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林品第五ⓐ(有十經)①(第二小土城誦)ⓑ
二林、觀心二 達、奴波、法本
優陀羅、蜜丸 瞿曇彌在後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丘者,依一林住②,我依此林住,或無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脫便得解脫,諸漏不盡而得漏盡,不得無上安隱涅槃則得涅槃;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③。不利修行,諸生活具易得,則應離開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若無正念不得正念,其心不定不得定心,若不解脫不得解脫,諸漏不盡不得漏盡,不得ⓔ無上安隱涅槃,然不得涅槃;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彼比丘應作是觀:『我出家學道,不為衣被故,不為飲食、床榻、湯藥故,亦不為諸生活具故。然我依此林住,或無正念不得正念,其心不定不得定心,若不解脫不得解脫,諸漏不盡不得漏盡,不得無上安隱涅槃,然不得涅槃;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彼比丘如是觀已,可捨此林去。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無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脫便得解脫,諸漏不盡而得漏盡,不得無上安隱涅槃則得涅槃;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有利修行,諸生活具難得,則可依住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或無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脫便得解脫,諸漏不盡而得漏盡,不得無上安隱涅槃則得涅槃;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難可得。彼比丘應作是觀:『我出家學道,不為衣被故,不為飲食、床榻、湯藥故,亦不為諸生活具故。然依此林住,或無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脫便得解脫,諸漏不盡而得漏盡,不得無上安隱涅槃則得涅槃;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難可得。』彼比丘如是觀已,可住此林。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無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脫便得解脫,諸漏不盡而得漏盡,不得無上安隱涅槃則得涅槃;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不利修行,諸生活具難得,則速離開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或無正念不得正念,其心不定不得定心,若不解脫不得解脫,諸漏不盡不得漏盡,不得無上安隱涅槃。然不得涅槃;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難可得。彼比丘應作是觀:『我依此林住,或無正念不得正念,其心不定不得定心,若不解脫不得解脫,諸漏不盡不得漏盡,不得無上安隱涅槃;然不得涅槃,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難可得。』彼比丘如是觀已,即捨此林,夜半而去,莫與彼別。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無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脫便得解脫,諸漏不盡而得漏盡,不得無上安隱涅槃則得涅槃;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有利修行,諸生活具易得,則可久住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或無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脫便得解脫,諸漏不盡而得漏盡,不得無上安隱涅槃則得涅槃;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彼比丘應作是觀:『我依此林住,或無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脫便得解脫,諸漏不盡而得漏盡,不得無上安隱涅槃則得涅槃;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彼比丘如是觀已,依此林住,乃可終身至其命盡,如依林住,塜ⓖ間、村邑、依於人住亦復如是。」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林經第一竟ⓗ(千一百六十五字)ⓘ
ⓐ 「五」,明本作「十」。
ⓑ 宋、元、明三本將「第二小土城誦」六字置於「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之後。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經」,明本作「經上」。
ⓔ 「得」,宋、元、明三本作「修」。
ⓕ 大正藏在「不」字之後有一「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塜」,宋、元、明三本作「冢」。
ⓗ 明本無「林經第一竟」五字。
ⓘ 宋、元、明三本無「千一百六十五字」七字。
① 十經:林經、林經、自觀心經、自觀心經、達梵行經、阿奴波經、諸法本經、優陀羅經、蜜丸喻經、瞿曇彌經。
② 依一林住:住在某一樹林修行。依著樹林環境的不同,而有不同修行與生活供應。
③ 易不難得:容易、不難得到。
本經世尊說明如何挑選修行的場所。
如果在一個場所修行,無法得到正念、定心、解脫、斷盡煩惱、涅槃,即使在這邊很容易得到生活所需的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應該離開這個地方,因為無助於得到解脫。
如果在一個場所修行,能夠得到正念、定心、解脫、斷盡煩惱、涅槃,即使在這邊很不容易得到生活所需的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則適合待在這個地方修行,因為有助於得到解脫。
如果在一個場所修行,無法得到正念、定心、解脫、斷盡煩惱、涅槃,而且在這邊很不容易得到生活所需的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應該迅速離開這個地方,因為無助於得到解脫。
如果在一個場所修行,能夠得到正念、定心、解脫、斷盡煩惱、涅槃,而且在這邊很容易得到生活所需的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則適合終身待在這個地方修行,因為有助於得到解脫。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所為出家學道,欲得沙門義①,此義於我得,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不達修行目標,諸生活具易得,則應離開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所為出家學道,欲得沙門義,此義於我不得,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彼比丘應作是觀:『我出家學道,不為衣被故,不為飲食、床榻、湯藥故,亦不為諸生活具故。然我依此林住,所為出家學道,欲得沙門義,此義於我不得,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彼比丘如是觀已,可捨此林去。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所為出家學道,欲得沙門義,此義於我得,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達修行目標,諸生活具難得,則可依住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所為出家學道,欲得沙門義,此義於我得,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難可得。彼比丘應作是觀:『我出家學道,不為衣被故,不為飲食、床榻、湯藥故,亦不為諸生活具故。然我依此林住,所為出家學道,欲得沙門義,此義於我得,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難可得。』彼比丘如是觀已,可住此林。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所為出家學道,欲得沙門義,此義於我得,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不達修行目標,諸生活具難得,則速離開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所為出家學道,欲得沙門義,此義於我不得,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難可得。彼比丘應作是觀:『我依此林住,所為出家學道,欲得沙門義,此義於我不得,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難可得。』彼比丘如是觀已,即捨此林,夜半而去,莫與彼別。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所為出家學道,欲得沙門義,此義於我得,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達修行目標,諸生活具易得,則可久住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所為出家學道,欲得沙門義,此義於我得,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彼比丘應作是觀:『我依此林住,所為出家學道,欲得沙門義,此義於我得,學道者所須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難得。』彼比丘如ⓓ是觀已,依此林住,乃可終身至其命盡,如依林住,塚ⓔ間、村邑、依於人住亦復如是。」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林經第二竟ⓕ(八百三十一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經」,明本作「經下」。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如」,大正藏原為「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 「塚」,宋、元、明三本作「冡」。
ⓕ 明本無「林經第二竟」五字。
ⓖ 宋、元、明三本無「八百三十一字」六字。
① 沙門義:沙門的修行目標。其中「義」可以是「利益」,也可以是「意義」的意思。指斷除貪嗔癡。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不能善觀於他心者,當自善觀察於己心,應學如是。云何比丘善自觀心?比丘者,若有此觀,必多所饒益①:我為得內止②,不得最上慧觀法③耶?我為得最上慧觀法,不得內止耶?我為不得內止,亦不得最上慧觀法耶?我為得內止,亦得最上慧觀法耶?
「若比丘觀已,則知我得內止,不得最上慧觀法者,彼比丘得內止已,當求最上慧觀法,彼於後時得內止,亦得最上慧觀法。若比丘觀已,則知我得最上慧觀法,不得內止者,彼比丘住最上慧觀法已,當求內止,彼於後時得最上慧觀法,亦得內止。若比丘觀已,則知我不得內止,亦不得最上慧觀法者,如是比丘不得此善法,為欲得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不得此善法,為欲得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彼於後時即得內止,亦得最上慧觀法。若比丘觀已,則知我得內止,亦得最上慧觀法。彼比丘住此善法已,當求漏盡智通作證④。所以者何?我說不得畜一切衣,亦說得畜一切衣。云何衣我說不得畜?若畜衣⑤便增長惡不善法、衰退善法者,如是衣我說不得畜。云何衣我說得畜?若畜衣便增長善法、衰退惡不善法者,如是衣我說得畜。如衣、飲食、床榻村邑亦復如是,我說不得狎習⑥一切人,亦說得狎習一切人。云何人我說不得狎習?若狎習人便增長惡不善法、衰退善法者,如是人我說不得狎習。云何人我說得與狎習?若狎習人便增長善法、衰退惡不善法者,如是人我說得與狎習。
「彼可習法知如真、不可習法亦知如真。彼可習法、不可習法知如真已,不可習法便不習,可習法便習,彼不可習法ⓓ不習,可習法習已,便增長善法,衰退惡不善法。是謂比丘善自觀心,善自知心,善取善捨。」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自觀心經第三竟ⓔ(六百三十五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經」,明本作「經上」。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大正藏無「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明本無「自觀心經第三竟」三字。
ⓕ 宋、元、明三本無「六百三十五字」三字。
① 饒益:幫助;利益。
② 內止:內心入定。「止」又譯為止息、奢摩他。
③ 最上慧觀法:洞察現象的最高智慧(於苦集滅道如實知)。「觀」又譯為毘婆舍那。「最上慧觀法」又譯為「增上慧」。
④ 漏盡智通作證:證得漏盡通。「漏盡通」是六神通之一,指滅除一切煩惱、得到解脫的成就。
⑤ 畜衣:積聚袈裟。
⑥ 狎習:親近(他人)。
c.f.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Help/D/F14GBQBD&num=31
「有擇善法、擇不善法。彼善法擇,即是擇法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 彼不善法擇,即是擇法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
當我們只讀到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七一三),可能會以為這善法或惡法的選擇是固定不變,對你我他的標準都是一樣,
但由中阿含經卷二十七(109經)就可得知,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是以善法或惡法增加與否來作為選擇的原則。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不能善觀於他心者,當自善觀察於己心,應學如是。云何比丘善自觀心?比丘者,若有此觀,必多所饒益:我為多行增ⓓ伺①,為多行無增[*]伺?我為多行瞋恚心,為多行無瞋恚心?我為多行睡眠纏,為多行無睡眠纏?我為多行掉ⓔ貢高,為多行無掉[*]貢高?我為多行疑惑,為多行無疑惑?我為多行身諍,為多行無身諍?我為多行穢污心,為多行無穢汙心?我為多行信,為多行不信?我為多行精進,為多行懈怠?我為多行念,為多行無念?我為多行定,為多行無定?我為多行惡慧②,為多行無惡慧?
「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增[*]伺、瞋恚心、睡眠纏、掉[*]貢高、疑惑、身諍、穢汙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多行惡慧者,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無增[*]伺、無瞋恚心、無睡眠纏、無掉[*]貢高、無疑惑、無身諍、無穢污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多行無惡慧者。彼比丘住此ⓕ善法已,當求漏盡智通作證。所以者何?我說不得畜一切衣,亦說得畜一切衣。云何衣我說不得畜?若畜衣便增長惡不善法、衰退善法者,如是衣我說不得畜。云何衣我說得畜?若畜衣便增長善法、衰退惡不善法者,如是衣我說得畜。如衣,飲食、床榻村邑亦復如是,我說不得狎習一切人,亦說得狎習一切人。云何人我說不得狎習?若狎習人便增長惡不善法、衰退善法者,如是人我說不得狎習。云何人我說得與狎習?若狎習人便增長善法、衰退惡不善法者,如是人我說得與狎習。
「彼可習法知如真,不可習法亦知如真。彼可習法、不可習法知如真已,不可習法便不習,可習法便習,彼不可習法不習,可習法習已,便增長善法,衰退惡不善法。是謂比丘善自觀心,善自知心,善取善捨。」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自觀心經第四竟ⓖ(六百六十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經」,明本作「經下」。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增」,宋本作「憎」。[*]
ⓔ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 「此」,宋本作「北」。
ⓖ 明本無「自觀心經第四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六百六十字」五字。
① 增伺:欲貪。「伺」指「等待機會」,「增伺」即為「加強尋求機會」,在《中阿含經》中「增伺」一詞特指欲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一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知此法,我見此法」。
② 惡慧:缺乏智慧。
本經的內容相當於《中阿含經》卷23第95經,及卷27第109經的集成。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劍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①,有文有義②,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謂名達梵行③,能盡諸漏。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世尊告曰:「汝等當知漏ⓒ,知漏所因生,知漏有報,知漏勝如ⓓ④,知漏滅盡,知漏滅道。汝等當知覺ⓔ,知覺所因生,知覺有報,知覺勝如,知覺滅盡,知覺滅道。汝等當知想ⓕ,知想所因生,知想有報,知想勝如,知想滅盡,知想滅道。汝等當知欲ⓖ,知欲所因生,知欲有報,知欲勝如,知欲滅盡,知欲滅道。汝等當知業ⓗ,知業所因生,知業有報,知業勝如,知業滅盡,知業滅道。汝等當知苦,知苦所因生,知苦有報,知苦勝如,知苦滅盡,知苦滅道。
「云何知漏?謂有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是謂知漏。云何知漏所因生?謂無明也。因無明則便有漏,是謂知漏所因生。云何知漏有報?謂無明纏者,為諸漏所漬,彼因此受報,或得善處,或得惡處,是謂知漏有報。云何知漏勝如?謂或有漏生地獄中,或有漏生畜生中,或有漏生餓鬼中,或有漏生天上,或有漏生人間,是謂知漏勝如。云何知漏滅盡?謂無明滅,漏便滅,是謂知漏滅盡。云何知漏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漏滅道。若比丘如是知漏,知漏所因生,知漏受報,知漏勝如,知漏滅盡,知漏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漏。
「云何知覺?謂有三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是謂知覺。云何知覺所因生?謂更樂ⓘ也。因更樂則便有覺,是謂知覺所因生。云何知覺有報?謂愛也。愛為覺報,是謂知覺有報。云何知覺勝如?謂比丘者,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樂無欲、苦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是謂知覺勝如。云何知覺滅盡?謂更樂滅,覺便滅,是謂知覺滅盡。云何知覺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覺滅道。若比丘如是知覺,知覺所因生,知覺有報,知覺勝如,知覺滅盡,知覺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覺。
「云何知想?謂有四想。比丘者,小想亦知,大想亦知,無量想亦知,無所有處想⑤亦知,是謂知想。云何知想所因生?謂更樂也。因更樂則便有想,是謂知想所因生。云何知想有報?謂說也。隨其想便說,是謂知想有報。云何知想勝如?謂或有想想⑥色,或有想想聲,或有想想香,或有想想味,或有想想觸,是謂知想勝如。云何知想滅盡?謂更樂滅想便滅,是謂知想滅盡。云何知想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想滅道。若比丘如是知想,知想所因生,知想有報,知想勝如,知想滅盡,知想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想。
「云何知欲?謂有五欲功德,可愛、可喜、美色、欲想應、甚可樂。云何為五?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是謂知欲。云何知欲所因生?謂更樂也。因更樂則便有欲,是謂知欲所因生。云何知欲有報?謂隨欲種愛樂著而住彼⑦,因此受報有福處、無福處、不動處,是謂知欲有報。云何知欲勝如?謂或有欲欲⑧色,或有欲欲聲,或有欲欲香,或有欲欲味,或有欲欲觸,是謂知欲勝如。云何知欲滅盡?謂更樂滅欲便滅,是謂知欲滅盡。云何知欲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欲滅道。若比丘如是知欲,知欲所因生,知欲受報,知ⓙ欲勝如,知欲滅盡,知欲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欲。
「云何知業?謂有二業:思、已思業⑨,是謂知業。云何知業所因生?謂更樂也。因更樂則便有業,是謂知業所因生。云何知業有報?謂或有業黑⑩、有黑報,或有業白⑪、有白報,或有業黑白⑫、黑白報,或有業不黑不白、無報,業業⑬盡,是謂知業有報。云何知業勝如?謂或有業生地獄中,或有業生畜生中,或有業生餓鬼中,或有業生天上,或有業生人間,是謂知業勝如。云何知業滅盡?謂更樂滅業便滅,是謂知業滅盡。云何知業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業滅道。若比丘如是知業,知業所因生,知業有報,知業勝如,知業滅盡,知業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業。
「云何知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是謂知苦。云何知苦所因生?謂愛也。因愛生苦,是謂知苦所因生。云何知苦有報?謂或有苦微遲滅⑭,或有苦微疾滅,或有苦盛遲滅⑮,或有苦盛疾滅,苦苦⑯盡,是謂知苦有報。云何知苦勝如?謂不多聞愚癡凡夫,不遇善知識,不御聖法⑰ⓚ,身生覺極苦甚重苦⑱,命將欲絕,出此從外⑲,更求於彼。或有沙門、梵志,持一句咒,或二、三、四、多句咒,或持百句咒,彼ⓛ治我苦,如是因求生苦,因習ⓜ生苦,苦滅,是謂知苦勝如。云何知苦滅盡?謂愛滅苦便滅,是謂知苦滅盡。云何知苦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苦滅道。若比丘如是知苦,知苦所因生,知苦有報,知苦勝如,知苦滅盡。知苦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苦。」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達梵行經第五竟ⓝ(一千六百四十二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漏」,巴利本作 Āsava。
ⓓ 「勝如」,巴利本作 Vemattatā。
ⓔ 「覺」,巴利本作 Vedanā。
ⓕ 「想」,巴利本作 Saññā。
ⓖ 「欲」,巴利本作 Kāma。
ⓗ 「業」,巴利本作 Kamma。
ⓘ 「更樂」,巴利本作 Phassa。
ⓙ 「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前後文改做「知」。
ⓚ 大正藏在「法」字之後有一「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彼」,宋本作「術」。
ⓜ 「習」,元、明二本作「集」。
ⓝ 明本無「達梵行經第五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六百四十二字」八字。
① 初妙、中妙、竟亦妙:初中後善的意思;開頭、中間、結尾都是善的。
② 有文有義:有正確的意義、有正確的詞句。
③ 達梵行:洞察的精神生活。
④ 勝如:優劣。(是否在此經是單純指「差別、不同」之義???ywliu)
⑤ 無所有處想:以無所處為所緣的想。
⑥ 想想:???
⑦ 隨欲種愛樂著而住彼:隨著欲望的種類生起愛樂,執著而緊握著它。
⑧ 欲欲:???
⑨ 思、已思業:「思」是意志活動、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是最常見的一種行陰。「已思業」是「思」後(透過身口意)造業。
⑩ 業黑:惡業。
⑪ 業白:善業。
⑫ 業黑白:惡業與善業相雜。
⑬ 業業:???
⑭ 苦微遲滅:微小而緩慢消失的苦。
⑮ 苦盛遲滅:強大而緩慢消失的苦。
⑯ 苦苦:???
⑰ 不御聖法:不以聖法調御自己;不修行聖法。
⑱ 身生覺極苦甚重苦:身體生起、感覺到極大的苦、非常重的苦。
⑲ 出此從外:離於這個(佛法)而外求(外道咒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跋耆瘦,在阿奴波跋耆都邑。
爾時,世尊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堂上來下,告曰:「阿難!共汝往至阿夷羅和ⓒ帝ⓓ河浴。」
尊者阿難白曰:「唯然。」
於是,世尊將尊者阿難往至阿夷羅和[*]帝河,脫衣岸上,便入水浴,浴已還出,拭體著衣。爾時,尊者阿難執扇扇佛。於是,世尊迴顧告曰:「阿難!提和[*]達哆ⓔ以放逸故,墮極苦難,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濟。阿難!汝不曾從諸比丘聞,謂我一向記提和[*]達哆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濟耶?」
尊者阿難白曰:「唯然。」
爾時,有一比丘語尊者阿難:「世尊以他心智知提和[*]達哆心故,一向記提和[*]達哆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濟耶?」
世尊告曰:「阿難!彼比丘或有小,或有中,或有大,或年少不自知。所以者何?如來已一向記彼故有疑惑。阿難!我不見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謂我一向記如提和[*]達哆。所以者何?阿難!我一向記提和[*]達哆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濟。阿難!若我見提和[*]達哆有白淨法如一毛許,我便不一向記提和[*]達哆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濟。阿難!我以不見提和[*]達哆有白淨法如一毛許,是故我一向記提和[*]達哆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濟。
「阿難!猶去村不遠有大深廁,或人墮中,沒在其底。若人來,為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彼人來已,旋轉視之而作是說:『此人可得一處如毛髮許,糞所不污,令我得捉挽出之耶?』彼遍觀視,不見此人有一淨處如毛髮許,糞所不污,可得手捉挽出之也。如是,阿難!若我見提和[*]達哆有白淨法如一毛者,我不一向記提和[*]達哆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濟。阿難!以我不見提和[*]達哆有白淨法如一毛許,是故我一向記提和[*]達哆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濟。」
於是,尊者阿難啼泣,以手抆淚,白曰:「世尊!甚奇!甚特!謂世尊一向記提和[*]達哆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濟。」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是。阿難!我一向記提和[*]達哆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濟。阿難!若汝從如來聞大人根智ⓕ①分別者,必得上信如來而懷歡喜。」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比丘說大人根智分別者,諸比丘從世尊聞,當善受持。」
世尊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今為汝說大人根智分別。」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世尊告曰:「阿難!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來後時以他心智復觀此人心,知此人滅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滅,不善法已生,餘有善根而不斷絕,從此善根當復更生善,如是此人得清淨法。阿難!猶如平旦日初出時,闇滅明生。阿難!於意云何?日轉昇上,至于食時,闇已滅,明已生耶?」
尊者阿難白曰:「爾也②。世尊!」
「如是。阿難!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來後時以他心智復觀此人心,知此人滅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滅,不善法已生,餘有善根而不斷絕,從是善根當復更生善,如是此人得清淨法。阿難!猶如穀種,不壞不破,不腐不剖,不為風熱所傷,秋時密藏,若彼居士善治良田,以種灑中,隨時雨溉。阿難!於意云何?此種寧得轉增長不?」
尊者阿難白曰:「爾也。世尊!」
「如是。阿難!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來後時以他心智復觀此人心,知此人滅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滅,不善法已生,餘有善根而不斷絕,從是善根當復更生善,如是此人得清淨法。阿難!是謂如來大人根智,如是如來正知諸法本。
「復次,阿難!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來後時以他心智復觀此人心,知此人滅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滅,不善法已生,餘有善根而未斷絕,必當斷絕,如是此人得衰退法。阿難!猶如下晡③日垂沒時,明滅闇生。阿難!於意云何?彼日已沒,明已滅,闇已生耶?」
尊者阿難白曰:「爾也。世尊!」
「如是。阿難!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來後時以他心智復觀此人心,知此人滅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滅,不善法已生,餘有善根而未斷絕,必當斷絕,如是此人得衰退法。阿難!猶如穀種,不壞不破,不腐不剖,不為風熱所傷,秋時密藏。若彼ⓖ居士善治良田,以種灑中,雨不隨時。阿難!於意云何?此種寧得轉增長耶?」
尊者阿難白曰:「不也。世尊!」
「如是。阿難!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來後時以他心智復觀此人心,知此人滅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滅,不善法已生,餘有善根而未斷絕,必當斷絕,如是此人得衰退法。阿難!是謂如來大人根智,如是如來正知諸法本。
「復次,阿難!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我不見此人有白淨法如一毛許,此人惡不善法一向充滿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如是此人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阿難!猶如種子,腐壞破剖,為風熱所傷,秋時不密藏,若彼居士,非是良田,又不善治,便下種子,雨不隨時。阿難!於意云何?此種寧得轉增長耶?」
尊者阿難白曰:「不也。世尊!」
「如是。阿難!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我不見此人有白淨法如一毛許,此人惡不善法一向充滿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如是此人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阿難!是謂如來大人根智,如是如來正知諸法本。」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已說如此三種之人,寧可更說異三種人耶?」
世尊告曰:「可說也。阿難!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知此人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如來後時以他心智復觀此人心,知此人滅不善法而生善法。此人不善法已滅,善法已生,餘有不善根而不斷絕,從是不善根當復更生不善,如是此人得衰退法。阿難!猶如燃火,始然之時,盡然一焰ⓗ,彼或有人益以燥草,足以槁木。阿難!於意云何?彼火寧轉增熾盛耶?」
尊者阿難白曰:「爾也。世尊!」
「如是。阿難!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知此人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如來後時以他心智復觀此人心,知此人滅不善法而生善法,此人不善法已滅,善法已生,餘有不善根而不斷絕,從是不善根當復更生不善,如是此人得衰退法。阿難!是謂如來大人根智,如是如來正知諸法本。
「復次,阿難!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如來後時以他心智復觀此人心,知此人滅不善法而生善法,此人不善法已滅,善法已生,餘有不善根而未斷絕,必當斷絕,如是此人得清淨法。阿難!猶如然火熾然之時,盡然一焰[*],彼或有人從此盛火,置平淨地,或著石上。阿難!於意云何?彼火寧轉增熾盛耶?」
尊者阿難白曰:「不也。世尊!」
「如是。阿難!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知此人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如來後時以他心智復觀此人心,知此人滅不善法而生善法,此人不善法已滅,善法已生,餘有不善根而未斷絕,必當斷絕,如是此人得清淨法。阿難!是謂如來大人根智,如是如來正知諸法本。
「復次,阿難!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我不見此人有黑業如一毛許,此人善法一向充滿與樂樂報,必生樂處而得長壽,如是此人即於現世必得般涅槃。阿難!猶如火炭,久滅已冷,彼或有人雖益以燥草,足以槁木。阿難!於意云何?彼死火炭寧可復得熾然之耶?」
尊者阿難白曰:「不也。世尊!」
「如是。阿難!如來以他心智觀他人心,我不見此人有黑業如一毛許,此人善法一向充滿與樂樂報,必生樂處而得長壽,如是此人即於現世必得般涅槃。阿難!是謂如來大人根智,如是如來正知諸法本。
「阿難!前說三人者,第一人得清淨法,第二人得衰退法,第三人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後說三人者,第一人得衰退法,第二人得清淨法,第三人即於現世得般涅槃。阿難!我已為汝說大人根智,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我今已作。汝等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宴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阿奴波經第六竟ⓘ(二千六百四十六字)ⓙ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七千五百八十二字)ⓚ第二小土城誦ⓛ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和」,大正藏原為「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和」。[*]
ⓓ 「阿夷羅和帝」,巴利本作 Aciravatī。
ⓔ 「提和達哆」,巴利本作 Devadatta。
ⓕ 「大人根智」,巴利本作 Purisindriyañāṇa。
ⓖ 「彼」,宋、元、明三本作「使」。
ⓗ 「焰」,大正藏原為「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焰」。[*]
ⓘ 明本無「阿奴波經第六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二千六百四十六字」八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七千五百八十二字」八字。
ⓛ 大正藏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① 大人根智:大人為修行有成就的人,根為善根,智為智慧或理解。大人根智是瞭解「修行有成就的人的善根」的知識。
② 爾也:是這樣的。
③ 下晡:指日下於晡時(申時)。
做好、壞事,善根(五根等)不滅,會再上升。
做好、壞事,不善根(三毒等)不滅,會再下墮。
本經重視善根、不善根的作用。
c.f. 如來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