。如向這邊看,向 > 山下望,不依從指示的路徑去探求,這怎麼會見到?所以一向向外奔馳的世人, > 不受指導,不習禪定,不得淨智,憑他那眼見耳聞的感官知識,否定三世流轉的 > 生命事實,說是迷信,這真如聾子的否認聲音一樣,犯了迷而不信的重病! > > 三世的生命流,一般人所以不容昜接受,主要是過於信任五官的經驗事實, > 傾向於唯物論的觀點,唯物論者看來,物質是最本源的。生命所起的意識之流, > 只是物質所派生的,不能離物質而存在。所以肉體死亡了,意識不再現起,他們 > 就認為徹底沒有了。然依佛法來說:物質是不息生滅的。生滅的滅,不是說毀滅 > 而等於沒有,而是存在的另一態。一切物質現象,都在成而壞,生而滅的過程中 > ;無論是質的集散,質與能的轉化,大家都知物質是不滅(是存在的意思,不是 > 沒有生滅現象)的。有情的心識,並不是物質所產生,不過依物質而顯示他的作 > 用。人死了,生理機構解體了,一向生滅不己的心識,滅而不再生起,然而並非 > 等於沒有。因緣和合時,前滅的心識,又為緣而引起心識的生滅相續。如從物質 p-33 > 不滅的定律,撇開唯物論的謬見,信受心識的不滅(滅而不無,滅而為緣能生的 > 存在)那麼對於生命的延續不已,順理成章的會確信起來。有了生命延續的信念 > ,自能樹立光明的人生觀,充滿活力,而努力於新生命的創造。 > > 凡是存在的,離不了時間的特性。時間如箭頭一樣,一端向前指,一端向後 > 指;時間就是前後性的別名,是離不了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任何事物,都離不 > 了時間性的範圍。如說沒有過去而只有現在,或雖有現在而沒有未來,這是不合 > 理的。 物質離不了三世,心識與生命的存在,也同樣的貫徹三世。 在沒有現起 > ----現在的----以前,或起而即滅以後,即使覺察不到他的存在,他還是有的。 > 不會憑空的從無而有,也不會從有而成為什麼都沒有。所以如不信生命與心識的 > 通於三世----前後,即失去時間的特性,等於否定了生命的存在。然而生命是現 > 實的存在,不容許否認,那怎能沒有過去與未來呢? > > 因果,在世俗諦中,是一般所公認的。佛法所說的因果,雖有同時的,而主 > 要為前能起後,前前影響後後的因果。如做了一件事,說了什麼話,會引起或大 p-34 > 或小,或是或非的影響力,這就是因果。如在家庭中,所作所說,或是正當的, > 或是錯誤的,每直接的影響家庭(及家庭的某人)。家人受了言行的影響,成為 > 某種行動,就影響到社會、國家了。然而,最主要的,還是影響自己,而一般人 > 卻非常忽略。要知每一行動,不但向外而影響於他,又必內向而影響於自己。如 > 我國軍政的某一舉措,不但影響國際,必深切的影響自己的國家。這樣,如一家 > 的事件,可以影響社會,影響國家,而更有關於自己的家庭。同樣的,個人的言 > 行,當然要影響於家庭、社會、國家,而必然影響於自身。我們或善或惡的種種 > 言行,都由內心的活動,而引發身語的活動;對他引起影響時,當下即引起自己 > 身心的影響,成為一種潛力,成為未來的因緣。如能深信這自己身心所起的對自 > 影響力,就能信解開創未來生命的動力來源。我們有意識的(或善或惡的)行動 > ,必然影響自己,由自身受其後果。死了並非完了,生前所有的善惡業力,還需 > 要自己負責。這就不能不承認生命的延續,從現生而向來生,否則道德的責任, > 便無從安立。 p-35 > > 生命延續----從前生到後世的信念,最好是大家來反省一下:自己希望未來 > 是沒有的嗎?相信自己一死就沒有了嗎?當想到自己未來是斷滅時,心中會有一 > 種空虛與幻滅的難過。人人都有生命延續的愛著;儘管你以為死了完了,而內心 > ----下意識卻並不如此。年青體健的,對於死從來就不會重視,自己會死,這簡 > 直是不可想像的。然而如真的要死,就會現出生命愛戀的悲哀。一個病重的人, > 每每是不斷的發問;太陽出了沒有?天還沒有黑嗎?他在病痛纏綿中,意識到死 > 亡的威脅,總是希望能轉好,希望拖過一個時間,生命又會延續下去。佛法說: > 有情對於生命的愛戀,是超過一切。如現有的生命,要瀕臨死亡時,心中就引起 > 極大的怖畏,悲哀,這特別是惡人。到了真的活不下去,又會希望未來的存在。 > 所以,有情的延續於未來,死了並非沒有,這是一切人所同感的。有他的事實依 > 據,有他的心理要求,不過或者解說得錯誤(如神我論等)而已。 > > 生命是一期一期的不斷展開,生死未盡,會無限的延續下去。凡夫是不斷的 > 流轉;聖賢是不斷的進化,一直到成佛而後已。如我國民間的祭祀祖宗,不但是 p-36 > 兒女的紀念他,也出於父祖等還是存在的信念。如死了就是沒有,祭祖宗的慎終 > 追遠,豈非多事!會如此普遍,如此悠久的流傳下來嗎?所以,如能反省身心, > 確信精神與生命的延續,體察深徹的生存意欲,相信對於三世延續的生命觀,如 > 不是庸俗的唯物論者,誰都會自然的承認他。 > > 五 流轉者誰 > > 這是不易明白的道理。一般的意見,生命的三世流轉,總應該有一不變的主 > 體----稱之為我、為靈,這才能由前生到現在,由現在到來生。如沒有不變的主 > 體,會覺得前後是中斷了。所以佛法中,也有「不可說我」,「真我」,「真心 > 」等通俗學派。然依佛法的特勝義,三世流轉,是成立於無常無我的緣起觀上。 > 肯定一切的物質、精神、生命,都在息息變化中,沒有絲毫是不變的。在無常無 > 我的身心活動中,生命是延續(不常)不斷的。因為所作的一切,雖然滅入過去 > ,但並不等於沒有。對於身心的影響力----業力,是決定存在的。這等於說:所 p-37 > 作所為的一切行為,轉化為「動能」而不失。等到現有的生命變壞了,似乎中斷 > ,而存在的「動能」----業力,卻引發而開展為新的身心活動,新的生命。前一 > 生並不就是後一生,面目全非,如從身心等去看,沒有不變的。但前因與後果, > 前一身心系與後一身系,卻有著密切的關係。 > > 譬如:一個國家,有好幾個政黨(這如此一身活動,有不同的業系),政見 > 多有不同。現在由甲黨執政,依據甲黨的政見,而作成政治的措施。其他的在野 > 黨,雖有多少影響,而不能實現他們的主張。等到一期任滿,各黨都大肆活動。 > 如由乙黨獲得被選,那甲黨當然退開了,甚至改組或解散了,出現了新的政治, > 一切政制都有新的部署。前一與後一,彼此啣接,而內容卻大大的變化。在這樣 > 的變革中,前一代的舉措,仍深刻的影響到現在;雖大大變化,而終究為同一國 > 政的延續。佛法的三世延續,並非有一不變的主體,一切都在生滅不居。這只是 > 某一業系得勢了,出現一身心和合的單位;其他的業力,新起的業力,暫不能起 > 用。等到舊有生命告一段落,複雜繁多的業系中,另一業系感得了新的身心,新 p-38 > 的生命。由於業力的善惡,造成了墮落與增進的不同。這樣的無常無我的生命觀 > ,那裡會有實體的東西? > > 又如一所學校,校長去了,教員解聘了,學生都畢業而去了。新的校長、教 > 師、學生,卻還是那所學校。從前的校譽、校風,也還多少延續下來。甚至這所 > 學校遷移到另一地帶,校舍也新建了,但還是那所學校,與從前有著深切的關係 > 。一次次的畢業生,還稱那學校為母校。前不就是後者,後不就是前者,一切都 > 變了,卻還是同一學校,成為不斷的延續。佛法所說的生死流轉,三世延續,要 > 這樣去理解。 > > 六 生命的光光之網 > > 一般人,把宇宙和社會,看作生生不已的,從宇宙大生的觀點來看個人。佛 > 法卻不能如此,佛法著重在一一人類,著重在一一有情識活動的有情。肯定每一 > 人,每一有情,成一生命單位,在三世的因果中,不斷的延續,不斷的死而又生 p-39 > 。因此,有人誤會佛法是多元論。不知道,佛法是:一面肯定無始以來,就有這 > 一切有情的延續;一面又肯定此一切有情,並無不變與獨存的主體。所以,這是 > 相對的生命單位,雖營為個別的活動,而其實是:身心在不斷變化中,並沒有什 > 麼是此而非彼的;有情在互相關聯、互相依存中,並沒有誰可以離開其他的有情 > 而能獨立存在的。這那裡可以說是多元? > > 一一有情----生命,是無常的,無我的,所以在前後延續、彼此相關的活動 > 中,有情與有情間,現出共同的生命形態。如由於男女的結合,生男育女,父母 > 與兒女間,成為繁衍的種族(家族)生命。又如由家族而成社會,國家,因各階 > 層的合作與協調,延續為和諧而活躍的國家生命。但這都依於(約人類說)每一 > 人的生命延續而成立,每人是生生不已的生之核心。這等於燈燭一樣,多少燈燭 > 集合在一起,發現為非常明亮的光度。如光從隱蔽處現出,也許要誤會為有一大 > 燈,放射大光,而不知這只是多少燈燭,別別放射而成光網。 > > 自然界的山河大地,草木叢林,佛說他是無情,是沒有情識的,沒有命根的 p-40 > 。但由於一切有情的「業增上力」,這些無情物,也現起無意識的生命形態。這 > 些並不是生命當體,有情才是生命的核心。有情的共同業增上力,影響無情而現 > 有生命相,這等於光明四照,一切物都籠罩在光明中一樣。 > > 不這樣去理解,從宇宙或社會全體去說生生不已,可說是本末顛倒,錯誤之 > 極!結果是重外而輕內,重整體而輕視個體,陷於非宗教的。他們相信物質不滅 > ,信社會價值,而忽視個己生命的不滅,忽視個人的道德價值。他們會著重於外 > 界的改造,而忽略自我的革新。結果,這不是唯物論,就是唯物論的同路人。佛 > 教的信徒,著重於每一有情的生生不已,確信每一有情的行為價值,從自作自受 > 到共作共受。從人類的展轉增上,互助共存,實現社會的進步。由於人類(有情 > )自身的「和樂善生」,而全宇宙的一切,都充滿和諧活潑的生意。 > > 七 命的愛悅與悲哀 > > 生命,在三世流轉中,是無限的因果網絡;每一有情,活像網結一樣。生, p-41 > 是任何人都喜悅的,都希望過著快意的生活,可是現實世間,並不盡如理想,橫 > 梗在前面的,是許多困難,煩悶。老實說,人類的生命,還是苦多樂少。依佛法 > 說,有情有情愛的特性,本不是盡善的,含有矛盾的特性。人類的苦痛、煩悶、 > 恐怖、悲哀、失望,都是與生命俱來的。憑你怎樣的謳歌生命,讚美生命的光明 > 遠景,而生命的缺陷,永遠是不可避免的事實。自身,無論怎樣愛護他,他還是 > 一死了事。人事與物質的境遇,無論怎樣的和諧豐富,而夾雜在裡面的,卻到處 > 是不自在。不如意事常八九,悲哀而又要愛好他,而且是唯一愛好的對象。人生 > ,有情的生命,矛盾!矛盾! > > 在這又可愛,又討厭的生命現實中,我們第一要著,是止惡而向善,使自我 > 在三世的延續中,趨向於進步的前途。再進一步,修學出世法----戒、定、慧, > 對於不徹底的,充滿缺陷的生命,作一番徹底的改造,徹底解除苦痛。把三世流 > 轉的生命,淨化而成為究竟圓滿的生命。 > --------------------------------------------------------------------- > 心 為 一 切 法 的 主 導 者 p-43 > > 今天,我想以這個題目----心為一切法的主導者,說明宇宙人生間的事事物 > 物當中,心是佔著領導作用的。 > > 現代的科學,非常發達,甚至有征服太空的威力,成就極大,可說對人類社 > 會大有貢獻。可是我們所感到的,恰恰相反。大家都心裡明白,全人類的苦痛, > 正在有加無已。每個人的精神上,感到威脅,特別緊張。所以物質科學的發明, > 給了我們多少好處,但壞處也著實不少。 > > 依佛法說,一切法都依心的關係而存在,特別是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以心 > 作主宰、作領導的。因此,如偏重於物質科學的發展,自然的制馭,而忘卻對於 > 本身,對於自心的征服、改造,那結果一定是:物質科學的發展成就,都成為增 > 加苦痛的因素。要知道世間不論什麼東西,只要善於運用,無一不是好的。不但 > 一般所知道的好東西,是有用的,甚至一根毒草,一片枯葉,人們看為沒價值的 p-44 > 東西,都是有用的。可是,如不能善於運用,一切都可成為有害我們的東西。心 > ,便是運用這一切的主導者。所以但求外物的發展,而不從主宰事物的心識方面 > 去求改造,不能善用外物,這在佛教看來,乃至各宗教看來,必然沒有好結果的 > 。這不是說,不要物質的進步,而是說,要我們的心能善於用物。所以,心在宇 > 宙人生中的主宰性,重要性,我們必須加強認識! > > 一 一切法與心簡說 > > 現在,把一切法與心的意義,先作簡單的解說。「一切法」,簡單的說,就 > 是一切事理,一切事物,以及事事物物的法則,條理,凡成為我們的認識對象, > 是我們所能了解到的一切,叫做一切法。什麼叫「心」呢?在佛法中,心,也叫 > 意,也叫識,這就是我們自己所感覺到的精神作用;當然更有我們不易感覺到的 > ,更微細的心識,如近人所說的「潛意識」「下意識」之類。 > > 說到這心與一切法的關係,在佛法上,有著似乎不同的說法,實則是一貫的 p-45 > ,只是從不同立埸,作不同的說明而已。如這個善導寺,站在這邊看是這樣,站 > 在那邊看,就又是一樣。如同是一個景物,所取角度不同,便攝成不同樣的鏡頭 > 。佛法對心與一切法的關係,也是如此,所以應分別來解說。 > > 一、靜止的類別的看法:先說從靜止的觀點,作綜合的、分析的、類別的看 > 法。在綜合的分類中,主要的簡分為二類:一、有情,二、無情。什麼是無情類 > ?大如地球,星球,小如一莖草,一滴,一塵,都是。佛法常說:草木叢林,山 > 河大地,是無情,這都是沒有精神作用的,也就是沒有自覺作用的,什麼是有情 > 類?人類,乃至最小的蟲蟻,或巨大的鯨魚恐龍之類,凡是有精神作用的,有自 > 覺作用的,叫做有情。這是佛法對宇宙萬有的最基本的分類法。平常說一切為有 > 生命與無生命二類,把草木等看作有生命的。但草木蔬果等,並無自覺的精神作 > 用,這是不能稱為有情命的。神教徒把一般動物,看為沒有靈的,與人完全不同 > 。佛法也不能同情這種看法,事實上,動物只是心識的智能低一些;在某些方面 > ,有的比人還強呢!所以佛法分有情及無情二類,界說最清楚,而又該括了一切 p-46 > 。 > > 此外,更有近於科學的,分析的分類法。這是把物質分析到最細,有名為「 > 極微」的。心識,也同樣的分析成種種識,種種心所(心所有的作用)。依佛法 > ,有五蘊、六界、六處的分類法,都表示了物質與精神的兩大類別。如五蘊是色 > 、受、想、行、識,色是物質的,受、想、行、識是精神的。地、水、火、風、 > 空、識叫六界,前五種是物質的,識是精神的。六處是眼、耳、鼻、舌、身、意 > ,前五是物質的,生理的,意是心理的。所以,依佛法的分類,世間萬有,不外 > 乎精神與物質而已。『新唯識論』的作者說:佛法原有二元論的看法。其實,這 > 是依一般常識,從靜止的,分析的看法而說,但佛法還有從動的,相關的看法。 > 所以有此二類是對的,但是否有絕對各別的二元,還是應該討論的。 > > 二、機動的相關的看法:從一切機動的相關的去看,物質與精神,在有情方 > 面,顯然是不能各自分立的。經中最有名的兩句話是:「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 。識是主觀的精神作用;名色是物質及精神的客觀化;緣是依的意思。一般把四 p-47 > 肢百骸和精神作用,看成兩種獨立體,這是靜止的、機械的看法。在佛法相關的 > 看法中,如我們的身體,若沒有精神作用,即成為死物。反過來說,若身體崩壞 > 了,精神也無從表現。所以精神與物質,心理與生理,有著相互依存的關係,而 > 是不可分割獨存的。有譬喻說:房屋失火了, 面住著兩個人,一是瞎子,一是 > 跛子。瞎子不知道應該向那邊走;跛子是知道的,卻是不會走。兩人想出了好辦 > 法,跛子利用瞎子的雙腳,瞎子利用跛子的眼睛,瞎子揹著跛子走,便平安的脫 > 離了火險。這譬如說:身體沒有精神,是不能活動的;精神沒有身體,也是不能 > 有所作用的。彼此間的關係,實在是如此的密切。所以,心與身,精神與物質, > 互相依存,有情的一切活動,才能表現出來。 > > 以上是約同時的關係說,若約前後的關係說,精神的作用,還要加強。經上 > 說:「意為前導」;「識緣名色」。在一切法中,不但有精神的關係,而且精神 > 有著領導作用。即是說:精神與物質,不但有互相依存的關係,而且是以精神為 > 主導的。一般都說佛法是唯心論,「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成為大家的口頭 p-48 > 禪了。如依佛法的義學說,無論大乘或小乘,不一定說唯心或唯識的。如約一切 > 法依心的轉變而轉變,無論是直接的,間接的,顯著的,隱微的,這種由心論, > 卻是大小學派所公認的。現在,且依眾所公認的由心論來說。 > > 二 心為一切法的要因 > > 器界的山河大地,草木叢林;報體的眼、耳、鼻、舌、身、意諸根;以及心 > 心所法等,總名一切法。心與一切法,到底有什麼關係呢?應肯定的說,心與一 > 切法,有密切的關係,而且很重要的。 > > 佛說: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的。因緣的含義,就是原因,條件或關係。世間 > 萬事萬物,依於各種因素、關係,才能存在,才能現起。如這座房子,必依磚瓦 > 木石人工等因緣,才能現起。類推一切事物,都無不如此,沒有一法不從因緣生 > 的。如說有不必依因緣現起的,自然而有,獨立存在的,佛法決不同意這種見解 > ,因為隨觀任何事物,決無離了因緣而能成立的。上面說過:若缺乏生理(根) p-49 > 的因緣,精神是不能現起作用的。如身體而沒有心識,也就變壞而不成為活的了 > 。又如眼能見色,要依眼識等因緣,才能成為認識;乃至一草,一沙,一石,都 > 依不同的因緣而得成立。就是把物質分析為極微細的,如電子也還是因緣的和合 > 體。這一理論,不但佛法徹底的說,近代世間的學者,也是不能不承認的。除了 > 神的迷信者,才會相信有自成,自有的神,不需要因緣的神蹟。 > > 一切法依他因緣而存在,在這種種因緣----他中,有特別重要的,不能缺少 > 的條件,這就是心。換句話說,一切法不離心的關係,缺了心識的因素,是不能 > 存在得如此的。說到心為因緣,意義並不單純,然在依心(他)而起中,有一最 > 重要的,就是一切依識而安立。這是說,一切法的存在,存在得如此,是經過我 > 們的心識作用:如我們的心識不如此,那大家認為如此的東西,也就並不如此了 > 。舉例說吧!我們依眼發識的辨色力,大家是差不多的。看見花色的紅黃紫白, > 花形的大小,大家都相同,所以覺得那花是決定如此的。如人的(眼)根識起了 > 變化,或眼根與一般人不同,他就不會見到常人所見的顏色。或一般見為紅而他 p-50 > 以為是灰色的。或大家見到花態很平正,而他見到是歪曲的,不圓正的。如這樣 > ,大家就會說他是病態,或稱他為色盲。在人類,不能不尊重共同的一般認識( > 世俗諦)。如大家說是紅的,那人也只好承認是紅的,而認為自己錯了。但在畜 > 生就不同,如牛不能見紅色,只能見灰黃色。如有一隻牛而見是紅色的,在牛類 > 的共同意識下,他也只好自認是病態了!但到底是什麼顏色呢?實在不能離認識 > 而決定。還有些人,心理起了變化,別人所覺得好的,快樂的,他卻覺得是討厭 > 的,苦痛的。或者,他人沒有見到聽到,他卻見到聽到了!當然,在人類的共同 > 認識中,他又是病態了。其實,也許並不如此。所以大家所認識到的,以為千真 > 萬確,其實都成立於共同的認識之上。如在認識不同的人,或另一類,如畜生, > 如鬼,如天,那我們所認為實在如此的,也就成為不如此而如彼了。所以說,一 > 切法依識(他)而安立。若心識起了變化,認識到的外境,也就不同。這點,世 > 間是有不少可以證明的。比方火,對於常人,是熱的,會灼傷皮肉的。可是有些 > 巫術師,走在紅紅的火坑上,並不覺痛,也不會灼傷。這便是心識變化,而影響 p-51 > 於根(身體)境(外界)的關係所致。所以佛法說:我們覺得如此如彼,都與心 > 識有不可離的關係。可以說:心識為(種種因緣中的遍)因,事物是果。心與外 > 境,有著因果不相離的關係,那末心如變化,外境也就變化了。如一個公司,很 > 多人合股所成,如有人需要拆股,大則影響公司的存在,小也引起人事,或事業 > 上的變化。心為一切事物如此存在的因素,當然要影響一切了。大家試想想:在 > 我們所知的一切法中,可以找出沒有心的關係而能如此嗎? > > 三 心能影響報體之實例 > > 一、約影響現在說:報體,就是我們的身體。現在的報體,由前生業力所招 > 感;出生以後,受著父母的撫育,飲食的營養,長大而成熟。在這一生中,我們 > 的報體,可能在業力局限內,起著很大的變化,這就有隨心識的變化而變化的成 > 分。拿相貌來說吧!我國有一俗語說:「心能修(補)相」。此語實有道理,且 > 說一個西洋的故事為例。有想畫耶穌像的,想找一位相貌頂好的,生得慈祥,高 p-52 > 貴,強毅,公正,純潔,能表現耶穌美德的做模特兒。後來,居然得到了一位相 > 貌非常端嚴的青年;畫家達到了目的,不消說,那青年也得到了一筆可觀的代價 > 。過了幾年,那畫家又想畫一魔王像。魔王的相貌,當然是要醜惡,凶暴,使人 > 見而生畏的。於是到死牢裡去,找一位這樣的相貌做模特兒。找到了,有錢可拿 > ,死囚也願意,畫家又達到了目的。可是後來發現了,這個魔王模特兒,竟然就 > 是從前找到的那位耶穌。同是一人,相貌怎麼會變得如此遠呢?原來他上次賺了 > 一筆錢,便奢侈,浪漫,花天酒地,無所不為。因此,漸漸墮落了;錢用完了, > 便淪為流氓,土匪;被捕又越獄,作惡又被補,幾次三番,他的心變成兇狠險惡 > ,相貌也跟著完全變了。這類事實,我國也有很多故事,這不就是心識影響報體 > 的例證嗎?近見報說:太太小姐們,天天在講究美容,希望保持青春或增加美麗 > 。美容專家卻警告說:不發脾氣,內心和悅,笑顏常開,比什麼美容法都有效。 > 否則,常發脾氣,眼睛一瞪,眉毛一皺,臉肉一橫;或者憂鬱悲傷:由於內心的 > 惡化,影響面部的表情,久之什麼美容術都等於零了。這不是心識能影響報體的 p-53 > 例證嗎? > > 二、約影響未來說:心能影響未來的報體,比較難以了解,但從現有的知識 > 推論,也可知道一點。一次,佛和弟子們在園林中,無數的鳥兒,上下飛鳴,生 > 著各種的美色羽毛。弟子們問佛:鳥類的羽毛,為什麼有這各各不同的顏色?佛 > 簡要地答:「心種種故色種種」。我們想想,這句話是什麼意義呢?據動物學者 > 的證實:凡是生著紅黃翠白各色羽毛的小鳥,他們必有認辨各種顏色的能力。牛 > 只能辨認灰黃色,他的毛色也就是灰黃的。這可見,由於他們認識什麼,所以影 > 響報體,生成什麼顏色。很多昆蟲,都生有保護色:如住在青草叢中的,生成青 > 色;生在土堆中的,生成土色。更有保護態:住在樹上的,有些像樹枝一樣,有 > 的簡直像一片樹葉。這些,更可以證明此理:因為住在那個環境中,對該環境的 > 色彩及形態有深切認識,而引起了與他一樣,以便掩護自己的意欲;身體便跟著 > 而起變化,顏色像他,形態也像他。由於心有種種差別,所以身色也有種種差別 > ,這不是佛說的證明嗎?唯物論者以為物質決定一切,其實如不經認識作用,沒 p-54 > 有引起與他同類,以便掩護自己的意欲,怎麼也不會影響報體而有所改變的。佛 > 說「心種種故色種種」,說明了由心識的要求而影響報體的變化。這雖是從動物 > 的種類,代代相傅,前後的影響而說;但眾生自體,從前生到後生,受到心識的 > 決定影響,也可從這種推論而信解。我們未來的報體,實受著現在心識作用的決 > 定影響,那末,我們現在的報體,受有前生心識所影響,也可以信解了。 > > 四 心為行為善惡之決定者 > > 行為,且指人對人對事的一切活動說。依佛法說,包括了身體,語言(及文 > 字)及內心的活動。身語的動作,有善的,有惡的。另有無所謂善惡的,叫作無 > 記,如舉起這杯子的動作,就是不可記別為善惡的。在對人對事方面,有善與惡 > 的差別。凡與人有益的,受到國家獎勵的,社會所稱讚的,則是善的,道德的。 > 反之,如與人有害的,則是惡的,不道德的。行為的所以成為善惡,必由內心來 > 影響他。我的故鄉,如稱人為老太婆,這是不尊重的,輕蔑的話。但在川貴一帶 p-55 > ,稱他一聲老太婆,那是恭維他,使他高興的。同樣的一句話,因輕蔑或尊敬的 > 不同,意義完全兩樣。有時,同是一句話,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惡,經善意或惡 > 意的引發而出,聽來便有好與壞的不同感覺。所以善與惡,不單在這些語文上, > 如將語句分析為單字單音,每失去善惡的意義。可是在善意與惡意的引發下,字 > 語連結成句而表達出來,就成為善的惡的了。身體的動作也一樣,如打人,當然 > 是不好的。但慈母訓子,不得已而打他,實在他自己比兒子還要痛心。所以限度 > 內的管教,不能說他是惡的。又如孩子們,模倣性很強,聽見別人罵,他也學著 > 罵,但毫無惡意,即不能說是惡的。故法律對未成年的童犯,不加處罰;處罰, > 也極為輕微,而且是教育性的。故意去作的善事,定得善報;故意去做壞事,必 > 受到法律的制裁,來生的惡報○現起 > ----現在的----以前,或起而即滅以後,即使覺察不到他的存在,他還是有的。 > 不會憑空的從無而有,也不會從有而成為什麼都沒有。所以如不信生命與心識的 > 通於三世----前後,即失去時間的特性,等於否定了生命的存在。然而生命是現 > 實的存在,不容許否認,那怎能沒有過去與未來呢? > > 因果,在世俗諦中,是一般所公認的。佛法所說的因果,雖有同時的,而主 > 要為前能起後,前前影響後後的因果。如做了一件事,說了什麼話,會引起或大 p-34 > 或小,或是或非的影響力,這就是因果。如在家庭中,所作所說,或是正當的, > 或是錯誤的,每直接的影響家庭(及家庭的某人)。家人受了言行的影響,成為 > 某種行動,就影響到社會、國家了。然而,最主要的,還是影響自己,而一般人 > 卻非常忽略。要知每一行動,不但向外而影響於他,又必內向而影響於自己。如 > 我國軍政的某一舉措,不但影響國際,必深切的影響自己的國家。這樣,如一家 > 的事件,可以影響社會,影響國家,而更有關於自己的家庭。同樣的,個人的言 > 行,當然要影響於家庭、社會、國家,而必然影響於自身。我們或善或惡的種種 > 言行,都由內心的活動,而引發身語的活動;對他引起影響時,當下即引起自己 > 身心的影響,成為一種潛力,成為未來的因緣。如能深信這自己身心所起的對自 > 影響力,就能信解開創未來生命的動力來源。我們有意識的(或善或惡的)行動 > ,必然影響自己,由自身受其後果。死了並非完了,生前所有的善惡業力,還需 > 要自己負責。這就不能不承認生命的延續,從現生而向來生,否則道德的責任, > 便無從安立。 p-35 > > 生命延續----從前生到後世的信念,最好是大家來反省一下:自己希望未來 > 是沒有的嗎?相信自己一死就沒有了嗎?當想到自己未來是斷滅時,心中會有一 > 種空虛與幻滅的難過。人人都有生命延續的愛著;儘管你以為死了完了,而內心 > ----下意識卻並不如此。年青體健的,對於死從來就不會重視,自己會死,這簡 > 直是不可想像的。然而如真的要死,就會現出生命愛戀的悲哀。一個病重的人, > 每每是不斷的發問;太陽出了沒有?天還沒有黑嗎?他在病痛纏綿中,意識到死 > 亡的威脅,總是希望能轉好,希望拖過一個時間,生命又會延續下去。佛法說: > 有情對於生命的愛戀,是超過一切。如現有的生命,要瀕臨死亡時,心中就引起 > 極大的怖畏,悲哀,這特別是惡人。到了真的活不下去,又會希望未來的存在。 > 所以,有情的延續於未來,死了並非沒有,這是一切人所同感的。有他的事實依 > 據,有他的心理要求,不過或者解說得錯誤(如神我論等)而已。 > > 生命是一期一期的不斷展開,生死未盡,會無限的延續下去。凡夫是不斷的 > 流轉;聖賢是不斷的進化,一直到成佛而後已。如我國民間的祭祀祖宗,不但是 p-36 > 兒女的紀念他,也出於父祖等還是存在的信念。如死了就是沒有,祭祖宗的慎終 > 追遠,豈非多事!會如此普遍,如此悠久的流傳下來嗎?所以,如能反省身心, > 確信精神與生命的延續,體察深徹的生存意欲,相信對於三世延續的生命觀,如 > 不是庸俗的唯物論者,誰都會自然的承認他。 > > 五 流轉者誰 > > 這是不易明白的道理。一般的意見,生命的三世流轉,總應該有一不變的主 > 體----稱之為我、為靈,這才能由前生到現在,由現在到來生。如沒有不變的主 > 體,會覺得前後是中斷了。所以佛法中,也有「不可說我」,「真我」,「真心 > 」等通俗學派。然依佛法的特勝義,三世流轉,是成立於無常無我的緣起觀上。 > 肯定一切的物質、精神、生命,都在息息變化中,沒有絲毫是不變的。在無常無 > 我的身心活動中,生命是延續(不常)不斷的。因為所作的一切,雖然滅入過去 > ,但並不等於沒有。對於身心的影響力----業力,是決定存在的。這等於說:所 p-37 > 作所為的一切行為,轉化為「動能」而不失。等到現有的生命變壞了,似乎中斷 > ,而存在的「動能」----業力,卻引發而開展為新的身心活動,新的生命。前一 > 生並不就是後一生,面目全非,如從身心等去看,沒有不變的。但前因與後果, > 前一身心系與後一身系,卻有著密切的關係。 > > 譬如:一個國家,有好幾個政黨(這如此一身活動,有不同的業系),政見 > 多有不同。現在由甲黨執政,依據甲黨的政見,而作成政治的措施。其他的在野 > 黨,雖有多少影響,而不能實現他們的主張。等到一期任滿,各黨都大肆活動。 > 如由乙黨獲得被選,那甲黨當然退開了,甚至改組或解散了,出現了新的政治, > 一切政制都有新的部署。前一與後一,彼此啣接,而內容卻大大的變化。在這樣 > 的變革中,前一代的舉措,仍深刻的影響到現在;雖大大變化,而終究為同一國 > 政的延續。佛法的三世延續,並非有一不變的主體,一切都在生滅不居。這只是 > 某一業系得勢了,出現一身心和合的單位;其他的業力,新起的業力,暫不能起 > 用。等到舊有生命告一段落,複雜繁多的業系中,另一業系感得了新的身心,新 p-38 > 的生命。由於業力的善惡,造成了墮落與增進的不同。這樣的無常無我的生命觀 > ,那裡會有實體的東西? > > 又如一所學校,校長去了,教員解聘了,學生都畢業而去了。新的校長、教 > 師、學生,卻還是那所學校。從前的校譽、校風,也還多少延續下來。甚至這所 > 學校遷移到另一地帶,校舍也新建了,但還是那所學校,與從前有著深切的關係 > 。一次次的畢業生,還稱那學校為母校。前不就是後者,後不就是前者,一切都 > 變了,卻還是同一學校,成為不斷的延續。佛法所說的生死流轉,三世延續,要 > 這樣去理解。 > > 六 生命的光光之網 > > 一般人,把宇宙和社會,看作生生不已的,從宇宙大生的觀點來看個人。佛 > 法卻不能如此,佛法著重在一一人類,著重在一一有情識活動的有情。肯定每一 > 人,每一有情,成一生命單位,在三世的因果中,不斷的延續,不斷的死而又生 p-39 > 。因此,有人誤會佛法是多元論。不知道,佛法是:一面肯定無始以來,就有這 > 一切有情的延續;一面又肯定此一切有情,並無不變與獨存的主體。所以,這是 > 相對的生命單位,雖營為個別的活動,而其實是:身心在不斷變化中,並沒有什 > 麼是此而非彼的;有情在互相關聯、互相依存中,並沒有誰可以離開其他的有情 > 而能獨立存在的。這那裡可以說是多元? > > 一一有情----生命,是無常的,無我的,所以在前後延續、彼此相關的活動 > 中,有情與有情間,現出共同的生命形態。如由於男女的結合,生男育女,父母 > 與兒女間,成為繁衍的種族(家族)生命。又如由家族而成社會,國家,因各階 > 層的合作與協調,延續為和諧而活躍的國家生命。但這都依於(約人類說)每一 > 人的生命延續而成立,每人是生生不已的生之核心。這等於燈燭一樣,多少燈燭 > 集合在一起,發現為非常明亮的光度。如光從隱蔽處現出,也許要誤會為有一大 > 燈,放射大光,而不知這只是多少燈燭,別別放射而成光網。 > > 自然界的山河大地,草木叢林,佛說他是無情,是沒有情識的,沒有命根的 p-40 > 。但由於一切有情的「業增上力」,這些無情物,也現起無意識的生命形態。這 > 些並不是生命當體,有情才是生命的核心。有情的共同業增上力,影響無情而現 > 有生命相,這等於光明四照,一切物都籠罩在光明中一樣。 > > 不這樣去理解,從宇宙或社會全體去說生生不已,可說是本末顛倒,錯誤之 > 極!結果是重外而輕內,重整體而輕視個體,陷於非宗教的。他們相信物質不滅 > ,信社會價值,而忽視個己生命的不滅,忽視個人的道德價值。他們會著重於外 > 界的改造,而忽略自我的革新。結果,這不是唯物論,就是唯物論的同路人。佛 > 教的信徒,著重於每一有情的生生不已,確信每一有情的行為價值,從自作自受 > 到共作共受。從人類的展轉增上,互助共存,實現社會的進步。由於人類(有情 > )自身的「和樂善生」,而全宇宙的一切,都充滿和諧活潑的生意。 > > 七 命的愛悅與悲哀 > > 生命,在三世流轉中,是無限的因果網絡;每一有情,活像網結一樣。生, p-41 > 是任何人都喜悅的,都希望過著快意的生活,可是現實世間,並不盡如理想,橫 > 梗在前面的,是許多困難,煩悶。老實說,人類的生命,還是苦多樂少。依佛法 > 說,有情有情愛的特性,本不是盡善的,含有矛盾的特性。人類的苦痛、煩悶、 > 恐怖、悲哀、失望,都是與生命俱來的。憑你怎樣的謳歌生命,讚美生命的光明 > 遠景,而生命的缺陷,永遠是不可避免的事實。自身,無論怎樣愛護他,他還是 > 一死了事。人事與物質的境遇,無論怎樣的和諧豐富,而夾雜在裡面的,卻到處 > 是不自在。不如意事常八九,悲哀而又要愛好他,而且是唯一愛好的對象。人生 > ,有情的生命,矛盾!矛盾! > > 在這又可愛,又討厭的生命現實中,我們第一要著,是止惡而向善,使自我 > 在三世的延續中,趨向於進步的前途。再進一步,修學出世法----戒、定、慧, > 對於不徹底的,充滿缺陷的生命,作一番徹底的改造,徹底解除苦痛。把三世流 > 轉的生命,淨化而成為究竟圓滿的生命。 > --------------------------------------------------------------------- > 心 為 一 切 法 的 主 導 者 p-43 > > 今天,我想以這個題目----心為一切法的主導者,說明宇宙人生間的事事物 > 物當中,心是佔著領導作用的。 > > 現代的科學,非常發達,甚至有征服太空的威力,成就極大,可說對人類社 > 會大有貢獻。可是我們所感到的,恰恰相反。大家都心裡明白,全人類的苦痛, > 正在有加無已。每個人的精神上,感到威脅,特別緊張。所以物質科學的發明, > 給了我們多少好處,但壞處也著實不少。 > > 依佛法說,一切法都依心的關係而存在,特別是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以心 > 作主宰、作領導的。因此,如偏重於物質科學的發展,自然的制馭,而忘卻對於 > 本身,對於自心的征服、改造,那結果一定是:物質科學的發展成就,都成為增 > 加苦痛的因素。要知道世間不論什麼東西,只要善於運用,無一不是好的。不但 > 一般所知道的好東西,是有用的,甚至一根毒草,一片枯葉,人們看為沒價值的 p-44 > 東西,都是有用的。可是,如不能善於運用,一切都可成為有害我們的東西。心 > ,便是運用這一切的主導者。所以但求外物的發展,而不從主宰事物的心識方面 > 去求改造,不能善用外物,這在佛教看來,乃至各宗教看來,必然沒有好結果的 > 。這不是說,不要物質的進步,而是說,要我們的心能善於用物。所以,心在宇 > 宙人生中的主宰性,重要性,我們必須加強認識! > > 一 一切法與心簡說 > > 現在,把一切法與心的意義,先作簡單的解說。「一切法」,簡單的說,就 > 是一切事理,一切事物,以及事事物物的法則,條理,凡成為我們的認識對象, > 是我們所能了解到的一切,叫做一切法。什麼叫「心」呢?在佛法中,心,也叫 > 意,也叫識,這就是我們自己所感覺到的精神作用;當然更有我們不易感覺到的 > ,更微細的心識,如近人所說的「潛意識」「下意識」之類。 > > 說到這心與一切法的關係,在佛法上,有著似乎不同的說法,實則是一貫的 p-45 > ,只是從不同立埸,作不同的說明而已。如這個善導寺,站在這邊看是這樣,站 > 在那邊看,就又是一樣。如同是一個景物,所取角度不同,便攝成不同樣的鏡頭 > 。佛法對心與一切法的關係,也是如此,所以應分別來解說。 > > 一、靜止的類別的看法:先說從靜止的觀點,作綜合的、分析的、類別的看 > 法。在綜合的分類中,主要的簡分為二類:一、有情,二、無情。什麼是無情類 > ?大如地球,星球,小如一莖草,一滴,一塵,都是。佛法常說:草木叢林,山 > 河大地,是無情,這都是沒有精神作用的,也就是沒有自覺作用的,什麼是有情 > 類?人類,乃至最小的蟲蟻,或巨大的鯨魚恐龍之類,凡是有精神作用的,有自 > 覺作用的,叫做有情。這是佛法對宇宙萬有的最基本的分類法。平常說一切為有 > 生命與無生命二類,把草木等看作有生命的。但草木蔬果等,並無自覺的精神作 > 用,這是不能稱為有情命的。神教徒把一般動物,看為沒有靈的,與人完全不同 > 。佛法也不能同情這種看法,事實上,動物只是心識的智能低一些;在某些方面 > ,有的比人還強呢!所以佛法分有情及無情二類,界說最清楚,而又該括了一切 p-46 > 。 > > 此外,更有近於科學的,分析的分類法。這是把物質分析到最細,有名為「 > 極微」的。心識,也同樣的分析成種種識,種種心所(心所有的作用)。依佛法 > ,有五蘊、六界、六處的分類法,都表示了物質與精神的兩大類別。如五蘊是色 > 、受、想、行、識,色是物質的,受、想、行、識是精神的。地、水、火、風、 > 空、識叫六界,前五種是物質的,識是精神的。六處是眼、耳、鼻、舌、身、意 > ,前五是物質的,生理的,意是心理的。所以,依佛法的分類,世間萬有,不外 > 乎精神與物質而已。『新唯識論』的作者說:佛法原有二元論的看法。其實,這 > 是依一般常識,從靜止的,分析的看法而說,但佛法還有從動的,相關的看法。 > 所以有此二類是對的,但是否有絕對各別的二元,還是應該討論的。 > > 二、機動的相關的看法:從一切機動的相關的去看,物質與精神,在有情方 > 面,顯然是不能各自分立的。經中最有名的兩句話是:「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 。識是主觀的精神作用;名色是物質及精神的客觀化;緣是依的意思。一般把四 p-47 > 肢百骸和精神作用,看成兩種獨立體,這是靜止的、機械的看法。在佛法相關的 > 看法中,如我們的身體,若沒有精神作用,即成為死物。反過來說,若身體崩壞 > 了,精神也無從表現。所以精神與物質,心理與生理,有著相互依存的關係,而 > 是不可分割獨存的。有譬喻說:房屋失火了, 面住著兩個人,一是瞎子,一是 > 跛子。瞎子不知道應該向那邊走;跛子是知道的,卻是不會走。兩人想出了好辦 > 法,跛子利用瞎子的雙腳,瞎子利用跛子的眼睛,瞎子揹著跛子走,便平安的脫 > 離了火險。這譬如說:身體沒有精神,是不能活動的;精神沒有身體,也是不能 > 有所作用的。彼此間的關係,實在是如此的密切。所以,心與身,精神與物質, > 互相依存,有情的一切活動,才能表現出來。 > > 以上是約同時的關係說,若約前後的關係說,精神的作用,還要加強。經上 > 說:「意為前導」;「識緣名色」。在一切法中,不但有精神的關係,而且精神 > 有著領導作用。即是說:精神與物質,不但有互相依存的關係,而且是以精神為 > 主導的。一般都說佛法是唯心論,「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成為大家的口頭 p-48 > 禪了。如依佛法的義學說,無論大乘或小乘,不一定說唯心或唯識的。如約一切 > 法依心的轉變而轉變,無論是直接的,間接的,顯著的,隱微的,這種由心論, > 卻是大小學派所公認的。現在,且依眾所公認的由心論來說。 > > 二 心為一切法的要因 > > 器界的山河大地,草木叢林;報體的眼、耳、鼻、舌、身、意諸根;以及心 > 心所法等,總名一切法。心與一切法,到底有什麼關係呢?應肯定的說,心與一 > 切法,有密切的關係,而且很重要的。 > > 佛說: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的。因緣的含義,就是原因,條件或關係。世間 > 萬事萬物,依於各種因素、關係,才能存在,才能現起。如這座房子,必依磚瓦 > 木石人工等因緣,才能現起。類推一切事物,都無不如此,沒有一法不從因緣生 > 的。如說有不必依因緣現起的,自然而有,獨立存在的,佛法決不同意這種見解 > ,因為隨觀任何事物,決無離了因緣而能成立的。上面說過:若缺乏生理(根) p-49 > 的因緣,精神是不能現起作用的。如身體而沒有心識,也就變壞而不成為活的了 > 。又如眼能見色,要依眼識等因緣,才能成為認識;乃至一草,一沙,一石,都 > 依不同的因緣而得成立。就是把物質分析為極微細的,如電子也還是因緣的和合 > 體。這一理論,不但佛法徹底的說,近代世間的學者,也是不能不承認的。除了 > 神的迷信者,才會相信有自成,自有的神,不需要因緣的神蹟。 > > 一切法依他因緣而存在,在這種種因緣----他中,有特別重要的,不能缺少 > 的條件,這就是心。換句話說,一切法不離心的關係,缺了心識的因素,是不能 > 存在得如此的。說到心為因緣,意義並不單純,然在依心(他)而起中,有一最 > 重要的,就是一切依識而安立。這是說,一切法的存在,存在得如此,是經過我 > 們的心識作用:如我們的心識不如此,那大家認為如此的東西,也就並不如此了 > 。舉例說吧!我們依眼發識的辨色力,大家是差不多的。看見花色的紅黃紫白, > 花形的大小,大家都相同,所以覺得那花是決定如此的。如人的(眼)根識起了 > 變化,或眼根與一般人不同,他就不會見到常人所見的顏色。或一般見為紅而他 p-50 > 以為是灰色的。或大家見到花態很平正,而他見到是歪曲的,不圓正的。如這樣 > ,大家就會說他是病態,或稱他為色盲。在人類,不能不尊重共同的一般認識( > 世俗諦)。如大家說是紅的,那人也只好承認是紅的,而認為自己錯了。但在畜 > 生就不同,如牛不能見紅色,只能見灰黃色。如有一隻牛而見是紅色的,在牛類 > 的共同意識下,他也只好自認是病態了!但到底是什麼顏色呢?實在不能離認識 > 而決定。還有些人,心理起了變化,別人所覺得好的,快樂的,他卻覺得是討厭 > 的,苦痛的。或者,他人沒有見到聽到,他卻見到聽到了!當然,在人類的共同 > 認識中,他又是病態了。其實,也許並不如此。所以大家所認識到的,以為千真 > 萬確,其實都成立於共同的認識之上。如在認識不同的人,或另一類,如畜生, > 如鬼,如天,那我們所認為實在如此的,也就成為不如此而如彼了。所以說,一 > 切法依識(他)而安立。若心識起了變化,認識到的外境,也就不同。這點,世 > 間是有不少可以證明的。比方火,對於常人,是熱的,會灼傷皮肉的。可是有些 > 巫術師,走在紅紅的火坑上,並不覺痛,也不會灼傷。這便是心識變化,而影響 p-51 > 於根(身體)境(外界)的關係所致。所以佛法說:我們覺得如此如彼,都與心 > 識有不可離的關係。可以說:心識為(種種因緣中的遍)因,事物是果。心與外 > 境,有著因果不相離的關係,那末心如變化,外境也就變化了。如一個公司,很 > 多人合股所成,如有人需要拆股,大則影響公司的存在,小也引起人事,或事業 > 上的變化。心為一切事物如此存在的因素,當然要影響一切了。大家試想想:在 > 我們所知的一切法中,可以找出沒有心的關係而能如此嗎? > > 三 心能影響報體之實例 > > 一、約影響現在說:報體,就是我們的身體。現在的報體,由前生業力所招 > 感;出生以後,受著父母的撫育,飲食的營養,長大而成熟。在這一生中,我們 > 的報體,可能在業力局限內,起著很大的變化,這就有隨心識的變化而變化的成 > 分。拿相貌來說吧!我國有一俗語說:「心能修(補)相」。此語實有道理,且 > 說一個西洋的故事為例。有想畫耶穌像的,想找一位相貌頂好的,生得慈祥,高 p-52 > 貴,強毅,公正,純潔,能表現耶穌美德的做模特兒。後來,居然得到了一位相 > 貌非常端嚴的青年;畫家達到了目的,不消說,那青年也得到了一筆可觀的代價 > 。過了幾年,那畫家又想畫一魔王像。魔王的相貌,當然是要醜惡,凶暴,使人 > 見而生畏的。於是到死牢裡去,找一位這樣的相貌做模特兒。找到了,有錢可拿 > ,死囚也願意,畫家又達到了目的。可是後來發現了,這個魔王模特兒,竟然就 > 是從前找到的那位耶穌。同是一人,相貌怎麼會變得如此遠呢?原來他上次賺了 > 一筆錢,便奢侈,浪漫,花天酒地,無所不為。因此,漸漸墮落了;錢用完了, > 便淪為流氓,土匪;被捕又越獄,作惡又被補,幾次三番,他的心變成兇狠險惡 > ,相貌也跟著完全變了。這類事實,我國也有很多故事,這不就是心識影響報體 > 的例證嗎?近見報說:太太小姐們,天天在講究美容,希望保持青春或增加美麗 > 。美容專家卻警告說:不發脾氣,內心和悅,笑顏常開,比什麼美容法都有效。 > 否則,常發脾氣,眼睛一瞪,眉毛一皺,臉肉一橫;或者憂鬱悲傷:由於內心的 > 惡化,影響面部的表情,久之什麼美容術都等於零了。這不是心識能影響報體的 p-53 > 例證嗎? > > 二、約影響未來說:心能影響未來的報體,比較難以了解,但從現有的知識 > 推論,也可知道一點。一次,佛和弟子們在園林中,無數的鳥兒,上下飛鳴,生 > 著各種的美色羽毛。弟子們問佛:鳥類的羽毛,為什麼有這各各不同的顏色?佛 > 簡要地答:「心種種故色種種」。我們想想,這句話是什麼意義呢?據動物學者 > 的證實:凡是生著紅黃翠白各色羽毛的小鳥,他們必有認辨各種顏色的能力。牛 > 只能辨認灰黃色,他的毛色也就是灰黃的。這可見,由於他們認識什麼,所以影 > 響報體,生成什麼顏色。很多昆蟲,都生有保護色:如此菩薩的信 > 願(清淨而還沒有純),再經慈悲廣行的熏修,智慧的融冶,圓證得一切智智, > 也就是究竟的純淨的信願。這才到達了智慧、慈悲、信願的究竟圓滿。從凡夫地 > ,發心學菩薩行,無限深廣,而實以此三為道的宗要。 p-77 > > 五 念佛•喫素•誦經 > > 信願,慈悲,智慧,為菩薩行的宗要。無量法門的種種修習,即等於三要的 > 進修。這是非常深廣的,現在且說初學者的初方便。念佛,吃素,誦經,幾乎是 > 中國佛教徒的主要行持,而實是菩薩行的初方便之一。 > > 念佛的意義與力用,當然不止一端,然主要在策發信願。菩薩信願,是發菩 > 提心,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於無上菩提起信願,並不容易。無上菩提是佛所圓證 > 的,佛是無上菩提----一切智智的實證者。佛有無邊相好,無邊威力;有一切智 > 慧,無比的慈悲。從修菩薩行以來,有種種不能說盡的,自利利他的功德。這樣 > 的崇仰佛,念念以佛(因佛說法,因佛法有僧,即攝盡三寶)為皈敬處,以佛為 > 我們的理想模範。尊仰他的功德,感激他的慈悲;從此策發信願而學佛,極為有 > 力。大乘經廣說念佛,讚歎發菩提心,都是著重於此。念佛,是念佛功德(智德 > ,斷德,恩德), 念佛相好,念佛實相,念佛的清淨世界。擴而充之,如禮佛, p-78 > 讚佛,供養佛,於佛前懺悔,隨喜佛的功德,勸請佛說法及住世,這都是廣義的 > 念佛法門。『智度論』說:有菩薩以信(願)精進入佛法,樂集佛功德。這是大 > 乘中的信增上菩薩,為此別開易行道。然易行道也就是難行道(智、悲)的方便 > ,所以『十住毘婆沙論』說:初學者,修念佛,懺悔,勸請等法,心得清淨,信 > 心增長,從此能修智慧,慈悲等深法。『起信論』說:「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 > 信,其心怯弱」,因此教他「專意念佛」,可以「攝護信心」,不致退失。念佛 > 的第一義,在乎策發信願,未生的令生,已生的不失,增長。念佛為心念----緣 > 佛的功德而專念不捨,是策發信願的妙方便。像一般的口頭念佛,那是方便的方 > 便了。 > > 喫素,應正名為不食肉,這是中國佛教的傳統美德。學佛,本不一定是不食 > 肉的。如錫蘭等南方佛教徒,西藏、日本佛教徒,都是肉食的。中國的一分佛教 > 徒,以為喫素是小乘,大乘是不在乎的,這是根本錯誤!不食肉,為大乘佛教-- > --『楞伽經』,『涅槃經』,『央掘摩羅經』等所特別主張的。不食肉的意義與 p-79 > 力用,當然也有種種,但主要為長養慈悲。如說:「食肉斷大悲種」。菩薩應利 > 濟一切眾生,救一切眾生苦,而現在竟忍心去殺害他,吞食他,試問慈悲心何在 > ?菩薩行以慈悲為本,所以大乘法中,不食肉為當然的結論。消極的不食肉,積 > 極的放生----救護眾生命,實為長養悲心的方便行。 > > 誦經,不求甚解的誦經,驀直地誦下去,也是修行方便。這雖有別種功用, > 主要是引生智慧的前方便。智慧的修學(真般若是現證),有聞、思、修三慧, > 這又開為十正法行:書寫,(經典的)供養,流傳,聽受,轉讀,教他,習誦, > 解說,思擇,修習。前八行,都是聞慧與聞慧的方便。如從前的私塾,起初熟讀 > 熟背,其後才為他講解,明了義理。不求甚解的誦經,如初學的熟讀熟背,也可 > 為進求義解的----聞慧的方便。 > > 中國佛教徒所修的一般法門,念佛,吃素(放生),誦經,確為菩薩行的初 > 方便。這是初方便,為了增長大乘的信願,慈悲,智慧而修學。而修學者,每以 > 誦經為功德,反輕視義理的研究,這就失去了慧學方便的作用。素食放生的,儘 p-80 > 管吃素放生,於現實人間的種種苦迫,少有能本著慈悲而起來救護。著重了愛護 > 眾生,忽略了愛護人類,本末顛倒,實由於不知意義,沒有能長養慈悲。比較的 > 說,念佛還多少能培養信心,但一般的流於迷信,少數的急求自了,真能由此而 > 策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信願,引出自利利他,為法為人的大願精進, > 也就太難得了!念佛,吃素,誦經,是菩薩行的勝方便,但由於不求智慧,慈悲 > 薄弱,偏於信仰,弄得善巧的方便法門,都不曾能盡到方便的功用。這真是中國 > 佛教的悲哀,衰落的根源!這是不成菩薩行(難得入門)的,不能實現佛法大用 > 的。還不夠救自己,更說不上救世了。學佛學菩薩行,必須從這些妙方便中,認 > 清目的。我們不是為念佛而念佛,為喫素而喫素,為誦經而誦經,我們是為了策 > 發信願而念佛,長養慈悲而喫素,為了引生智慧而誦經。這是方法,目的在信願 > ,慈悲,智慧的進修。所以真心學佛,學修菩薩行的,要從念佛中策發上求佛道 > ,下化眾生的大願精進。從喫素放生中,長養慈悲,去做種種有益人世的福利事 > 業。從誦經中,進一步的研求義理,引發智慧。這樣,才盡到了初方便的力用, p-81 > 奠定了菩薩學的初基。這還不過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開步走,無邊的深 > 廣法門,應從此邁步而向前直進! > ********************************************************************* > 信 心 及 其 修 學 p-83 > > 一 信心的必要 > > 學佛的因緣不一,有從信仰而來,有從慈悲而來,有從智慧而來。然能真實 > 的進入佛門,要推「信心」為唯一要著。在學佛的完整過程(信解行證)中,信 > 也是首先的,第一的。聲聞乘中說:「信為能入,戒為能度」。菩薩乘中說:「 > 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戒與智,不妨有所偏重,而「信為能入」,卻是一致而 > 不可或缺的。所以,我們想學佛,想依佛法而得真實利益,就不能不修習信心, > 充實信心。如不能於三寶生清淨信,就與佛法無分,漂流於佛門以外。「我法甚 > 深妙,無信云何解」?釋尊初成佛時,想到說法的不容易,覺得唯有信心具足, > 才能領受修學。龍樹比喻說:如人入寶山而沒有手,就一無所得;見聞佛法而沒 > 有信心,到頭來也是一無所有。這可見佛法的無邊功德,都從信心的根源中來, p-84 > 所以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怎樣的重要! > > 釋尊在世時,為了要攝化 水邊的一群漁民,所以化現一個人,踏著水,從 > 那邊到這邊來。漁民們非常驚奇,那人說:我不過信佛所說而已,這有什麼希奇 > !漁民們大大的引發了信心,佛就來攝化他們。在釋尊以後五六百年,據說:打 > 漁出身的彼得,在海船中遇到大風浪,忽見他的老師耶穌在海上行走;他因耶穌 > 說「你來吧」,就跳下海走去。忽而想到風浪,害怕起來:耶穌責備他「小信」 > 。這個故事,顯然為佛教傳說的翻版,但同樣的表示著信心的力量。 > > 二 正信與迷信 > > 論到信仰,首先應討論正信與迷信。這雖然不容易弄清楚,但是不能不辨別 > 的。宗教與宗教間,每指責另一宗教為迷信。如西洋來的神教徒,自己可以供馬 > 利亞像,可以懸掛耶穌像,可以跪在地上大喊「天上的父」,生了病可以向神祈 > 求;而對於佛教的禮敬佛像,卻指為迷信。凡不肯理解對方,而主觀的抹煞對方 p-85 > ,充其量,也只是「迷不信」而已。迷信與正信,是不能從他們得到結論的。 > > 迷信與正信,可從兩方面說:一、約所信的對象說:凡是正信,必須所信的 > 對像,有實,有德,有能。如信佛,佛是確實有的,如出現於印度的釋迦牟尼。 > 佛又確乎有佛德的,他有大覺的智德,離煩惱的斷德,慈悲的恩德。佛是人性淨 > 化的究竟圓成,確是值得我們信敬的。佛為我們的導師,因佛的德能,能引我們 > 趨向於出世間善行,達到與佛一致的境地。佛有實,德,能,值得信敬,應該信 > 敬,所以信佛是正信。如創造宇宙的主宰,什麼也不能證明他是實有的。說神將 > 飲食賜給人類,當然也並無此用。無體無用,而輕率地信仰,便是迷信。還有, > 如夜行怕鬼而呼爺喚娘,怕鬼吹口哨,雖然膽力頓壯,大有作用,然這決非父母 > 與口哨,確有驅鬼的作用。所以一般宗教,由於他力仰信而引起的自我安慰,自 > 我幻覺,與由於心意的專誠精一,而引起的某些特殊經驗,雖大有作用,然信以 > 為神或神力,還是迷信。神教徒不要失望!迷信是可以有用(當然有害處)的; > 迷信不一定壞,比沒有信仰好得多。二、約能信的心情說:如經過一番正確的了 p-86 > 解,見得真,信得切,這是智信,正信。如盲目的附和,因父母、因朋友,莫明 > 其妙的信仰,便是迷信。 > > 將這兩方面綜和起來,就有四類差別:一、所信的,確乎有實,有德,有能 > ,但能信者卻是糊 糊塗的信仰。如某藥確有治某病的功用,病人雖不知藥性, > 但信醫師而服藥,這還可以說是正信的。但這並不理想,可能誤入歧途(如醫師 > 不一定可靠)。所以說:「有信無智,增長愚痴」。二、所信的並無實体,實用 > ,而能信者的信仰,卻從經過一番思考而來。這似乎是智信,然由於思考的並不 > 正確,從錯見而引起信仰,不能不說是迷信。三、所信的有實、有德,有能,能 > 信的也確曾經思考而來,這是最難得的正信了!四、所信的毫無實際,能信者只 > 是盲目的附和,這是迷信的迷信!我們學佛,應以能所相應的正信為目標。否則 > ,信三寶,信因果,信善惡,信三世,即使沒有明確的了解,也不失為正信的佛 > 弟子。 > > 三 順信與淨信 p-87 > > 上來所說的信心,是泛通一般的。佛經所說的信,大抵指佛法的正信說。所 > 以西北印的佛教,如一切有部與瑜伽師,專約純善的信心說。其實,信不但是善 > 淨的,所以東南印的大眾與分別說系,分別信心為二:一、順信,同於一般所說 > 的信仰,這是有善的,惡的,無記的。如當前的共產黨徒,不能說他沒有信仰, > 但是雜染的,邪惡的。二、佛法所特有的信心,是淨善的。 > > 記得梁漱溟說過:西洋文化的特徵,是宗教的,信仰的;中國文化的特徵, > 是倫理的,理性的。他卻不曾注意,印度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宗教是哲學的 > ,哲學是宗教的。信仰與理性相應,信智合一,是佛法的特徵。依佛法說:信, > 當然是重於情意的;但所信的對象,預想為理智所可能通達的。智,雖然是知的 > ,但不僅是抽象的空洞的知識,而所證知的,有著真實的內容,值得景仰與思慕 > 的。信與智,在佛法中,雖各有獨到的德用,學者或有所偏重,但決不是脫節的 > ,矛盾的。換言之,信心是理智的,理智是信心的。這點,可以從「信」的解說 p-88 > 中,充分的顯發出來。 > > 「信」是什麼?以「心淨為性」,這是非常難懂的!要從引發信心的因緣, > 與信心所起的成果來說明。「深忍」,是深刻的忍可,即「勝解」。由於深刻的 > 有力的理解,能引發信心,所以說「勝解為信因」。「樂欲」,是要實現目的的 > 希求,願望。有信心,必有願欲,所以說「樂欲為信果」。這本來與中山先生的 > :「有思想而後有信仰,有信仰而後有力量」相近。信心,在這深刻的理解與懇 > 切的欲求中顯出;是從理智所引起,而又能策發意欲的。信以心淨為體性,這是 > 真摯而純潔的好感與景慕;這是使內心歸於安定澄淨的心力,所以說如水清珠的 > 能清濁水一樣。信心一起 A心地純淨而安定,沒有疑惑,於三寶充滿了崇仰的真 > 誠。由於見得真,信得切,必然的要求從自己的實踐中去實現佛法。這可見佛說 > 淨信,從理智中來,與神教的信仰,截然不同。 > > 西洋的神教徒,有信仰而不重理性。在宗教的生活中,是不需要智的。唯物 > 的科學家,有智而沒有信。彼此間,造成了思想的對立。有些人,覺得護持傳統 p-89 > 的神教,對於安定社會,是有益的。然而他們,並不能做到信智合一,而只是六 > 天過著無神的非宗教生活,禮拜日又進入教堂,度著虔信的生活。信仰與理智的 > 生活,勉強的機械地合作,患著內心的人格破裂症。這難怪人情的瘋狂,時代的 > 苦難,不斷的嚴重起來!在中國,雖有「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實從佛法 > 中得來)的思想、以為知而不行,決非真知。不知道,如為了抽象的知識,生活 > 的工具,而不是把它成為自己的,這是不見得能行的。必須從知而起信願,這才 > 能保證必行。換言之,沒有信智合一,決不能知行合一。佛教的信智相感的正信 > ,才是今日人類急需的一味阿伽陀藥! > > 四 信忍信求與證信 > > 信心,不但是在先的,也是在後的;在學佛的歷程中,信心貫徹於一切。約 > 從淺到深的次第,(般若道)可析為三階段:一、「信可」,或稱「信忍」。這 > 是對於佛法,從深刻的理解而起的淨信。到此,信心成就;純淨的信心,與明達 p-90 > 的勝解相應,這是信解位。二、「信求」:這是本著信可的真信,而發為精進的 > 修學。在從確立信解而進求的過程中,愈接近目標,信心愈是不斷的增勝。這是 > 解行位。三、「證信」,或稱「證淨」。這是經實踐而到達證實。過去的淨信, > 或從聽聞(教量)而來,或從推理(比量)而來。到這時,才能「悟不由他」, > 「不依文字」,現量的通達,這是證位。在大乘中,是初地的「淨勝意樂」;在 > 聲聞,是初果的得「四證淨」或「四不壞信」。一向仰信的佛法僧戒,這才得著 > 沒有絲毫疑惑的徹底的自信。 > > 約一念淨信說,並不太難,難在淨信的成就。聲聞到忍位,菩薩到初住,這 > 才淨信成就了。以前,如聲聞的暖位也有「小量信」,信容易退失。如菩薩初住 > 以前的十信位,「猶如輕毛,隨風東西」。這雖是淨信,但是不堅定的,沒有完 > 成到不退階段的。我們修學信心,是要策發淨信,而且要修學到成就不退。如學 > 者不能於三寶、四諦得勝解,也就不能得佛法的淨信。雖然三寶與四諦是真實的 > ,有德有能的,初學者能「仰信」,「順信」,也不失為佛教的正信,為學佛的 p-91 > 要門。然嚴格的說,沒有經過「勝解」,還不能表顯正信的特色。 > > 五 正常道與方便道 > > 從發起正信而修學成就,是正信的最初修學,這又有兩類的進修法:一、正 > 常道的修習信心:正信(正信必有正願),聲聞法中是「出離心」,大乘法中是 > 「菩提心」。修學大乘信心的一般方法,如『起信論』說的信佛、信法、信僧, > 又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去助成。這可見,自利利他的大乘信願,要 > 從事行與理行的修習中來完成。換言之,信心並非孤立的,而是與種種功德相應 > 的,依種種功德的進修而助成的。然經論所說的菩提心,般若道中有三階:初是 > 願菩提心,其次是行菩提心,後是證(智)菩提心。前二者,也名世俗菩提心; > 後一也名勝義菩提心。如說菩提心是離言絕相的,是約勝義菩提心說。如說菩提 > 心為慈悲所成就,那是約行菩提心說。初學大乘信願,是約願菩提心說,是上求 > 佛道、下化眾生的信願。初學者,對於佛(菩薩)的無邊功德,一切眾生的無邊 p-92 > 苦迫,佛法濟世的真實利益,發菩提心的種種功德,應該多多聽聞,多多思惟。 > 這對於大乘信願的策發,最為有力。如大乘的信願勃發,應受菩薩戒,這就是願 > 菩提心,為法身種子。菩提心,是菩薩的唯一根本大戒。受戒就是立願;依戒修 > 學,就能漸次進修,達到大乘正信的成就。 > > 二、方便道的修習信心:這是信增上菩薩的修學法。由於「初學是法(大乘 > ),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信仰,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龍樹說:這是以信(願 > )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 > 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 > 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十大行願中,一、禮敬諸佛,二、稱歎如來:是佛弟子 > 見佛所應行的禮儀。三、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六、請轉法輪,七、請 > 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 > 引申於一切佛。四、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 > 在家出家,所以不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五、隨喜功德,十、普 p-93 > 皆回向:這是大乘法所特別重視的。八、隨順佛學: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 > 學。九、 順眾生:是增長悲心。 > >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一、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 > 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二、重於觀念,不但懺 > 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 > :「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這是心中「念佛」的易 > 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三、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 > 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 > 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 > 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這與上帝愛世人,所以我也要愛 > 人的理論相近,這是偏重於仰信的緣故。 > >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 > 觀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 順眾生,如 p-94 > 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增 > 長,心地調柔。....信諸佛第一清淨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所以 > ,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學者,都日夜六時的在禮佛 > 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智行而已 > 。 > ===================================================================== > 菩 提 心 的 修 習 次 第 p-95 > > 一 菩提心是大乘法種 > > 學佛法,以大乘法為最究竟,而發菩提心、則為大乘學者先修的課題。特別 > 是在中國,一向宏揚大乘教,重視發菩提心。如早晚在佛前作三皈依,稱念「體 > 解大道,發無上心」,即是希望大家,應時刻不離的,提起大乘底根本意念---- > 發菩提心,自利利人。所以學佛同道見面時,每以發菩提心相勉,可見在大乘佛 > 教的領域裡,菩提心是怎樣的被尊重! > >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可以說,沒有菩提心,即沒有大乘法。儘管修禪 > 、修慧,修密、作慈善事業,了生脫死,若不能與菩提心相應,那一切功果,不 > 落小乘,便同凡夫外道。因此,如想成佛度眾生,就必須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 > ,便等於種下種子:經一番時日,遇適當機緣,自然可以抽芽開花,結豐饒的果 p-96 > 實。不但直入大乘是如此,就是回小向大,也還是發菩提心的功德。如『法華經 > 』說:舍利弗等聲聞弟子,起始只打算修學小乘法,但後來都能回小向大。關於 > 此中原因,經裡用巧妙的譬喻說:有一個窮人,在富有的朋友家中,當他飲得熏 > 醉的時候,友人將一顆無價寶珠暗藏在他的襤褸的上衣 。其後,他仍過著潦倒 > 的生活,友人告訴他說:你身上原有無價之寶,為何弄得這般窮苦!一經指出, > 這位窮漢就變成了富翁。這無價寶珠,就譬如菩提心。舍利弗他們,過去生中已 > 發過菩提心,只因煩惱迷惑,歷多生多劫的輪迴生死,而把自身的大寶遺忘,反 > 而希求聲聞小法。但一經佛陀點出,即能不失本心,立刻轉入大教。又經裡說: > 發過菩提心的眾生,即使時久遺忘而誤入岐途,造作種種罪業,墮惡道中,也會 > 比其他受罪者好得多。第一、他所感受的痛楚,較為輕微;第二、他的受報時間 > 較短,易於出離苦道。菩提心,確如金剛寶石一般,完整者固然昂貴,即零星碎 > 屑,也同樣值錢。所以學佛者,只怕不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一切大乘功德, > 便都無從生起。 p-97 > > 學佛者往往以為燒香、禮佛、誦經,供養、或修定、修般若等,便是行大乘 > 法,修菩薩行了。不知就是禪定、般若,也還是共世間,通小乘之法呢!這如世 > 間外道,也能修得四禪、八定;而小乘行人,則依定修發般若以了生死。禪定為 > 五乘共法,般若為三乘共學。單修禪定或般若,僅可獲致生天或了生死,而不能 > 成佛;若欲成佛,必發菩提心。有菩提心做根本,修禪即成大乘禪,修慧即成大 > 乘慧,一切皆是佛道資糧。總之,菩提心就是大乘法種,那一天撒下了這種子-- > --發菩提心,那一天即名菩薩(當然還不是大菩薩)。否則,雖修行千生萬劫, > 來往此界他方,也不是菩薩,不是大乘法器。 > > 二 菩提心的類別 > > 說到菩提心,依大乘聖典的說明,有淺有深。據修學者的行證程序,大體可 > 分為: > > 願菩提心─┐ p-98 > ├── 世俗菩提心 > 行菩提心─┘ > 勝義菩提心 > > 發菩提心,首先對於成佛度眾生,要有信心,要有大願。由於見到世間的惡 > 劣,見到眾生的苦惱,而深信有究竟圓滿的佛果可證;也唯有修證成佛,才能淨 > 化世間,拯救一切眾生。於是發廣大願,願盡未來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由 > 此信願而發心,稱願菩提心,或信願菩提心。有了信願,還要能夠實行。所以其 > 次便是行菩提心,這主要是指受持菩薩戒法,菩薩戒一名菩薩學處,包括了一切 > 自利利他大行,菩薩即以此無邊戒行,實行菩薩道。此願行二種菩提心,還是有 > 漏心行,不出世間,故統名世俗菩提心。由此而更進一層的,名勝義菩提心,是 > 大乘行者悟入無生法忍,證到真如實相。這真實智境,沒有時空相,沒有青黃赤 > 白相,沒有心識相,經中常說為不生不滅,非有非無,非此非彼,不可說,不可 > 念等。世俗菩提心著重悲願,勝義菩提心,能不離悲願而得智慧的現證。也可以 > 說,願菩提心重於起信發願,行菩提心重於從事利他,勝義菩提心重於般若證理 p-99 > 。這樣,菩提心統攝著信願,大悲、般若,確乎攝持了大乘的心要。 > > 三 菩提心之本在悲 > > 發菩提心,本是對於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的大事,立下大信心,大志願,所 > 以以信願為主體,以大悲及般若為助成。然這樣的大信心,大志願,主要從悲心 > 中來,所以經上說:「大悲為根本」;「大悲為上首」;「菩薩但從大悲生,不 > 從餘善生」。菩提心的根本是悲心,而悲心的大用為拔苦。所以大乘菩薩道,也 > 可說以救拔眾生的苦難為特色。 > > 眾生的苦難,多至無量無邊,而究其實,皆由自身所招感,譬如這個世界, > 國與國間,原可本著國際道義,互相扶濟,互相尊重,從融洽互惠中求共存,大 > 可不必打仗,使整個人類做著無謂的犧牲。可是事實不然,大家非弄到焦頭爛額 > 不可,這不是自找煩惱是什麼!大局面如此,小局面如家庭之間,朋友之間,甚 > 而個人身心之間,也無不如此。由這一觀點去考察,便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 p-100 > 世間內莫不是苦。這就目前的事實說,那些貧窮的,沒有辦法的人,固然痛苦, > 就是許多富有的,很有辦法的人,也一樣苦痛無邊。再擴大來說,人間是不徹底 > 的,天上也不徹底,地獄、餓鬼、畜生、更不必談。所以菩薩利生而著重救苦-- > --悲心為懷。相傳有常啼菩薩,常悲菩薩,即因見到眾生大苦,而常為一切眾生 > 而悲傷。這表示菩薩的悲憫心重,也揭示了大乘法門的根本。 > > 慈悲----與樂和拔苦,對這苦痛重重的世間而言,顯然的,拔苦更為它所急 > 需。如一塊荒蕪的園地,必先將那不良的荊棘雜草除去,然後播下好種,才有用 > 處。眾生的煩惱病太多,若不設法去其病根(也是苦因),一切快樂的施予,都 > 不會受用。就像一個少年,習氣不好,專交壞朋友,每天閒蕩胡鬧,搞到傾家蕩 > 產,衣食無著,為非作惡。你若想救他,單給他金錢資具,使他圖得一時的舒適 > ,是不夠徹底的,甚至可能弄得更糟。因為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他的性格, > 習慣,還未改正過來;也就是說,他的苦根還沒有斷除,這麼給他好處,於他不 > 會有什麼實利。整個世界也都如此,若不除去種種的罪惡,苦痛,則人間雖有福 p-101 > 樂,也是暫時的,不究竟的。所以佛教重視苦,重視救苦,好像是悲觀、消極, > 其實佛教正因認識而把握了這個問題,才提貢了徹底淨化世間,滿足眾生真正安 > 樂的辨法。 > > 四 菩提心修習的前提 > > 談到修習菩提心,必須由淺而入深。從釋迦佛陀所開示的,大菩薩們常用一 > 種方法,一種程序,來完成他們的菩提心。這修學程序,共有七個階段,即:知 > 母,念恩,求報恩;慈心,悲心,增上意樂;菩提心。在這以前,還要先具兩種 > 觀念,平等想和悅意相。 > > 一、作平等想:對一切眾生,應該存平等無差別想。這不但從「皆有佛性」 > 的觀點說,即在當前所見到的男女老幼,各色各樣的人物,賢愚良莠,以及怨親 > 等等,原都彼此彼此,沒有什麼兩樣。現在之所以差別,只是一時的因緣不同而 > 已。若放眼從累生歷劫去看,那麼一切眾生,誰不曾做過我的父母、兄弟、姊妹 p-102 > 、戚友?誰不曾做過我的仇敵冤家?若說有恩,個個於我有恩;若說有怨,個個 > 於我有怨,還有什麼恩怨親疏可分別?再就智愚良莠來說,人人有聰明的時候, > 也有愚癡的時候;聰明的可能變愚癡,愚癡也可能轉聰明。最壞的人,也曾作過 > 許多好事,而且不會永遠壞;好人,也曾作過許多惡事,將來也不一定好。如此 > 反復思索,所謂怨親、賢愚、良莠,這許多差別概念,自然就會漸淡,以至完全 > 泯滅。不過這絕不是混沌,不是不知好壞,而是要將我們無始以來偏私的差別見 > ,易以一視同仁的平等觀念吧了。從前有一位比丘,見某外道顛三倒四的,加以 > 譏笑。但佛警告這比丘說:你且別笑他,你尚未修到不退轉,外道性還存在,將 > 來也許跟他一樣呢!這所以佛教要「不輕未學」,「不輕毀犯」。初學的人,可 > 以由淺入深,漸成大器;即犯過者,也可能改好,甚至改得比尋常更好,當然也 > 不可輕。從這意義說,個個賢愚一樣,人人怨親平等,不必驕傲,不必自卑,也 > 不必為目前一點恩怨而生愛著或憎惡。如此保持著平衡安靜的心境,依佛教的術 > 語說,是「捨心」。 p-103 > > 捨心一旦修成,偏私的怨親意識便不復存在,對任何人都不會愛得發癡,發 > 狂,也不會恨到切骨。一般說來,愛似乎並不壞,然從佛法去理解,則未必盡然 > 。因為一般所謂愛,即使能多少有益於人,也是偏狹的,自私的,對廣大眾生而 > 言,它不但無益,而且可能有害。大家知道,有愛必有恨,愛與恨似為極端相反 > 的兩種心理,其實只是人類同一染著煩惱的二面性。所以由愛生恨,由愛引致人 > 間的大悲劇,是極尋常的現象。佛教所說的平等大悲,則是先去染愛,而對一切 > 眾生,普遍的予以同情,救濟。至於偏私的愛,是人類本來就有的普遍習性,用 > 不著修學,現現成成,人人都會,如家庭之愛,男女之愛,那個沒有?嚴格的說 > ,就因人人都有所愛,所以世間一切最殘酷的仇殺鬥爭,才不斷的發生。若人人 > 放棄其所偏愛,等視一切眾生,那麼人類的苦難,相信可以逐漸的沒有了。 > > 二、成悅意相:修習菩提心,最基本的先決條件,是打破我們根深蒂固的差 > 別觀念,讓自已與眾生一體同觀,沒有瞋恨,沒有愛念,可又不能是漠不相關。 > 換句話說,不但應於一切眾生作無分別想,而且還要對一切眾生發生深刻而良好 p-104 > 的印象,和諧而親切的感情。但這不是私愛,是不帶染著的欣悅心境,佛法稱為 > 「喜心」。若僅有捨心----平等觀念,還是不能成就大悲而激發菩提心。這比方 > 大街上有成千成萬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窮的富的,美的醜的,而當我們走過 > 時,不加注意,總是一律平等,沒有什麼好惡之感的。這當然可算是平等的無分 > 別心,但這種無所謂的平等心,對於大悲的修學,並不能發生有效作用。因為這 > 完全是漠視一切,不關切眾生。所以修習菩提心,既須等視一切眾生,養成一視 > 同仁的心境;又要能夠關切一切眾生,心中養成一團和氣,一片生機。在平等的 > 觀念上,養成一種相關切,彼此和諧的情素,對大乘悲心,菩提心的成就,是極 > 端重要的。 > > 五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念報恩。 > > 以下說到知母等七重次第: > > 對於一切眾生,從深切關懷而不失平等的心境中,引生一種意念,這意念就 p-105 > 是知道一切眾生,都曾經是自己的母親。在生死輪迴中,一切眾生都曾做過我們 > 的親密眷屬,那是無可置疑的。佛經上說,每個人從無始來所喝過的母乳,比四 > 大海水還要多呢!本來,父母對我們都有大恩,父母在兒女的心目中,應有同等 > 的地位。但這裡特重「知母」,「念母恩」。因以一般世情說,母恩似乎更重, > 如十月懷胎,三年乳哺,大部份的養育責任都落在母親身上,所以母子之情最深 > 。兒女若見母親受苦,應感到切膚之痛。若不顧母親的死活,那就算是忤逆不孝 > ,世間的法律與輿情,也不會容許。佛教視一切眾生為父母,即是把一般關切父 > 母的心,擴大到一切眾生。 > > 不但佛教如此,即中國儒、墨二家,及西洋耶教等,也都以此為一切道德行 > 為的根源。如儒家的德行,主要的是孝,故以孝為首善,以不孝為極惡。而德行 > 的心理,主要是仁,仁的初意也就是愛敬父母,而後擴大起來。所以說:「孝悌 > 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儒家說仁,必從孝順父母做起,若不能盡孝,似乎就沒 > 有仁可說。印度婆羅門和西洋耶教,他們不從如何孝父母出發,但卻以天或上帝 p-106 > 為一切之父。世間萬物皆為上帝所造,上帝是人類最早的祖宗,所以每個人應當 > 愛上帝,信奉上帝,這跟兒女與父母的關係一樣。不但愛父母----神,體貼神的 > 意思去愛世人,也等於愛兄弟姊妹。但人與神(上帝)成立於渺茫的神話,還不 > 如中國儒家直約親子的恩情來說,比較切實。不過儒家著重現生,忽略過去與未 > 來,因此一般儒者都偏重家庭的仁孝,氣魄不夠大。佛教的德行,也基於親子的 > 關係,但通論到三世輪迴,視一切眾生為父母,所以悲憫心是著實而廣大的,不 > 同神教的渺茫,也不同儒家的狹隘。 > > 有人說:佛教把一切眾生都看作是父是母,平等慈悲,是不近人情的事,這 > 可說是代表了中國儒家的傳統觀念。孔孟所表揚的仁,是先孝父母,先愛家屬親 > 友,然後乃可擴及他人。如孝愛父母,愛敬兄弟的心,和一般人一樣,便被斥為 > 次序顛倒,輕重不分,甚至被斥為違反人性。但這與其他宗教----佛教,耶教, > 以及墨子,是不大同的。墨子提倡涵容廣普的兼愛,就被孟子罵為禽獸。孔孟的 > 學說本來很好,只是範圍太狹,永遠離不了家庭的小圈圈。墨家兼愛一切人,佛 p-107 > 教悲憫一切眾生,其道德內容,顯然與家庭本位的儒家不同。其實,道德心的隨 > 機緣而顯發,不一定有次第的。如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人人有不 > 忍心,惻隱心,隨機緣而引發,並無次第。孟子又曾說過,當路見不相識的小孩 > 掉下井去,他的第一念心,應該是考慮怎樣救起小孩,而不是考慮那是不是自己 > 的小孩。又如見牛而心生不忍,而忘了羊也是一樣的苦痛。所以仁愛的德性,是 > 不應該拘泥於先此後彼的,可是儒者每不能融通。 > > 再就現實世間的情況來說,有的在家庭 不一定孝悌,但對朋友卻非常真誠 > 篤愛,熱心幫忙,甚而可以為朋友出生入死。這愛人之心,不能說他不合理(義 > );既屬於道德心行,照儒家的傳統說法,就應該先及家庭(親),然後朋友( > 疏),但事實恰好相反,我們不能因其違反親疏次序而否定其倫理價值。以佛法 > 說,人類的最一般的德性----慈悲心,也即是孔家以仁為體的良知,是人人所有 > ,而且是廣大圓滿的。不過有些人,只能在家庭中,或某一階層中發揮出來,以 > 外就隱而不顯。這問題在:一、理智不夠,局限而沒有得到擴充。二、因為每一 p-108 > 眾生,無始以來因緣複雜;有因過去恩愛關係結為母子,有因過去仇恨關係結為 > 母子。在現世,以個性、習欲關係,或與父母同而相親,或與父母異而疏遠。所 > 以有些人,能夠盡孝,愛他的父母,但對一般人,就不怎麼有同情心。有的人就 > 不同,他在家庭裡對父母兄弟,也許不怎麼孝悌,而對一般朋友或陌路人,卻極 > 熱心,絕不因他未曾熱愛家庭,便老不能愛其他的人。慈悲或仁愛的本質,原是 > 平等而無偏頗的,它之所以未能一視同仁,即因有障礙差別,如燈光原可遠近都 > 照,而若遮以障物,雖近也照不到,若去障物,雖遠也能照。因此,世間有的孝 > 父母而不愛外人,有不愛父母兄弟(近)而愛朋友(遠)。總之,凡於人而能悲 > 愛的,我們都應該稱歎的,當然最好是平等普愛。若定要先親親而後仁民,不但 > 不合世情,反而是障人為善了! > > 父母撫愛兒女,兒女應當盡孝----念恩而求報恩,這是世間倫理觀念的要素 > 。佛教從時空的無限中,體認得一切眾生平等義,以一切眾生為己母,即是此一 > 倫理觀念的擴大、圓滿。故孝父母和悲愛一切眾生,實質並無差別。不過以一般 p-109 > 凡夫心境,對那無量數的父母(也即一切眾生),所加諸我們的慈恩,已無從記 > 憶,即有所知也不真切。因此實踐的唯一辦法,無論是念恩,及求報恩,可從當 > 前的父母,親屬做起,然後由親而疏;更由一般無恩無怨而到怨仇。由近而遠, > 由親而怨,逐步推廣,養成確認一切眾生為母,而念一切眾生恩,求報一切眾生 > 恩的觀念。這近於儒者的「推」法,但這不是說,道德的本身有此固定範圍,或 > 不可越踰的先此後彼。這是觀念上的熏修次第,在實踐上,總是隨機緣而引發, > 所以佛法平等普濟的德行,不能視為不近人情,而非要從狹小的家庭中做起不可 > 。 > > 從知母到念恩,求報恩,乃是勢所必然的。既透過無限的時空,覺察到一切 > 眾生皆是自己的母親,皆於自己有大恩德,那麼有恩就該報,尤其當他們痛苦的 > 時候。雖然平等普濟的慈悲,對一切人都一樣,但教縛地凡夫去修,從母愛去推 > 知引發,最為有力。因為母親是最愛兒女的,她一生為兒女所受的苦,真不知有 > 幾多!她給兒女吃奶,照顧兒女的冷暖,甚至到了三四十歲,還把他(她)們當 p-110 > 作小孩看待。遇到兒女不聽話,雖受氣惱,而愛護之心,仍然無微不至。現生母 > 親這樣愛兒女,當知過去無量生中的母親,也曾這樣的愛過我們,所以我們對一 > 切眾生應該不忘其恩,並且盡心報答。由此可知,佛教勉人發菩提心,是從最明 > 顯的孝道出發,以思念母恩作出發點,與儒家的倫理觀念,最為吻合! > > 六 菩提心的正修----慈、悲、增上意樂。 > > 修習菩提心,經過知母、念恩、求報恩這一些意向,進一步就要修慈、修悲 > 。慈悲跟發菩提心,最有密切關係。經 告訴我們,菩提心不由禪定中來,也不 > 由智慧中來,而是從大悲心來。慈悲、通常作為一個名詞而實不同,依修學者的 > 心理過程,分別來說明:一、慈心:慈是與樂,即以世出世間的種種善利,利益 > 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同得快樂、幸福。依佛法說,修習慈心,功德最大,慈心 > 成就,可以遠離災難,即有刀兵,也可逢凶化吉。從前,提婆達多曾與阿闍世王 > 合謀害佛,他們待佛托缽行化之時,故意放出醉象,欲令觸殺,那曉得這頭充滿 p-111 > 殺機的狂象,一見佛陀竟馴服得什麼似的,當下就跪在佛陀的腳邊,任佛撫摩。 > 釋尊的慈心功德究竟圓滿,故能降服狂象,而不為其損一毫毛。中國有句老話: > 『仁者無敵』,也即此義。二、悲心:悲是拔苦,即減輕或根除眾生的痛苦。要 > 報眾生的恩德,願使一切眾生得樂,所以修習慈心。但又覺得,如眾生的苦痛根 > 源不除,不能達成「與樂」的目的,所以由此而引發悲心。悲心是拔苦,而究竟 > 的拔苦,便是「令一切眾生同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才能真實拔濟苦難。至 > 於慈悲心行的修習,也是次序推展。父母兄弟等,有親密關係的,稱為親。一般 > 泛泛無關係者,稱為中。有仇恨的冤家,名為怨。由親而中,由中而怨,修成於 > 一切眾生而起的慈悲心;無邊廣大,所以名為「悲無量」,「大悲」等。如但緣 > 一分眾生而起慈悲心,便不合佛法,近於世間有階級性的仁愛,同時包含著殘酷 > 的種子了。 > > 在修習菩提心的過程中,悲心雖是極高妙,非常難得了,但還須再進一步, > 強化悲心,要求發動種種實際行為,救眾生出苦,這便是增上意樂。增上意樂, p-112 > 是以悲心為本的,一種強有力的行願,以現代通俗的說法,即是「狂熱的心」, > 對度生事業的熱心。熱心到了最高度,便可以不問艱難,不問時間有多久,空間 > 有多大,眾生有幾多,而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盡心致力救眾生。菩薩不入地獄 > ,救不了地獄眾生;菩薩要成佛,也總是到苦難的人間來。菩薩具備了這強而有 > 力的願行----增上意樂,所以其成為佛菩薩。小乘聖者,原也有慈悲心腸,只因 > 太薄弱,缺少強有力的意志,故不能成其度生事行,而僅乎「逮得己利」而已。 > 經 譬喻說:有一人家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孩,大家都非常疼他。有一天,這孩子 > 不慎跌落糞坑,媽媽和姊姊們,急得幾乎發瘋,心 盡是「要救他,要救他」, > 而誰也沒有跳下去。還是他的父親跑來,一下縱身糞坑,也不問糞坑有多麼深, > 有多臭,只管救撈小孩。這就是說,單憑悲心,沒有增上意樂,乃舊是不夠的。 > 因為悲心只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而不是一種不顧一切的,強猛有力的意志。 > 所以聲聞者雖然同情眾生的苦惱,想使眾生離苦得樂,而眾生總是救不了,總是 > 離不了苦,得不到樂。這一定要像菩薩那樣,不但有慈悲心腸,而且具足增上意 p-113 > 樂,故能激發種種實際行動,予眾生以實利。 > > 七 菩提心的成就 > > 從悲心而進入增上意樂心,已另有一番心境,到了這一階段,修學者的心境 > ,見到眾生受苦,便好像自己也在其中,非傍觀者。真可說,以眾生的苦痛為苦 > 痛,以眾生的安樂為安樂。經過深切的覺察,世間一切學問,一切宗教,一切辦 > 法,都不能徹底解決眾生的痛苦,唯有佛與佛法,才能救苦,才是救苦的良藥。 > 所以唯有修菩薩行,證菩提果,才能使眾生從無邊的苦惱中獲得解脫。如此,為 > 了救度眾生而發心成佛,以度生大行作為成佛資糧,把自己的悲心願行和眾生的 > 痛苦打成一片,發心學菩薩行,求成佛果。這種大信願的堅固成就,便是菩提心 > 的成就。 > > 八 菩提心的次第進修 p-114 > > 以上,是修發菩提心的七重因果次第。這是蓮華戒菩薩等,據阿毘達摩等說 > 而安立的修學次第。依七重因果修學次第而完成,即是願菩提心的成就。發菩提 > 心,最重要的在此。發菩提心,具足大乘信願,就要進修菩薩行。如『華嚴經』 > 中的善財童子,他是具有深切的大乘信願,發心成佛度眾生的,所以在參訪大乘 > 道的過程中,總是說我己發菩提心,不知道應怎樣的修菩薩行。發心以後,實修 > 利他為本的菩薩行,不出菩薩戒。菩薩戒中,雖也以殺、盜、淫等為重罪,但這 > 是通一切律儀的,單在這方面,不能顯出大乘的特質,也顯不出菩薩的不共精神 > 。菩薩有三聚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主要以六度四攝為體, > 如『瑜伽戒本』即以六度四攝分類。菩薩以不退菩提心為根本戒,不離菩提心而 > 遠離眾惡,利益眾生,成熟佛法,即是行菩提心的修習。『大乘起信論』,依布 > 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而修成菩提心----似乎是行菩提心。修菩提心,廣 > 積福德智慧的資糧,進而悟無生法忍,體證一切諸法不生不滅,即稱為勝義菩提 p-115 > 心,勝義菩提心,是不離信願慈悲的智證。能一念心相應,發此勝義菩提心時, > 即是分證即佛,於百世界現成佛道,所以這可以說發心成佛----由發菩提心而名 > 成佛。從初發信願,而修行,而悟證,就是悟證以後,還是菩提心的修習。菩提 > 心有如寶珠,越磨越明淨,多一分工夫,多一分成就,斷障越多,菩提心寶越明 > 淨。依『華嚴經』說:十地菩薩的分證次第,即是菩提心寶一分一分的明淨,一 > 分一分的圓滿,究竟圓滿,便是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成佛了。(常 > 覺記) > ===================================================================== > 慈 悲 為 佛 法 宗 本 p-117 > > 一 佛法以慈悲為本 > > 「慈悲為本」,這句話是圓正的,大乘佛教的心髓,表達了佛教的真實內容 > 。作為大乘佛教的信徒們,對此應給予嚴密的思惟,切實的把握!從菩薩的修行 > 來說,經上一再說到:「大悲為上首」;「大慈悲為根本」。從修學完成的佛果 > 來說,經中說:「諸佛世尊,以大悲而為體故」。論上說:「佛心者,大慈悲是 > 」。經論一致的開示,大乘行果的心髓,不是別的,就是慈悲。離了慈悲,就沒 > 有菩薩,也沒有佛。也可說:如沒有慈悲,就沒有佛法,佛法從慈悲而發揮出來 > 。 > > 這樣的大乘宗旨,專為「己利」著想的聲聞行者,也許不能同意。其實聲聞 > 行者共同承認的三藏,釋迦佛也確實是這樣的。以釋尊的現生行跡來說:他最初 p-118 > 發生修道的動機,是由於他的觀耕而引起。釋尊生長王宮,難得出去觀察農夫的 > 耕種。他見到烈日下辛苦工作的農夫,饑渴疲乏而還得不到休息;見到耕牛的被 > 役使,被鞭策,被軛壓傷皮肉而流下血來;見到田土翻過來時,種種的小蟲,被 > 鳥雀所啄食;見到牛血滴下土壤,不久就生出蛆蟲,而成為鳥類的食品。眾生的 > 自相殘害,農工的艱苦,刻劃出世間的殘酷面目。釋尊內心的深切悲痛,引發了 > 求道與解脫世間的思慮。這那裡是專為自己著想!其後,釋尊又出去遊觀,見到 > 老病死亡。從一人而了解得這是人類同有的痛苦經歷,自己也不能不如此。從他 > 人而理解到自己,從自己而推論到他人。這種人類----一切眾生生命歷程中的悲 > 痛過程,如專從自己著想,即成為聲聞的厭離(苦)心。如不但為自己,更為一 > 切眾生著想,即成為菩薩的悲愍心。釋尊是並不專為自己著想的,所以一旦在菩 > 提樹下,徹悟了人生的真實,即踏遍恆河兩岸,到處去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 > ,以微妙的法音,來呼召覺悟在痛苦中的眾生。從傳記去看,釋尊的一生,不外 > 乎大慈大悲的生活,無非表現了慈悲為本的佛心。如進一步而推求釋尊的往昔修 p-119 > 行,在傳說的本生談中,菩薩是怎樣的捨己為人!是怎樣的慈愍眾生!聲聞學者 > ,也不能不說:菩薩以慈心而修波羅密多,圓滿時成就佛果。所以大乘的行果-- > --菩薩與佛,是徹始徹終的慈悲心行。如離去了慈悲,那 還配稱為大乘呢! > > 大乘經中說:菩薩與聲聞,雖同樣的稱為佛子,而菩薩如長者的大夫人子, > 聲聞如婢子。這是說:菩薩是佛的嫡子,繼承了佛陀的高貴而純正的血統。聲聞 > 呢,他雖也依佛口生,從法化生,而不免羼入了卑賤的血統。這種卑賤的傳統, > 不是別的,是釋尊適應印度當時的----隱循與苦行的獨善心行。聲聞是佛法,有 > 深智的一分,但不能代表圓正的佛法,因為他含著違反佛陀精神的一分,即沒有 > 大慈悲,所以『華嚴經』中比喻二乘為從佛背而生。因此,偏從聲聞法說,專以 > 聲聞的心行為佛法,那是不能說佛法以慈悲為本的。然依代表佛陀真精神的大乘 > 來說,慈悲為本,是最恰當的抉發了佛教的本質,佛陀的心髓。 > > 二 慈悲的根源 p-120 > >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也可說與中國文化的仁愛,基督文化的博愛相同的。不 > 過佛法能直探慈悲的底 ,不再受創造神的迷妄,一般人的狹隘所拘蔽,而完滿 > 地、深徹地體現出來。依佛法說,慈悲是契當事理所流露的,從共同意識而泛起 > 的同情。這可從兩方面說: > > 從緣起相的相關性說:世間的一切----物質、心識、生命,都不是獨立的, > 是相依相成的緣起法。在依託種種因緣和合而成為現實的存在中,表現為個體的 > 、獨立的活動,這猶如結成的網結一樣,實在是關係的存在。關係的存在,看來 > 雖營為個體與獨立的活動,其實受著關係的決定,離了關係是不能存在的。世間 > 的一切,本來如此;眾生,人類,也同樣的如此。所以從這樣的緣起事實,而成 > 為人生觀,即是無我的人生觀,互助的人生觀,知恩報恩的人生觀,也就是慈悲 > 為本的人生觀。單依現生來說,人是不能離社會而生存的。除了家庭的共同關係 > 不說,衣食住藥,都由農工的生產原料,加工製造,由商買的轉達供給;知識與 p-121 > 技能的學習,學問與事業的成功,都靠著師友的助成。社會秩序的維持,公共事 > 業的推行,安內攘外,一切都靠著政府的政治與軍事。如沒有這些因緣的和合, > 我們一天、一刻也難以安樂的生存。擴大來看,另一國家,另一民族,到這個時 > 代,更證明了思想與經濟的息息相關。甚至非人類的眾生,對於我們的生存利樂 > ,也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人與人間,眾生間,是這樣的密切相關,自然會生 > 起或多或少的同情。同情,依於共同意識,即覺得彼此間有一種關係,有一種共 > 同;由此而有親愛的關切,生起與樂或拔苦的慈悲心行。這是現實人間所易於了 > 解的。如從生死的三世流轉來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都與自己有著非常密 > 切的關係,過著共同而密切的生活,都是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姊妹,我的夫婦兒 > 女。一切眾生,都對我有恩德----「父母恩」「眾生恩」「國家(王)恩」,「 > 三寶恩」。所以從菩薩的心境看來,一切眾生,都「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 > 如妹,和樂相向」。在佛的心境中,「等視眾生如羅 羅」(佛之子)。這種共 > 同意識,不是狹隘的家庭,國族,人類;更不是同一職業,同一階層,同一區域 p-122 > ,同一學校,同一理想,同一宗教,或同一敵人,而是從自他的展轉關係,而達 > 到一切眾生的共同意識,因而發生利樂一切眾生(慈),救濟一切眾生(悲)的 > 報恩心行。慈悲(仁、愛),為道德的根源,為道德的最高準繩,似乎神秘,而 > 實是人心的映現緣起法則而流露的----關切的同情。 > > 再從緣起性的平等性來說:緣起法是重重關係,無限的差別。這些差別的現 > 象,都不是獨立的、實體的存在。所以從緣起法而深入到底 ,即通達一切法的 > 無自性,而體現平等一如的法性。這一味平等的法性,不是神,不是屬此屬彼, > 是一一緣起法的本性。從這法性一如去了達緣起法時,不再單是相依相成的關切 > ,而是進一步的無二無別的平等。大乘法說:眾生與佛平等,一切眾生都有成佛 > 的可能性,這都從這法性平等的現觀中得來。在這平等一如的心境中,當然發生 > 「同體大悲」。有眾生在苦迫中,有眾生迷妄而還沒有成佛,這等於自己的苦迫 > ,自身的功德不圓滿。大乘法中,慈悲利濟眾生的心行,盡未來際而不已,即由 > 於此。一切眾生,特別是人類,不但由於緣起相的相依共存而引發共同意識的仁 p-123 > 慈,而且每每是無意識地,直覺的對於眾生,對於人類的苦樂共同感。無論對自 > ,無論對他,都有傾向於平等,傾向於和同,有著同一根源的直感與渴仰。這不 > 是神在呼召我們,而是緣起法性的敞露於我們之前。我們雖不能體現他,但並不 > 遠離他。由於種種顛倒,種種拘蔽,種種局限,而完全莫明其妙,但一種歪曲過 > 的,透過自己意識妄想而再現的直覺,依舊透露出來。這是(歪曲了的)神教的 > 根源,道德意識,慈悲精神的根源。慈悲,不是超人的、分外的,只是人心契當 > 於事理真相的自然流露。 > > 三 慈悲與仁愛的比較 > > 慈悲,不但是佛法的根本,也是中國文化與基督文化的重心。其中的異而又 > 同,同而又異,應分別的解說。 > > 佛法從緣起法的依存關係,確立慈悲為他的道德。緣起法,經中比喻為:「 > 猶如束蘆,互相依住」。這如三根鎗的搭成鎗架一樣,彼此相依,都站立而不倒 p-124 > 。不論除去那一根,其他的也立刻會跌倒,這是相依相成的最明顯的例子。緣起 > 的世間,就是如此,為他等於為己,要自利非著重利他不可。自他苦樂的共同, > 實為啟發慈悲心的有力根源。這在儒家,稱為「仁」。仁,本是果核內的仁,這 > 是兩相依合,而在相合處,存有生芽引果的功能。存在與發生,是不能離相依相 > 成的關係的。擴充此義來論究人事,仁的意義是二人----多數人,多數人相依共 > 存的合理關係。在心理上,即是自他關切的同情感。和諧合作的同情,活潑的生 > 機,即是仁。如人的身心失常,手足麻木或偏枯,精神呆滯或冷酷,即稱為麻木 > 不仁。殘酷仇恨的破壞活動,在社會的依存關係中,也就是不仁。儒家的仁與泛 > 愛,是合於緣起依存性的。又如墨家的「兼愛」,在說文中,兼像二禾相束的形 > 狀。這與佛說的「束蘆」更為相近。由於理解得事物的相關性,人與人的相助共 > 存,所以墨子強調人類愛,而主張兼愛。 > > 佛法說緣起,同時就說無我。因為從緣而起的,沒有獨立存在的實體,就沒 > 有絕對的自我。否定了絕對的自我,也就沒有絕對的他人。相對的自他關係,息 p-125 > 息相關,所以自然地啟發為慈悲的同情。儒家與墨家,也有類似的見解。如墨經 > 說:「兼,無人也」。從兼----彼此依存的意義去了解,就得到沒有離去自己的 > 絕對他人。無人,是說一切他都是與自己有關的,這當然要愛,誰不愛自己呢? > 儒家說:「仁者無敵」。真能體會仁,擴充仁,一切都與自己相助相成,沒有絕 > 對的對立物,所以決不把甚麼人看作敵人,而非消滅他不可。儒仁,墨愛,豈不 > 是與佛法的慈悲,有著類似嗎! > > 然還有非常的不同。佛說的慈悲,不但從自己而廣泛的觀察向外的關係,而 > 理解得自己與他的相關性,如儒與墨一樣。佛法更從自己而深刻的觀察內在的關 > 係,了解得自我,只是心色(物質)和合而相似相續的個體;雖表現為個體的活 > 動,而並無絕對的主體。所以佛法能內證身心的無我,外達自他的無我,而不像 > 儒墨的缺乏向內的深觀,而只是體會得向外的無敵、無人。不能內觀無我,即違 > 反了事理的真相,不免為我我所執所歪曲。從此而發為對外的仁、愛,是不能做 > 到徹底的無我,也就不能實現無敵無人的理想。還有,儒者的仁,在社會的自他 p-126 > 關係中,出發於家庭的共同利樂,人倫----父子擴充為君臣,兄弟擴充為朋友, > 夫婦為道德的根源。從此向外推演,這才「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四海 > 之內,皆兄弟也」;「民吾胞也,物吾與也」。家庭的親屬愛,最平常,最切實 > ,也最狹小。中國在家庭本位文化下,擴充到「四海皆兄弟」,「天下為公」,而 > 終究為狹隘的「家」所拘蔽。重家而輕國,不能不說是近代中國不易進步的病根 > 。說到天下為公,那是距離得更遠了。佛法直從自我主體的勘破出發,踏破狹隘 > 的觀念,以一切眾生為對象而起慈悲;這與儒者的仁愛,論徹底,論普遍,都是 > 不可並論的。 > > 論到基督教,他的核心,當然是博愛。耶和華----神為世間的創造主,人類 > 的父。神對於人類,非常慈愛,所以人也應該愛神;體貼神的意思,要愛人如己 > ,這多少根源於家屬愛,然主要是啟發於萬化同體同源的觀念,近於緣起法的平 > 等性。基督教徒,不是沒有修持的。在虔敬的誠信,迫切的懺悔中,達到精神的 > 集中時,也有他的宗教經驗。高深的,能直覺得忘我的狀態,稱為與神相見。神 p-127 > 是無限的,光明的,聖潔----清淨的,也常聽見神秘的音聲。在當時,充滿了恬 > 靜的喜樂與安慰;有時也發生一些超常的經驗。這種無始終,無限量,光明,清 > 淨,喜樂的宗教經驗,依佛法說,淺一些的是幻境,深一些的是定境。由於神教 > 者缺乏緣起無我的深觀,所以用自我的樣子去擬想他,想像為超越的萬能的神, > 與舊有的人類祖神相結合。有宗教經驗的,或玄學體會的,大抵有萬化同體,宇 > 宙同源的意境。如莊子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並生」。墨子的「明天」 > ,婆羅門教的梵,都有一種同體的直覺,而多少流出泛愛的精神。然而,平等一 > 如,本是事事物物的本性。由於不重智慧,或智慧不足,在定心或類似定心的映 > 現中,複寫而走了樣,才成為神,成為神秘的宇宙根源。佛法說:慈悲喜捨---- > 四無量定----為梵行,修得就能生梵天。由於定境的淺深,分為梵、光、淨天的 > 等級,婆羅門教的梵----或人格化為梵天,與基督教的耶和華相近,不外乎在禪 > 定的經驗中,自我的普遍化,想像為宇宙的本源,宇宙的創告者,創造神的思想 > 根源,不但是種族神的推想,實有神秘的特殊經驗。惟有定慧深徹,事理如實的 p-128 > 佛法,才能清晰地指出他的來蹤去跡。 > > 老、莊,有他形而上的體會:「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這玄之又玄的,並 > 不擬想為神格,而直覺為神秘的大實在,為萬化的根源。在這種意境中,老子雖 > 說:「六親不和有孝慈」,而實慈為三寶之一。他不滿矯揉造作的孝慈,而主張 > 任性與自然的孝慈,真情的自然流露。然而,不能深徹的內觀無我,所以慈是孤 > 立的、靜止的互不侵犯。「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鳥雀之巢,可攀援而觀」 > ,缺乏關切的互助的仁愛。這近於印度的隱遁、獨善的一流;在老莊的思想中, > 慈愛是沒有積極闡揚的。 > > 基督教的博愛,根源於迷妄的神造說。由於神的缺陷性,雖經過耶穌多少的 > 洗革,還是無法完善。這因為,耶和華本為希伯來的民族保護神,有著戰鬥與嚴 > 酷的性格。對於不信者,罪惡者,外邦人的擊殺毀滅,神是從來不憐愍的。民族 > 神,必與民族的偏見相結合。所以以色列的民族神,選定了以色列人為「選民」 > 。神要將權柄交給他們,使成為世界的統治者;要把其他的外邦人,置於以色列 > 的統治之下。神的預言,神的恩典,不久要到來。這種完成世界統治的狂想,並 > 不是共產黨徒的新發明了。耶穌革新他,使成為全人類的宗教。然而選民的偏愛 > ,並未絲毫改變。這所以,基督教的世界傳道史,與侵略者的殖民政策,從來形 > 影不離。到最近,南非的人種歧視,無色人種的澳洲,黑人在合眾國的實際地位 > ,還是那樣的。在神教徒的博愛中,完全合適。應該被統治的,被廢棄的,與神 > 恩無分的外邦人,轉化為宗教性的異教徒。在基督教的神學中,永生天國,並不 > 因你的善行,而因於信仰。不信神,不信耶穌,你的什麼也沒有用。換言之,信 > 我的,屬於我的,才是生存;不信我的,不屬於我的,便是死亡。這種宗教的獨 > 佔性,排他性,不但論理不通,實在赤裸裸的表現著非人性的,不民主的猙獰面 > 目。過去歐洲的黑暗時代,對於異教徒,對於科學家的發明而不合神意的,受到 > 教會的迫害,燒殺,這並不希奇,實是神教者的博愛觀內涵的應有意義。這種神 > 的博愛觀,開始沒落為新的世界的黑暗時代。猶太人的馬克斯,久受東正教熏陶 > 的蘇俄人民,正發展成新的姿態:信仰共產主義的,屬於共產主義的,不反對共 p-130 > 產主義的,是生存;不信的,違反的,有著自由思想的,便要受到清算,迫害。 > 共產黨徒對於善惡的看法,並不因你過去的行為。無論你怎樣的立德,立功,立 > 言,有著怎樣的輝煌業績,只要你不信,你反對,你便是該死的!惟有你肯死心 > 蹋地的跟他走,才是善良的「人民」。這種獨佔的、排他的階級愛,與「異我者 > 仇」的殘酷,永久結合在一起。千百年來,在西方文明中生根而成長的博愛觀, > 現在要享受他自己的果實了。在這昏天黑地的時代,有著「無偏無黨」的仁慈者 > ,應該起來釜底抽薪,從根糾正過來! > > 四 慈悲心與慈悲行 > >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佛菩薩的心髓。菩薩的一舉手,一動足,無非慈悲的 > 流露,一切的作為,都以慈悲為動力。所以說:菩薩以大悲而不得自在。為什麼 > 不得自由自在?因為菩薩不以自己的願欲為行動的方針,而只是受著內在的慈悲 > 心的驅使,以眾生的需要為方針,眾生而需要如此行,菩薩即不得不行;為眾生 p-131 > 著想而需要停止,菩薩即不能不止。菩薩的捨己利他,都由於此,決非精於為自 > 己的利益打算,而是完全的忘己為他。 > > 菩薩的慈悲心,分別為慈、悲、喜、捨----四心。慈,是以利益安樂、世出 > 世間的利益,給予眾生。悲,是拔濟眾生的苦難,解除眾生的生死根本。喜,是 > 見眾生的離苦得樂而歡喜,眾生的歡悅,如自己的一樣。捨,是怨親平等,不憶 > 念眾生對於自己的恩怨而分別愛惡。「與樂」,「拔苦」,為慈悲的主要內容。 > 然如嫉妒成性,見他人的福樂而心 難過;或者仇恨在心,或者私情過重,不是 > 愛這個,便是惡那個,這決不能引發無私的平等的慈悲。所以菩薩不但要有慈悲 > 心,而且要有喜捨心。慈悲喜捨的總和,才能成為真正的菩薩心。 > > 不過,但有悲心是不夠的,非有悲行不可。換言之,菩薩要從實際的事行中 > ,去充實慈悲的內容,而不只是想想而己。充實慈悲心的事行,名利他行,大綱 > 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布施,或是經濟的施與,或是勞力,甚 > 至生命的犧牲,稱為財施。從思想去啟導,以正法來開示,就是一言一句,能使 p-132 > 眾生從心地中離惡向善,都稱為法施。如眾生心有憂惱,或處於惡劣的環境,失 > 望苦痛萬分。菩薩以正法來開導他,以方便力來護助他,使眾生從憂佈苦惱中出 > 來,這是無畏施。布施有此三大類,可以統攝一切利他行,如離了布施,即沒有 > 慈悲的意義了!然而實現利他行,還要有愛語,利行,同事。愛語,是親愛的語 > 言。或是和顏的善語,或是苦切的訶責語,都從慈悲心流出,使對方感覺到善意 > ,能甘心悅意的接受。否則,如對貧窮或急難者,以輕蔑,傲慢,調笑的語調去 > 布施他,有自尊心的,都會拒絕接受施與。或者勉強接受,而內心引起反感。又 > 如對人對事的評論,如為善意的,有建設性的,容易使人接受而改善。不然,即 > 使說得千真萬確,在對方的反感下,也會引起誤會與糾紛的。利行,以現代語來 > 說,即是福利事業。從公共的、大眾的福利著想,去施設慈濟的事業。同事,是 > 與大眾同甘苦。在工作方面,享受方面,都應一般化,與大家一樣,這是最能感 > 動人的。菩薩要慈悲利他,不能不講求方法。愛語,利行,同事,就是使布施成 > 為有效的,能達到真能利益眾生的方法。這四者,是慈濟眾生、和合眾生的基本 p-133 > ,為領導者(攝)應有的德行。菩薩「為尊為導」,但不是為了領導的權威,是 > 為了慈濟眾生,知道非如此不能攝受眾生,不能完成利益人類的目的。從慈悲心 > 發為布施等行,為菩薩所必備的。菩薩的領導,並不限於政治,在任何階層,不 > 同職業中,有慈悲心行的菩薩,總是起著領導作用。如維摩詰居士,他在一切人 > 中,「一切中尊」。 > > 五 慈悲的長養 > > 慈悲心,是人類所同有的,只是不能擴充,不能離開自私與狹隘的立場而已 > 。由於自私,狹隘,與雜染混淆,所以被稱為情愛。古人詠虎詞說:「虎為百獸 > 尊,誰敢觸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慈愛實為有情所共有的,殘忍的 > 老虎,也還是如此,所以慈悲的修習,重在怎樣的擴充他,淨化他,不為狹隘自 > 我情見所歪曲。所以慈悲的修習,稱為長養,如培養根孽,使他成長一樣。 > > 據古代聖者的傳授,長養慈悲心,略有二大法門。一、自他互易觀:淺顯些 p-134 > 說:這是設身處地,假使自己是對方,而對方是自己,那應該怎樣?對於這一件 > 事,應怎樣的處理?誰都知道,人是沒有不愛自己的,沒有不為自己盡心的。我 > 如此,他人也是如此。如以自己的自愛而推度他人,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把 > 他人看作自己去著想,慈悲的心情,自然會油然的生起來。『法句』說:「眾生 > 皆畏死,無不懼刀杖,以己度他情,勿殺勿行杖」。這與儒家的恕道一致,但還 > 只是擴充自我的情愛,雖能長養慈悲,而不能淨化完成。 > > 二、親怨平等觀:除自愛而外,最親愛的,最關切的,沒有比自己的父母、 > 夫妻、兒女了。最難以生起慈悲心的,再沒有比怨恨、仇敵了。為了長養慈悲心 > 的容易修習,不妨從親而疏而怨,次第的擴充。一切人----眾生,可分為三類: > 親、中、怨。這三者,或還可以分成幾級。先對自己所親愛的家屬,知遇的朋友 > ,觀察他的苦痛而想解除他,見他的沒有福樂而想給與他。修習到:親人的苦樂 > ,如自己的苦樂一樣,深刻的印入自心,而時刻想使他離苦得樂。再推廣到中人 > ,即與我無恩無怨的。仔細觀察,這實在都是於我有恩的;特別是無始以來,誰 p-135 > 不是我的父母,師長?對於中人的苦樂,關切而生起慈心,悲心,修習到如對自 > 己的恩人親愛的家人一樣。如能於中人而起慈悲心,即可擴大到怨敵。怨敵,雖 > 一度為我的怨敵,或者現在還處於怨敵的地位,但過去不也曾對我有恩嗎?為什 > 麼專門記著怨恨而忘記恩愛呢!而且,他的所以為怨為敵,不是眾生的生性為如 > 此不可,而只是受了邪見的鼓弄,受了物欲的誘惑,為煩惱所驅迫而不得自在。 > 眼見他為非作惡,愚昧無知,應該憐憫他,容恕他,救濟他,怎能因自己小小的 > 怨害而瞋他恨他?而且,親與怨,也並無一定。如對於親人,不以正法,不以慈 > 愛相感召,就會變成怨敵。對於怨敵,如能以正法的光明,慈悲的真情感召,便 > 能化為親愛。那為什麼不對怨敵而起慈悲心,不為他設想而使離苦得樂呢!以種 > 種的觀察,次第推廣,達到能於怨敵起慈悲心,即是怨親平等觀的成就,慈心普 > 遍到一切。這才是佛法中的慈悲。慈悲,應長養他,擴充他;上面所說的法門, > 是最易生起慈悲的修法。 > > 六 慈悲的體驗 p-136 > > 上面所說的長養慈悲,都還是偏約世俗說。一分聲聞學者,以為慈悲只是這 > 樣的緣世俗相而生起,這決非佛法的本意。依大乘法說,慈悲與智慧,並非相反 > 的。在人類雜染的意識流中,情感與知解,也決非隔裂的。可說彼此相應相入, > 也可說是同一意識流中泛起的不同側面。如轉染還淨,智慧的體證,也就是慈悲 > 的體現;決非偏枯的理智,而實充滿著真摯的慈悲。如佛陀的大覺圓成,是大智 > 慧的究竟,也是大慈悲的最高體現。如離開慈悲而說修說證,即使不落入外道, > 也一定是焦芽敗種的增上慢人! > > 慈悲可分為三類:一、眾生緣慈:這是一般凡情的慈愛。不明我法二空,以 > 為實有眾生,見眾生的有苦無樂,而生起慈悲的同情。這樣的慈愛,無論是大仁 > ,博愛,總究是生死中事。二、法緣慈:這是悟解得眾生的無我性,但根性下劣 > ,不能徹底的了達一切法空,這是聲聞、緣覺的二乘聖者的心境。見到生死的惑 > 、業、苦----因果鉤鎖,眾生老是在流轉中不能解脫,從此而引起慈悲。法緣慈 p-137 > ,不是不緣眾生相,是通達無我而緣依法和合的眾生。如不緣假名的我相,怎麼 > 能起慈悲呢!三、無所緣慈:這不像二乘那樣的但悟眾生空,以為諸法實有;佛 > 菩薩是徹證一切法空的。但這不是說偏證無所緣的空性,而是於徹證一切法空時 > ,當下顯了假名的眾生。緣起的假名眾生即畢竟空,「畢竟空中不礙眾生」。智 > 慧與慈悲,也可說智慧即慈悲(「般若是一法,隨機立異稱」)的現證中,流露 > 真切而憫苦的悲心。佛菩薩的實證,如但證空性,怎麼能起慈悲?所以慈悲的激 > 發,流露,是必緣眾生相的。但初是執著眾生有實性的;次是不執實有眾生,而 > 取法為實有的;惟有大乘的無緣慈,是通達我法畢竟空,而僅有如幻假名我法的 > 。有些人,不明大乘深義,以為大乘的體證,但緣平等普遍的法性,但是理智邊 > 事。不知大乘的現證,一定是悲智平等。離慈悲而論證得,是不能顯發佛菩薩的 > 特德的。中國的儒家,從佛法中得少許啟發,以為體見「仁體」,充滿生意,略 > 與大乘的現證相近。然儒者不能內向的徹證自我無性,心有限量(有此彼相), > 不可能與佛法並論。 p-138 > > 在體證法性的現觀中,『阿含經』本有四名,實與四法印相契合。 > > 無所有(無願)......諸行無常 > 無量................所受皆苦 > 空..................諸法無我 > 無相................涅槃寂靜 > > 無量三昧,是可以離欲的,與空、無相、無願的意義相同。但在聲聞佛教的 > 昂揚中,無量三昧是被遺忘了。不知道,無量即無限量,向外諦觀時,慈悲喜捨 > ,遍緣眾生而沒有限量,一切的一切,名為四無量定。向內諦觀時,眾生的自性 > 不可得,並無自他間的限量性。所以無量三昧,即是緣起相依相成的,無自無他 > 而平等的正觀。通達自他的相關性,平等性,智與悲是融和而並無別異的。無量 > 三昧的被遺忘,說明了聲聞佛教的偏頗。佛教的根本心髓----慈悲,被忽視,被 > 隱沒,實為初期佛教的惟一不幸事件。到大乘佛教興起,才開顯出來。所以佛弟 > 子的體驗,如契合佛的精神,決非偏枯的理智體驗,而是悲智融貫的實證。是絕 p-139 > 待真理的體現,也是最高道德(無私的、平等的慈悲)的完成。惟有最高的道德 > ----大慈悲,才能徹證真實而成為般若。所以說:「佛心者,大慈悲是」。 > ********************************************************************* > 自 利 與 利 他 p-141 > > 一 問題的提出 > > 民國三十五年的冬天,我在武院住。漢口羅雲樵先生,轉來一篇對於佛法質 > 疑的文稿,這本是要在報上發表的,羅先生愛護佛教,希望我們能給予解答,然 > 後一起發表出來。據說質疑者是一位家庭佛化的青年女子,經常從老父那裡聽聞 > 佛法。她對於佛法,並無惡意,而只是不能起信。憑她所理解的----是她父親所 > 常說的,覺得佛法非常偉大,而某些是不免有問題的。問題一共有二十幾個,這 > 不是不可解答的,而是並不容易解答的。我三推四託,就延擱了下來。最近,聽 > 說羅先生在香港,想來臺灣。這個消息,使我想起了七年前,那則一直未了的公 > 案。 > > 問題中,有關於慈悲利他的,質疑的大意是說:「佛教的慈悲利他精神,確 p-142 > 是極偉大的!然而,誰能利他呢?怎樣利他呢?這非先要自己大徹大悟,解脫自 > 在不可。這樣,中國佛教界,究有多少大徹大悟而解脫自在的?如僅是極少數, > 那末其他的大眾,都不夠利他的資格,惟有急求自利了。這似乎就是佛教口口聲 > 聲說慈悲利他,而少有慈悲事行的原因吧!大徹大悟而解脫自在的,才能神通變 > 化,才能識別根機,才能為人解粘去縛,如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尋聲救苦。那 > 末佛教慈悲利他的實行,可說太難了,太非一般的人間事了」!這樣的疑難,當 > 然並不恰當。然而這決非她的惡意歪曲,而確是代表著一分佛教徒的思想。好在 > 這不過是一分,而且是不能代表圓正佛教的一分。 > > 二 「利」是什麼 > > 說到利他,首先應明白「利」的意義是什麼?利是利益,利樂;是離虛妄, > 離醜惡,離貧乏,離苦痛,而得真實,美善,豐富,安樂的。自利與利他,就是 > 使自己或他人,得到這樣的利益安樂。世間法,有利必有弊,有樂就有苦,雖不 p-143 > 是完善的,徹底的,然也有世間的相對價值。佛法流行在世間,所以佛教所說的 > 利,除了究竟的大利----徹底的解脫而外,也還有世間一般的利樂。佛教的出現 > 世間,是使人得「現生樂,來生樂,究竟解脫樂」。惟有聲聞----小乘人,才偏 > 重於「逮得己利」,重於獲得個己的解脫樂。說利他,切勿落入聲聞窠臼,偏重 > 於己利,專重於解脫自在的利樂。如忽略「現生樂」,即自己狹隘了佛教的內容 > ,自己離棄了人間,也難怪世人的誤會了! > > 利他,有兩大類:一是物質的利他,即財施:如見人貧寒而給以衣食的救濟 > ,見人疾病而給以醫藥的治療,修道路,闢園林等,以及用自己的體力或生命, > 來助人救人。二是精神的利他,即法施:如愚昧的授以知識,憂苦的給以安慰, > 怯弱的給以勉勵;從一切文化事業中,使人心向上,向光明,向中道,向正常, > 向安隱。這不但是出世法的化導,也以世間正法來化導,使人類養成健全的人格 > 。提高人類的德性知能,為出世法的階梯。當然,法施是比財施更徹底的。如給 > 貧苦人以衣食的救濟,是財施;這只是臨時的,治標的。如以正法啟迪他,授以 p-144 > 知識技能,幫助他就業(除幼弱老耄殘廢而外),即能憑自己的正當工作,獲得 > 自己的生活,這比臨時的救濟要好得多。佛法中,出世法施勝過世間法施,法施 > 比財施更好,然決非不需要財施,不需要世間法施。如專以解脫自在為利,實在 > 是根本的誤解了佛法。 > > 即以出世的法施來說,從使人得解脫來說,也並不像一般所想像的偏差。解 > 脫,要從熏修行持得來。小乘行者,初發出離心,即種下解脫的種子;以後隨順 > 修學,漸漸成熟,最後才證真斷惑得解脫。大乘行者,初發菩提心,即種下菩提 > 種子;經長時的修行成熟,才能究竟成佛。大乘與小乘,都要經歷「種」「熟」 > 「脫」的過程。所以出世法的教化,也不只是使人當下解脫自在,才是利他。使 > 人「種」,「熟」,難道不是利他?使人當前解脫,非自己解脫不可(也有自己 > 未曾解脫而能使人解脫的事證)。但使人得「種」利,得「熟」利,自己雖並未 > 得解「脫」利,卻是完全可能的。所以『涅槃經』說:「具煩惱人」,如能明真 > 義的一分,也可以為人「依」(師)。如了解佛法的真意義,不說給人現在安樂 p-145 > 的利益,就是專論解脫樂,也決非「非自己先大徹大悟不可」。不過真能解脫自 > 在,利益眾生的力量,更深刻更廣大而已。質疑者,從非要大徹大悟不可所引起 > 的疑難,本來不成問題。可是一分佛弟子,極力強調當前解脫自在的利益,唱起 > 非自利不能利他的高調。結果,是否做到(解脫的)自利,還不得而知,而一切 > 利他事行,卻完全忽略了! > > 三 重於利他的大乘 > >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標 > 。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利。 > 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解脫的 > 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也不過隨 > 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未能自 > 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所以聲聞乘 p-146 > 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 >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是 > 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道, > 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不惜身 > 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的所在。 > 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納本生談的 > 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不能利他!等 > 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的頓悟成佛,從 > 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是一向在生死中, > 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 >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得 > 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德是 p-147 > 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道為二 > 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衹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糧位,加 > 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衹劫,即登地 > 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解而還沒有現 > 證,廣集無邊的褔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了法界,如觀音 > 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這一階段的化身。 > 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利物,決無一心一意 > 趣求解脫自利的。所以據菩薩行的本義來說,質疑者的疑難,完全出於誤解,根 > 本不成問題。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 > ,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 > > 不過,一分的後期大乘,自稱為大乘的最大乘,上乘的最上乘;至圓至頓, > 至高至上。不再是大器晚成,而是一心一意的速成急就。於是乎「橫出」、「頓 > 超」、「一生取辦」、「三生圓證」、「即身成佛」、「即心即佛」等美妙的術 p-148 > 語,大大的流行起來。「生死未了,如喪考妣」;「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這 > 一類聲聞的厭離心情,居然活躍於至圓至頓的大乘行者的心中。山林清修,被稱 > 美為菩薩的正道,而不再是走向「京都城邑聚落」了。在這種思想中,質疑者的 > 疑難,也自以為不成問題的。因為一切利他功德,本來圓成,不需要向外求索。 > 如一念證悟,即具足六波羅蜜,無邊功德,一點也不缺少。在理論上,在心境上 > ,當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然在一般凡夫的眼光中,這種菩薩的利他功德,不 > 過是宗教徒自心的內容。從表現於實際來看,但見自利,並未利他,並不能免卻 > 難者的懷疑。 > > 抗戰期中,虛大師從南洋訪問回來說:南方的教理是小乘,行為是大乘;中 > 國的教理是大乘,行為是小乘。其實,南方的佛教,雖是聲聞三藏,由於失去了 > 真正的聲聞精神,幾乎沒有厭離心切,專修禪慧而趨解脫的。缺乏了急求證悟的 > 心情,所以反能重視世間的教化,做些慈善文化事業。而中國呢,不但教理是大 > 乘的最大乘,頓超直入的修持,也是大乘的最大乘。稱為大乘的最大乘,實是大 p-149 > 乘佛教而復活了聲聞的精神----急求己利,急求證入。失去了悲濟為先的大乘真 > 精神,大乘救世的實行,只能寄託於唯心的玄理了! > > 四 長在生死利眾生 > >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期 > 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道,或生 > 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一分學者的 > 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成佛,這都不 > 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 >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水 > 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再 > 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向大 > 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呢?要 p-150 > 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自利的積 > 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失菩提心為 > 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願,不集利他的 > 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 ! > >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薩 > 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利眾 > 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因為這 > 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定信願」 > ,「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無自性, > 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 > ,雖歷百千生,終不墮地獄」。惟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如化的,這才 >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獄,生死如冤家」而厭 p-151 > 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 > 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 > 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 > 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 > ,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惟有專為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 > 。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 > 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 > 羅三藐三菩提」。這與聲聞行的多修生死無常故苦,厭離心深,是非常不同的。 > 大乘經的多明一切法空,即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修菩薩行的成佛大方便。這 > 種空性勝解,或稱「真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 > 常記著:「今是學時,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 > 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 > 」「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 p-152 > 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 > 如此。 > > 五 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 > 菩薩是超過凡夫的,也是超過二乘的。戀著世間的凡夫心行,是世間常事, > 如水的自然向下,不學就會。一向超出生死的二乘行,是偏激的厭離,一面倒, > 也還不太難。惟有不著世間,不離世間的菩薩行,才是難中之難!事實確乎如此 > :凡夫心行,幾乎一切都是。釋迦佛的會上,有的是小乘賢聖,不容易,也還不 > 太難。菩薩,只有釋迦與彌勒;這是人間的歷史事實。可見菩薩心行是極不容易 > 的,如火中的青蓮華一樣。大乘經中說:十方有無量無邊的菩薩,那是十方如此 > ,而此土並不多見。至於大地菩薩的化現,可能到處都是,但這不是人間所認識 > 的。從此土的博地凡夫來論菩薩行,如不流於想像,神秘,尊重事實,那是並不 > 太多的。經上說:「無量無邊眾生發菩提心,難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轉」。所以說 p-153 > :「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這不是權教,是事 > 實。出世,是大丈夫事,而菩薩是大丈夫中的大丈夫!如有一位發心得成就不退 > ,對於眾生的利益,實在是不可度量,如一顆摩尼寶珠的價值,勝過了閻浮提的 > 一切寶物一樣。 > >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己 > 著想,以利他為自利。偉大的,這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宏揚大乘法,景仰佛陀 > 的圓滿,菩薩大行的偉業,雖要經歷久劫修行,或者暫時中止進行,但一歷耳根 > ,萬劫不失,因緣到來,終究要從此成佛的。成就不退的菩薩,雖說不會太多, > 然有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自有能真實發菩提心。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 > 在生死海中鍛鍊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 > 的,學習的,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 > 法為人的大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 > 人菩薩行,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 p-154 > 利益人間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 > 能為一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 > 乘,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 > 的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 > 佛教的利他真精神,被束縛,被誤會,被歪曲,這非從根救起不可!這非從 > 菩薩道的抉擇中,把他發揮出來不可!這才能上契佛陀的本懷,下報眾生的恩德 > 。也惟有這樣,才能答復出世的疑難! > ********************************************************************* > 慧 學 概 說 p-155 > > 一 佛學之要在慧學 > > 唯慧學足以表彰佛法之特色 佛法甚深如海,廣大無邊,而其主要行門,則 > 不外乎信願、慈悲、智慧。其餘的種種功行,都不過是這三者的加行、眷屬、等 > 流。所以修學佛法,必須三者相攝相成,圓備的修持,始能臻於圓滿的境地。雖 > 然初入佛門的人,由於根性與興趣底不同,對這或不免有所偏重。但只是初學方 > 便如此,若漸次向上修學,終必以這三者的圓滿修證為目的。 > > 雖則如此,在一切宗教中,最足以代表佛教的特質,也即能顯出異於其他宗 > 教的殊勝處,卻在智慧,所以佛教是理智的宗教。對於世間任何一個宗教,我們 > 不能說他沒有少分的智慧,不過一般宗教,總是特重信仰,或仁愛心行的表現。 > 唯有印度宗教,在含攝信仰和慈愛之外,更注重智慧的一面。故一般地說,印度 p-156 > 宗教是宗教而哲學,哲學而宗教的。佛教出現於印度宗教文化的環境中,對這方 > 面,當然也是特別重視的。可是依佛教的看法,一般印度宗教所講的修行證悟, > 儘管體驗得某種特勝境界,或發展而為高深的、形而上的哲理,都不能算為真實 > 智慧的完成,而祇是禪定或瑜伽的有漏功德。釋尊成道以前,曾參訪過當時的著 > 名宗教師----阿羅邏迦藍等,他們自以為所修證的,已達最高的涅槃境界,而據 > 佛的批判,卻祇不過是無想定及非非想定等,仍然不出三界生死。所以,其他宗 > 教雖也能去除部分煩惱(甚至大部分煩惱),內心也可獲得一種極高超、極微妙 > ,自由自在的相似解脫境界,但因缺少如理的真實慧,不能從根解決問題。一旦 > 定力消退,無邊雜染煩惱,又都滋長起來,恰如俗語中說:「野火燒不盡,春風 > 吹又生」。佛教之所以成為佛教,即因具有超越一般宗教的禪境,而著重於智慧 > 的體驗生活。我們修學佛法,若不能把握這一核心,或偏重信仰,或偏重悲願, > 或專重禪定,便將失去佛教的特質。雖然這些都是佛教所應有的,但如忽視智慧 > ,即無以表現佛教最高無上的不共點。 p-157 > > 唯慧學能達佛教之奧處 佛法的完整內容,雖然有深有淺,或大或小,包含 > 極廣,但能超勝世間一切宗教學術的法門(出世法),主要是智慧。約聲聞法說 > ,有三增上學,或加解脫而說四法,即概括了整個聲聞法門的綱要。依戒而能夠 > 修得正定,依定才能夠修慧,發慧而後能得解脫。這三增上學的層次,如階梯的 > 級級相依,不可缺一。然究其極,真正導致眾生入解脫境的,是智慧。又如大乘 > 法門,以六波羅密多為總綱----依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廣集一切福德資糧; > 依禪定而修得般若波羅密多,才能成就大乘果證,斷盡所有生死煩惱。故大乘聖 > 典中,處處讚說:於無量劫中,遍修無邊法門,而不如一頃刻間,於般若波羅密 > 多經典四句偈等,如實思惟受持奉行。由此可見,無論大乘法,聲聞法,如欲了 > 生死,斷煩惱,證真理,必須依籍智慧力而完成。但這並不是說,除了智慧,別 > 的就什麼都不要;而是說,在斷惑證真的過程中,慧學是一種不可或缺,而且最 > 極重要、貫徹始終底行門。有了它,才能達到佛法的深奧處。一切出世法門,對 > 這慧學為宗極的基本法則,是絕無例外的。 p-158 > > 在這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小乘法中,定增上學以外,別有慧增上學。 > 在大乘法中,於禪波羅密多之後,別說般若波羅密多。從初學者說,修習止門, > 還有修習觀門。慧學總是建立在定學的基礎上,而慧學並不是禪定。所以我們對 > 於慧學的認識與修集,應該深切注意,而對修定、修禪、修止等方便,亦不容忽 > 視。有人以為:「依定發慧」,若定修習成就,智慧即自然顯發出來。這完全誤 > 解了佛教的行證意義。如說依戒得定,難道受持戒行就會得定嗎?當然不會,禪 > 定是要修習而成就的。同樣的,根據佛法的本義,修得禪定,並不就能發慧,而 > 是依這修成的定力為基礎,於定心修習觀慧,才能引發不共世間的如實智慧。在 > 這意義上,說依定發慧,決不是說禪定一經修成,就可發慧的。不然的話,多少 > 外道也都能夠獲得或深或淺的定境,他們為什麼不能如佛教聖者一樣能夠發智慧 > ,斷煩惱,了生死呢?因此,我們應該了解,約修學佛法的通義,固應廣修一切 > 法門,而在這一切法門中,唯有慧學,直接通達佛教底深奧之處。 > > 唯依慧學能成聖者 修學佛法,雖有種種方便法門,而能否轉凡入聖,其關 p-159 > 鍵即全視乎有無真實智慧,智慧可說就是聖者們的特德。如通常所說,有六凡四 > 聖的十法界,這凡與聖的分野,即在覺與不覺(迷)。覺,所以成聖;不覺所以 > 在凡。譬如佛陀一名,義譯就是覺者,即能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覺了萬有諸法 > 的事相。佛因具有這種能覺能照的圓滿智慧,所以名為覺者。同時又被稱為世間 > 解、正遍知;佛所證得的究竟果德,也稱作無上正等覺。佛,無論從名號或果德 > (名號實依果德而立)去看,都以覺慧為其中心。不但佛是這樣,即菩薩二乘, > 也不離覺慧。菩薩,具稱菩提薩埵,義譯覺有情,可解說為覺悟的有情。如龍樹 > 說:「有智慧分,名為菩薩」。小乘中的辟支佛,譯為獨覺或緣覺。聲聞一名, > 也是聞佛聲教而覺悟的意義。佛、菩薩、獨覺、聲聞四聖,皆依智慧以成聖,所 > 以都不離覺義----祇是大覺小覺之差別而已。 > > 作為佛教特色的覺慧,當然不是抽象的知識,或是枯燥冷酷的理智,而是在 > 悲智理性的統一中,所引發出來的如實真慧。它在修證的歷程上,是貫徹始終的 > 。不管自證與化他,都要以智慧為先導;尤其是修學大乘的菩薩行者,為了化度 p-160 > 眾生,更須要無邊的方便善巧。因此經中特別推崇智慧,說它在一切功德中,如 > 群山中的須彌山,如諸小王中的轉輪聖王,是超越一切功德,而為一切功德的核 > 心。大乘經說:「依般若波羅密多故,攝導無量無數無邊不可思議功德,趣向臨 > 入一切智海」。聲聞乘教也說:「明(慧)為一切善法之根本」。智慧為一切功 > 德之本,修證要依智慧而得圓滿究竟,這是佛法所一致宣說的。在一切法門中, > 對這聖者之基的慧學,應格外的尊重與努力! > > 二 慧之名義與究極體相 > 慧之名義 慧,在大小乘經論裡,曾安立了種種不同底名稱,最一般而常見 > 的,是般若(慧)。還有觀、忍、見、智、方便、光、明、覺等。三十七道品中 > 的正見、正思惟、擇法等也是。大體說來,都是慧的異名,它們所指的內容,雖 > 沒有什麼大差別,但在佛法的說明上,這些名稱的安立,也有著各自不同底特殊 > 含義。 p-161 > > 諸異名中,般若(慧)、闍那(智)、毘缽舍那(觀)三者,顯得特別重要 > 。它們在共通中所有的不同意義,也有更顯著的分別;當然,其真正體性仍然是 > 沒有差異的。般若一名,比較其他異名,可說最為尊貴,含義也最深廣。它底安 > 立,著重在因行的修學;到達究竟圓滿的果證,般若即轉名薩婆若(一切智), > 或菩提(覺),所以羅什說:「薩婆若名老般若」。般若所代表的,是學行中的 > 因慧,而智與菩提等,則是依般若而證悟的果慧。再說慧、觀二名義:慧以「簡 > 擇為性」;約作用立名,這簡擇為性的慧體,在初學即名為觀。學者初時所修的 > 慧,每用觀的名稱代表,及至觀行成就,始名為慧。其實慧、觀二名,體義本一 > ,通前通後,祇是約修行的久暫與深淺,而作此偏勝之分。我們如要了解慧的內 > 容,就不可忽略觀的意義。關於觀的名義,佛為彌勒菩薩說:「能正思擇,最極 > 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 > 觀)」。分別、尋伺、觀察、抉擇等,為觀的功用;而這一切,也是通於慧的。 > 慧也就是「於所緣境簡擇為性」。修習觀慧,對於所觀境界,不僅求其明了知道 p-162 > ,而且更要能夠引發推究、抉擇、尋思等功用。緣世俗事相是如此,即緣勝義境 > 界,亦復要依尋伺抉擇等,去引發體會得諸法畢竟空性。因為唯有這思察簡擇, > 才是觀慧的特性。般若經中的十八空,即是尋求諸法無自性的種種觀門。如觀門 > 修習成就,名為般若;所以說:「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因此,修學佛 > 法的,若一下手就都不分別,以為由此得無分別,對一切事理不修簡擇尋思,那 > 他就永遠不能完成慧學,而只是修止或者定的境界。 > > 慧之究極體相 初習慧學,總是要依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為目標,所以對 > 於慧的真相如何,必先有個概括的了解,否則因果不相稱,即無法達到理想的極 > 果。現在所指的智慧,是約菩薩的分證到佛的圓滿覺地而說的。大乘佛法所宣示 > 的慧學,龍樹曾加以簡別說:般若不是外道的離生(離此生彼)智慧,也不是二 > 乘的偏真智慧;雖然約廣泛的意義說,偏真智與離生智,也還有些相應於慧的成 > 分,但終不能成為大乘的究竟慧。真實圓滿的大乘智慧,其究極體相,可從四方 > 面去認識: p-163 > > 一、信智一如:談到智慧,並非與信心全不相關。按一般說,一個實在的修 > 行者,最初必以信心啟發智慧,而後更以智慧助長信心,兩者相關相成,互攝並 > 進,最後達到信智一如,即是真實智慧的成就。在聲聞法中,初學或重信心(信 > 行人),或重慧解(法行人);但到證悟時,都能得四證信----於佛法僧三寶及 > 聖戒中,獲得了清淨真實信心,也即是得真實智慧,成就證智,這即是小乘的信 > 智一如。大乘經裡的文殊師利,是大智慧的表徵,他不但開示諸法法性之甚深義 > ,而且特重勸發菩提心,起大乘信心,所以稱文殊為諸佛之師。依大乘正信,修 > 文殊智,而證悟菩提,這是大乘法門的信智一如。二、悲智交融,聲聞者的偏真 > 智慧,不能完全契合佛教真義,即因偏重理性的體驗生活,慈悲心不夠,所以在 > 證得究竟解脫之後,就難以發大願,廣度眾生,實現無邊功德事了。菩薩的智慧 > ,才是真般若,因為菩薩在徹底證悟法性時,即具有深切的憐愍心,廣大的悲願 > 行。慈悲越廣大,智慧越深入;智慧越深入,慈悲越廣大,真正的智慧,是悲智 > 交融的。大乘經說:悲心悲行不足,而急求證智,大多墮入小乘深坑,失掉大乘 p-164 > 悲智合一的般若本義,障礙佛道的進修。三、定慧均衡:修學大乘法,如偏重禪 > 定而定強慧弱,或偏重智慧而慧強定弱,都不能證深法性,成就如實慧。分別、 > 抉擇的慧力雖強,而定力不夠,如風中之燭,雖發光明而搖擺不定,容易息滅。 > 如阿難尊者,號稱多聞第一,但到佛入涅槃,仍未證阿羅漢果,就因為重於多聞 > 智慧,而定力不足。反之,如定功太深而慧力薄弱,也非佛法正道。因深定中, > 可以引發一種極寂靜、極微妙的特殊體驗,使身心充滿了自在、輕安、清快、妙 > 樂之感。在這美妙的受用中,易於陶醉滿足,反而障礙智慧的趣證。所以經論常 > 說:一般最深定境反而不能與慧相應,無法證悟。龍樹說:七地菩薩「名等定慧 > 地」,定慧平等,才得無生法忍。到此時深入無生,是不會退失大乘的了。四、 > 理智平等:真實智慧現前,即證法性深理。約名言分別,有能證智、所證理,但 > 在證入法界無差別中,是超越能所的,所以真實智慧現證時,理與智平等,無二 > 無別。如經中說:「無有如外智,無有智外如」。 > > 以上四點,是智慧應有的內容。其中信智一如、定慧均衡、理智平等,可通 p-165 > 二乘偏慧,唯悲智交融是大乘不共般若的特義。大乘般若,絕非抽象智慧分別, > 亦非偏枯的理性,而是有信願、有慈悲、極寂靜、極明了,充滿了宗教生命的。 > 所以能夠契悟法性的大乘慧,都含攝得慈悲、精進等無邊德性。依般若慧斷煩惱 > ,證真理,能得法身,這是大乘佛法的通義。法身,即無邊白法所成身,或無邊 > 白法所依身,都是不離法性而具足無邊功德的。所以佛證菩提,或成究竟智,皆 > 以智慧為中心,而含攝得一切清淨善法。我們對於慧學的修習,既要了解智慧的 > 特性,又得知道真實智慧必與其他功德相應。如經說: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 > 般若。在修學的過程中,對信願、慈悲,以及禪定等等,也要同時隨順修集,才 > 能顯發般若真慧。 > > 三 智慧之類別 > > 三種智慧 由於諸法性相的窮深極廣,能通達悟解的智慧,也就有淺深理事 > 等類別。現舉最重要的,教典中常提示到的來略說。智慧或歸納為三種智慧,這 p-166 > 又有好幾類。一、「生得慧」、「加行慧」、「無漏慧」,這三慧是常見底一種 > 分類。生得慧,即與生俱來的慧性,我們每個人----甚至一切眾生,都不能說沒 > 有一些慧力,因為每一個活躍的有情,在他底現實生活中,對所知的境物,多少 > 總得具有一點分別抉擇的知能。就以人類說,無論愚智賢不肖,大家生來就具備 > 了抉擇是非、可否等智能,這就是生得慧的表現。不過這種生得慧,也還要靠後 > 天的培養與助成,如父母師長的教育,社會文化的熏陶,以及自己的生活經驗等 > ,都是助長發展生得慧的因緣。有了這一切良好底助緣,人類的生得智慧,才能 > 充分地發展出來。人類是平等的,世界上的任何民族,都同樣具備了這生得慧, > 祇要有良好的教育,完善的環境,就可以普遍的提高民智;所謂民族性的優劣, > 都只是限於後天的因素,論到生而成就的慧能,祇是顯發與不顯發,並沒有本質 > 上的差等。我們修學佛法,或聽經聞法,或披閱鑽研,而對佛法有所了解,甚至 > 能夠說空說有,說心說性,或高論佛果種種聖德,重重無礙的境地,這能知能解 > 的慧力,大抵仍屬於生得慧。因為這是一般知識所能做到,與普通的知識並無多 p-167 > 大差別。學佛者如果停滯於此,自滿自足,而不加緊力求上進,那末他在佛法中 > 所能得到的,僅不過一般世間的學問而已----雖然他所知解的,全部是佛法。依 > 生得慧知解佛法,為修學佛法的第一步驟,也是深入佛法的一種前方便,實還不 > 是佛教特有的慧力。加行慧,與生得慧大有不同,它不但有高度的理解、思考、 > 抉擇等智力,而且是依於堅固信念,經過一番的專精篤實行持,而後才在清淨的 > 心中,流露出來的智慧。這種智慧,完全由於佛法加行力的啟導,不是世間一般 > 知解所能獲致的。此加行慧,教典中又分為三階段,即聞、思、修三慧。聞慧, > 本著與生俱來的慧力,而親近善知識,多聞熏習,逐漸深入佛法。以淨信心,引 > 發一種類似的悟境,於佛法得到較深的信解。這是依聽聞所成就的智慧,所以應 > 名為聞所成慧。不要誤會!以為聽聽經,有了一些知解,便是聞慧成就;須知聞 > 慧是通過內心的清淨心念,而引發的特殊智慧,它對佛法的理會與抉擇,非一般 > 知識可比。思慧是以聞慧為基礎,而進一步去思惟、考辨、分別、抉擇,於諸法 > 的甚深法性,及因緣果報等事相,有更深湛的體認,更親切的悟了。這種由於思 p-168 > 惟所引生的慧解,名思所成慧。修慧,即本著聞思所成智慧,對佛法所有的解悟 > ,在與定心相應中,觀察抉擇諸法實相,及因果緣起無邊行相。止觀雙運而引發 > 深慧,名修所成慧。三慧之中,聞慧是初步的,還是不離所聞的名言章句的尋思 > 、理解;思慧漸進而為內心的,對聞慧所得的義解,加以深察、思考;修慧的特 > 殊定義,是與定相應,不依文言章句而觀於法義。這聞思修慧,總名加行慧,因 > 他還沒有到達真正的實證階段。經過定慧相應、止觀雙運的修慧成就,更深徹的 > 簡擇觀照,終於引發無漏慧,又名現證慧,由此無漏慧,斷煩惱,證真理,這才 > 是慧學的目標所在。但統論慧學,必然是依於生得慧,經過聞思修----加行慧的 > 程序,始可獲到此一目標。修學慧學的過程,無論大乘或是小乘,都是一致的。 > 如按照天臺家的六即說,那末生得慧還是理即階段;聞思修加行慧,是名字即、 > 觀行即、相似即三位;無漏慧才是從分證即到究竟即。所以證悟甚深法性,雖為 > 無漏慧事,而欲得無漏慧,不能離去生得慧,更不能忽視聞思修慧。換句話說, > 如不以聞思修慧為基礎,無漏慧即根本不可能實現;斷煩惱證真理,自然也就無 p-169 > 從談起了。以無漏慧的斷惑證真,為修學佛法的究竟目標,而生得及聞、思、修 > 慧,為達此目標的必經方便,這不獨是印度經論的一般定說,即中國古德,如天 > 臺智者大師等,也都與此不相違反。所以初學佛法,所應該注意者,第一、不要 > 將聽經、看經,以及研究、講說,視為慧學的成就,而感到滿足高傲。第二、必 > 須認清,即使能更進一層的引發聞思修慧,也祇是修學佛法方便階段,距離究竟 > 目標尚遠,切莫因此而起增上慢,以為圓滿證得,或者與佛平等。第三、要得真 > 實智慧,不能忽略生得及加行慧,輕視聞思熏修的功行。 > > 二、「加行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這是專約 > 證入法性無分別而說的。證悟真如法性,與法性相應的如實慧,名根本無分別智 > 。其中經過修行而能證此真如法性的方便,是加行無分別智,即加行慧。通過根 > 本無分別智,而引發能照察萬事萬物的,即後得無分別智。 > > 三、「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這是從凡夫到佛果位 > 而分類的三種智慧。世間智,指一般凡夫及未證聖果的學者,所具有的一切分別 p-170 > 抉擇慧力。出世間智,指二乘聖者超出世間的,能通達苦空無常無我諸法行相的 > 證慧。出世間上上智,佛與菩薩所有的大乘不共慧,雖出世間而又二諦無礙、性 > 相並照,超勝二乘出世的偏真,故稱出世間上上智。這種分類,與龍樹智論的: > 外道離生智、二乘偏真智,菩薩般若智,意義極為相近。 > > 四、般若經中又分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智智」:這種序列 > ,是說明了聲聞、菩薩、佛三乘聖者智慧的差別。聲聞、緣覺二乘人,原也具有 > 通達理性與事相的二方面,稱為總相智、別相智。但因厭離心切,偏重於能達普 > 遍法性的總相智,故以一切智為名。大乘菩薩亦具二智,即道智,道種智,但他 > 著重在從真出俗,一面觀空無我等,與常遍法性相應,一面以種種法門通達種種 > 事相。菩薩度生的悲心深厚,所以他是遍學一切法門的,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 > 真正的修菩薩行,必然著重廣大的觀智,所以以道種智為名。大覺佛陀,也可分 > 為二智,一切智,一切種(智)智。依無量觀門,究竟通達諸法性相,因果緣起 > 無限差別,能夠不加功用而即真而俗,即俗而真,真俗無礙,智慧最極圓滿,故 p-171 > 獨稱一切智智。由這般若經的三類分別,便可見及三乘智慧的不同特性。 > > 二種智慧 在經論中,關於二種智慧的分類,也是有許多的。一、先約聲聞 > 經來說,有「法性智」,「涅槃智」。經上說:「要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 > 。法住智,即安立緣起因果的善巧智慧;必須在有情緣起事相的基礎上,才能通 > 達苦空無常無我的諸法實性,而證入涅槃聖地。古人說:「不依世俗諦,不得第 > 一義」,也是此意。因為第一義諦,平等一如,無差別相,不可安立、思擬、言 > 說,唯有依世俗智,漸次修習,方能契證。所以修學佛法,切勿輕視因果緣起等 > 事相底解了,而專重超勝的第一義智。因為這樣,即容易落空,或墮於執理廢事 > 的偏失。 > > 二、大乘法中常說到的二種----事理智慧,異名極多。一般所熟悉的,如『 > 般若經』裡的「般若」(慧)、「漚和」(方便);『維摩詰經』即譯作慧、方 > 便。般若與漚和----慧與方便,二者須相互依成,相互攝導,才能發揮離縛解脫 > 的殊勝妙用,所以『維摩詰經』說:「慧無方便縛,方便無慧縛;慧有方便脫, p-172 > 方便有慧脫」。這二種智慧,般若經又稱為「道智」、「道種智」;唯識家每稱 > 為根本智、後得智。也有稱為「慧」與「智」的;有稱實智、權智的;或如理智 > 、如量智的。這些分類,在大乘菩薩學中,非常重要。諸法究竟實相,本來平等 > ,無二無別,不可安立,不可思議,但依眾生從修學到證入的過程說,其所觀所 > 通達的法,總是分為二:一是如所有性,二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是一切諸法平 > 等普遍的空性,或稱寂滅性、不生不滅性;盡所有性即盡法界一切緣起因果、依 > 正事相的無限差別性。由此說菩薩的智慧,便有般若(慧)與漚和(方便)之二 > 種。菩薩所具有的二智,如約理事真俗說,如上所說,一證真如法性,一照萬法 > 現象。如約自他覺證說,一是自證空性,一是方便化他。這都是大乘智慧的二面 > 勝用。然在絕待法性中,法唯是不二真法,或稱一真法界,本無真俗理事的隔別 > 相;因之,智慧也唯有一般若,方便或後得智,都不過是般若後起的善巧妙用。 > 所以羅什法師譬喻說,般若好像真金,方便則如真金作成的莊嚴器具,二者是不 > 二而二的。修學佛法,一到功行成就,即先得般若根本智,證畢竟空性;再起漚 p-173 > 和後得智,通達緣起,嚴淨佛土,成就有情。此後,真智與俗智,漸次轉進漸合 > ,到得真俗圓融,二智並觀,即是佛法最究竟圓滿的中道智。 > > 其他,關於智慧的分類,經論甚多,除上面舉出的三慧、二慧之外,還有如 > 小乘學位的八忍、八智;以及阿羅漢位的盡智、無生智。又如大乘果位的智慧, > 唯識學系開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密宗又加上了法界 > 體性智,成為佛果的五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通菩薩位)。又如『仁王護國 > 經』,說明從菩薩到佛果位,有五忍。總之,佛法依種種不同意義,不同階段, > 安立種種智慧之類別。這類別儘管多至無量無邊,而究其極,行者所證,唯一真 > 如法性;能證智慧,亦唯一如如之智;以如如智契如如理,直達圓滿無礙的最高 > 境界。 > > 四 慧之觀境 > > 三乘共慧 從上面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慧是以分別、抉擇、尋伺等為性 p-174 > 的,那末它所分別、抉擇底對象----所觀境,是些什麼呢?佛曾經說:「若於一 > 法不遍知、不作證,即不得解脫」(阿含經)。修學佛法,目的在求解脫,解脫 > 是三乘聖者所共的;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以甚深智慧,遍一切諸法而通達它 > 。換言之,慧的所觀境,即是一切法,於一切法的空無我性,能夠通達,究竟悟 > 入。所以佛法最極重視的出世慧,其特質是在一一法上,證見普遍法性。 > > 在慧學中,依行者的根機,可分為二:一、小乘慧----大乘兼有,故又稱三 > 乘共慧;二、大乘慧----唯菩薩所特有,不共二乘,或稱大乘不共慧。這三乘共 > 慧與大乘不共慧的差別,即是所觀境的不同。二乘學者的觀境,可說只是「近取 > 諸身」,即直接於自我身心作觀。菩薩行者,不但觀察自我身心,而且對於身心 > 以外的塵塵剎剎、無盡世界,一切事事物物,無不遍觀。 > > 經中每說,知四諦即是聲聞慧。四諦的內容:苦是有情身心上的生老病死等 > 缺陷。集是造成身心無邊痛苦的因緣,也即是招致生死苦果的力量。滅是離去煩 > 惱業因,不起生死苦果的寂滅性。道即導致有情從雜染煩惱、重重痛苦、生死深 p-175 > 淵中,轉向清淨解脫、寂靜涅槃的路徑。這四諦法門,可謂是沈淪與超出的二重 > 因果觀,其重點在於有情的身心。知四諦,就是知有情生死與解脫的因果,並非 > 離卻有情身心,而去審察天文或地理。以四諦為觀慧的觀境,又可分為二方面: > 一是對四諦事相的了知,即法住智;一是對四諦理性的悟證,即涅槃智。事相與 > 理性的諦觀,法住智與涅槃智的證得,為三乘共慧應有的內容。佛經中,除四諦 > 之外,又說到緣起。約生命的起滅現象,緣起分十二支,從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 > 死,是流轉門。是四諦中的苦集二諦. 從無明滅到老死滅,是還滅門,是四諦中 > 的滅道二諦。四諦與十二緣起,說明的方式雖有不同,而所說的意義無多大差別 > 。二乘人發厭離心,求了生死、證涅槃,便是依此四諦或十二緣起的觀門去修學 > 。所以在小乘教典裡,都特別偏重這點。如『成實論』,即依四諦次第開章;南 > 方傳來的『解脫道論』,說到慧學,也先以了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生死果 > 報,種種世間事相入手,然後談到悟證無常無我之寂滅法性。 > > 聲聞者的觀慧,雖然偏狹了一些,但他的基本原則,首先著重世出世間一切 p-176 > 因果事相的觀察,因為若對因果事相不能明了與信解,即不能悟證無生法性。所 > 以阿毘曇學,每從蘊、處、界說起,或從色、心、心所、心不相應行、無為法說 > 起;都是極顯明地開示了一一諸法的自相、共相、體性、作用、因、緣、果、報 > ,以及相應、不相應,成就、不成就等。『法華經』的「如是性、如是相....如 > 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也就是這些。雖說唯佛與佛乃能盡知,但在聲聞行者 > ,也絕不是一無所知的----不過知而不盡罷了。對於事相的闡述,論典最為詳盡 > 。古來有將經、律、論三藏教典,配合戒、定、慧三增上學的,論藏即被視為特 > 重慧學。根據各種論典的說明,慧學的所明事相,大抵先是,知因果,知善惡, > 知有前生後世,知有沉淪生死的凡夫,知有超出三界的聖者....等等。信解得這 > 些,才算具備世間正見(世俗慧),也就是修習慧學的初步基礎。這自然還不能 > 了生死,要解脫生死,必須更進一步,知道生死乃由煩惱而來,煩惱的根本在無 > 明;無明即是對於諸法實相的不如實知,因不如實知而起種種執著,並由執著引 > 致一切不合正理的錯誤行為。這無明為本的妄執,主要是無常執常,無我執我, p-177 > 不淨執淨,無樂執樂。眾生有了這顛倒妄執,即起種種非法行為,造下無邊惡業 > ,而感受生死苦果。因此,慧學的另一方面,是三法印的契悟。三法印即諸行無 > 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在一切世間有為法中,如實體證到念念生滅的無常性 > ,眾緣和合的無我性,又能了達一切虛妄不起是寂滅性。徹底悟入三法印,就是 > 證得清淨解脫的涅槃。我們之所以滯留世間,顛倒生死,其根源就在不能如實證 > 信三法印。關於這,北方有部學派,有廣泛的論述和嚴密的組織。有部雖廣說法 > 相,但真正的證悟,是觀四諦、十六行相,而得以次第悟入。不過在各學派中, > 修證的方法,有頓悟與漸悟的兩大主張。如上所說,逐次修證十六行觀,是漸悟 > ;若是頓悟,則不分等次,經無常苦空無我等觀慧,而悟入寂滅,即是證入甚深 > 法性。 > > 總之,三乘共慧的要義,一方面是諦觀一切因果事相,另方面是證悟無常無 > 我寂滅空性。經中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以生滅故,寂滅為樂」。從觀察 > 到諸行無常,進而體悟寂滅不起的如實性。中國禪宗,把「寂滅為樂」一句,改 p-178 > 成「寂滅現前」。在修持的過程中,也先觀見心法的剎那生滅,進而悟入如如無 > 起無滅的寂滅性,兩者意義極為相近。 > > 大乘不共慧 如果說三乘共慧的觀境是近取諸身,那末大乘不共慧的觀境, > 則是遍於一切無盡法界了。雖然遍觀一切,而主要還是著重自我心身。在大乘經 > 中,往往從自我身心的觀察,推擴到外界的無邊有情,無邊剎土,萬事萬物。這 > 種觀境,如『般若經』歷法明空所表現的意義,較之二乘當然廣大多了。菩薩的 > 悟證法性,也要比聲聞徹底。二乘的四諦,是有量觀境,大乘的盡諸法界,是無 > 量觀境,所以大乘能夠究盡佛道,遍覺一切,而小乘祇有但證偏真。唯識家說: > 聲聞出離心切,急求自我解脫,故直從自己身心,觀察苦空無常而了生死;而大 > 乘菩薩慈悲心重,處處以救度眾生為前提,故其觀慧,不能局限於一己之身,而 > 必須遍一切法轉,以一切法為所觀境。大乘經論,因觀點不同,所揭示的,或重 > 此,或重彼,對於觀慧的說明,不免有詳略之分。不過綜合各大乘教典,事理真 > 俗的二方面,仍然是普遍存在的。在觀察事相方面,從因果、善惡、凡聖,前後 p-179 > 世等基本觀念,更擴大至大乘聖者的身心,無量數的莊嚴佛土,都為觀慧所應見 > 。學佛者最初的如何發心修行,如何精進學習,層層轉進,以及須要若干時劫, > 才算功行圓滿,究竟成佛。這種種修學過程的經歷情況,即菩薩廣大因行的說明 > ,是大乘教典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對佛陀果德的顯示;佛有無量無 > 邊不可思議功德,如現種種身,說種種法,以及佛的究竟身相,究竟國土,如何 > 圓滿莊嚴。菩薩的殊勝因行,與佛陀的究竟果德,為大乘經論的主要內容,也是 > 大乘觀慧的甚深境界。初學菩薩行,對這祇能仰信,祇能以此為當前目標,而發 > 諸身行,希求取證。真正的智慧現前,即是證悟法性,成就佛果。而這究境理性 > 的體證,著重一切法空性。這與小乘慧有兩點不同:第一、聲聞的證悟法性,是 > 由無常,而無我,而寂滅,依三法印次第悟入;大乘觀慧,則直入諸法空寂門。 > 同時,大乘本著這一究極理性,說明一切,開展一切,與無常為門的二乘觀境, > 顯然是不同的。經說苦等不可得,即是約此究竟法性而說。大乘教典依據所證觀 > 境,安立了種種名字,如法性、真如、無我、空性、實際、不生滅性、如來藏等 p-180 > ,有些經總集起來:「一切法無自性空,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或 > 說一切眾生本具法性,是常是恆,是真是實。『中觀論』說一切法畢竟空,自性 > 不可得,也即是闡示此一意義。第二、聲聞者重於自我身心的觀察,對外境似不 > 大注意,祇要證知身心無我無我所,就可得到解脫。大乘則不然,龍樹所開示的 > 中觀修道次第,最後雖仍以觀察無我無我所而得解脫,但在前些階段,菩薩卻要 > 廣觀一切法空。又如唯識學者,以眾生執著外境的實有性,為錯誤根本----遍計 > 所執自性,所以它底唯識觀,雖以體悟平等空性的圓成實為究竟,但未證入此究 > 竟唯識性之前,總是先觀察離心的一切諸法,空無自性,唯識所現;由於心外無 > 境,引入境空心寂的境地。大乘不共慧,約事相方面,除生死世間的因緣果報、 > 身心現象,還有菩薩行為、佛果功德等等,都是它的觀境。以此世俗觀慧的信解 > ,再加以法無我性----法空性的勝義觀慧。依聞思修的不斷修習轉進,最後乃可 > 證入諸法空性----真勝義諦。修學大乘慧,貴在能夠就事即理,從俗入真,不使 > 事理脫節,真俗隔礙,所以究竟圓滿的大乘觀慧,必達理事圓融、真實平等無礙 p-181 > 的最高境界。然在初學者,即不能如此,因為圓融無礙,不是眾生的、初學的心 > 境。印度諸大聖者所開導的修道次第,絕無一入門即觀事事無礙、法法圓融的, > 而是由信解因果緣起,菩薩行願、佛果功德下手,然後由事入理、從俗證真,體 > 悟諸法空性,離諸戲論,畢竟寂滅。此後乃能即理融事,從真出俗,漸達理性與 > 事相,真諦與俗諦的統一。無著喻這修證過程,如金剛杵,首尾粗大而中間狹小 > 。最初發心修學,觀境廣大,法門無量;及至將悟證時,唯一真如,無絲毫自性 > 相可得,所謂「無二寂靜之門」;「唯此一門」。這一階段,離一切相,道極狹 > 隘;要透過此門,真實獲證徹悟空性,才又起方便----後得智,廣觀無邊境相, > 起種種行。漸入漸深,到達即事即理,即俗即真,圓融無礙之佛境。中國一分教 > 學,直下觀於圓融無礙之境,與印度諸聖所說,多少差別。而禪宗的修持,簡要 > 直入,於實際身心受用,也比較得益要多些。在印度,無論中觀或唯識,皆以離 > 相的空性為證悟的要點,然後才日見廣大,趣向佛果。 > > 五 慧之進修 p-182 > > 聞慧 有些人,由於過去生中修得的宿慧深厚,於現在生,成為一聞即悟的 > 根機。但若將前後世連貫起來,依從初發心到現證的整個歷程說,則每個學佛者 > ,都要經過聞、思、修的階段,才能獲得無漏現證慧(或稱現證三摩地),決沒 > 有未經聞、思、修三有漏慧。而可躐等超證的。所以談到慧學,必然要依循一般 > 進修軌則,分別說明這三有漏慧。現且先從聞慧說起。 > > 在聲聞教裡,從初學到現證,有四預流支,即「親近善士,多聞熏習,如理 > 思惟,法隨法行」。這即是說,初發心學佛,就要親近善知識;依善知識的開導 > ,次第修習聞、思、修。大乘教典,在這方面也揭示了十法行:書寫、供養、施 > 他、諦聽、披讀、受持、諷誦、開演、思惟、修習。這些修行項目,有的(前八 > )屬於聞慧,有的(九)屬於思慧,有的(十)屬於修慧,全在三慧含攝之內。 > 可見聞、思、修三有漏慧,為進修佛法必經的通道,是大小乘佛教一致公認的。 > 雖然,慧學的最高目標,是在體悟法性,而從修證的整個程序看,決不容忽視聞 p-183 > 、思、修的基礎。 > > 修習聞慧,古代多親聞佛說,或由佛弟子的展轉傳授。因此,親近善知識, > 成了聞慧的先決條件。然從各種教典編集流通以後,稍具宿根者,即可自己披讀 > 研習,依經論的教示而得正解,修行,成就聞慧。從善知識或經論中,所聽聞的 > ,是佛菩薩諸大聖者的言教;至於如何聽聞學習的方式,聖典裡開列甚多,如諦 > 聽、問疑,或自己閱讀、背誦、書寫等,這些都是進求聞慧應修的事項。一般地 > 說,聞慧總由聽聞師說,或自研讀經論而來,可是最主要的一著,是必須理解到 > 佛法的根本理趣。慧的修證,如上面所說,有三乘共慧與大乘不共慧,觀境非常 > 廣泛;因果、緣起、佛果功德、菩薩行願,以及諸法極無自性的甚深空理,無不 > 是慧之對觀境界。作為慧學初層基礎的聞慧,對於種種名言法相,種種教理行門 > ,自然要盡量廣求多聞。然而佛教所重視的,是怎樣從無厭足,無止境的多聞中 > ,領解佛法的精要,契悟不共世間的深義,所以按照佛法的根本意趣,聞多識廣 > ,並不就是聞慧;多聞博學而能契應三法印或一法印的,才夠得上稱為聞慧。如 p-184 > 小乘經說,能如實諦觀無常、無我、涅槃寂滅,是名多聞。大乘教典則以堪聞法 > 性空寂,或真如實性為多聞。修學佛法,若不與三法印一法印相應,即是脫離佛 > 法核心,聞慧不得成就。若能於種種法相言說之中,把握得這個佛法要點,並發 > 諸身心行為,如實修鍊與體驗,使令心地逐步清淨、安靜,然後乃能引發聞慧, > 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聞慧雖是極淺顯的,極平實的初層基礎,但也須要精 > 進一番,提煉一番,才可獲得成就。這在小乘的四預流支,就是多聞熏習,假如 > 衡之以四依,就應該是依義不依語,因為多聞熏習,目的是要解悟經論所表詮的 > 義理,而不在名相的積集,或文詞的嚴飾。關於多聞熏習的意義,可從兩方面去 > 理會:一、佛法窮深極廣,義門眾多,如發大乘心的學者,應有「法門無量誓願 > 學」的廣大意欲,勤聽多聞,一無厭足。二、對於每一法門,要不斷的認真學習, > 以求精熟。這樣不間斷的積極聞熏和深入,久而久之,內在的心體漸得清淨安定 > ,而萌發悟性,一旦豁然大悟,即不離名言義相,而解了甚深佛法。多聞熏習, > 確是慧學中最重要的一個起點,每個學佛的人,都應該以此為當前目標而趨入! p-185 > > 思慧 依多聞熏習而成就聞慧,是修學佛法的第一步驟;其次、就是對於所 > 聞的佛法,加以思惟抉擇。思慧,已不再重視名言章句的聞慧,而是進入抉擇義 > 理的階段了。這在四預流支,即如理思惟;衡以四依,則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 合乎正理的思惟抉擇,應依了義教,以了義教為準繩,然後衡量佛法,所得到的 > 簡擇慧,才會正確。否則所思所惟,非偏即邪,怎能契合佛法的本義!佛陀的教 > 法,原是一味平等的,但因適應世間種種根性不等的眾生,而不得不隨機施設無 > 量無邊的方便法門,於是一味平等、圓滿究竟的佛法,有了了義不了義之分。修 > 習思慧,抉擇義理,其原則是:以了義抉擇不了義,而不得以不了義抉擇了義, > 因為衡量教義的是否究竟圓滿,絕不能以不究竟不圓滿的教義為準則的。比方說 > ,佛常宣示無我,但為了引度某一類眾生,有時也方便說有我;無我是了義教, > 究竟說;有我是不了義教,非究竟說。那末我們要衡量這兩者孰為正理,必定要 > 依據無我,去抉擇有我,解了佛說有我的方便意趣,決不能顛倒過來,以有我為 > 了義的根據,而去抉擇無我,修正無我。假使不把了義不了義的正確觀點認清, p-186 > 而想抉擇佛法的正理,那他所得結論,與佛法正理真要差到八萬四千里了!所以 > 對佛法的思惟抉擇,必須根據了義教為準則,所得到見解,方不致落入偏失。 > > 了義與不了義的分野,到底是怎樣的呢?大體說來,小乘不了義,大乘是了 > 義;而大乘教裡,大部分為適應機宜,也還有不了義的。佛說法時,為鼓勵眾生 > 起信修學,往往當經讚歎,幾乎每一部經都有「經中之王」等類的文字。後世佛 > 子,如單憑這些經 的讚歎語句,作為究竟圓滿的教證,而去抉擇佛法的了義不 > 了義,那是不夠的。像這類問題,參考古代著名聖者們的意見,也許可以獲得一 > 些眉目。古代的論師們,不大重視經典 的勸修部分,而著重於義理的論證,所 > 以他們的了義不了義說,是可以作為我們依循的標準的。這在印度,有兩大系的 > 說法:一、龍樹、提婆他們,依『無盡意』、『般若經』等為教量,判斷諸教典 > :若說一切法空、無我、無自性、不生不滅、本性寂靜,即是了義教;若說有自 > 性、不空、有我,為不了義教。他們本著這一見地,無論抉擇義理,開導修行方 > 法,自有一嚴密而不共泛常的特色。談到悟證,也以極無自性為究竟的現證慧境 p-187 > ,這就成了中觀見的一大系。二、無著、世親他們,依『解深密經』等為教量, > 認為凡立三自性,遍計執無性,依他起,圓成實有性,才是了義教;若主張一切 > 法空,而不說依他、圓成實為有性,即非了義教。他們以此為判教的準繩,衡量 > 佛法教義,另成唯識見的一大系。其修行方法,也就與中觀者不同,並以二空所 > 顯性為究竟現證。抉擇了義不了義,單在經典方面,不易得出結論,那末我們祇 > 有循著先聖所開闢的軌則,為自己簡擇正理的依憑了。這無論是印度的中觀見, > 或是唯識見,甚至以『楞嚴』『起信』為究竟教證的中國傳統佛教,都各有他們 > 審慎的判教態度,和嚴密的論證方法,我們不妨採取其長處,揚棄其偏點,互相 > 參證,彼此會通,以求得合理的抉擇觀點,完成明利而純正的思慧。 > > 修慧 在三有漏慧的修行過程中,思慧與修慧,同樣對於諸法起著分別抉擇 > ,祇是前者(雖也曾習定)未與定心相應,後者與定心相應。思惟,又譯為作意 > ,本是觀想的別名,因為修定未成,不與定心相應,還是一種散心觀,所以稱為 > 思慧。如定心成熟,能夠在定中,觀察抉擇諸法實相,即成修慧。心能安住一境 p-188 > ----無論世俗現象,或勝義諦理,是為止相;止相現前,對於諸法境界,心地雖 > 極明了,但並非觀慧,而是止與定應有的心境。止修成就,進一步在世俗事相上 > ,觀因果、觀緣起、乃至觀佛相好莊嚴;或在勝義諦中,觀法無我,本來寂滅。 > 這不但心地極其寂靜明了,而且能夠於明寂的心境中,如實觀察、抉擇,體會得 > 諸法實相。從靜止中起觀照,即是修觀的成就。這是佛為彌勒菩薩等開示止觀時 > ,所定的界說。單是緣世俗相,獲得定心成就,並不能趣向證悟;必須觀察一切 > 法無我畢竟空寂,才可從有漏修慧引發無漏的現證慧。修慧雖不能直接取證,但 > 卻是到達證悟的必經階段。四依 的依智不依識,就是修慧的指導標準。識是有 > 漏有取的,以我我所為本的妄想分別,若依此而進修,不但不得證悟解脫,而且 > 障礙了證悟解脫之路。智則相反地,具有戡破我執,遣除邪見的功能,無自性無 > 分別的慧觀,能夠降伏自心煩惱,引發現證智慧。 > > 六 慧學進修之成就 p-189 > > 成信戒定慧之果 慧學的進修,與一切清淨功德,總要彼此相應,互為增上 > ,決無離去其他無邊行願,而可單獨成就之理。所以嚴格地說,慧學也因其他功 > 德的熏修而完成,其他無量功德也因慧學的成就而滋長。一切清淨功德與慧學, > 在完善的修證中,是相攝相關,互依並進的。大乘經裡,說六波羅密多展轉增上 > ;小乘法中,說五根----信、進、念、定、慧----相互依成,都是慧學與其他行 > 門相應不離的說明。聞、思、修三有漏慧,是到達現證無漏慧應修的加行,也是 > 慧學全部修程的三個階段。每一階段的成就,都有若干清淨功德跟著生起,現在 > (約偏勝說)依次第簡說如下: > > 一、聞慧成就,即正見具足,同時也是信根成就。初修學者,從多聞熏習中 > ,深入佛法,成就聞慧,對於三寶諦理因能見得真、見得正,所以也就可以信得 > 深,信得切。學佛者到了聞慧成就或信根具足的時候,那怕遭受一切誹謗、威脅 > 、打擊,皆不能動其分毫底信念;甚至處於末法時代,或佛法衰落的地方,人們 p-190 > 個個都不信佛,他也能獨信獨行。真實深入佛法,具足正見,並不以別人的信不 > 信,或佛教的盛衰環境,來決定自己對於佛法底信仰。修習慧學,第一步便要起 > 正見、生深信,具備了不計利害得失,勇往直前,而永無退轉的堅決信念。二、 > 思慧成就,也即是淨戒具足;約大乘說,也就是慈悲、布施、忍辱、精進等功德 > 的成就。我們對於佛法的進修,正信與正解(見)祇不過是初步的成就;次一步 > 的功行,便是將所信所解付之於實際行動,讓自己的一切身心行為,皆能合乎佛 > 法的正道。思慧,就是從聽聞信解而轉入實際行動的階段。它雖以分別抉擇為性 > ,但卻不僅是內在的心行,而且能夠發之於外,與外在身語相呼應,導致眾生諸 > 行於正途。在佛法的八正道中,先是正見、正思惟,然後乃有正語、正業、正命 > 。這即是說,有了正思惟(思慧成就),無論動身發語乃至經濟生活等等,一切 > 都能納入佛法正軌了。這是由思慧成就而引出圓滿的戒德。同時,大乘的淨戒, > 常與悲心相應;在淨戒中,可以長養悲心;也唯有具足悲心,才能成就完善的大 > 乘淨戒。悲心與淨戒,有著密切的關連性。佛教的制戒,原來具有兩面性的意義 p-191 > :一是消極的防非止惡,一是積極的利生濟世。究其動機與目的,則不外乎自利 > 與利他;自利,可以壓制煩惱不生,得到身心清淨;利他,乃因見到眾生苦惱, > 不忍再加損害,先是實行不作損他的壞事,即防非止惡的消極表現,斷而發為利 > 樂饒益有情的悲行,也就是大乘悲心的成就。所以菩薩受戒,不僅為自淨其身而 > 防非止惡,同時尤重饒益有情的積極行動。因此布施、忍辱、精進等大乘功行, > 都與淨戒俱起。三、修慧成就:必從散心分別觀察,而到達定心相應,才是修慧 > ,所以修慧即是具足正定----定成就。從修慧不斷努力上進,真實無漏慧現前-- > --現正慧成就,即能斷煩惱,了生死,成就解脫功德。 > > 前面說到智慧的究極體相,是信智一如,悲智相應,定慧均衡,理智平等, > 這到大乘無漏慧時,便皆成就----分證。如聞慧的成就,含攝得信根----於三寶 > 諦理決定無疑,即是信智一如的表現。思慧成就,由於淨戒的俱起,特別引發了 > 深切的悲願,而成悲智交融的大乘不共慧。修慧成就,則必與定心相應,是為定 > 慧均衡。現證無漏慧,以如如智,證如如理,如智如理平等不二,達到理智平等 p-192 > 的最高境界。也是到達此一階段,四者才能圓具。由此可知,慧學的成就,是離 > 不開其他功德的;其他功德,也要依慧學才能究竟完成。若離信、戒、悲、定, > 而專談高深現證無漏慧,即是妄想。龍樹說:「信戒無基,妄想取一空,是為邪 > 空」。空而不能與信戒相應,即落邪惡坑,永遠不得現證解脫。關於這點,從前 > 虛大師也曾明確的指出。總而言之,若修慧學而拋卻其他無邊清淨功德,那不管 > 在聲聞法,或是大乘教中,都是極不相應的。 > > 成涉俗濟世之用 在進修慧學的過程中,一般學佛者,每每祇著重在如何證 > 得勝義諦理而又不離世俗事相,所謂從真出俗,即俗即真,事理無礙。使現實生 > 活與最高理性,達到完全的統一。不過智慧的初證,總不免偏重真性的,所以最 > 初證得一切法空性,還須要不斷的熏修,將所悟真理證驗於諸法事相;然後才能 > 透過真理去了達世俗,不執著,離戲論,真俗圓融而無礙。於是悟理與事行,生 > 活與理性,無往而不相應。把握這一重點,原是不錯的,但大乘慧學,更要注意 > 到慧力的擴展。在未成就聞、思、修三慧之前,對於世間的,凡有益人生社會的 p-193 > 種種學問,都應該廣泛的學習;但如沒有佛法聞、思、修的特質作根本,當然祇 > 是普通知識而已,與佛法無關。然菩薩發心,以教化眾生為要行,必須具有廣大 > 的願欲,遍學一切世出世間無邊法門,種種善妙知識。所以菩薩初學,一面修學 > 聞、思、修,一面對於各類學問,也應隨分隨力廣求了知。大乘聖典曾經指出: > 「菩薩當於五明處學」。因為五明中,除了內明(佛法----包括三乘聖道)是菩 > 薩所應學的根本而外,其他醫方、工巧、因明(論理學)、聲明(語言學),都 > 是有助弘揚佛法,有利社會民生的學問。菩薩為護持佛法,為利益眾生,這些自 > 然不能不學。一個人如果在未得佛慧甚至未信佛以前,就多聞博學,對世間知識 > 無不明了通達,那麼他若信昄佛教,獲得證悟,即能說法無礙,教化無量眾生。 > 如舍利弗在學佛以前就是一位著名的學者,所以當他轉入佛法,證阿羅漢果後, > 便成為智慧第一的大聖者了。同時,在修學的過程中,一切世間學問,當體證法 > 空,離諸戲論,一無所得的境界上,似乎都是妄想分別的賸累,但如透過了這一 > 關,卻成為菩薩濟世利生的大用。有了悟證以後,更應學習以及運用佛法,使世 p-194 > 學與佛法融通無礙。菩薩不但是道智,而且是道種智,這是一般所不大注意的。 > 真正的大乘慧學,不但重視觀境與生活的相應,理性與事相的統一。而且能夠博 > 通一切世學,容攝無邊微妙善法,使一切世間學,無礙於出世的佛學,並成為佛 > 法利益眾生的善巧方便。(常覺記) > ********************************************************************* > 解 脫 者 之 境 界 p-195 > > 一 解脫即是自由 > > 解脫,是學佛所仰求到達的,是最高理想的實現。我們是初學,沒有體驗得 > ,至少我沒有到達這一境地,所以不會說,不容易說,說來也不容易聽。如沒有 > 到過盧山,說盧山多少高,山上有什麼建築,有怎樣的森林、雲海,那都是說得 > 空洞,聽得渺茫,與實際相隔很遠的。佛與大菩薩的解脫,體會更難,現在只依 > 憑古德從體驗而來的報告,略為介紹一二。 > > 解脫,是對繫縛而說的。古人稱做解黏釋縛,最為恰當。如囚犯的手足被束 > 縛,受腳鐐手銬所拘禁,什麼都不自由。除去了繫縛,便得自由。人(一切眾生 > )生活在環境 ,被自然,社會,身心所拘縛,所障礙,什麼都不得自由。不自 > 由,就充滿了缺陷與憂苦,悔恨與熱惱。學佛是要從這些拘縛障礙中透脫過來, p-196 > 獲得無拘無滯的大自在。三乘聖者,就是解脫自由的實證者。 > > 在自然,社會,身心的環境中,也可說有繫縛與非繫縛的。如磚石亂堆一起 > ,會障礙交通,便是繫縛。如合著建屋的法則,用作建築材料,那就可築成遮風 > 避雨,安身藏物的處所,增加了自由。即長江大河,疏導而利用他,可成交通運 > 輸,灌溉農田的好工具。否則,河水泛濫,反而會造成巨大的損害。社會也是如 > 此,身心也如此,不得合理的保養,休息,鍛鍊,也會徒增苦痛。然而使我們不 > 得自在的繫縛力,使我們生死輪迴而頭出頭沒的,最根本的繫縛力,是對於(自 > 然、社會、身心)環境的染著----愛。內心的染著境界,如膠水的黏物,磁石的 > 吸鐵那樣。由於染著,我們的內心,起顛倒,欲望,發展為貪、瞋、癡等煩惱, > 這才現生為他所繫縛,並由此造業而繫縛到將來。我們觸對境界而生起愛瞋、苦 > 樂,不得不苦、不得不樂,這不是別的,只是內心為事物所染著,不由得隨外境 > 的變動而變動。學佛的,要得解脫與自由,便是要不受環境所轉動,而轉得一切 > 。這問題,就在消除內心的染著、執著,體現得自在的境地。佛問某比丘:你身 p-197 > 上穿的衣服,不留意而被撕破了,你心裡覺得怎樣?比丘說:心裡會感到懊喪。 > 佛又問:你在林中坐禪,樹葉從樹上落下,你感到怎樣?比丘說:沒有什麼感觸 > 。佛告訴比丘說:這因為你於自己的衣服,起我所執而深深染著的關係。樹葉對 > 於你,不以為是我所的,不起染愛,所以才無動於中。佛陀的這一開示,太親切 > 明白了!平常的家庭裡多有意見,或者吵鬧,這因為父子、兄弟、夫妻之間,構 > 成密切關係,大家都起著我我所見,所以容易「因愛生瞋」。對於路過的陌生人 > ,便不會如此。我們生活在環境中,只要有了染著,便會失去寧靜,又苦又樂, > 或貪或恨。從我的身體,我的衣物,到我的家庭,我的國家,凡是自己所關涉到 > 的,無論愛好或瞋恨,都是染著。好像是到處荊棘,到那 便牽掛到那 。聽到 > 聲音,心就被聲音鉤住了;看見景色,心便被景色鉤了去。好獵的見獵心喜;好 > 賭的聽見牌響,心裡便有異樣感覺。我們的心,是這樣的為境所轉,自己作不得 > 主。求解脫,是要解脫這樣的染著。任何境界,就是老死到來,也不再為境界所 > 拘縛,而能自心作主,寧靜的契入於真理之中。對事物沒有黏著,便是離繫縛得 p-198 > 解脫了。煩惱染愛,無始以來,一直在繫縛我們,所以憂苦無邊,如在火宅。真 > 的把染愛破除了,那時候所得到的解脫法樂,是不可以形容的。好像挑著重擔的 > ,壓得喘不過氣來,一旦放下重擔,便覺得渾身輕快。又如在酷熱的陽光下,曬 > 得頭昏腦脹,渴得喉乾舌硬。忽而涼風撲面,甘露潤喉,那是怎樣的愉快!解脫 > 了的,把身心的煩累重壓解消了,身心所受的「離繫之樂」,輕安自在,惟有體 > 驗者才能體會出來。總之,解脫不是別的,是大自在的實現,新生活的開始 > 。 > 二 解脫的層次 > > 佛法說有二種解脫:一、心解脫,二、慧解脫。這雖是可以相通的,而也有 > 不同。如畫師畫了一幅美女或一幅羅剎,因為人的認識起了錯誤,以為是真的美 > 女或羅剎,於是生起貪愛或者恐佈,甚至在睡夢中也會出現在面前。事實上,那 > 有真的美女或羅剎呢!這種貪愛與恐怖等,只要正確的認識他----這不過假的 > 形像,並沒有一點真實性;能這樣的看透他,就不會被畫師筆下的美女與羅剎所 p-199 > 迷惑了。我們的生死繫縛不自在,也是這樣,依無明為本的認識錯誤,起染愛為 > 主的貪瞋等煩惱,憂愁等苦痛。如能以智慧勘破無明妄執,便能染著不起,而無 > 憂無怖,離無明,名為慧解脫,是理智的。離愛,名心(定)解脫,是情意的。 > 這二方面都得到離繫解脫,才是真解脫。 > > 佛法的解脫,廓清無明的迷謬,染愛的戀著,所以必須定慧齊修。但外道的 > 修習禪定,也有修得極深的,對五欲等境界,名位等得失,都能不起貪等煩惱。 > 不知真實的,以為他是斷煩惱了,何等自在呀!其實這不是根本解決,如石壓草 > 一樣,定力一旦消失了,煩惱依舊還生。這如勦匪一樣,倘不施予感化,兵力一 > 旦調走,匪會再活動起來。若能施以道德的感化,生活的指導,使成為良民,地 > 方才會真的太平。所以,繫縛我們的煩惱,必須用智慧去勘破他,而不能專憑定 > 力。佛法重智慧而不重禪定,理由就在此。然而,一分佛弟子,僅有一點共凡夫 > 的散動慧解,這對於解脫,不能發生多大力量。有的著重真慧,依少些未到定力 > ,能斷煩惱,了生死,這稱為慧解脫。這樣的解脫,從了生死說,是徹底的;但 p-200 > 在現實身心中,還不算圓滿。所以定慧均修,得「俱解脫」,才契合解脫的理想 > 。 > > 專約慧證的解脫說,人類對於事事物物,處處起執著,處處是障礙,不得自 > 在。要破除執障而實現解脫,在修持的過程上,略可分為三階。一、於千差萬別 > 的事相,先求通達(外而世界,內而身心)一切法的絕對真如----法法本性空, > 法法常寂滅。真如是絕對平等而無差別的,可是我們(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 > 一直在無明的蒙蔽中,於一一境界,取執為一一的實性。由此,我見我所見,有 > 見無見,常見斷見,無邊的葛藤絡索,觸處繫著。如能從幻相而悟入平等無差別 > 的法性,即能從執障中透出,而入於脫落身心世界的境地。古人說:「見滅得道 > 」,「見空成聖」,「入不二門」,大旨相同。如不能透此一門,一切談玄說妙 > ,說心說性,都不相干。二、雖然要悟入空性無差別(或稱法界無差別),而不 > 能偏此空寂,偏了就被呵為「偏真」,「沈空滯寂」,「墮無為坑」。原來,理 > 不礙事,真不壞俗,世界依舊是世界,人類還是人類。對自然,社會,身心,雖 p-201 > 於理不迷,而事上還須要陶冶。這要以體悟的境地,從真出俗,不忘不失,在苦 > 樂,得失,毀譽,以及病死的境界中去陶練。換言之,不僅是定心的理境,而要 > 體驗到現實的生活中。三、功行純熟,達到動靜一如,事理無礙。醒時、睡時、 > 入定、出定,都無分別,這才是世法與出世法的互融無礙,才能於一切境中得大 > 自在。關於悟入而心得解脫,本有相似的與真實的,淺深種種,不過從理而事, > 到達事理一致的程序,可作為一般的共同軌轍。 > > 三 解脫的重點 > > 解脫,從體悟真性而來。體悟,是要離妄執,離一切分別的。在修行趣證的 > 行程中,合理的分別是必要的。但在臨近悟入的階段,善的與合理的分別,都非 > 離卻不可。經上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論上說:先以福捨罪,次以捨捨 > 福。佛見,法見,涅槃見,都是「順道法愛生」,對於無生的悟入是有礙的。古 > 人所以要「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所以說:「欲除煩惱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 p-202 > 邪」。你不見,白雲烏雲,一樣的會遮礙日光?金索鐵索,一樣的會拘縛我們嗎 > ? > > 原來,我們所認識的一切,都只是抽象的,幻相的,不是事物的本性。如認 > 識而能接觸到事物本身,那我們想火的時候,心 應該燒起來了!為了要表達我 > 們的意境,所以用語言文字。所寫的和所說的,更只是假設的符號,並不能表示 > 事物自身。這等於一模一樣的米袋,放在一起,如不在米袋上標出號碼,要使人 > 去取那一袋,就會無從下手,不知取那一袋好。語言,文字,思想,都不是事物 > 本身,所以要真實體悟一切法本性,非遠離這些相----離心緣相,離語言相,離 > 文字相不可。『中論』也說:「心行既息,語言亦滅」。因為如此,法性不但是 > 離名言的,離分別的,離相的,而且惟是自覺的,不由他悟的----「自知不隨他 > 」。 > > 再說,語言、文字,以及我們的認識,都是相對的----佛法稱之為「二」。 > 如說有,也就表示了不是無;說動,也就簡別了靜;說此,就必有非此的彼。這 p-203 > 都落於相對的境界,相對便不是無二的真性。所以我們儘管能說能想,這樣那樣 > ,在絕對的真理前,可說是有眼睛的瞎子,有耳朵的聾子。我們成年累月,生活 > 在這抽象的相對的世界,不但不契真理,而反以為我們所觸到了解的,就是一切 > 事物的本性,看作實在的。(從五根)直覺而來的經驗是如此,推比而來的意識 > 知解,也不能完全不如此。對事對理,既這樣的意解為實在性,那末一切的法執 > 、我執,一切貪等煩惱,都由此而雲屯霧聚,滋長蔓延起來。所以如實的體悟, > 非從勘破這些下手不可,非遠離這些錯覺的實在性不可,非將一切虛妄分別的意 > 解徹底脫落不可!尋根究底,徹底掀翻,到達「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真覺現 > 前,這才不落抽象的相對界,脫落名言而實現了超越主觀客觀的覺證,這才是如 > 實的現證一切法真性。所以,法性是不二的,無差別的。無二無別的平等性,不 > 但生活在相對境界的我們,想像不到,說不明白;就是真實體驗了的,在那自覺 > 的當下,也是「離四句,絕百非」,而沒有一毫可說可表的。 > > 人類(眾生)有生以來,從來不曾正覺過,一向為無始來的虛妄熏習所熏染 p-204 > ,成為生死的妄識。眾生的虛妄心識,可說越來越分化了。感情,意志,認識, > 使內心無法平衡。有時意志力強,有時感情衝動,有時偏於抽象的認識,使內心 > 分崩離析,互相矛盾,有時成為無政府狀態。就是我們的認識,不但五識的別別 > 認識,形成不同的知識系統;總取分別的意識,受五識的影響而缺乏整全的認識 > ,有時推想起來,又想入非非,不著實際。內心的分化,偏頗,純為虛妄熏染的 > 惡果,佛法要我們息除虛妄分別,離卻妄執,就是要脫落層積的虛妄熏習,掃盡 > 離析的對立心態,而實現內心的一味平等,不離此相對的一切,而並不滯著於一 > 切。聖者的正覺,稱為智慧,並非世俗的知識,與意志、感情對立的知識。而是 > 在一味渾融中,知情意淨化的統一,渾融的不可說此,不可說彼,而是離去染垢 > (無漏)的大覺。這與我們專在抽象的概念中,在分裂的心態中過日子,完全是 > 不同的。那正覺現前時,智慧與真理,也是無二無別的;活像啞吧喫蜜糖,好處 > 說不出。證見時,沒有能知與所知的對立心境,所以說:「無有如外智,無有智 > 外如」。但這也還是證悟者描寫來形容當時的,正在證悟中,這也是不可說的; p-205 > 在不可說中而假設說明,只可說是平等不二,所以稱為「入不二法門」,或「入 > 一真法界」。由此,解脫必需證悟,而悟入的重點在乎離分別。這是除了般若而 > 外,什麼也是不能實現的。 > > 佛教中,有一通俗的----返本還源的思想。以為我們的心識,本來是清淨光 > 明的,沒有一毫雜染;因客塵煩惱的蒙蔽,所以迷真而流轉生死。本來如此;我 > 們現在的心體,也還是如此。如能離卻妄染,本來清淨的自心,便會顯露出來。 > 其實,「是心非心,本性淨故」,顯示心性的空寂(淨即空的異名)。本來如此 > ,是說明他的超越時空性,並非落在時間觀念中,想像為從前就是如此。決非先 > 有清淨,後有塵染,而可以解說為「從真起妄,返本歸真」的。徹底的說起來, > 不但不是先真而後妄,在現實中,反而是由於妄想,才能正覺,如低級眾生,也 > 有分別影像,可是不明不利。人的意識力特強,為善為惡,妄想也特別多。他可 > 能墮得極重,也可能生得最高。人類有此虛妄分別,而且是明確了別的意識,才 > 會知道自己的認識錯誤;知道抽象概念,並非事物的本來面目,這是一般眾生所 p-206 > 不易做到的。由於人類的虛妄分別,發展到高度(「憶念勝」),才能積極修證 > ,達到超越能所,不落分別的境地。如不解這一點,要遠離分別,當然趨於定門 > ,誰還修習觀慧引發證智的法門呢! > > 四 解脫者之心境 > > 證得諸法真性的境地,是不可以形容的,如從方便去說,那可用三事來表達 > 。一、光明:那是明明白白的體驗,沒有一絲的恍惚與暗昧。不但是自覺自證, > 心光煥發,而且有渾融於大光明的直覺。二、空靈:那是直覺得於一切無所礙, > 沒有一毫可粘滯的。經中比喻為:如手的捫摸虛空,如蓮華的不著塵垢。三、喜 > 樂:由於煩惱的濫擔子,通身放下,獲得從來未有的輕安,法樂。這不是一般的 > 喜樂,是離喜離樂,於平等捨中湧出的妙樂。這三者,是徹悟真性所必具的。但 > 也有類似的,切莫誤認。如修習禪定,在心力凝定集中而入定時,也有類似的三 > 事。甚至基督徒等祈禱專精時,也有類似的心境現前(他們以為見到神)。佛法 p-207 > 的真般若,從摧破無明中來,不可與世俗的定境等混濫。 > > 得解脫者的心境,與一般人是不同的,現在略說三點:一、不憂不悔:聖者 > 是沒有憂慮的,不像一般人的「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聖者又是不悔的: > 一般人對於已作的事情,每不免起悔心,特別是作了罪惡所引起的內心不安。有 > 憂悔,就有熱惱;有熱惱,內心就陷入苦痛的深淵。解脫的聖者,已作的不起追 > 悔,未來的不生憂慮,只是行所當行的,受所當受的,說得上真正的「心安理得 > 」。古人有未得徹證的,睡不安枕,食不知味。一旦廓然妙悟,便能「飢來喫飯 > 困來眠」;吃也吃得,睡也睡得。二。不疑不惑:證解脫的,由於真性的真知灼 > 見,從內心流露出絕對的自信,無疑無惑,不再為他人的舌頭所轉。不但不為一 > 般所動搖,就是魔王化作佛菩薩來,告訴他「並不如此」,他不會有絲毫的疑念 > 。佛有「四無所畏」,便是這種最高的絕對自信。三、不忘不失:體現了解脫的 > (在過程中可能有忘失),於所悟的不會忘失,如不會忘記自己一樣。在任何情 > 況下,都能直捷而明確地現前。禪宗使用的勘辨方法,或問答,或棒喝,都是不 p-208 > 容你擬議的。如一涉思量,便是光影門頭,不是真悟。從前有一故事:某人有了 > 相當的見地,善知識要考驗他是否真實的徹悟,就在他熟睡的時候,把他的喉嚨 > 扼緊,要他道一句來。此人一醒,即衝口而答,這可見親切自證者的不忘不失。 > > 解脫者的心量與風度,也多少有不同的:有的得了解脫,在立身處世上,都 > 表現出謹嚴拔俗的風格。這因為他所體驗到的,多少著重於超越一切,所以流露 > 為高尚純潔的超脫,帶點卓立不群,謹嚴不苟的風度,這大抵是聲聞聖者。有的 > 證悟了,表現出和而不流的風格。內心是純淨而超脫的,可是不嫌棄一般人、事 > 或更能熱忱的勇於為法為人。這由於悟入的理境,是遍於一切、不離一切的,大 > 抵是大乘的聖者。這是從悟境而作大類的分別,其實由於無始來的性習不同,聲 > 聞與菩薩,都有不同類型的風格。(此下都指解脫者)如貪行人是混俗和光的; > 瞋行人是謹嚴不群的;慢行人是勇於負責的(世間聖者,也有「清」,「和」, > 「任」,「時」等差別)。如約悟境的風格來說,聲聞聖者的悟境,並不徹底, > 徹底的是世出世間互融無礙的大乘。 p-209 > > 五 解脫者之生活 > > 在日常的生活方面,解脫了的聲聞聖者,偏重禪味,而漠視外界。他們的生 > 活態度是自足的,「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對於人事,不大關心。簡樸,恬澹, > 有點近於孤獨。以財物為例,聲聞聖者覺得這是毒蛇般的東西,不可習近,有不 > 如無。如果是大乘聖者,一定是拿財物去供養三寶,濟施貪病,利用他而並不厭 > 惡他。傳說:阿育王巡禮聖跡,到薄拘羅尊者的舍利塔時,聽隨從的人說:這位 > 尊者,生平無求於人,也不與人說法。阿育王嫌他與世無益,只以一錢來供養。 > 那知當此一錢供於塔前時,錢即刻飛出。阿育王讚歎說:少欲知足到一錢也不受 > ,真是希有!由此可以想見聲聞聖者淡泊自足的生活。他們的內心是充實的,而 > 外面好像是貧乏清苦。大乘聖者的生活態度,是富餘豐足,也希望別人如此。功 > 德不嫌多,心胸廣大,氣象萬千;於人,於事,於物,從來不棄捨他,也不厭倦 > 他。凡夫雖也是所求無厭的,但都是為著自己,菩薩是為了一切眾生。所以菩薩 p-210 > 的生活態度,不像聲聞聖者的拘謹。在一般人看來,多少有點「不拘小行」。 > > 無論是聲聞與菩薩,由信慧深入而來的堅定精進,都是非常有力的。一般所 > 看為艱苦的,根本不可能的,而在聖者們,卻能克服他。尤其是菩薩,難行能行 > ,難忍能忍,在寧靜恬悅的心境中,勝過了一切。 > > 平常說「八風不動」:利、衰、苦、樂、稱、毀、譏、譽,對於解脫的聖者 > ,是不會因此而動心的。就是到了生死關頭,都能保持寧靜而安祥自在的心境, > 不為死苦所煩擾。經中有「歡喜捨壽」的話,即是最好的例證。一般所說的「預 > 知時至」,凡夫也可以做到的。臨死時身體的不受死苦,在定力深湛的,也不是 > 難事(反而,定力不深的阿羅漢,還是不免身苦)。「坐亡」,「立脫」,那種 > 要死就死,撒手便行的作略,非根除我、我所執的聖者不可。然而,並非每一聖 > 者,都表現這樣的作略。 > 經上說:佛入涅槃時,佛弟子中煩惱未斷的,痛哭流涕;而煩惱己盡的解脫 > 者,只有世相無常的感覺,默然而已。依一般的眼光來看,一定要說哭的人對; p-211 > 那無動於中而不哭的,不近人情。其實,真得解脫的,不會為此而哀哭的。如因 > 死而哭,一切眾生不斷的死,哭都來不及了。中國的莊子,一般人都說他達觀。 > 他在妻死的時候,內心的矛盾痛苦,無法舒洩,於是才鼓盆而歌。這便是內心不 > 得解脫自在的證明,如真的解脫,固然不必哭,又何必鼓盆而歌呢? > > 六 解脫與究竟解脫 > > 二乘聖者與菩薩,從證悟而得的解脫,還有不圓滿處。如犯罪的,手足被杻 > 械束縛久了,一旦解脫下來,手足的動作,總有點不自在。二乘聖者,雖斷盡煩 > 惱而證解脫,但煩惱的習氣,還時時發現,這種習氣,雖不礙於生死解脫,不礙 > 於心地自在,而到底還是一種缺點。因為無始來的煩惱,多而且重,深刻影響於 > 身心。所以雖由智慧而破除了煩惱,身心仍不免遺剩有過去煩惱的慣習性。這種 > 慣習性,就是習氣。聲聞聖者有這種習氣,事例很多,如阿那律的時常罵人,大 > 迦葉的聞歌起舞等。這些習氣,菩薩已能分分的銷除,但須證得佛果,才能純淨 p-212 > 。煩惱與習氣銷盡,才能到達究竟圓滿的解脫境地----佛地。 > > 佛與大地菩薩,解脫的境地太高。二乘的解脫,與學菩薩行者的少分解脫, > 已使我們可望而不可及,足夠為佛弟子的讚仰處,而攝引、鼓舞著學佛法者的向 > 前邁進! > ********************************************************************* > 佛 教 之 涅 槃 觀 p-213 > > 一 涅槃之意義 > > 我國佛教徒,都說學佛是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標。真 > 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槃。涅槃是學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稱為「一切聖者之所 > 歸趣」。得涅槃,在佛法中佔著主要地位,如神教以生天為最後目標一樣。到底 > 什麼是涅槃呢?對於涅槃的意義,要有透闢的了解,才會以此目標而盡力以赴, > 以求得最終理想的實理。然在佛法中,這是甚深而最難理解的,我想從淺入深的 > 加敘述。 > > 涅槃,是印度話,含有否定、消散的意義。我國古譯作「滅」,「滅度」, > 即意味著某些東西的消散了,消除了,又超越了的意思。除了這消散、超越的意 > 義以外,還含得有:自由,安樂,舒適的意義,或可用「樂」字來代表;當然這 p-214 > 是不同於一般快樂的。唐玄奘譯為圓寂:圓是圓滿,是應有的一切功德都具足了 > ;寂是泯寂,一切不良的成分都消散了。這就是平等,自在,安樂的理想境地。 > > 「涅槃」這一名詞,不是佛所新創的術語。古代婆羅門教,及後來的印度教 > ,都可說是以涅槃為歸趣的。涅槃,可說是印度文明的共同理想。但名詞雖同, > 內容卻不一樣。依佛法說,他們的涅槃觀,都是不究竟的。最庸俗的,以物欲享 > 受的滿足為涅槃。如有一個外道,在飽食以後,拍拍他的肚子說,這就是涅槃了 > 。一般印度宗教的涅槃,如呼吸停止,或心念似乎不起等,自以為涅槃,其實都 > 不外乎禪定的境界。那末佛法的涅槃觀,是怎樣的呢? > > 二 從生死說起 > > 一、身心和合•死生相續:要了解涅槃,最好從生死說起。若不明白生死, > 也就不會理解涅槃。因為涅槃是消散了,安樂了的意義,而消解的就是生死;生 > 死是苦,所以超生死的是樂,這像光明是黑暗的反面一樣。那什麼是生死呢?例 p-215 > 如人,從入母胎,出生,長大,由壯而老,末了是死:這就是生死的現象。生死 > 有什麼問題呢?因為人並不是死了就完事的。佛法的根本信念,是:我們是有情 > 識的有情體,生了會死,而死了並不等於沒有,死了還是要生的。現在這一生, > 也是從過去的死而來的。無始以來,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一直在如此的生死死 > 生的無限延續中。像太陽從東方升起,向西方沒落,落而又起,起而又落一樣。 > 本來,凡是宗教,都有來生的信仰,信仰死了還有。如死了就沒有的話,就根本 > 不成其為宗教。如天主、耶穌教等,說人死了,不是生天國,就是落地獄。可是 > 他們只說未來有,不說過去有。佛法則從死後有生,了解到生前有死,一直是生 > 死死生的無限延續。這樣的死生相續,死生就成為問題了。好像一個國家,合久 > 必分,分久必合;亂極則治,治而復亂。有史以來,一直是這樣,永久這樣下去 > ,真是太無意義,應該有永久的治平,一治永治而不再紛亂才好。這樣,我國就 > 有大同的思想。我們每一個有情,也是這樣。生在這個世間,為了物質的佔有, > 享受,常常是求之不得。人與人在一起,有種種恩怨,是是非非,也引起苦痛。 p-216 > 身體會生病,會衰老,最後是死。人在這從生而死的過程中,種種痛苦,沒法解 > 免得了。如死了就什麼沒有的話,倒也罷了,可是事實並不如此,此生死了,死 > 了有生。而且,有時生到天國,好像快樂些,不久又墮落下來,還到人間,或者 > 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去。這樣的升了又墮,墮了又升,叫你無可奈何的,一 > 生又一生的受苦下去,簡直沒個了局。這真成為大問題了! > > 人在世間,或是有錢的,有權勢的,有著作的,有發明的,受到人的恭敬, > 尊重,過著良好的生活。在這得意時,滿以為人生是頂理想的。可是時間過去, > 富的變貧了,權力喪失了,言論成為陳腐,發明又有新的來代替了。自以為滿意 > 的人生,成為幻滅,陷於空虛的痛苦中。在這樣的生死延續過程中,就發生一種 > 要求,要得到永遠的自由,永恆的安樂。這與要求天下大同,永久太平一樣。 > > 人是多數怕死的,其實死有什麼可怕?怕的是死了又生,生了還是苦,或者 > 更苦,才是無可奈何的事。宗教都有此同一心境,惟有儒者,對此不加重視,所 > 以沒有引起生死問題(儒者是不成為宗教的)。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 p-217 > 對於死後,就這樣的不了了之。佛教深刻的注意到此,那怎樣去解決呢?要從人 > 生是苦認識起。應該知道,病痛是苦,健康也一樣是苦。事業失敗時是苦,富貴 > 在手時,也一樣是苦。不但人間是苦,地獄是苦,就是神教徒仰望的天國,也還 > 是苦。因為生天還會墮落人間及地獄,沒有解除了墮落的可能性。如國家治平了 > ,隨時會成為變亂,因為變亂的可能性,始終未曾解決。健康還會衰老,富貴會 > 成為貧賤。人生的本質,是含有苦痛因素的,不能保持永恆的。所以生死的延續 > 過程,始終是苦苦樂樂,哭哭笑笑。這個身心和合,死生相續的自己,就是真正 > 的苦惱。 > > 一般宗教,多數把人分為肉體與靈魂。以為人死了,肉體壞了,而靈魂是永 > 恆的,還是那樣的,或者生到天上。不但多數的神教這樣說,甚至佛教的通俗說 > ,也有類同此說的。一般的靈魂,印度有一特殊術語,叫做「我」。認為這本來 > 是自由的,安樂的,不知怎的(當然各有各的解說),成為世間的苦痛有情,像 > 囚在監牢 似的。能脫出這苦難的塵世,就回復自在與安樂,這都是外道的想法 p-218 > 。但一般都作此想:若沒有我,誰在生死輪迴受苦呢?又是誰了生死呢?但佛法 > 不作此說,不承認有此常恆安樂的自我。反認為這種自我的執見,自我的愛染, > 正是生死苦惱的根源。「無我」,這是佛法異於一切宗教的特色。神教的幻想產 > 物----我,靈,經科學考驗,解剖分析,都是無法得到的。所以佛但說身心和合 > ,和合的相續的身心,經佛的智慧觀察起來,不是別的,只是五蘊,或說六界, > 或說六處。總之,無非身心的綜合活動,形成個體的假我而己。因此,佛法不像 > 外道那樣,宣說真我、常我,而說:「但見於法,不見於我」。結胎出生,只是 > 身心綜合活動的開始。到死了,舊的組合解體,又有新的組合自體活動開始。前 > 生與後世的死生相續,即是身心的和合活動。 > > 二、報由業惑•業從惑起:這是佛教一切學派所公認的事理。眾生在從生到 > 死的一生中,在家庭,在社會,為國家,做的事,說的話,真是不計其數。這些 > 身體的活動,語言的表達,都由善性惡性的內心所推動,都會留下一種或善或惡 > 的力量,叫做業,深深的在我們自己的身心中保存著,深切的影響自己,決定自 p-219 > 己,這是大家可以體驗到的,如前天做了一件好事,一想起來,就會身心愉快。 > 事情雖已過去,影響仍然存在,作了惡事,也是一樣。他會內心痛苦,好像大石 > 壓在心頭,坐臥不寧。甚至不經意所作的,雖然力量極微,也會留存力量。如故 > 意而作的,則成善業惡業,影響力更大。惡業,現生能障礙我們向善,如加入了 > 黑社會,就會受他控制,不容易離開他,走上自新的路。這種惡力量,一直支配 > 自己,死了會受到惡業所感的惡果。善業,現生能抗拒惡力量,引發我們向善, > 將來會因善行而得樂果。行善有善、樂的結果,作惡有惡、苦的結果。這是一定 > 的。平常人都勸人行善止惡,但為什麼要行善呢?一般人總是以為:做好事或壞 > 事,是會影響家庭,社會,國家的。這當然是對,的但影響最深切的,還是我們 > 自己。如人類,有聰明也有愚癡;有強健也有病弱;對人有有緣或無緣;做事有 > 順利或乖逆:人生千差萬別的遭遇,都由於過去的(或是今生以前所作的)業力 > 所感,所以說「報由業感」。這個問題,只有佛才能徹底的說明他,解決他,神 > 教者是無能說明的。有人拉了一個生來就瞎了眼的人,來到耶穌的面前,問:「 p-220 > 為什麼這個人生下來就是瞎子呢?是誰的罪呀?他也是從上帝那 來的,為什麼 > 別人的眼睛明亮,而上帝卻使他瞎眼呢」?這個問題,在神教中,原是不可能解 > 答的。好在耶穌也還聰明,他說:「這不過上帝要在他身上,表現他的大能及權 > 威吧了」!他隨手摸了瞎眼一下,眼睛便明亮了。當時,好多人讚美神,相信神 > 的權威。其實,這一問題,根本不曾解決。現在世界上,千千萬萬生來就瞎了眼 > 的,到底為了什麼?也是為了顯現上帝的權威嗎?假使這千千萬萬的生盲,死了 > 也還沒有得到醫治,而是上帝的意思,那上帝是最極殘酷的暴君了。像這些,唯 > 有佛法的「報由業感」,才能解答問題。換句話說:一生一生所感受的,都從前 > 生的善惡業力所招感。今生作了善惡業,又會感來生的苦樂果。依著業力的影響 > ,眾生便無休止的,一生又一生,受著不同的果報。自作自受,無關於神的賞罰 > ? > > 生死果報,既由業力而來,那麼想解了生死,大家也許以為:把業力取消了 > 就得。可是,業是不能取消(可以減少他的影響力)的,也是不必取消的。佛說 p-221 > :業從惑起,所以斷除了惑,生死就解脫了。什麼是惑?惑是煩惱的別名,就是 > 內心種種不正當的,不清淨的分子。有人以為:作惡業,從貪,瞋,癡,慢等煩 > 惱所引發,可以說業從惑----煩惱而起。我們整天為國家,為民眾服務,這些善 > 業,那 也從煩惱起呢?不知道,這還是離不了煩惱。煩惱的根本,是(人無我 > 愚)「我見」。作善作惡,一般人都是為我而作:為我的生活;為我的財富,健 > 康;為我的名譽,權力;為我的家,為我的民族,國家:一切都以我為前提,以 > 我為中心。如不是為了我的,就不感興趣了。所以不但作惡事,是由煩惱所引起 > ;即使作善事,也還是離不了煩惱。從煩惱而來的善事業,是不徹底的,可以變 > 質的,可以演變而成為惡的。例如辦慈善事業,當然是善的。可是為了「我的」 > ,見到別人辦的同一慈善事業,就會競爭,甚至有意無意的破壞他。好的事情, > 要由我來做,別人做,就不表同情,或者破壞他。這樣,好的事情,由於有「我 > 見」在作祟,不是偏執自己的意見,就是偏重自己的利益,結果變壞了。為了我 > 的家,我的國,我的教,處處從我出發。不能說沒有一些好的,但是與煩惱雜染 p-222 > 相應,有時會演變得害盡世人。如西方神教徒的宗教戰爭之類。所以,一般人的 > 活動,善的惡的,都不離「自我」的推動力,都是不離煩惱。這樣,善的感樂果 > ,惡的就感苦果。在身心的動作時,一切都為著我,一切都拉來攝屬於我,最好 > 聽我的意見,受我的支配----這就是「我見」的表現。我的意義是「主宰」:主 > 是一切由我作主,宰是一切由我支配。我,便是生死的根源,罪惡的根源。我見 > ,像一種凝聚的力量,使一切人,事,社會,國家,都無不通過我見,而構成關 > 係,而集合於一(有集合,就有分散,有我也就有人了)。有此我見,形成一種 > 向心力,起著凝聚集合作用。每一眾生的身心,不論人或動物,為什麼會成為一 > 個個的個體呢?就是因為有了我見,所作的善業或惡業,受我見的影響,攝引, > 凝聚,招感為有異於其他的個體。如青年男女,結合為一個家庭。後來意見不和 > ,鬧翻了,便離婚。可是,一遇到因緣,又結合組織新的家庭。為什麼離了又合 > ?這由於自身的要求,為了自我而吸引對方的集合力。眾生的個體也如此:老了 > ,死了,身心組合破壞了。但由於我(見與愛)的欲求,引發以我見為本的善惡 p-223 > 業力,又感得一新的身心組合,新的個體。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的永遠延續下去 > 。假使沒有這我見的集合力,就能解脫這生死不斷的現象。阿羅漢,佛,是已經 > 了脫生死的。但他們在生時,與常人一樣,說話,做事,有種種的活動。他們的 > 行業是善的(佛是純善的),但他們的行善,並不會成為招感生死的業力。為什 > 麼呢?因為聖者不像我們以「我見」為中心,會集成一個個體,一個破壞了,又 > 要求個體的延續。聖者的我見,已經破除了,通達無我,所以一了百了,從此了 > 脫生死。一切人在現實的身心世界中,永遠是顛倒的,都有自我永恆的要求(無 > 常計常,無我執我),好像自己是不會死的。等到死到頭來,還要求延續,求未 > 來的存在(這叫「後有愛」),所以死了,便依善惡業力去感果。如善業有力的 > ,此後感得好果;惡業力強的,就感苦果。所以,未能了生死的,還是多做善業 > ,比較妥當。總之,死生由業,業由煩惱,煩惱的根本是我見。我見不破,生死 > 問題永遠不能解決。 > > 三 涅槃之一般意義 p-224 > > 一、斷惑則得涅槃:上面已經說明,要解脫生死,必從斷煩惱,斷煩惱的根 > 本----我見下手。眾生一向在生死中,有生有滅;若了生死而得涅槃,即是不生 > 不滅,不生不滅是涅槃的特性。佛弟子修持定慧,漸斷煩惱,現生便能體驗到不 > 生不滅的境地,叫做得涅槃。到這,我見為本的煩惱斷盡了,發業的力量也沒有 > 了,也就不再感生死果。由於不起我見,做一切事,不再依自我中心而出發。現 > 在人,都會唱一些高調,什麼大公無私啦,為大眾謀幸福啦,實則最熱心於公共 > 福利的,也不免以我為活動的主力。惟有聖者,從最深徹的智慧中,徹底通達無 > 我,才是最高的德行。斷煩惱的,必有高超的智慧,自覺到我見消除,煩惱不再 > 起,生死永得解脫。很多人都誤會了!以為死了才叫涅槃。不知道真正得涅槃的 > ,絕大多數,都是在生存世間時,早就親切體證到涅槃了。如真能破除我見,體 > 證涅槃的,一切是自由自在,無罣無礙,真是「哀樂不入於胸次」,「無往而不 > 自得」。凡能親切體驗不生不滅的,名為證得涅槃。 p-225 > > 現在的佛弟子,很少想現生得涅槃的。不是根機鈍,就是太懶散,這才把了 > 生死這個問題,完全推到死了以後。從前,有一位比丘,獨自禪坐修行,有一外 > 道見了說:「你是在修來生的安樂吧」!比丘答:「不!我修的是求現生樂」。 > 因為涅槃的境地,是學者現生所能達到的,現生能得大自在,大解脫的。無奈末 > 世的人根鈍,不肯精進,無所成就,觀念才慢慢的轉了,都把了生死與得涅槃, > 看成死後的事。佛教的本意,是注重現生的體驗的,要現生證得涅槃的。 > > 二、業盡報息則入涅槃:我們的生死身,從過去的業力所感而來。有了這身 > 心組織,便不能沒有欠缺,不能沒有痛苦。只要你誕生了,這一既成事實,在現 > 生中,是不能完全解除的。所以,了脫生死,決不從苦果的改變上去著力。也不 > 從業力的消除上去著力,因為有煩惱才會造業,才會使業感果。如果能證無我, > 斷煩惱,得涅槃,業力就不會起作用,生死的連索,便從此截斷了。對於這,許 > 多人不明白,發生誤會,引起很多疑問。他們以為:有什麼業,感什麼報,這是 > 佛說的。而且,作業而受果的,即使經過千劫萬劫,業力仍永不消失。因此就誤 p-226 > 解:我們的生死,無法了脫。因為生前作了好多業,還沒有受報得了,而今生又 > 作了好多善惡業。將來再感生死時,也還是要造業的。這樣,豈不是業力愈造愈 > 多,永遠受報不了,這怎能了生死而不受苦果呢?這個想法,就是不知道佛法的 > 因果道理。要知道,有了業要感果,但還要有助緣,煩惱就是業力感果的要緣。 > 如黃豆,是不是會生芽呢?會生長黃豆呢?誰都會說:是的,黃豆會生芽,會生 > 黃豆。但黃豆的生芽結果,還要具足種種的因緣。例如,豆種要沒有變壞,要有 > 適宜的溫度,水分等。如豆種壞了,或沒有水分等緣,他是不會生芽的。例此, > 業力所以會感生死果,也要煩惱來為他作滋生的助緣。如斷了煩惱,沒有助緣, > 業力也就無力生果了。所以說:業盡報息,則入涅槃。業盡的盡,不是沒有了, > 只是過去了,再也起不了作用。這樣,煩惱一斷,業種就乾枯了,生死的果報, > 也就從此永息。 > > 眾生都是有情愛的。母子,夫妻等愛,無論愛到怎樣深,都是有條件的愛; > 只有愛自己----我愛,才是無條件的。所以佛說:「愛莫過於己」。人愛自己的 p-227 > 生存;到了病勢嚴重時,還存有大概會活下去,可能會好起來的欲望。到了絕望 > 時,也要把希望寄於未來,這叫後有愛。有的,只要聽到死字,就害怕起來。其 > 實,病才痛苦,死了又不知苦痛,怕什麼呢?他是怕沒有這個「我」呀!怕財富 > ,權位,眷屬,都成為不是「我的」呀!由於這我愛的欲求,才會招感生死而不 > 斷。如自我的愛見斷盡了,永不再感生死苦果;此生的報體結束了,就是入涅槃 > 。出家人死了,一般都說某某和尚入涅槃,這實在太恭維了。如不斷煩惱而死去 > ,一定是死生相續,怎能說入涅槃呢?當破了我見,斷盡煩惱,證入法性時,名 > 為得涅槃。涅槃是親切的體證了,但還不能沒有苦。有此身體存在,餓了還是要 > 吃,冷了還是要穿,辛苦了還是會疲勞,會老,會病。不過,比平常人不同,雖 > 然身體有苦,而不致引起憂愁懊惱等心苦,這叫有餘涅槃,就是上文的「斷惑則 > 得涅槃」。到最後死了,這個身心的組合離散了,不再引生新的自體,新的苦果 > ,這叫無餘涅槃,也就是「業盡報息則得涅槃」。 > > 四 涅槃之深究 p-228 > > 一、蘊苦永息之涅槃 煩惱的根本是我見,是迷於無我的愚癡,這惟有無我 > 的深慧,才能破除他。有了甚深的空(無我)慧,便能破我見,體驗到人生的真 > 理,獲得大自在。這是現在生所能修驗的,也是聖者所確實證明的。等到此生報 > 體結束後,不再受生死果,這就是入涅槃了。大阿羅漢都是這樣的,釋迦佛八十 > 歲時,也這樣的入了涅槃。如進一層推求,就難於明白。一般人想:入了涅槃, > 到那 去呢?證了涅槃,是什麼樣子呢?關於這,佛是很少講到的。總是講:生 > 死怎樣延續,怎樣斷煩惱,怎樣就能證涅槃。入了涅槃的情形,原是不用說的, > 說了也是不明了的。比方一個生盲的人,到一位著名的眼科醫生處求醫,一定要 > 問個明白,眼明以後,是什麼樣子的,醫生怎麼說也沒有用吧!因為他從來無此 > 經驗,沒法想像。只要接受醫治,眼睛明亮了,自然會知道,何必作無謂的解說 > 。若一定要問明了才肯就醫,那他的眼睛,將永無光明的日子。涅槃也是這樣, > 我們從無始以來,都在生死中轉,未曾證得涅槃,所以入涅槃的境地,怎麼想也 p-229 > 想不到,怎麼說也說不到,正如生盲要知的光明情形一樣。佛教是重實證的,只 > 要依著佛的教說----斷煩惱,證真如的方法去修習,自然會達到自覺自證,不再 > 需要說明了。 > > 凡夫心境,距離聖境太遠了,無法推測,也不易說明。但世人愚癡,總是要 > 作多餘的詰問。所以,佛曾因弟子所問而說過譬喻。佛拿著一個火,手一揮動, > 火就息滅了。佛問弟子:火到那 去呢?這不能說火是什麼情形,也不能說火到 > 那裡去了。生死滅了,證入涅槃,要問是什麼樣子,到什麼地方去,也與火滅了 > 一樣的不可說明。再說一個經中常說的譬喻吧!因冷氣而結水成冰,有大冰山, > 小冰塊,什麼情形都有,各各差別。這像眾生從無始以來,各有煩惱,各各業感 > ,各各苦果,也是各各差別不一。冷氣消除了,冰便溶化為水而歸於大海。這如 > 發心修行的,斷煩惱,解脫生死苦果而入涅槃一樣。這時候,如問,冰到那 去 > 了,現在那塊冰是什麼樣子,那是多餘的戲論。既已溶化,不能再想像過去的個 > 體;水入大海,遍一切水中,所以是「無在無不在」。解脫生死而證入涅槃,也 p-230 > 是這樣,不能再以舊有的個體去想像他。有些人,總覺得入涅槃以後,還是一個 > 個的,還是會跑會說的,不過奇妙的很而已。這只是把小我的個體去推想涅槃, > 根本不對!如說某人入涅槃,是可以的;以為入涅槃後,仍是一個個的,便成大 > 錯。如說黃河的水,長江的水,流到海 ,是可以這樣的。但在流入大海以後, > 如還想分別:那是黃河水,那是長江水,這豈非笑話。眾生為什麼在生死海中, > 不能徹底解脫?就因為以我為中心,執著一個個的個體為自我,總是畏懼沒有我 > ,總要有個我才好。因此,永遠成為個體的小我,一切苦痛就跟著來了,得了涅 > 槃的,如大小冰塊的溶入於大海,豈可再分別是什麼樣子!到達涅槃,便是融然 > 一味,平等平等。經上說:「滅者即是不可量」。涅槃(滅)是無分量的,無數 > 量的,無時量與空量的。平等法性海中,不可分別,不能想作世間事物:一個個 > 的,有分量,有方所,有多少。從前,印度有一位外道,見人死了,會說:某人 > 生天,某人生人間,某人墮地獄。但一位阿羅漢入滅了,外道看來看去,再也看 > 不出,不知道現在什麼地方。這是說明了:入了涅槃,是無所從來,也無所去的 p-231 > ;無所在,也無所不在的。我們沒有證得涅槃,總是把自我個體看為實在,處處 > 從自我出發。聽到消除了自我的涅槃,反而恐佈起來。所以理解涅槃是最困難的 > ,難在不能用我及有關我的事物去擬想,而人人都透過我見去擬想他,怎麼也不 > 對,入了涅槃,身心都泯寂了。泯,滅,寂,意思都相近。這並非說毀滅了,而 > 是慧證法性,銷解了相對的個體性,與一切平等平等,同一解脫味。到這 ,就 > 另有一問題,大小乘便要分宗了! > > 小乘的修學者,做到生死解脫了,便算了事,苦痛既已消除,也再不起什麼 > 作用了。這是小乘者的涅槃觀,大乘卻有更進一步的內容。這可分兩點來說:一 > 、約體證的現(相)實(性)一味說:聲聞者證入法性平等時,離一切相。雖也 > 知道法性是不離一切相的,但在證見時,不見一切相,惟是一味平等法性。所以 > 說:「慧眼於一切法都無所見」。聲聞學者的生死涅槃差別論,性相差別論,都 > 是依據古代聖者的這種體驗報告而推論出來。但大乘修學者的深悟,在證入一切 > 法性時,雖也是不見一切相(三乘同入一法性;真見道),但深知這性相的不相 p-232 > 離。由此進修,等到證悟極深時,現見法性離相,而一切如幻的事相,宛然呈現 > 。這種空有無礙的等觀,稱為中道;或稱之為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由於體 > 證到此,所以說:「慧眼無所見而無所不見」。依據這種體證的境地,安立教說 > ,所以是性相不二論,生死涅槃無差別論。在修行的過程中,證到了這,名為安 > 住「無住涅槃」,能不厭生死,不著涅槃,這是小乘證悟所不能及的。但大小的 > 涅槃,不是完全不同,而是大乘者在三乘共證的涅槃(法性)中,更進一層,到 > 達法性海的底 。 > > 二、約修持的悲願無盡說:小乘者的證入涅槃,所以(暫時)不起作用,除 > 了但證空性,不見中道而外,也因為他們在修持時,缺乏了廣泛的慈悲心。像游 > 泳的人,如發生了危險,那不想救人的,只要自己爬到岸上休息,便覺得沒事, > 更不關心他人的死活。有些想救人的,自己到了岸,見別人還在危險中,便奮不 > 顧身,再跳進水 去,把別人拉到岸上來。菩薩在修行的過程中,有大慈悲,有 > 大願力,發心救度一切眾生。所以自己證悟了,還是不斷的救度眾生。在為人利 p-233 > 他所受的苦難,菩薩覺得是:無上的安慰,最大的喜樂,沒有比這更幸福了。由 > 於菩薩悲願力的熏發,到了成佛,雖圓滿的證入涅槃,但度生無盡的悲願,成為 > 不動本際而起妙用的動力,無盡期的救度眾生,這就大大不同於小乘者的見地了 > 。但圓滿成佛以後,救度眾生,不再像眾生一樣,救此就不救彼,在彼就不在此 > 。佛的涅槃,是無在無不在的,是隨眾生的善根力所感而起應化的----現身,說 > 法等。佛涅槃是有感必應,自然起用,不用作意與功力的。佛般涅槃,像日光的 > 遍照一切一樣,一個個的眾生,像一所所的房屋。有方窗,光射進來,就有方光 > ;有圓孔,光射進來,就有圓光。光是無所謂方圓的。所以,現一切身,說一切 > 法,都是隨眾生的機感而現的。如釋迦佛的在此土誕生,出家,成佛,說法,入 > 涅槃,都是應化身;圓證涅槃的佛,是早己證法身了。因此,如想像圓證涅槃的 > 佛,是一個個的,在這 在那 的,是壽長壽短的,便不能了知大乘涅槃的真義 > ,不知應化身的真義了。必須放棄小我個體的觀念,才有悟解證入涅槃的可能。 > > 涅槃,是沒有人與我等種種分別。所以了解涅槃,非從生死苦果,即小我個 p-234 > 體的消散去了解不可。入了涅槃,如說永恆,這即是永恆,因為一切圓滿,不再 > 會增多,也不會減少,也就不會變了。說福樂,這便是最幸福,最安樂;永無苦 > 痛,而不是相對的福樂了。要說自由,這是最自由,是毫無牽累與罣礙的。沒有 > 一絲毫的染污,是最清淨了。所以,有的經中,描寫涅槃為「常樂我淨」。這 > 的我,是自由自在的意思,切不可以個體的小我去推想他。否則,永遠在我見中 > 打轉,永無解脫的可能。以凡夫心去設想涅槃,原是難以恰當的。所以佛的教說 > ,多用烘雲托月的遮顯法,以否定的詞句去表示他,如說:不生不滅,空,離, > 寂,滅等。可是眾生是愚癡的,是執我的,多數是害怕涅槃的(因為無我了); > 也有不滿意涅槃,以為是消極的。純正而真實的佛法,眾生顛倒,可能會疑謗的 > ,真是沒法的事。好在佛有無量善巧方便,為了這種深深執我的眾生,又作另一 > 說明。 > > 二、身心轉依之涅槃 「轉依」,是大乘佛教特有的術語。轉依即涅槃,表 > 示身心(依)起了轉化,轉化為超一般的。這可說是從表顯的方法來說明涅槃。 p-235 > 。依,有二種:一、心是所依止,名為「染淨依」。依心的雜染,所以有生死; > 依心的清淨,所以得涅槃。心是從染到淨,從生死到涅槃的通一性。在大乘的唯 > 識學中,特重於這一說明。二、法性(空性)是所依止,名為「迷悟依」。法性 > 是究竟的真性,迷了他,幻現為雜染的生死;如悟了,即顯出法性的清淨德性, > 就名為涅槃。從心或從法性----依的轉化中,去表顯涅槃的德用,是大乘有宗的 > 特色。 > > 一、約染淨依說轉:我們的煩惱,業,苦果,是屬於雜染的;聖者的戒定慧 > 等功德,是屬於清淨的。而染與淨,都以心為依止。這個所依心,唯識學中名為 > 阿賴耶識,即心識活動的最微細部分;最深細的阿賴耶識,成為生死與涅槃的樞 > 紐。眾生的生死苦,由於心識中有不淨種子(功能)。由此不淨的種子,生起煩 > 惱,業,果。如從不淨種,生起貪、瞋等煩惱心行,於是所有的身口行為,都成 > 為不淨業,如殺、盜、淫等。即使是作善,因從自我出發,所作的也是雜染業, > 要感生死苦果(生人天中)。此報由業感,業從惑起的因果,實在都是從不淨的 p-236 > 種子而發現。現起的不淨行,又還熏成種種不淨的種子。雜染種子積集的染心, > 持種現起,又受熏成種,因果不斷,這才延續流轉於苦海之中。這個雜染種子所 > 積集的雜染心----阿賴耶識,從業感報來說,他是受報的主體,所以叫異熟識。 > 從形成個體的小我來說,他是攝取及執取的阿賴耶識,而被我見錯執為自我(因 > 為阿賴耶識,有統一性,延續性,而被錯執為是常是一的自我)的對象。依阿賴 > 耶識而有雜染的種現不斷,那不是永遠不能解脫雜染的生死嗎?不!好在心的深 > 處,還有清淨的種子。所以,眾生是既非純善的,也不是純惡的,而是心中含藏 > 著一切染淨功能種子。眾生並不是沒有清淨的功能----無漏種子,而是向來被雜 > 染功能遮蔽了,才成為雜染的一家天下,煩惱業苦現行,不得解脫,要求得解脫 > ,就要設法,把心中深藏的清淨種子,使他發現出來。如信三寶,聽法,誦經, > 持戒等,即是開始轉化。像走路一樣,向來走錯了,現在要換個方向走,向佛道 > 走去。依佛法而作不斷的熏習,漸使雜染的力能減低,清淨的功能增強,發展為 > 強大的清淨潛力。再進步,把雜染的功能完全壓伏,從無漏的清淨種子,現起清 p-237 > 淨的智慧等,煩惱自然被伏斷了。一向為雜染所依的雜染心,現在轉化為清淨法 > 的所依,就叫做轉依(究竟轉依在佛位)。悟證以後,清淨的功德現前,雜染的 > 力能被壓伏,但染法的潛力還在,不時還要起來。這要經過不斷的治伏階段,與 > 煩惱餘力搏鬥,到最後,達到純淨地步,才徹底消除了不淨的種子,而得究竟的 > 清淨解脫,也就是得到究竟的涅槃。修持的方法,不外乎修戒定慧,修六度,四 > 攝。到轉染成淨,不但消除了一切雜染,而且成就無量的清淨的功德,無邊殊勝 > 力量。所以大乘的涅槃,不是什麼都沒有了,也不是毫無作用。 > > 究竟轉依了的清淨心,和現在的雜染阿賴耶識不同。現在是虛妄分別的,與 > 雜染相應的。到那時,轉識成智,是無分別的。圓滿的大智慧,具足種種利生妙 > 用,一切清淨的功德都成就。清淨的功德成就,在『阿含經』中,也透露這一消 > 息。佛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回到自己的家鄉,入了涅槃。他的弟子均提沙彌,如 > 法的火化了以後,把舍利----骨灰帶回去見佛,非常的悲傷。佛就問他:「均提 > !你和尚入滅了,他無漏的戒定功德,和深廣的智慧,也都過去而沒有了嗎」? p-238 > 「沒有過去」。「既然生死苦滅去了,一切清淨功德都不失,那何必哭呢」!這 > 是同於大乘涅槃,具足功德的見地。約染淨依說,著重戒定慧功德的熏修,轉染 > 成淨,苦果消散了,卻具足一切功德。所以成了佛,能盡未來際度眾生,隨感而 > 應,現身說法。 > > 對於佛果的大般涅槃,切勿作「我」想,我想與涅槃是永不相應的。轉依的 > 佛涅槃,以大菩提(覺)為本,徹證無我法性,所以佛佛平等,相融相入。具足 > 一切功德的佛涅槃,徹證無我,沒有分別,所以從對立矛盾等而來的一切苦痛, > 成為過去。 > > 二、約迷悟依說轉:佛有無量善巧,為了適應眾生,還有另一方便,約迷悟 > 依說轉依。這個依,指法性而說,或名真如。真是非假的,如是不二的,這就是 > 一切法空性,事事物物的實相。眾生為什麼輪迴生死?即因不悟法性,顛倒妄執 > ,造業受苦。若修持而悟證了法性,即得解脫。法性是不二的,所以說:「在聖 > 不增,在凡不減」。『心經』所說的:「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 p-239 > 不減」,也就是這個。諸法空性,雖本來如此,但無始以來,有無明、我見,不 > 淨的因果系,迷蒙此法性,像烏雲的籠蓋了晴空一樣。雖然迷了,雜染了,而一 > 切眾生的本性,還是清淨的,光明的,本來具足一切功德的。一般人都覺得,生 > 死流轉中,有個真常本淨的自我,迷的是我,悟了解脫了,也還是這個我。現在 > 說:眾生雖然迷了,而常住真性,不變不失。這對於怖畏空無我的,怖畏涅槃的 > ,是能適應他,使人容易信受的。佛在世時,有外道對佛說:「世尊!你的教法 > ,什麼都好,只有一點,就是「無我」,這是可怕的,是無法信受的」。佛說: > 「我亦說有我」,這就是如來藏。外道聽了,便歡喜信受。照『楞伽經』說:由 > 於「眾生畏無我」;為了「攝引計我外道」,所以方便說有如來藏。眾生迷了如 > 來藏,受無量苦;若悟了如來藏,便得涅槃,一切常住的,本具的清淨功德,圓 > 滿的顯發出來。中國佛教界,特別重視這一方便,大大的宏揚。但是,如忽略了 > 佛說如來藏的意趣,便不免類似外道的神我了。要知道,這是佛為執我外道所說 > 的方便。其實,如來藏不是別的,即是法空性的別名。必須通達「無我如來之藏 p-240 > 」,才能離煩惱而得解脫。 > > 約法性空說,凡聖本沒有任何差別,都是本性清淨的,如虛空的性本明淨一 > 樣。在眾生位,為煩惱,為五蘊的報身所蒙蔽,不能現見,等於明淨的虛空,為 > 烏雲所遮一樣。如菩薩發心修行,逐漸轉化,一旦轉迷成悟,就像一陣風,把烏 > 雲吹散,顯露晴朗的晴天一樣。雲越散,空越顯,等到浮雲散盡,便顯發純淨的 > 晴空,萬里無雲,一片碧天,這就名為最清淨法界,也就是究竟的涅槃。 > > 五 結說 > > 生死是個大問題,而問題全由我執而來,所以要了生死,必須空去我見,無 > 我才能不相障礙,達到究竟的涅槃。凡聖的分別,就在執我與無我。聖者通達無 > 我,所以處處無礙,一切自在。凡夫執我,所以觸處成障,入了涅槃,無牽制, > 無衝突,無迫害,無苦痛,一切是永恆,安樂,自在,清淨。而這一切,都從空 > 無我中來。 p-241 > > 涅槃的見地,如苦痛的消散,無分別,無分量,寂靜,平等,這在大小乘中 > ,都是一樣的,都是從無我觀中,消除個我的對立而說明的。而大乘的特色,主 > 要在悲智一如的淨德,隨感而應。 > > 涅槃,不是說明的,不是想像的。要覺證他,實現永恆的平等與自由,必須 > 從實踐中,透過無我的深慧去得來。(慧螢記) > ----------------------------完----------------------------------- > 依 中華民國八十一年二月修訂一版 校對 > 缺字 P-121 L-13 W-24 > --March/13/1996_18:18:26 ~^~~~~~~~~~~~~~~~~~~~~~~~~~~~~~~~~~~~~~~~~~~~~~~~~~~~~~~~~~~~~~ % ~0~ Wen-Ming Chang % % v Technology Service Division % % Institu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 % Taipei, Taiwan % %-----------------------------------------------------------% % internet: wmc@iiidns.iii.org.tw % % WWW: http://140.92.56.102 % % voice: 886-2-735-1571 (office) % % 886-2-658-0270 (home) % % fax: 886-2-733-6854 (office) % ~^~^~^~^~^~^~^~^~^~^~^~^~^~^~^~^~^~^~^~^~^~^~^~^~^~^~^~^~~^ % --March/13/1996_18:18:26-- |
閱讀文章: 第 3/203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