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了於東亭寺ⓐ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道祖筆受ⓑ
中阿含ⓒ七法品第一(有十經)(初一日誦①)(有五品半合有六十四經②)ⓓ
善法、晝度樹 城、水、木積喻
善人往、世福 七日、車、漏盡ⓔ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便於賢聖得歡喜樂,正趣漏盡。云何為七?謂比丘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己、知眾、知人勝如ⓖ。
「云何比丘為知法耶?謂比丘知正經③、歌詠④、記說⑤、偈咃⑥、因緣⑦、撰錄⑧、本起⑨、此說⑩、生處⑪、廣解⑫、未曾有法⑬及說ⓗ義ⓘ⑭,是謂比丘為知法也。若有比丘不知法者,謂不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如是比丘為不知法。若有比丘善知法者,謂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是謂比丘善知法也。
「云何比丘為知義耶?謂比丘知彼彼說義⑮是彼義、是此義,是謂比丘為知義也。若有比丘不知義者,謂不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如是比丘為不知義。若有比丘善知義者,謂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是謂比丘善知義也。
「云何比丘為知時耶?謂比丘知是時修下相⑯,是時修高相⑰,是時修捨相⑱,是謂比丘為知時也。若有比丘不知時者,謂不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如是比丘為不知時。若有比丘善知時者,謂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是謂比丘善知時也。
「云何比丘為知節⑲耶?謂比丘知節,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⑳,是謂比丘為知節也。若有比丘不知節者,謂不知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如是比丘為不知節。若有比丘善知節者,謂知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是謂比丘善知節也。
「云何比丘為知己耶?謂比丘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㉑,是謂比丘為知己也。若有比丘不知己者,謂不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如是比丘為不知己。若有比丘善知己者,謂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是謂比丘善知己也。
「云何比丘為知眾耶?謂比丘知此剎利㉒眾、此梵志㉓眾、此居士㉔眾、此沙門㉕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為知眾也。若有比丘不知眾者,謂不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如是比丘為不知眾。若有比丘善知眾者,謂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善知眾也。
「云何比丘知人勝如?謂比丘知有二種人,有信、有不信;若信者勝,不信者為不如也。謂信人復有二種,有數往見比丘㉖、有不數往見比丘;若數往見比丘者勝,不數往見比丘者為不如也。謂數往見比丘人復有二種,有禮敬比丘、有不禮敬比丘;若禮敬比丘者勝,不禮敬比丘者為不如也。謂禮敬比丘人復有二種,有問經、有不問經;若問經者勝,不問經者為不如也。謂問經人復有二種,有一心聽經、有不一心聽經;若一心聽經者勝,不一心聽經者為不如也。謂一心聽經人復有二種,有聞持法、有聞不持法;若聞持法者勝,聞不持法者為不如也。謂聞持法人復有二種,有聞法觀義、有聞法不觀義;若聞法觀義者勝,聞法不觀義者為不如也。謂聞法觀義人復有二種,有知法、知義、向法次法㉗、隨順於法、如法行之;有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若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者勝;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者為不如也。謂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人復有二種,有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有不自饒益,亦不饒益他,不饒益多人,不愍傷世間,不為天、不ⓙ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若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此人於彼人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譬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者,於彼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如是若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此二人如上所說,如上分別,如上施設,此為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是謂比丘知人勝如。」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善法經第一竟ⓚ(一千四百二十三字)ⓛ
ⓐ 宋、元、明三本無「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了於東亭寺」二十三字。
ⓑ 宋、元、明三本無「道祖筆受」四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中阿含」三字。
ⓓ 宋、元、明三本將「有五品半合有六十四經」十字夾註置於「中阿含經卷一」後。
ⓔ 「七日、車、漏盡」,大正藏原為「日、車、漏盡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七日、車、漏盡」。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己、知眾、知人勝如」,巴利本作 Dhammaññū, attaññū, kālaññū, mattaññū, atthaññū, parisaññū, puggalaparaññū。
ⓗ 大正藏在「說」字之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巴利本作 Sutta, Geyya, Veyyākaraṇa, Gāthā, Udāna, Itivuttaka, Jātaka, Abbhutadhamma, Vedalla。
ⓙ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 明本無「善法經第一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四百二十三字」八字。
① 一日誦:指結集經典時,一日誦出的經典份量(約八千字)。後世演變為一日課誦經典的份量。
② 五品半合有六十四經:指初誦的五品:七法品、業相應品、舍梨子相應品、未曾有法品、習相應品,因王相應品有七經在初誦,另有七經是在小土城頌王相應品內,所以稱半品。從七法品善法經到王相應品天使經共64部經,涵蓋於卷一至卷十二。
③ 正經:佛陀所說法中簡單散文形式的經文。又譯為「契經」、「貫經」,音譯為「修多羅」。按:這段的正經、歌詠……說義即十二部經,是將佛陀說法依據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的佛經。「契經」可廣義地指全部的佛經,在這裡則是狹義地指十二部經之一。
④ 歌詠: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但在文學形式裏是指以韻文形式的偈頌來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經文。例如經中的攝頌(結集經典時將佛經中的關鍵名詞以偈頌代表,以避免遺漏、並方便記憶,常見將每十經的關鍵名詞整理為一攝頌),以及在《雜阿含經》以八眾為說法對象的經文(八眾誦)中,常見佛陀在問答後所說的偈頌。音譯為「祇夜」、「祇夜經」。
⑤ 記說:原指佛陀說法中進一步詳細解說教理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的部分,後轉指佛陀確知地預言弟子將證得的果位或往生去處。又譯為「授決」、「授記」、「受記」、「記別」、「受記經」。
⑥ 偈咃:這是一種只有韻文的文學形式,例如《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等。又譯為「偈」、「偈經」,音譯為「伽陀」。
⑦ 因緣:經典中說明佛陀說法及制定戒律由來的部分。另譯為「天本經」,音譯為「尼陀那」。
⑧ 撰錄:佛弟子前世的故事,例如某些人在今世有傑出的表現,而在前世也有英雄式的善行,像這樣將過去、現在以因果業報串連起來的故事。又譯為「譬喻」、「證喻經」,音譯為「阿波陀那」。
⑨ 本起:過去佛的世界所發生的故事或過去轉輪王的故事;過去世所發生的故事,除了「本生」(佛陀在修菩薩行的過去世的故事)和「譬喻」(佛弟子在過去世的故事)以外的。又譯為「本末」、「本事」、「相應經」、「如是語」,音譯為「伊帝目多伽」。
⑩ 此說:佛陀有感而發、不問自說的法。佛陀通常是應別人的請求而說法,未經他人請求而自己說出來的法即為自說經。又譯為「說」、「自說」、「無問自說」、「廣演」、「法句經」,音譯為「優陀那」。
⑪ 生處:佛陀前世的故事,例如《生經》、《六度集經》等。又譯為「生經」、「本緣經」、「本生經」,音譯為「闍多伽」。
⑫ 廣解:廣說種種甚深的法義,也指大乘經典。又譯為「廣經」、「方等」、「方廣」,音譯為「毘富羅」、「毘佛略」。
⑬ 未曾有法:佛陀所說希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經》卷八、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經文。又譯為「未曾有」、「未曾有經」,音譯為「阿浮多達摩」。
⑭ 說義:對佛陀所說經典的註釋說明,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2經。又譯為「廣普」、「論議」、「大教經」,音譯為「優波提舍」。
⑮ 彼彼說義:十二部經每一部所說的含義。
⑯ 下相:能沉澱心情的相,例如單一的所緣。又譯為「止相」、「息止相」。
⑰ 高相:能振奮心情的相,例如光明相或能引起喜悅的佛號或佛像。又譯為「舉相」、「精進相」。
⑱ 捨相:能讓心捨離的相,例如苦的觀想。又譯為「捨離相」。
⑲ 知節:知道節制;知足。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知量」。
⑳ 正智:在這裡特指「正確的見識」。相當的《七知經》經文作「事從約省」,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作「自籌量[……]知止足」,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知道……領受的量」。
㉑ 所得:對佛法的證量。
㉒ 剎利: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階級,掌管政治及軍事。又譯為「剎帝利」。
㉓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㉔ 居士:在家的修行人。
㉕ 沙門:出家的修行人。
㉖ 數往見比丘:時常前往會見比丘。
㉗ 向法次法:依著一個修行「法」、下一個修行法(「次法」)的實踐方「向」順序修行。又譯為「法次法向」、「如說修行」。
本經在「知時」的段落,說「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14經的教導:在心浮動散亂時,不宜用能振奮心情的方法,而要用能沉澱心情的方法;在心萎靡不振時,要用能振奮心情的方法,不宜用能沉澱心情的方法。例如修定,當無論如何都很昏沉時,要用能提神醒腦的方法作個改變,而不是繼續修定而更加昏沉。
在心念專注穩定時,進一步修行捨離,則有助於智慧的生起;但若心還完全無法專注,沒有「正念」的基礎,一味地捨離恐怕會讓心念更跳躍,而難以專注穩定下來。
這也和《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47經呼應:「應當專心方便,隨時思惟三相。云何為三?隨時思惟止相,隨時思惟舉相,隨時思惟捨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則於是處其心下劣。若復一向思惟舉相,則於是處掉亂心起。若復一向思惟捨相,則於是處不得正定,盡諸有漏。」(CBETA, T02, no. 99, p. 342, a4-10)
對應經典中對於「知時」的說明,《七知經》所載和本經類似:「知是時可惟寂滅想,是時不惟受行想,是時可惟慎護想」,《增壹阿含經》和南傳《增支部尼柯耶》中則除了禪修時的調整外,也含括生活中更廣的層面,如《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三〈等法品 39〉第1經:「可修觀時便修觀,可修止時便修止,可默知默,可行知行,可誦知誦,可授前人便授前人,可語知語。」南傳《增支部尼柯耶》7集68經:「這是學習的時機,這是遍問的時機,這是努力的時機,這是獨坐的時機。」
經文中「知人勝如」的層次為:有信 → 數往見比丘 → 禮敬比丘 → 問經 → 一心聽經 → 聞持法 → 知法、知義、向法次法 → 有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
這當中包含能讓人證得初果的四個要素(「四預流支」):親近善男子→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三十三天晝度樹①葉萎黃,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葉不久當落。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葉已落,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葉不久當還生。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葉已還生,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生網。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生網,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生如鳥喙②。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生如鳥喙,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開如鉢。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開如鉢,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盡敷開。若晝度樹已盡敷開,光所照、色所映、香所熏,周百由延③,是時,三十三天於中夏四月,以天五欲功德具足而自娛樂,是謂三十三天於晝度樹下集會娛樂也。
「如是義,聖弟子亦復爾,思念出家,是時聖弟子名為葉黃,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萎黃也。復次,聖弟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是時聖弟子名為葉落,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落也。復次,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④成就遊⑤,是時,聖弟子名葉還生,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還生也。復次,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⑥,得第二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為生網,猶三十三天晝度樹生網也。復次,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生如鳥喙,猶三十三天晝度樹如鳥喙也。復次,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生如鉢,猶三十三天晝度樹如鉢也。
「復次,聖弟子諸漏已盡,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⑦,是時,聖弟子名盡敷開,猶三十三天晝度樹盡敷開也。彼為漏盡阿羅訶比丘,三十三天集在善法正殿,咨嗟稱歎:『某尊弟子於某村邑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諸漏已盡,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謂漏盡阿羅訶共集會也,如三十三天晝度樹下共集會也。」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晝度樹經第二竟ⓓ(七百五十二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 「靜」,宋、元、明三本作「靖」。
ⓓ 明本無「晝度樹經第二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七百五十二字」六字。
① 晝度樹:刺桐樹,為豆科刺桐屬的落葉大喬木。在這裡特指三十三天一株知名的樹,義譯為「香遍樹」。
② 生如鳥喙:另譯作「雹節」,即晝度樹的花苞初綻,狀如鳥的尖嘴。
③ 由延:長度單位,帝王一天行軍的里程,約七、八公里。另譯作「由旬」。
④ 初禪: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⑤ 成就遊: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具足住」。
⑥ 定生喜樂:依定而生起喜與樂,指第二禪的境界。
⑦ 知如真: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又譯為「如實知」。
本經中以晝度樹開花的次序來比喻的,為由戒生定、依定發慧的次第。
c.f.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Help/9/F0010089&num=24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王邊城七事具足,四食豐饒,易不難得①,是故王城不為外敵破,唯除內自壞。
「云何王城七事具足?謂王邊城造立樓櫓,築地使堅,不可毀壞,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一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掘鑿池塹,極使深廣,修備可依,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二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周匝通道,開除平博,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三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集四種軍力ⓒ,象軍、馬軍、車軍、步軍ⓓ,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四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豫備軍器弓、矢、鉾②、戟,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五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立守門大將,明略智辯,勇毅奇謀,善則聽入,不善則禁,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六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築立高墻,令極牢固,泥塗堊灑③,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七事具足也。
「云何王城四食ⓔ豐饒,易不難得?謂王邊城水草樵木,資有豫備,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一食豐饒,易不難得。復次,如王邊城多收稻穀及儲畜麥,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二食豐饒,易不難得。復次,如王邊城多積秥ⓕ④豆及大小豆,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三食豐饒,易不難得。復次,如王邊城畜酥油、蜜及甘蔗、糖ⓖ、魚、鹽、脯⑤肉,一切具ⓗ足,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四食豐饒,易不難得。如是王城七事具足,四食豐饒,易不難得,不為外敵破,唯除內自壞。
「如是,若聖弟子亦得七善法,逮⑥四增上心⑦,易不難得。是故聖弟子不為魔王之所得便,亦不隨惡不善之法,不為染污⑧所染,不復更受生也。
「云何聖弟子得七善法?謂聖弟子得堅固信,深著如來,信根已立,終不隨外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是謂聖弟子得一善法。復次,聖弟子常行慚⑨恥,可慚知慚,惡不善法⑩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⑪,是謂聖弟子得二善法。復次,聖弟子常行羞愧⑫,可愧知愧,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三善法。復次,聖弟子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⑬,是謂聖弟子得四善法。復次,聖弟子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⑭,有義有文⑮,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⑯至千,意所惟觀⑰,明見深達,是謂聖弟子得五善法。復次,聖弟子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恒憶不忘,是謂聖弟子得六善法。復次,聖弟子修行智慧,觀興衰法⑱,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是謂聖弟子得七善法也。
「云何聖弟子逮四增上心,易不難得?謂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初增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二增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⑲,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三增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四增上心,易不難得。
「如是,聖弟子得七善法,逮四增上心,易不難得。不為魔王之所得便,亦不隨惡不善之法,不為染污所染,不復更受生。如王邊城造立樓櫓,築地使堅,不可毀壞,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得堅固信,深著如來,信根已立,終不隨外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是謂聖弟子得信樓櫓,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掘鑿池塹⑳,極使深廣,修備可依,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慚恥,可慚知慚,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慚池塹,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周匝通道,開除平博,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羞愧,可愧知愧,惡不善法穢污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愧平道,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集四種軍力[*],象軍、馬軍、車軍、步軍,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是謂聖弟子得精進軍力,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豫備ⓚ軍器弓、矢、鉾ⓛ、戟,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是謂聖弟子得多聞軍器,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立守門大將,明略智辯,勇毅奇謀,善則聽入,不善則禁,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恒憶不忘,是謂聖弟子得念守門大將,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築立高牆,令極牢固,泥塗堊灑,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是謂聖弟子得智慧牆,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水草樵木,資有豫備,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也。
「如王邊城多收稻穀及儲畜麥,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也。
「如王邊城多積秥豆及大小豆,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也。
「如王邊城畜酥油、蜜及甘蔗、糖[*]、魚、鹽、脯肉,一切充足,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城喻經第三竟ⓝ(一千九百二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 宋、元、明三本無「力」字。[*]
ⓓ 「象軍、馬軍、車軍、步軍」,巴利本作 Hatthārohā, assārohā, rathikā, dhanuggahā。
ⓔ 「食」,宋、元、明三本作「事」。
ⓕ 「秥」,元、明二本作「葫」。
ⓖ 「糖」,宋、元、明三本作「糖」。[*]
ⓗ 「具」,宋、元、明三本作「充」。
ⓘ 「外」,明本作「伏」。
ⓙ 「靜」,宋、元、明三本作「靖」。[*]
ⓚ 「豫備」,元、明二本作「備豫」。
ⓛ 「鉾」,宋、元、明三本作「矛」。
ⓜ 「達」,宋、元、明三本作「遠」。
ⓝ 明本無「城喻經第三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九百二字」六字。
① 易不難得:容易、不難得到。
② 鉾:「矛」的異體字。讀音同「矛」。
③ 泥塗堊灑:塗上白泥以讓表面更加堅固。「堊」是白色的土,讀音同「餓」。
④ 秥:穀類的總稱。讀音同「年」。
⑤ 脯:乾肉。
⑥ 逮:達到。
⑦ 四增上心:四種提升的心境,指四禪。又譯為「四種增上心法」、「四增心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增上心與在當生中為樂住處之四種禪」。
⑧ 染污:煩惱之別稱。又作雜染、染。
⑨ 慚: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慚愧」二字中,「慚」較重著在自己反省而羞恥,例如「自慚形穢」。)
⑩ 惡不善法:惡的、不善的事情。
⑪ 造生死本:造成生死輪迴的根本原因。
⑫ 愧: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慚愧」二字中,「愧」較重著在面對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對父母」。)
⑬ 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時時作意,專一而堅持地以各種方法修行善因。
⑭ 初善、中善、竟亦善:開頭、中間、結尾都是善的。
⑮ 有義有文:有正確的意義、有正確的詞句。
⑯ 翫習:反覆研習。「翫」讀音同「萬」,研習。
⑰ 意所惟觀:心作深度思惟。
⑱ 觀興衰法:又譯為「觀察生滅」、「觀法生滅」。
⑲ 身覺樂:身體感覺到離欲而生的快樂。
⑳ 塹:深坑、護城河。讀音同「欠」。
修七善法及四禪,可不受魔擾、不隨惡法、不起煩惱、解脫輪迴。
七善法為:
《中阿含經》卷二十一〈長壽王品2〉第86經所說的「七財」(信、戒、慚、愧、聞、施、慧)和本經所說的七善法有所相通。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七水人。諦聽①,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云何為七?或有一人常臥水中;或復有人出水還沒②;或復有人出水而住③;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④;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⑤ⓒ;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人⑥。如是,我當復為汝說七水喻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云何為七?或有一ⓓ人常臥水中ⓔ;或復有人出已還沒;或復有人出已而住;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此七水喻人,我略說也。如上所ⓕ說,如上施設。汝知何義?何所分別?有何因緣?」
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云何有人常臥?謂或有人為不善法之所覆蓋,染汙所染,受惡法報,造生死本,是謂有人常臥。猶人沒溺,臥于水中,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初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還沒?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失信不固,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而不堅固,是謂有人出已還沒。猶人溺水,既出還沒,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二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是謂有人出已而住,猶人溺水,出已而住,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三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三結便盡,謂身見、戒取、疑⑦,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便得苦際,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四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三結便盡,謂身見、戒取、疑,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⑧天上、人間,一往來已,便得苦際,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五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五下分結⑨盡,謂貪欲、瞋恚、身見、戒取、疑,五下分結盡已,生於彼間,便般涅槃,得不退法⑩,不還此世,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六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人。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七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我向所言,當為汝說七水人者,因此故說。」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水喻經第四竟ⓚ(千三百八十八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 「渡」,宋、元、明三本作「度」。
ⓓ 大正藏無「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無「水中」二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所」,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 「主」,宋、元、明三本作「王」。
ⓗ 「習」,元、明二本作「集」。[*]
ⓘ 「七」,元本作「十」。
ⓙ 「固」,元本作「因」。
ⓚ 明本無「水喻經第四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千三百八十八字」七字。
① 諦聽:仔細地聽。
② 出水還沒:浮出水面後又下沈。
③ 出水而住:浮出水面後能保持住。
④ 住已而觀:保持住後能觀察周遭。
⑤ 觀已而渡:觀察周遭後能渡河。
⑥ 住岸人:停駐在岸上,不會再回到水中。
⑦ 身見、戒取、疑:生死流轉的三種關鍵束縛,即「身見(另譯作『薩迦耶見、有身見、身見、我見、身邪結』,執著『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真我』)、戒禁取(另譯作『戒盜結』,誓守禁戒與禁忌)、疑(疑結,對正法的疑惑)」。
⑧ 一往來:即斯陀含果。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的聖人,最多投生至天界再投生人間,往返一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二果,又稱為一來果。
⑨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⑩ 不退法:即阿那含果。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的聖人,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稱為不還果。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薩羅①,在人間,與大比丘眾翼從②而行。爾時,世尊則於中路,忽見一處有大木積③,洞燃④俱熾,世尊見已,便下道側,更就餘樹敷尼師檀ⓒ⑤,結跏ⓓ趺坐。
世尊坐已,告諸比丘:「汝等見彼有大木積洞燃俱熾耶?」
時,諸比丘答曰:「見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諸ⓖ大木積洞燃俱熾,若抱、若坐、若臥,謂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⑥,年在盛時,沐浴香薰,著明淨衣,華鬘⑦、瓔珞⑧嚴飾其身,若抱、若坐、若臥,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諸[*]大木積洞燃俱熾,若抱、若坐、若臥,甚苦。世尊!謂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在盛時,沐浴香薰,著明淨衣,華鬘、瓔珞嚴飾其身,若抱、若坐、若臥,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抱木積洞燃俱熾,若坐、若臥,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若抱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在盛時,沐浴香薰,著明淨衣,華鬘、瓔珞嚴飾其身,若坐、若臥者,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⑨,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⑩,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⑪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⑫者。』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緊索毛繩絞勒其𨄔ⓗ⑬斷皮,斷皮已斷肉,斷肉已斷筋,斷筋已斷骨,斷骨已至髓而住,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按摩身體、支節、手足,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緊索毛繩絞勒其𨄔[*]斷皮,斷皮已斷肉,斷肉已斷筋,斷筋已斷骨,斷骨已至髓而住,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按摩身體、支節、手足,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緊索毛繩絞勒其𨄔[*]斷皮,斷皮已斷肉,斷肉已斷筋,斷筋已斷骨,斷骨已至髓而住,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按摩身體、支節、手足,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髀⑭,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將迎,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髀,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將迎,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髀,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將迎,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鐵銅鍱⑮洞燃俱熾,纏絡其身,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服,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鐵銅鍱洞燃俱熾,纏絡其身,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服,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鐵銅鍱洞燃俱熾,纏絡其身,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服,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便以鐵丸洞燃俱熾,著其口中,彼熱鐵丸燒脣,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齗,燒齗已燒咽,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腸胃,燒腸胃已下過,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食無量眾味,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便以鐵丸洞燃俱熾,著其口中,彼熱鐵丸燒脣,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齗,燒齗已燒咽,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腸胃,燒腸胃已下過,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食無量眾味,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便以鐵丸洞燃俱熾,著其口中,彼熱鐵丸燒脣,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齗,燒齗已燒咽,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腸胃,燒腸胃已下過,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食無量眾味,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鐵銅床洞燃俱熾,強逼使人坐臥其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床㯓⑯臥具,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鐵銅床洞燃俱熾,強逼使人坐臥其上,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床㯓臥具,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鐵銅床洞燃俱熾,強逼使人坐臥其上,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床㯓臥具,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俱熾,撮舉人已,倒著釜中,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窗戶牢密,爐火溫暖ⓚ,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俱熾,撮舉人已,倒著釜中,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窗戶牢密,爐火溫[*]暖,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俱熾,撮舉人已,倒著釜中,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窗戶牢密,爐火溫暖[*],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說此法時,六十比丘漏盡結解,六十比丘捨戒還家。所以者何?世尊教誡ⓜ甚深、甚難,學道亦復甚深、甚難。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木積喻經第五竟ⓝ(二千六百四十四字)ⓞ
中阿含經卷第一(八千一百九字)ⓟ(初一日誦)ⓠ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 「檀」,宋、元、明三本作「壇」。
ⓓ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 宋、元、明三本無「世尊」二字。
ⓕ 大正藏在「於」字之後有一「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諸」,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 「𨄔」,宋、元、明三本作「腨」。[*]
ⓘ 「梵」,元本作「居」。
ⓙ 「鉗鉗」,宋、元、明三本作「鉆鉆」。[*]
ⓚ 「溫暖」,大正藏原為「熅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溫暖」。[*]
ⓛ 「信」,元、明二本作「布」。
ⓜ 「誡」,宋、元、明三本作「戒」。
ⓝ 明本無「木積喻經第五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二千六百四十四字」八字。
ⓟ 宋、元、明三本無「八千一百九字」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① 拘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另譯為「憍薩羅」。
② 翼從:隨從。
③ 大木積:(燃燒的)大木堆。
④ 洞燃:火熊熊燃燒貌。
⑤ 尼師檀: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坐具、敷具。
⑥ 工師女:工匠的女兒。
⑦ 華鬘:以花結串而成的飾品。
⑧ 瓔珞:以玉編綴的飾品,通常掛在脖子上。
⑨ 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衡量兩者對自己或他人的利益。
⑩ 不虛不空:努力修行,沒有虛度光陰浪費時間。
⑪ 信施:基於信心的布施;信徒的布施。
⑫ 大光明:
⑬ 𨄔:音ㄕㄨㄢˋ。足腫;腳後跟(?)
⑭ 髀:膝部以上的大腿骨,或指大腿。
⑮ 鍱:薄鐵皮。讀音同「頁」。
⑯ 㯓:讀音踏。「榻」的異體字,類似床的坐臥用具。
此經與《雜阿含經》卷九第241經:「愚癡無聞凡夫,比丘!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以眼識取於色相、取隨形好。所以者何?取於色相、取隨形好故,墮惡趣中如沈鐵丸。…」(CBETA, T02, no. 99, p. 58, a8-12) 可互相參照,在修行上警惕自己。